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生活的需要,农村留守儿童品德与心理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孩子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到外地去打工,孩子留在家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而由祖辈或关系更远一点的人长期监护托养。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但由于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一些问题,也因此引起了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
“我的童年是在泪水中伴着孤独成长的。”这是一位来自河北的农村留守儿童的一句总结自己留守生活的话,引起了相关专家的共鸣与关注。他们呼吁,社会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积极干预。品德与生活课程要求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其基本理念是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该由谁来救助这些孩子们?当然,首先他们的父母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孩子的思想品德上帮助他们,家长外出打工自然不少受累、受罪、受气,甚至受歧视,饱受着这么多辛酸,都是为了孩子,这固然让人很受感动,但是这些人群的孩子们还是对家长存在着不同程序的不满、怨愤等情绪,是这些孩子不懂事、不理解父母吗?走进孩子的心声,其实他们的做法是正常的,他们缺少父母的关心,而这些父母偶而认识到问题时,更多的补偿做法是采取“物质+金钱”的方式,这样一来父母心理得到了一丝安慰,但实际上使孩子养成了胡乱花钱、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气,极易形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错误思想认识。
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引导教育,他们渴望親情,渴望父母能在他们身边,当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变化时,由于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容易产生自卑、孤僻、敏感、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影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家长们,非要等到酿成大错才醒悟吗?
面对留守儿童,学校、老师应及时给予精神上的正确引导和心理安慰。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要求让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态度不端正,主张“读书无用论”。他们受年龄和身心发展的限制,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加之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使父母往往忽视孩子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久而久之,孩子们厌学、逃学,甚至老师没法管。这无疑给学校、给老师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有的孩子很脆弱,有的孩子很悲观,有的孩子很叛逆,让学校、老师管理的力度都很难把握,管松了不听,管严了出问题。但是尽管如此,作为校方和老师仍然肩负使命,用心观察,精心呵护,耐心倾听,悉心指导,用尽“心”去引导、教育。因为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要不辱使命!新课程标准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据留守儿童的家长反映,他们也明白自己在精神上、人文关怀上亏对孩子的太多太多,对于孩子成为“问题孩子”给老师、给学校、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这些家长们也深表歉意。他们也愿意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也渴望能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上学,这就需要买得起房子。可是凭自己的能力,基本达不到这个条件。家长们也是为难得泪如雨下、愁眉不展、白发丛生。农村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生活,文化层次较低,比较纵容溺爱孩子,只求孩子平安无事,在物质上不亏待孩子,而对孩子精神上的需要、道德习惯的养成少有关注。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行为出现行为偏差,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学校、老师也反映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较为困难,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甚至染上了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的恶习,更有甚者干脆成为了社会上失足青年的打手和帮凶,逐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法制观念极为淡薄。所以,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呼吁,有关部门给留守儿童多一些关爱,留守儿童也大声疾呼:我们需要爱,我们需要父母之爱,需要家庭的温暖,我们更需要社会的关心,需要更广更深的大爱!
我们共同期待着,我们满怀信心,我们都为了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共同努力吧!
“我的童年是在泪水中伴着孤独成长的。”这是一位来自河北的农村留守儿童的一句总结自己留守生活的话,引起了相关专家的共鸣与关注。他们呼吁,社会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积极干预。品德与生活课程要求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其基本理念是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该由谁来救助这些孩子们?当然,首先他们的父母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孩子的思想品德上帮助他们,家长外出打工自然不少受累、受罪、受气,甚至受歧视,饱受着这么多辛酸,都是为了孩子,这固然让人很受感动,但是这些人群的孩子们还是对家长存在着不同程序的不满、怨愤等情绪,是这些孩子不懂事、不理解父母吗?走进孩子的心声,其实他们的做法是正常的,他们缺少父母的关心,而这些父母偶而认识到问题时,更多的补偿做法是采取“物质+金钱”的方式,这样一来父母心理得到了一丝安慰,但实际上使孩子养成了胡乱花钱、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气,极易形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错误思想认识。
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引导教育,他们渴望親情,渴望父母能在他们身边,当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变化时,由于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容易产生自卑、孤僻、敏感、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影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家长们,非要等到酿成大错才醒悟吗?
面对留守儿童,学校、老师应及时给予精神上的正确引导和心理安慰。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要求让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态度不端正,主张“读书无用论”。他们受年龄和身心发展的限制,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加之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使父母往往忽视孩子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久而久之,孩子们厌学、逃学,甚至老师没法管。这无疑给学校、给老师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有的孩子很脆弱,有的孩子很悲观,有的孩子很叛逆,让学校、老师管理的力度都很难把握,管松了不听,管严了出问题。但是尽管如此,作为校方和老师仍然肩负使命,用心观察,精心呵护,耐心倾听,悉心指导,用尽“心”去引导、教育。因为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要不辱使命!新课程标准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据留守儿童的家长反映,他们也明白自己在精神上、人文关怀上亏对孩子的太多太多,对于孩子成为“问题孩子”给老师、给学校、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这些家长们也深表歉意。他们也愿意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也渴望能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上学,这就需要买得起房子。可是凭自己的能力,基本达不到这个条件。家长们也是为难得泪如雨下、愁眉不展、白发丛生。农村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生活,文化层次较低,比较纵容溺爱孩子,只求孩子平安无事,在物质上不亏待孩子,而对孩子精神上的需要、道德习惯的养成少有关注。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行为出现行为偏差,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学校、老师也反映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较为困难,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甚至染上了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的恶习,更有甚者干脆成为了社会上失足青年的打手和帮凶,逐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法制观念极为淡薄。所以,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呼吁,有关部门给留守儿童多一些关爱,留守儿童也大声疾呼:我们需要爱,我们需要父母之爱,需要家庭的温暖,我们更需要社会的关心,需要更广更深的大爱!
我们共同期待着,我们满怀信心,我们都为了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