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从其前身东电电子上海事务所1998年起步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在公司成立50周年之际,东电电子与应用材料合并成立新公司Eteris,被业界称之为“世纪大合并”。从东电电子成熟、稳健的发展历程看,能够参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新一轮大发展,这场“世纪大合并”来得正是适逢其时。在半导体产业发展走向新的纳米时代,设备厂商与芯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与融合,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集成电路 半导体设备 东电电子 Eteris
[中图分类号] F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2583(2014)09-0008-05
东电电子(TEL)是世界第三大半导体制造装置厂商,应用材料(AMAT)也是该行业的领导者。合并后的新公司Eteris销售额合计约达140亿美元,其市场份额将占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份额25%以上。
1 市场和技术驱动带来的世纪大合并
作为全球半导体设备企业排名第一的应用材料公司和排名第三的东电电子,这两家加起来有近百年历史的企业宣布合并,无疑是宣告了一位半导体设备制造巨人的诞生。在采访发稿前我们得知了新公司的名字叫Eteris。Eteris取自于“恒久创新造福社会”(Eternal Innovation for Society)之意,体现了新公司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推动行业不断发展前行,造福大众和社会。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半导体企业间的合并、特别是芯片制造企业与半导体设备制造企业的兼并参股已渐渐形成一种趋势。比如,2011年的应用材料公司兼并Varian,2012年的英特尔、三星等入股ASML以及2013年的应用材料和东电电子宣布合并成立新公司。这些案例让我们看到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动向:第一,半导体设备企业在产业环境趋紧的背景下探求合作、抱团取暖为生存而战。半导体行业是一个周期性非常强的产业,行业性的周期性冷暖交替,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各家公司带来了财务上的巨大压力。当行业处于谷底时,设备企业必须坚持投入、坚持研发,以期在行业发展到高峰期时能够跟上产业的步伐,不至于落后被淘汰。研发费用是半导体设备企业财务支出的大头,两家企业合并带来的一个直接好处是节省了在重复领域研发平台的投入。两家公司合并前必然存在许多为了绕开对方专利而进行的开发,合并后这部分费用可大大节省下来。合并后统一的组织架构、采购和销售平台、市场推广平台,这部分成本的削减也不可小觑。新公司注册地在荷兰,恐怕也有出于减少税赋支出的考虑。
第二个动向是超大尺寸晶圆与芯片加工微细化技术带来的技术革新,也是促成这次合并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半导体制造业自从进入到32纳米以后,就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一是工艺研发费用大涨,全球能够跟上技术发展的厂家越来越少,有22纳米及以下加工能力的厂家全球仅3家。二是193光刻技术,在28纳米已达到极限。尺寸再往下走必须用新的光刻技术,如EUV、电子束直写等。被业界看好的EUV技术,由于高昂的价格,客户必须要在产品出货量足够大的前提下才愿意接受,因此总体上设备业面临如想继续发展投资每年都高居不下的困境。三是硅圆尺寸向450mm过渡的动力虽然存在,但是仍显不足。全球目前已公布有450mm计划的厂商仅有英特尔、三星与台积电。设备厂商对于进入450mm设备的研发因担心回报率问题仍存疑虑。
所以对于合并的原因,陈捷归结为两点:市场驱动和技术驱动。在半导体技术走向12英寸甚至18英寸大晶圆的纳米时代,摩尔定律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我们试图用超越摩尔定律(More than Moore)来替代摩尔定律,就是希望让摩尔定律继续延伸下去,让更多企业得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2 成熟、稳定、发展
——东电电子50周年的成长感悟
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从其前身东电电子上海事务所1998年起步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2014年又适逢东电电子成立50周年,作为东电电子中国业务创始人的陈捷感悟尤深。
整个半导体设备行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开始进入到一个成熟阶段,或者说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在早期的30年左右,集成电路行业平均年成长率都是两位数发展。未来从全球范围来看,集成电路行业将会保持在5%~6%的年均成长率。
我看过一个数据,在过去大概10-12年间,半导体设备行业增长的曲线几乎是平的,全球设备行业的销售额一直在300多亿美元左右徘徊。而半导体材料的规模从十几年前的300亿不到发展到今天400多亿的规模了,材料的增长表明整个产业的需求量在增长。但对设备而言,虽然芯片厂商的产能要求提高得非常快,一方面促进了制造设备技术的进步,但另一方面设备厂商销售的设备绝对数量却没有明显的提高。比如说光刻,8英寸工艺是80片(每小时),后来提高到120片(每小时);到了12英寸工艺节点,我们的光刻合作厂商希望提高到时速180片,因为东电电子的涂胶显影设备跟光刻机是配套的,我们是和光刻机厂商捆绑在一起开发的。现在东电配套的设备做到了时速200多片,速度提高了近3倍。如果在同一个技术节点,制造工艺技术再进步一步,又可增长4倍(例如从60纳米到45纳米,芯片尺寸die size至少小四分之一,速度增长4倍)。所以,产能增长并不一定使得设备数量增长。这也许是设备业比材料业增长速度低的原因之一吧!
陈捷先生在美国工作期间目睹并见证了半导体行业从8英寸向12英寸发展的历程。当时美国的I300I 12英寸技术联盟召集几家大的半导体厂商开会,就有设备制造企业的代表质疑“从8英寸到12英寸,晶片产能至少要增加2.25倍,如果技术再朝前走一步,产能就增加了8倍。但为什么设备价格只增加1.3倍?”面对设备厂商的质疑,到会的半导体芯片厂商并没有直接回应。这说明设备制造的行业地位不一样,从8英寸到12英寸完全是客户导向。在早期是芯片制造厂商自己设计和定制设备,发展到 5英寸、6英寸晶圆时开始出现了专业的设备厂商。这时候专业设备厂商做出来的设备,一般都是客户做验证。当年Intel曾经一次买了六台6英寸立式炉管,为了给设备做评估,陈总带领几个技术人员一天到晚泡在一条研发线上做所谓的“马拉松测试”。把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记录下来,最后比较哪家公司的设备好。那个时候设备制造厂商跟芯片制造厂商是分离的,就是供与需的关系。但是到了8英寸以后,设备厂商和芯片厂商开始变得越来越融合了,这也是为什么早期我们一直呼吁国内设备行业不要闭门造车的原因。我们要想进入国际芯片制造大厂,就必须与这些大厂在研发的初期阶段就开始合作,介入越早,成功的把握就越大。当然先介入者成本很高,但是不介入者将来又进不去,这里就有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因果困境问题了! 对设备企业而言,愿不愿意、有没有胆量在前期投入物力、人力和财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我们在某知名芯片制造企业长期驻有一个300多人的研发团队,这些一流的研发人员投入之大可想而知。
3 客户和我们是同舟共济的合作伙伴
整个芯片产业已经进入到成熟期,要突破就要寻求整合,而且我们的客户端也在整合。管理学著名的二八定律也在行业凸显出来,东电电子80%的营业额是由全球七大半导体制造厂商贡献的。特别是IBM引领了半导体制造行业的最顶尖的技术,很多知名大厂都是IBM的会员,可以共享IBM领先的技术。我们知道,一个技术从开发出来到批量生产,还要花很多时间。如果大家都采用相同的设备,所花费的时间就会大大减少。我们国内有些企业吃过不少苦头,原因是芯片厂改动了设备,工艺虽然没有变,但在相同工艺规范下就是做不出产品来。因为每家设备千差万别,工艺窗口的大小不一样,很难保证做出完全一样的产品来。
行业的突破要靠整合。根据统计数据,半导体设备行业60%以上的订单是由前五大芯片制造企业贡献的。芯片制造企业也希望和有实力的设备供应商来合作,一位国内知名半导体制造企业的同事曾对我说,“我希望你们成长、做大,只有你们生存下来,我们才可能生存。” 所以说,客户和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发展了客户也会发展,反之亦然。
现在由于工艺复杂、行业细分,芯片制造厂的新工艺绝大部分都是由设备制造厂商在开发,大家协力都把技术往上游推。芯片制造厂只是给设备制造厂商提要求,设备厂商在开发设备的同时也为芯片制造厂开发新工艺,因此设备厂商的研发投入非常大。比如业界关注的FinFET技术,到目前为止真正做出来的只有Intel,这里很多关键的工艺都是我们和Intel一起研发的,例如低能量离子刻蚀设备。这里一方面是技术原因,另外一方面是成本原因。尤其将来发展到18英寸晶圆时,能够做得起18英寸产品的制造厂也就会剩下两三家。所以这个行业对设备的成本,或者说对芯片生产的成本要求非常高,这个成本压力也传递给了设备制造商。
虽然整个行业的利润不容乐观,但是应用材料和东电电子这些年的成长空间还是非常巨大的。我们成长的秘诀主要靠累积,其次对行业的周期性成长要有应对办法。比如在上升期财务要有一定累积,这样就可确保在低谷期能够投入开发新产品,在行情上升时不至于落后被淘汰。
这一点对规模小的公司压力是很大的。为了要进大客户,小公司的起点要比竞争对手高至少30%以上,除非有一个革命性的想法,不然的话很难逾越。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的公司越做越大,小的公司就比较困难。
一般两个公司整合,都绕不开裁员问题,但陈捷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观点:我们不希望用裁员来达到整合后的绩效指标,因为中国是一个正在上升的市场。虽然合并后因业务重叠会多出一部分人员,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让多出的那部分人去开发一些新的产品(或市场)。这样做的结果,第一可以提升员工的忠诚度。第二从长远来看可减少成本。因为裁员后或许没几个月行业又会上升,上升以后又面临招人。裁员是有很大成本的,招聘也有很大成本,所以这样做不是很划算的。
对于大家关心的两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公司合并为一家后,会不会带来运营管理上的一些问题,陈捷对此胸有成竹。我们在合并之前已经请咨询公司进行了摸底调研,目的是把两边的营运模式、决策过程管理的长处继承下来。新的公司首先要确定使命和愿景(mission和vision),然后是这个公司的价值,这是最最重要的!在中国半导体行业里,东电电子也是人员流动率最低的公司。整个行业的平均流动率是13%,东电电子(上海)自1998年成立以来流动率一直保持在6%以下,大部分情况都在3%左右。所以我们的员工都有很高的忠诚度,他们不会为一些个人原因随意跳槽。我们在采纳欧美公司那种以结果为指标的衡量标准的同时也吸纳了我们中国企业很好的企业文化,即人员之间的和谐以及家庭式的互相关心,以及亚洲企业中公司和员工之间长期的互相承诺关系,即员工对公司有相当高的忠诚度,同时公司也为员工提供相对稳定、长期的工作环境。
4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历来是集成电路行业的基础,但多年来,国内的设备材料行业发展一直赶不上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速度,而日本在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方面很多都是走在世界前沿。近年来日本经济比较低迷,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日本半导体行业在走下坡,尤其是材料行业。但是日本的半导体材料、电子材料占了全球75%以上,到目前为止国内一些大厂用的许多高精尖材料全部是从日本进口。在这个背景下,陈捷和国内几位知名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的专家老总以及SEMI中国一起策划了今年四月份的“中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行业访日交流”活动,邀请王曦院士、国内30家公司43位代表组团赴日参观考察。
谈到这次访日活动,陈捷感慨收获很大。访问首先给中国半导体产业带来很多启示,两边半导体行业有太多的互补性,会有很多的合作契机。怎么能够让日本的材料业、设备行业慢慢朝中国倾斜,这是陈总和其他访日的专家、企业家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中国有潜在的市场,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大;中国有政府的产业政策,1200亿的大手笔带来很多机会。另外,材料的进口过程运输费用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化学材料大部分都是液体,还有一些气体,运输费用很贵。这些材料都有使用期限(寿命),从厂家出来运到码头,在码头储存以后海运运到中国,到中国以后在免税区又要储存,储存后再运到客户这边。到了客户手里这批材料的使用期限可能已经用掉一半了,最终吃亏的是客户,花很多钱却买了只有一半寿命时间的材料。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个平台,把中国的市场和资金与日本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联系起来,这些日本的中小企业技术很好,就是没有能力和财力到中国来。我们搭建的这个平台就可以把这些企业引进到中国来,或者我们去收购他们,或投资占股,总之机会多多。 中国的设备和材料企业,现在所处的环境跟日本二三十年前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日本企业为什么能活到今天?它的决策机制有什么特殊性?它的经营理念是什么?中国古人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的企业家常去看看,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经验借鉴发展自己
5 能够参与,你就能够跟着一起成长!
2014年是中国半导体非常利好的一年,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惠及集成电路产业,最近工信部发布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合并后的新公司Eteris正好赶上这波发展热潮。强强合并,龙吟虎啸,作为全球半导体设备的龙头企业,Eteris在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市场营销方面将会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从全球观点看,Eteris的客户都是世界知名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拥有世界一流的研发和创新成果,这些都促使我们在参与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新一轮发展中,一定会带来很多新的机遇。能够参与,你就能够跟着一起成长!
陈捷历数在这波发展热潮中,Eteris可以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做的贡献。第一我们可以把一流的技术诀窍与经验心得跟中国的半导体公司分享。中国的IC产业跟世界一流的市场相比落后一到两个世代。目前国内最好的工艺水平是28纳米,而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已经进入到18甚至14纳米。虽然我们跟所有的合作公司都有技术保密协议,但在一些不牵涉到保密范围内的领域,还是可以跟中国企业一起分享,为缩小中国的IC产业与世界一流公司的差距作贡献。
第二,用新技术新材料延缓摩尔定律的生命周期。因为我们所有的半导体技术,包括那些与设计有关的工具都是建立在经典电动力学的基础上,我们不可能颠覆它的最基本的理念,但可以利用我们的先进技术延长摩尔定律的生命周期。如果说摩尔定律有一个顶的话,那也是深度会有顶,但是more than Moore带来的宽度没有顶,这个宽度就是Eteris的机会。这个也是中国IC产业的一个机会,因为大家慢下来的话,追赶前者会容易一点。中国企业可以一点一点逼近前者,在这个逼近的过程中,Eteris一定能够参与其中,一定能够有所贡献的。工信部和上海科委的领导也一直在鼓励我们,希望我们为这一波新的发展做些实事,我们确实做了。我们在昆山建了一个东电电子全球最大的厂房,准备把一部分设备转移到中国来生产。在生产设备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团队,未来的Eteris可以在中国做得更大,应该说这个转移对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发展会大有益处。
6 结语
陈捷先生在东电电子工作了十六年,在畅谈自己对东电电子50周年成长的感悟时,还回顾了东电电子(上海)成立以来与中国半导体产业休戚相关、共同发展的美好历程。第1000台新机台于2006年7月在无锡海力士-意法半导体公司顺利装机,第2000台新机台于2014年5月在西安三星芯片生产线上顺利装机,2014年7月宣布与应用材料合并成立的新公司名字Eteris。磨砥刻厉,奋勇向前,
我们期待积淀着近100年半导体设备制造经验的Eteris,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新一轮的发展热潮中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公司合并,因为在摩尔定律快要走到尽头的今天,我们也许还要沿着10纳米、7纳米、5纳米的道路,继续朝前走。在延伸摩尔定律的探索中,有更多的未知领域需要去攻克,有更多的新技术需要去开发,在这种背景下,这两家公司的合并可谓是一场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纪大合并”。
[关键词] 集成电路 半导体设备 东电电子 Eteris
[中图分类号] F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2583(2014)09-0008-05
东电电子(TEL)是世界第三大半导体制造装置厂商,应用材料(AMAT)也是该行业的领导者。合并后的新公司Eteris销售额合计约达140亿美元,其市场份额将占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份额25%以上。
1 市场和技术驱动带来的世纪大合并
作为全球半导体设备企业排名第一的应用材料公司和排名第三的东电电子,这两家加起来有近百年历史的企业宣布合并,无疑是宣告了一位半导体设备制造巨人的诞生。在采访发稿前我们得知了新公司的名字叫Eteris。Eteris取自于“恒久创新造福社会”(Eternal Innovation for Society)之意,体现了新公司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推动行业不断发展前行,造福大众和社会。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半导体企业间的合并、特别是芯片制造企业与半导体设备制造企业的兼并参股已渐渐形成一种趋势。比如,2011年的应用材料公司兼并Varian,2012年的英特尔、三星等入股ASML以及2013年的应用材料和东电电子宣布合并成立新公司。这些案例让我们看到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动向:第一,半导体设备企业在产业环境趋紧的背景下探求合作、抱团取暖为生存而战。半导体行业是一个周期性非常强的产业,行业性的周期性冷暖交替,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各家公司带来了财务上的巨大压力。当行业处于谷底时,设备企业必须坚持投入、坚持研发,以期在行业发展到高峰期时能够跟上产业的步伐,不至于落后被淘汰。研发费用是半导体设备企业财务支出的大头,两家企业合并带来的一个直接好处是节省了在重复领域研发平台的投入。两家公司合并前必然存在许多为了绕开对方专利而进行的开发,合并后这部分费用可大大节省下来。合并后统一的组织架构、采购和销售平台、市场推广平台,这部分成本的削减也不可小觑。新公司注册地在荷兰,恐怕也有出于减少税赋支出的考虑。
第二个动向是超大尺寸晶圆与芯片加工微细化技术带来的技术革新,也是促成这次合并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半导体制造业自从进入到32纳米以后,就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一是工艺研发费用大涨,全球能够跟上技术发展的厂家越来越少,有22纳米及以下加工能力的厂家全球仅3家。二是193光刻技术,在28纳米已达到极限。尺寸再往下走必须用新的光刻技术,如EUV、电子束直写等。被业界看好的EUV技术,由于高昂的价格,客户必须要在产品出货量足够大的前提下才愿意接受,因此总体上设备业面临如想继续发展投资每年都高居不下的困境。三是硅圆尺寸向450mm过渡的动力虽然存在,但是仍显不足。全球目前已公布有450mm计划的厂商仅有英特尔、三星与台积电。设备厂商对于进入450mm设备的研发因担心回报率问题仍存疑虑。
所以对于合并的原因,陈捷归结为两点:市场驱动和技术驱动。在半导体技术走向12英寸甚至18英寸大晶圆的纳米时代,摩尔定律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我们试图用超越摩尔定律(More than Moore)来替代摩尔定律,就是希望让摩尔定律继续延伸下去,让更多企业得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2 成熟、稳定、发展
——东电电子50周年的成长感悟
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从其前身东电电子上海事务所1998年起步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2014年又适逢东电电子成立50周年,作为东电电子中国业务创始人的陈捷感悟尤深。
整个半导体设备行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开始进入到一个成熟阶段,或者说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在早期的30年左右,集成电路行业平均年成长率都是两位数发展。未来从全球范围来看,集成电路行业将会保持在5%~6%的年均成长率。
我看过一个数据,在过去大概10-12年间,半导体设备行业增长的曲线几乎是平的,全球设备行业的销售额一直在300多亿美元左右徘徊。而半导体材料的规模从十几年前的300亿不到发展到今天400多亿的规模了,材料的增长表明整个产业的需求量在增长。但对设备而言,虽然芯片厂商的产能要求提高得非常快,一方面促进了制造设备技术的进步,但另一方面设备厂商销售的设备绝对数量却没有明显的提高。比如说光刻,8英寸工艺是80片(每小时),后来提高到120片(每小时);到了12英寸工艺节点,我们的光刻合作厂商希望提高到时速180片,因为东电电子的涂胶显影设备跟光刻机是配套的,我们是和光刻机厂商捆绑在一起开发的。现在东电配套的设备做到了时速200多片,速度提高了近3倍。如果在同一个技术节点,制造工艺技术再进步一步,又可增长4倍(例如从60纳米到45纳米,芯片尺寸die size至少小四分之一,速度增长4倍)。所以,产能增长并不一定使得设备数量增长。这也许是设备业比材料业增长速度低的原因之一吧!
陈捷先生在美国工作期间目睹并见证了半导体行业从8英寸向12英寸发展的历程。当时美国的I300I 12英寸技术联盟召集几家大的半导体厂商开会,就有设备制造企业的代表质疑“从8英寸到12英寸,晶片产能至少要增加2.25倍,如果技术再朝前走一步,产能就增加了8倍。但为什么设备价格只增加1.3倍?”面对设备厂商的质疑,到会的半导体芯片厂商并没有直接回应。这说明设备制造的行业地位不一样,从8英寸到12英寸完全是客户导向。在早期是芯片制造厂商自己设计和定制设备,发展到 5英寸、6英寸晶圆时开始出现了专业的设备厂商。这时候专业设备厂商做出来的设备,一般都是客户做验证。当年Intel曾经一次买了六台6英寸立式炉管,为了给设备做评估,陈总带领几个技术人员一天到晚泡在一条研发线上做所谓的“马拉松测试”。把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记录下来,最后比较哪家公司的设备好。那个时候设备制造厂商跟芯片制造厂商是分离的,就是供与需的关系。但是到了8英寸以后,设备厂商和芯片厂商开始变得越来越融合了,这也是为什么早期我们一直呼吁国内设备行业不要闭门造车的原因。我们要想进入国际芯片制造大厂,就必须与这些大厂在研发的初期阶段就开始合作,介入越早,成功的把握就越大。当然先介入者成本很高,但是不介入者将来又进不去,这里就有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因果困境问题了! 对设备企业而言,愿不愿意、有没有胆量在前期投入物力、人力和财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我们在某知名芯片制造企业长期驻有一个300多人的研发团队,这些一流的研发人员投入之大可想而知。
3 客户和我们是同舟共济的合作伙伴
整个芯片产业已经进入到成熟期,要突破就要寻求整合,而且我们的客户端也在整合。管理学著名的二八定律也在行业凸显出来,东电电子80%的营业额是由全球七大半导体制造厂商贡献的。特别是IBM引领了半导体制造行业的最顶尖的技术,很多知名大厂都是IBM的会员,可以共享IBM领先的技术。我们知道,一个技术从开发出来到批量生产,还要花很多时间。如果大家都采用相同的设备,所花费的时间就会大大减少。我们国内有些企业吃过不少苦头,原因是芯片厂改动了设备,工艺虽然没有变,但在相同工艺规范下就是做不出产品来。因为每家设备千差万别,工艺窗口的大小不一样,很难保证做出完全一样的产品来。
行业的突破要靠整合。根据统计数据,半导体设备行业60%以上的订单是由前五大芯片制造企业贡献的。芯片制造企业也希望和有实力的设备供应商来合作,一位国内知名半导体制造企业的同事曾对我说,“我希望你们成长、做大,只有你们生存下来,我们才可能生存。” 所以说,客户和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发展了客户也会发展,反之亦然。
现在由于工艺复杂、行业细分,芯片制造厂的新工艺绝大部分都是由设备制造厂商在开发,大家协力都把技术往上游推。芯片制造厂只是给设备制造厂商提要求,设备厂商在开发设备的同时也为芯片制造厂开发新工艺,因此设备厂商的研发投入非常大。比如业界关注的FinFET技术,到目前为止真正做出来的只有Intel,这里很多关键的工艺都是我们和Intel一起研发的,例如低能量离子刻蚀设备。这里一方面是技术原因,另外一方面是成本原因。尤其将来发展到18英寸晶圆时,能够做得起18英寸产品的制造厂也就会剩下两三家。所以这个行业对设备的成本,或者说对芯片生产的成本要求非常高,这个成本压力也传递给了设备制造商。
虽然整个行业的利润不容乐观,但是应用材料和东电电子这些年的成长空间还是非常巨大的。我们成长的秘诀主要靠累积,其次对行业的周期性成长要有应对办法。比如在上升期财务要有一定累积,这样就可确保在低谷期能够投入开发新产品,在行情上升时不至于落后被淘汰。
这一点对规模小的公司压力是很大的。为了要进大客户,小公司的起点要比竞争对手高至少30%以上,除非有一个革命性的想法,不然的话很难逾越。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的公司越做越大,小的公司就比较困难。
一般两个公司整合,都绕不开裁员问题,但陈捷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观点:我们不希望用裁员来达到整合后的绩效指标,因为中国是一个正在上升的市场。虽然合并后因业务重叠会多出一部分人员,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让多出的那部分人去开发一些新的产品(或市场)。这样做的结果,第一可以提升员工的忠诚度。第二从长远来看可减少成本。因为裁员后或许没几个月行业又会上升,上升以后又面临招人。裁员是有很大成本的,招聘也有很大成本,所以这样做不是很划算的。
对于大家关心的两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公司合并为一家后,会不会带来运营管理上的一些问题,陈捷对此胸有成竹。我们在合并之前已经请咨询公司进行了摸底调研,目的是把两边的营运模式、决策过程管理的长处继承下来。新的公司首先要确定使命和愿景(mission和vision),然后是这个公司的价值,这是最最重要的!在中国半导体行业里,东电电子也是人员流动率最低的公司。整个行业的平均流动率是13%,东电电子(上海)自1998年成立以来流动率一直保持在6%以下,大部分情况都在3%左右。所以我们的员工都有很高的忠诚度,他们不会为一些个人原因随意跳槽。我们在采纳欧美公司那种以结果为指标的衡量标准的同时也吸纳了我们中国企业很好的企业文化,即人员之间的和谐以及家庭式的互相关心,以及亚洲企业中公司和员工之间长期的互相承诺关系,即员工对公司有相当高的忠诚度,同时公司也为员工提供相对稳定、长期的工作环境。
4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历来是集成电路行业的基础,但多年来,国内的设备材料行业发展一直赶不上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速度,而日本在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方面很多都是走在世界前沿。近年来日本经济比较低迷,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日本半导体行业在走下坡,尤其是材料行业。但是日本的半导体材料、电子材料占了全球75%以上,到目前为止国内一些大厂用的许多高精尖材料全部是从日本进口。在这个背景下,陈捷和国内几位知名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的专家老总以及SEMI中国一起策划了今年四月份的“中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行业访日交流”活动,邀请王曦院士、国内30家公司43位代表组团赴日参观考察。
谈到这次访日活动,陈捷感慨收获很大。访问首先给中国半导体产业带来很多启示,两边半导体行业有太多的互补性,会有很多的合作契机。怎么能够让日本的材料业、设备行业慢慢朝中国倾斜,这是陈总和其他访日的专家、企业家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中国有潜在的市场,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大;中国有政府的产业政策,1200亿的大手笔带来很多机会。另外,材料的进口过程运输费用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化学材料大部分都是液体,还有一些气体,运输费用很贵。这些材料都有使用期限(寿命),从厂家出来运到码头,在码头储存以后海运运到中国,到中国以后在免税区又要储存,储存后再运到客户这边。到了客户手里这批材料的使用期限可能已经用掉一半了,最终吃亏的是客户,花很多钱却买了只有一半寿命时间的材料。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个平台,把中国的市场和资金与日本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联系起来,这些日本的中小企业技术很好,就是没有能力和财力到中国来。我们搭建的这个平台就可以把这些企业引进到中国来,或者我们去收购他们,或投资占股,总之机会多多。 中国的设备和材料企业,现在所处的环境跟日本二三十年前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日本企业为什么能活到今天?它的决策机制有什么特殊性?它的经营理念是什么?中国古人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的企业家常去看看,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经验借鉴发展自己
5 能够参与,你就能够跟着一起成长!
2014年是中国半导体非常利好的一年,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惠及集成电路产业,最近工信部发布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合并后的新公司Eteris正好赶上这波发展热潮。强强合并,龙吟虎啸,作为全球半导体设备的龙头企业,Eteris在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市场营销方面将会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从全球观点看,Eteris的客户都是世界知名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拥有世界一流的研发和创新成果,这些都促使我们在参与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新一轮发展中,一定会带来很多新的机遇。能够参与,你就能够跟着一起成长!
陈捷历数在这波发展热潮中,Eteris可以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做的贡献。第一我们可以把一流的技术诀窍与经验心得跟中国的半导体公司分享。中国的IC产业跟世界一流的市场相比落后一到两个世代。目前国内最好的工艺水平是28纳米,而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已经进入到18甚至14纳米。虽然我们跟所有的合作公司都有技术保密协议,但在一些不牵涉到保密范围内的领域,还是可以跟中国企业一起分享,为缩小中国的IC产业与世界一流公司的差距作贡献。
第二,用新技术新材料延缓摩尔定律的生命周期。因为我们所有的半导体技术,包括那些与设计有关的工具都是建立在经典电动力学的基础上,我们不可能颠覆它的最基本的理念,但可以利用我们的先进技术延长摩尔定律的生命周期。如果说摩尔定律有一个顶的话,那也是深度会有顶,但是more than Moore带来的宽度没有顶,这个宽度就是Eteris的机会。这个也是中国IC产业的一个机会,因为大家慢下来的话,追赶前者会容易一点。中国企业可以一点一点逼近前者,在这个逼近的过程中,Eteris一定能够参与其中,一定能够有所贡献的。工信部和上海科委的领导也一直在鼓励我们,希望我们为这一波新的发展做些实事,我们确实做了。我们在昆山建了一个东电电子全球最大的厂房,准备把一部分设备转移到中国来生产。在生产设备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团队,未来的Eteris可以在中国做得更大,应该说这个转移对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发展会大有益处。
6 结语
陈捷先生在东电电子工作了十六年,在畅谈自己对东电电子50周年成长的感悟时,还回顾了东电电子(上海)成立以来与中国半导体产业休戚相关、共同发展的美好历程。第1000台新机台于2006年7月在无锡海力士-意法半导体公司顺利装机,第2000台新机台于2014年5月在西安三星芯片生产线上顺利装机,2014年7月宣布与应用材料合并成立的新公司名字Eteris。磨砥刻厉,奋勇向前,
我们期待积淀着近100年半导体设备制造经验的Eteris,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新一轮的发展热潮中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公司合并,因为在摩尔定律快要走到尽头的今天,我们也许还要沿着10纳米、7纳米、5纳米的道路,继续朝前走。在延伸摩尔定律的探索中,有更多的未知领域需要去攻克,有更多的新技术需要去开发,在这种背景下,这两家公司的合并可谓是一场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纪大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