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实践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范畴。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基石。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它决定着人的产生,锻造着人的属性,形成并改变着人类社会。实践范畴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建构起了人与世界的“双向”关系,实现了哲学思维上的“实践论转向”,完成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关 键 词】马克思 实践 人 社会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最为核心的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现实革命相连接的桥梁。由于马克思的实践范畴是一个特殊的历史范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马克思毕生所关注的——人的问题来把握马克思的实践范畴。
一、马克思实践范畴的理论渊源与形成过程
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形成,一方面是来源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现实及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活动本质的深刻反思;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对西方传统实践观的扬弃。西方思想家对于实践的哲学思考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将实践问题纳入到哲学的视野来考察。亚里士多德在进行科学分类时,对实践和创制进行了区分。他所认为的实践是指政治活动和伦理活动两种,这两者是有别于生产技艺的创制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创制活动是一种工具性的活动,它所追求的是技术上的理性;而在实践中就不再具有纯粹思想的自我认识,“实践知识的目的不在于自身而在于行动;人们为了更好地行动而学习处世经验,为了统治而了解治国的秘密。实践科学为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将人的理性活动分成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两种,并把实践理性的对象规定为“至善”。康德从伦理道德的立场出发将主客观的关系仅仅归结为一种道德关系,这显然是一种褊狭的观点。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康德只谈‘善良意志’,哪怕这个善良意志毫无效果他也心安理得,他把这个善良意志的实现以及它与个人需要和欲望之间的协调都推到彼岸世界。”[2]黑格尔在其著作《逻辑学》中把实践范畴纳入认识领域来考察,用辩证法来剖析理念的实践活动,揭示出这种实践活动是由主观到客观的转化,同样也是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他通过区分理念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指出了实践活动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从而提出了实践理念高于认识理念的思想。
面对西方传统哲学家们所提出的实践观,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p18)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指出实践活动是现实主体对客观存在的对象所进行的一种能动性的活动。实践的主体并非抽象的“绝对精神”,而是“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4](p105),并且人在本质上是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的。马克思将人的能动性置于真实的现实世界中,发展了黑格尔的主体能动性,从而实现了实践从“彼岸世界”到“此岸世界”的过渡。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3](p16)至此,马克思就将实践范畴引入到人学领域,并把实践作为他批判一切哲学思想的出发点,这就与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划清了界限。他同时还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個实践的问题。”[3](p16)此外,马克思认为不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直观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3](p18)。通过一步步地思维推进,实践范畴最终成为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轴心和基石。在实践的思维方式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从实践出发来考察自然、人和社会的全新唯物主义哲学路线。
二、对实践范畴的内涵分析
马克思并没有对实践范畴的内涵作出过明确的界定,但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文本表述中剖析出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内涵。“实践”体现了人在某一历史条件下或社会关系中所开展的,具有一定价值性的活动。这种价值性的活动是认识性与变革性相统一的过程。具体来讲,这种价值性的活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实践活动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实践并非人类所具有的某种外在属性,而是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p18)人的实践活动必然要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即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那种离群索居的生活方式无法表现人的本质存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人与人所结成的社会共同体才能真正开展显示人的本质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在逐步显示和推动人的本质存在的特定社会关系中才能得以实现。因此,人的实践活动必定涵盖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人的实践活动又必定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
第二,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有生命的现实的个人。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个人是一种特殊的主体,是具有特殊的类属性。马克思所认为的现实的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又是作为特殊的类而存在的,而这种类存在是具有历史经验性的。他曾说道:“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3](p24)这种有生命的现实的个人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3](p29)。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3](p30-31)可以说,这种有生命的现实的个人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而是从事着实践活动并推动着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生命体。 第三,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发挥人的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作为活动的主体——人是在有目的的意识支配下展开其实践的,正是这种有目的的意识使得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在本质上相区别。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4](p57)“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4](p57)。因此,能动性是人的内在的自然属性,是联结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的基础,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所在。可以说,如果人没有这种能动性的话,就绝对没有人的自由性和完善性可言。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这些器官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的实现(因此,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人的现实也是多种多样的),是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因为按人的方式来理解的受动,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4](p85)这就充分说明了实践的主体——人在开展实践活动时,既具有主动性也有受动性。主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表现出人的能动性的双重性,也展现了人的实践的积极性。
三、实践决定着人的各种属性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实践不仅创造了人,而且锻造并决定了人的各种属性。
首先,实践决定着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理特征和自然本能。人具有诸如直立、人脑结构及其机能等生理特征,这些特征是从古猿的萌芽状态的劳动逐渐进化而来的。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猿手功能的进化引起了手的形态的变化,手的功能逐步完善,手的解放为手脚的分工提供了生理基础,进而使得直立行走最终得以可能。因此恩格斯认为:“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5]在劳动实践的推动下猿的脑髓逐渐变成了人的脑髓,在此过程中,人的感觉器官得以完善。生产劳动的开展使得人类具有了不同于动物的自然属性。
其次,实践决定着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性具体表现为各种社会关系,而一切社会关系都要受社会实践的决定和制约,有什么样的社会实践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在其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剖析了人的历史发展的四层因素:一是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个前提。二是生活资料的再生产,这是推动新的实践活动开展的动力。三是“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3](p33)。四是社会关系的出现。在马克思看来,无论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还是人口的生产都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至于这种合作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则是无关紧要的”[3](p34)。实际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构成了生产力,人与人的关系构成了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构成了生产方式。“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的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3](p34)正如手推磨的运用创造了封建的生产关系,蒸汽机的运用创造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生产劳动愈是发达,人们之间的交往就愈是普遍,人们之间的联系就愈是紧密。从根本上讲,人类的一切社会关系,都依赖于社会实践。
再次,实践决定了人的精神属性。“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3](p35)意识起初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以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3](p35)。这时的意识“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意识”[3](p35),故马克思称其为“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3](p35)。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们交往的发展,真正的人的意识才发展起来。“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4](p87)。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源于社会实践。要合理地解释一切意识现象就只能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找寻答案。
四、实践解释并改变着世界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在于人的实践性。马克思认为人所面对的现实世界是实践活动的结果,是通过实践活动现实地存在和发展的。因此,对于现实世界的解释和把握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同样,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现实世界得以改变。马克思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p19)马克思所主张的“改变世界”就是指要从人的现实世界出发,在批判旧世界的过程中发现新世界,从而寻找到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解释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世界,改变世界必须立足于解释世界。解释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前提,改变世界是解释世界的内在要求。兩者并非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辩证的关联。
一种理论是如何来实现自己改变世界的任务呢?马克思认为理论必须要让实践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并让他们能自觉地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去改变世界,才能在改变世界的实践中把改变世界的理想转变为现实,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最终实现改变世界的任务。正如马克思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p9)“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6]。马克思正是通过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活动来实现其理论对“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统一。
马克思实践范畴的提出,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上的“实践论转向”。通过实践范畴的提出,马克思建构起了人与世界的“双向”关系,并最终实现了哲学自身的本质超越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参考文献:
[1]苗力田,李毓章.西方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9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11—21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52.
【关 键 词】马克思 实践 人 社会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最为核心的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现实革命相连接的桥梁。由于马克思的实践范畴是一个特殊的历史范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马克思毕生所关注的——人的问题来把握马克思的实践范畴。
一、马克思实践范畴的理论渊源与形成过程
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形成,一方面是来源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现实及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活动本质的深刻反思;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对西方传统实践观的扬弃。西方思想家对于实践的哲学思考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将实践问题纳入到哲学的视野来考察。亚里士多德在进行科学分类时,对实践和创制进行了区分。他所认为的实践是指政治活动和伦理活动两种,这两者是有别于生产技艺的创制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创制活动是一种工具性的活动,它所追求的是技术上的理性;而在实践中就不再具有纯粹思想的自我认识,“实践知识的目的不在于自身而在于行动;人们为了更好地行动而学习处世经验,为了统治而了解治国的秘密。实践科学为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将人的理性活动分成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两种,并把实践理性的对象规定为“至善”。康德从伦理道德的立场出发将主客观的关系仅仅归结为一种道德关系,这显然是一种褊狭的观点。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康德只谈‘善良意志’,哪怕这个善良意志毫无效果他也心安理得,他把这个善良意志的实现以及它与个人需要和欲望之间的协调都推到彼岸世界。”[2]黑格尔在其著作《逻辑学》中把实践范畴纳入认识领域来考察,用辩证法来剖析理念的实践活动,揭示出这种实践活动是由主观到客观的转化,同样也是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他通过区分理念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指出了实践活动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从而提出了实践理念高于认识理念的思想。
面对西方传统哲学家们所提出的实践观,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p18)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指出实践活动是现实主体对客观存在的对象所进行的一种能动性的活动。实践的主体并非抽象的“绝对精神”,而是“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4](p105),并且人在本质上是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的。马克思将人的能动性置于真实的现实世界中,发展了黑格尔的主体能动性,从而实现了实践从“彼岸世界”到“此岸世界”的过渡。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3](p16)至此,马克思就将实践范畴引入到人学领域,并把实践作为他批判一切哲学思想的出发点,这就与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划清了界限。他同时还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個实践的问题。”[3](p16)此外,马克思认为不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直观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3](p18)。通过一步步地思维推进,实践范畴最终成为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轴心和基石。在实践的思维方式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从实践出发来考察自然、人和社会的全新唯物主义哲学路线。
二、对实践范畴的内涵分析
马克思并没有对实践范畴的内涵作出过明确的界定,但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文本表述中剖析出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内涵。“实践”体现了人在某一历史条件下或社会关系中所开展的,具有一定价值性的活动。这种价值性的活动是认识性与变革性相统一的过程。具体来讲,这种价值性的活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实践活动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实践并非人类所具有的某种外在属性,而是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p18)人的实践活动必然要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即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那种离群索居的生活方式无法表现人的本质存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人与人所结成的社会共同体才能真正开展显示人的本质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在逐步显示和推动人的本质存在的特定社会关系中才能得以实现。因此,人的实践活动必定涵盖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人的实践活动又必定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
第二,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有生命的现实的个人。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个人是一种特殊的主体,是具有特殊的类属性。马克思所认为的现实的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又是作为特殊的类而存在的,而这种类存在是具有历史经验性的。他曾说道:“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3](p24)这种有生命的现实的个人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3](p29)。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3](p30-31)可以说,这种有生命的现实的个人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而是从事着实践活动并推动着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生命体。 第三,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发挥人的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作为活动的主体——人是在有目的的意识支配下展开其实践的,正是这种有目的的意识使得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在本质上相区别。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4](p57)“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4](p57)。因此,能动性是人的内在的自然属性,是联结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的基础,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所在。可以说,如果人没有这种能动性的话,就绝对没有人的自由性和完善性可言。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这些器官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的实现(因此,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人的现实也是多种多样的),是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因为按人的方式来理解的受动,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4](p85)这就充分说明了实践的主体——人在开展实践活动时,既具有主动性也有受动性。主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表现出人的能动性的双重性,也展现了人的实践的积极性。
三、实践决定着人的各种属性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实践不仅创造了人,而且锻造并决定了人的各种属性。
首先,实践决定着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理特征和自然本能。人具有诸如直立、人脑结构及其机能等生理特征,这些特征是从古猿的萌芽状态的劳动逐渐进化而来的。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猿手功能的进化引起了手的形态的变化,手的功能逐步完善,手的解放为手脚的分工提供了生理基础,进而使得直立行走最终得以可能。因此恩格斯认为:“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5]在劳动实践的推动下猿的脑髓逐渐变成了人的脑髓,在此过程中,人的感觉器官得以完善。生产劳动的开展使得人类具有了不同于动物的自然属性。
其次,实践决定着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性具体表现为各种社会关系,而一切社会关系都要受社会实践的决定和制约,有什么样的社会实践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在其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剖析了人的历史发展的四层因素:一是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个前提。二是生活资料的再生产,这是推动新的实践活动开展的动力。三是“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3](p33)。四是社会关系的出现。在马克思看来,无论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还是人口的生产都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至于这种合作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则是无关紧要的”[3](p34)。实际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构成了生产力,人与人的关系构成了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构成了生产方式。“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的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3](p34)正如手推磨的运用创造了封建的生产关系,蒸汽机的运用创造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生产劳动愈是发达,人们之间的交往就愈是普遍,人们之间的联系就愈是紧密。从根本上讲,人类的一切社会关系,都依赖于社会实践。
再次,实践决定了人的精神属性。“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3](p35)意识起初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以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3](p35)。这时的意识“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意识”[3](p35),故马克思称其为“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3](p35)。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们交往的发展,真正的人的意识才发展起来。“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4](p87)。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源于社会实践。要合理地解释一切意识现象就只能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找寻答案。
四、实践解释并改变着世界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在于人的实践性。马克思认为人所面对的现实世界是实践活动的结果,是通过实践活动现实地存在和发展的。因此,对于现实世界的解释和把握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同样,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现实世界得以改变。马克思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p19)马克思所主张的“改变世界”就是指要从人的现实世界出发,在批判旧世界的过程中发现新世界,从而寻找到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解释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世界,改变世界必须立足于解释世界。解释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前提,改变世界是解释世界的内在要求。兩者并非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辩证的关联。
一种理论是如何来实现自己改变世界的任务呢?马克思认为理论必须要让实践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并让他们能自觉地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去改变世界,才能在改变世界的实践中把改变世界的理想转变为现实,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最终实现改变世界的任务。正如马克思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p9)“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6]。马克思正是通过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活动来实现其理论对“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统一。
马克思实践范畴的提出,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上的“实践论转向”。通过实践范畴的提出,马克思建构起了人与世界的“双向”关系,并最终实现了哲学自身的本质超越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参考文献:
[1]苗力田,李毓章.西方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9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11—21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