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新中国首位女天文台台长,第一位担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的中国科学家,她的名字与“北京时间”紧密相连。她就是94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叶叔华。“宇宙是如此浩瀚,人在宇宙中是何等渺小。我要用有生之年,为人类多做些好的事情。”
带领中国精确度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1927年,叶叔华出生在广州一个清贫的牧师家庭。年幼时,品学兼优的叶叔华经历了日本侵华战争,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她辗转来到广东连县求学,一个大通铺的床位就让她觉得“很好了”。她说:“经历过战争的人,更知道强国意味着什么。”
1950年暑假,大学毕业后的叶叔华与人生伴侣程极泰,从香港来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求职。那时的叶叔华说:“天文是浪漫的。”她的浪漫有和程极泰因天文结缘的爱情,也有天文学的璀璨星空。
令叶叔华没想到的是,当时天文台只招男不招女。这对初入社会的叶叔华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但倔强的她没有退缩,她写了封长信给老台长张钰哲,列出了她可以胜任这份工作的五大理由。幸运的是那封长信起了作用,台长被叶叔华的执着和追求感动,她走进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大门,被分到了天文台所属的上海徐家汇观象台。
叶叔华的第一份工作是观测天象,几个人轮班倒,白天黑夜不间断地观测。冬天为了保证室内外温度一致,就得打开观测室顶棚和窗户,南方的冬天湿冷,哪怕没有风,几个小时在室外,手指也冻得僵硬;夏天蚊虫多,一个劲儿地叮咬,也只能忍受。办公条件艰苦,没有地方吃饭,她就把报废的汽油桶当成餐桌,在上面吃午饭。而每日重复性地观测更让人感到异常乏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不断深入,叶叔华在枯燥的数字记录中,逐渐理解了这份天文工作的意义。
1958年起,徐家汇观象台深感精确的时间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国家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便着手筹建我国自己的世界时系统。当时,世界上最精准的两个时间系统,一个在法国,由39个天文台联合组成;另一个是前苏联建的,17个天文台做支持。而我国当时能用的天文台不足人家的零头,南京紫金山和上海徐家汇就是全部了。叶叔华受命带领团队反复试验、校准,攻克数学模型难题,在全国天文机构增设天文测时,历时6年,建立了我国独立测算的世界时。
通俗点说,如今我们所使用的“北京时间”,就是叶叔华团队当时校准的成果。这年她才32岁,就带领我国世界时测时精确度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多年后,叶叔华担任天文台台长,受邀到法国交流,临别时,异国同行为她祝酒:“为女台长干杯!”叶叔华说:“希望几代以后,男台长与女台长一样多。”
首位主持国际天文合作计划的中国科学家
20世纪70年代初,刚恢复工作的叶叔华一回城,就去积满灰尘的图书馆翻看外国天文学杂志,她急于知道外国同行这几年到底在做什么。她无比痛心地了解到1966年到1976年这10年,国内天文学都停滞了,世界技术却日新月异,进步了好几个量级。于是,叶叔华锁定了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第一步需要建造25米的射电望远镜,她去电子工业部申请,只找到一位处长。说明来意后,这位处长直截了当:“不行!”回绝后,处长在案边继续批公文,叶叔华站在原地也不走。
“我没有办法了,就只能在那位处长的办公桌前不远处,默默地站着。”处长没办法,只好让她第二天去找局长,打那起,她就往局长办公室跑,局长终于拍板。
之后,VLBI在中科院立项。1983年,在叶叔华带领下,上海天文台在第一研究室建立了射电天文研究小组,从事VLBI技术的研究。1990年,天空中有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叶叔华星”,这是国内第一颗以女性名字命名的星星。正如一颗闪耀的明星,叶叔华的成就与精神在时间长河中熠熠生辉。
有人问她:“您跟星星打了一辈子交道,您特意观测过这颗行星吗?”“我不在意这些。我只知道每个人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是一份很珍贵的贡献!”这是叶叔华的回答,也是她张贴在自己办公室墙上的座右铭。
1995年7月,叶叔华为了争取更广阔的国际合作空间,准备前往美国参加“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术大会”。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程极泰不小心摔断了股骨头,急需进行手术治疗。
留在家中照顾丈夫,还是去美国参加会议,叶叔华陷入两难的境地,程极泰深深明白叶叔华此行的重要意义,他鼓励叶叔华不要放弃美国的会议。叶叔华咬着牙狠了狠心,请求医生尽早做了手术,然后将老伴托付给同事照料,而她则带着复杂的心情登上了飞机。
会上叶叔华陈述时,遭到很多质疑,叶叔华几乎每天都在平息这些充满偏见的反对声,那时天文学在她的眼里,早已不只是初识的那片璀璨星空的浪漫。但她说:“不浪漫的事情,也需要全情投入,一旦你知道它的价值。”
对事业,叶叔华永远都在拼尽全力,对丈夫和儿子,她只得把愧疚放在心里。家里收藏最多的是石头,这都是叶叔华出差从各地带回来给儿子的礼物。
不是因为儿子喜欢这些,而是她常年出差在外,总想着给儿子带点东西纪念,一工作就忘了买礼物,于是临行前从地上捡块石头、拾根树枝、带片树叶,这些都是儿子的礼物了。这些年下来,她对自己评价:“我是家里的‘大坏蛋’。”
但令丈夫和儿子高兴的是,在那一次的“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术大会”上,叶叔华提出的国际合作项目计划得以通过。1996年,该计划在上海啟动,2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将APSG中央局总部设在上海天文台,首届主席则由叶叔华担任。这是第一位由中国科学家主持的国际天文合作计划。
现任上海天文台台长洪晓瑜说:“她总是很真诚、很用心地对待他人。以前有比较好的朋友要送走的时候,她会送到机场。在对方办理完登机手续后,一直要到对方入关看不见了,安全了,她才离开。”正是因为她总是以诚待人,把外国合作者当作朋友来看待,所以她在中国乃至世界天文界的威望也非常高。
把天文当做一辈子的浪漫事业
叶叔华潜心于天文事业研究的同时,也是一名热心社会科普事业的志愿者。她经常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青少年学生指导科学实验活动、做科普报告、在广播和影视媒体上讲课,并参与编辑了新版《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著作。
她常说,科学工作者自身就是科普的最大受益者,自己从一张白纸到成为天文学领域的专家,也是受到大量天文科普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2019年3月,耄耋之年的她和一群青少年到漠河观测日全食。因途中受了风寒,突发高烧,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她仍然坚持出席最后一晚的联欢会,并且满面笑容地跟大家讲话。半年后,有一位年轻的天文工作者对她说:“叶先生,您知道吗?正是因为那次和您一起去漠河,亲眼见证了日全食的整个过程,被浪漫的天文魅力和您专业有趣的讲解深深感染,我由此决定了自己未来要走的路。”
叶叔华听了非常欣慰,她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份浪漫:“年轻人,一定要努力学习、只争朝夕。现在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稍不留神,机会就会溜走,身为科学家,总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一些于国于民有意义的事情。”
而更让叶叔华欣慰的是,在她和一些科学家持之以恒的推动下,上海天文馆终于在2021年夏季正式开馆,今后将成为天文科普和教育的重要场所。“作为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一直没有一座天文馆,这是积压在我心里40多年的一个结。”接下来,在她的倡导和推动下,上海又建成了65米射电望远镜(天马望远镜),从而使我国VLBI网的灵敏度提高至2.6倍以上。
如今,她依然每天上午9点来到办公室,翻阅文献了解国际上和台里的最新进展。天文是她一辈子的浪漫事业,这早已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她的身体仍然硬朗,思路十分清晰,宇宙的生命是无极限的,而94岁的她,依然浪漫又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