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阅读教学应该怎样进行。由于课文具有示范作用,所以阅读教学要展现自然的阅读状态。阅读时的所思所想所做,课堂上要引领学生去实践体验,一切自然生成,而不是给学生布置问题任务,因为这不符合学生平时的阅读状态。语文教师备课的观念要转变。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尤其是会阅读的习惯,即阅读时的思考和笔记。
【关键词】 阅读 探索 思考 阅读教学策略
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应该怎样进行,教师怎样开展课文的阅读教学,是一线语文教师每天面对又不得不进行反思的一个问题。
1.课文教学很重要
首先,课文应该是精读篇章,但凡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是千挑万选,有代表性,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兼美的作品,不存在精读与略读的问题。要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读物的实际情况来选定阅读目的。大到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小到段落层次、遣词造句,制定明确的目标。在阅读时要直接捕捉与目标有关的材料,通过各种途径达成目标,要避开与目标无关的内容,避免绕圈子。然后,在此基础上,及时进行筛选,找到真正切中目标的实际内容。
其次,课文均是在教学进度安排之中的教学内容,是在教师组织与指导下的教学活动。从低段的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的课堂逐步过渡到以欣赏文章,学会阅读,养成阅读习惯为主的课堂教学。教师对课文教学的观念和思路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的形成。
第三,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策略和行为方式,对学生课外阅读起示范引领的作用,如果以课文为例的语文教学,学生不能掌握阅读的策略与技术,那么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课外阅读就是两张皮,学生的阅读效果必将受到影响,最直接的体现是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意识和习惯几乎没有,这对对提高语文素养是十分不利的。学生忙碌于应试的学习对提高语文素养十分有限。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针对教材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所教的每一篇课文作为例子,是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养成语系的习惯,掌握读懂句子,读懂文章的方法,并且把课堂中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的阅读实践中去。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信息世界,让童心、童言、童趣会给课堂,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古今中外,许多专家学者以自己卓有成效的事实,证明了他们所采取的阅读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许多教育家也以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证明了他们所传授、推行的阅读方法的正确。教师有必要从中撷取一些简便易行、成效显著的阅读方法向小学生推荐,使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有方法可依凭,能增进他们取得良好阅读效果的信心。
2.课文教学的策略
课文教学的实质其实就是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教师通常的做法是积极认真备课,在备课中设计问题,找出要学的生字,要理解的词语句子,先理解课文的内容,中心思想,然后设计教学怎样开头,怎样过渡,分几个环节进行,每个环节围绕什么问题进行,学生读几遍,读到什么程度等等。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推进全在教师的掌握之中,教师是导演,指导学生进行演出活动。教师是命令的施出者,学生接受指令并进行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任务完全由教师出示布置。在这样的课文教学中,课堂井然有序,整齐划一,全班同学共同完成几个任务,并不困难。问题的关键是,课堂上有教师如此的精心导演和布局,学生只要思考既定问题,那么在课下呢,学生该怎样进行阅读,他会主动阅读没有故事性 的专业书籍吗?阅读中会思考吗,遇到费解的问题或理解不了语言时会怎样做呢?显然课堂中的阅读教学并不能给予学生示范引领的作用,不能解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遇到的困难。
我们在课堂课文教学中,并没有真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没有培养学生坚持阅读的习惯,阅读的兴趣十分有限,阅读的视野十分狭窄,更不会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书籍的阅读。这是当前中小学生普遍的阅读现状。
3.那么课文教学应该怎样进行呢
首先是教师应该怎样备课。如果语文教师非得备课,那就应该记录自己读书时的思路历程,想了什么问题,怎么想的,遇到字词等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如果不备课,就把自己真实的读书过程展现给学生。课文教学展现自然的读书状态。一是学生自己去读,读后交流,交流的内容包括读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自己能否解决,怎样解决的,读懂了什么。刚开始学生的阅读是浅层次的,如遇到了生字的读音,词义的理解,以及知道 了人物的什么等等。读中还应该想什么,怎么想,就是下一阶段教学的目标了。二是教师在课堂上读文章,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说,把自己读想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行为过程,写读书笔记的过程逐一展现在学生面前。三是师生一起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交流,也可以各读各的,读后进行交流。课堂课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学生,老师平时就是这样读文章的,读文章时想了很多,写了很多,背诵了很多,查阅了很多。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去阅读,天天如此。阅读是我们的生活,阅读是人成长的需要。
课堂上的课文教学,是练习捕鱼的过程,是掌握"渔"的过程。课堂上的教学生成,一切都是非预设的,每个学生的个体独立的思维过程都要受到尊重,同时学生的思维是在集体教学环境的引导与创设下进行的,师生的阅读是在各自阅历和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探索活动,是在作业平台上作业的过程,是在"渔"的活动中猎鱼的过程。
语文课堂还可以是一个展现阅读所学的舞台。比如讲一个成语故事,声情并茂朗读一段,背诵一段,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宣讲一次自己阅读中对段意内容的总结概括,交流一次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与体会,交流一下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学习课文不是一个集体活动,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各自作战的过程,自己发现目标,接近目标,最后攻下目标,阅读是一种个人的行为,是一次次探索的过程。每读完一段,想一想段意,人物的心理和个性,体会语言的精妙,难道我们平时不是这样阅读的吗。可见课堂上的阅读教学不必搞那么多花架子,剑走偏锋只能浪费更多的学习机会。
阅读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探索,探索是人生每天的功课,让学生阅读就是让学生去探索。只有放开所有的羁绊,学生才会在阅读探索中真正受益。
参考文献
[1] 常静;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与发展[N];唐山劳动日报;2005年
【关键词】 阅读 探索 思考 阅读教学策略
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应该怎样进行,教师怎样开展课文的阅读教学,是一线语文教师每天面对又不得不进行反思的一个问题。
1.课文教学很重要
首先,课文应该是精读篇章,但凡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是千挑万选,有代表性,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兼美的作品,不存在精读与略读的问题。要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读物的实际情况来选定阅读目的。大到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小到段落层次、遣词造句,制定明确的目标。在阅读时要直接捕捉与目标有关的材料,通过各种途径达成目标,要避开与目标无关的内容,避免绕圈子。然后,在此基础上,及时进行筛选,找到真正切中目标的实际内容。
其次,课文均是在教学进度安排之中的教学内容,是在教师组织与指导下的教学活动。从低段的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的课堂逐步过渡到以欣赏文章,学会阅读,养成阅读习惯为主的课堂教学。教师对课文教学的观念和思路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的形成。
第三,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策略和行为方式,对学生课外阅读起示范引领的作用,如果以课文为例的语文教学,学生不能掌握阅读的策略与技术,那么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课外阅读就是两张皮,学生的阅读效果必将受到影响,最直接的体现是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意识和习惯几乎没有,这对对提高语文素养是十分不利的。学生忙碌于应试的学习对提高语文素养十分有限。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针对教材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所教的每一篇课文作为例子,是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养成语系的习惯,掌握读懂句子,读懂文章的方法,并且把课堂中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的阅读实践中去。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信息世界,让童心、童言、童趣会给课堂,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古今中外,许多专家学者以自己卓有成效的事实,证明了他们所采取的阅读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许多教育家也以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证明了他们所传授、推行的阅读方法的正确。教师有必要从中撷取一些简便易行、成效显著的阅读方法向小学生推荐,使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有方法可依凭,能增进他们取得良好阅读效果的信心。
2.课文教学的策略
课文教学的实质其实就是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教师通常的做法是积极认真备课,在备课中设计问题,找出要学的生字,要理解的词语句子,先理解课文的内容,中心思想,然后设计教学怎样开头,怎样过渡,分几个环节进行,每个环节围绕什么问题进行,学生读几遍,读到什么程度等等。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推进全在教师的掌握之中,教师是导演,指导学生进行演出活动。教师是命令的施出者,学生接受指令并进行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任务完全由教师出示布置。在这样的课文教学中,课堂井然有序,整齐划一,全班同学共同完成几个任务,并不困难。问题的关键是,课堂上有教师如此的精心导演和布局,学生只要思考既定问题,那么在课下呢,学生该怎样进行阅读,他会主动阅读没有故事性 的专业书籍吗?阅读中会思考吗,遇到费解的问题或理解不了语言时会怎样做呢?显然课堂中的阅读教学并不能给予学生示范引领的作用,不能解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遇到的困难。
我们在课堂课文教学中,并没有真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没有培养学生坚持阅读的习惯,阅读的兴趣十分有限,阅读的视野十分狭窄,更不会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书籍的阅读。这是当前中小学生普遍的阅读现状。
3.那么课文教学应该怎样进行呢
首先是教师应该怎样备课。如果语文教师非得备课,那就应该记录自己读书时的思路历程,想了什么问题,怎么想的,遇到字词等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如果不备课,就把自己真实的读书过程展现给学生。课文教学展现自然的读书状态。一是学生自己去读,读后交流,交流的内容包括读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自己能否解决,怎样解决的,读懂了什么。刚开始学生的阅读是浅层次的,如遇到了生字的读音,词义的理解,以及知道 了人物的什么等等。读中还应该想什么,怎么想,就是下一阶段教学的目标了。二是教师在课堂上读文章,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说,把自己读想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行为过程,写读书笔记的过程逐一展现在学生面前。三是师生一起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交流,也可以各读各的,读后进行交流。课堂课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学生,老师平时就是这样读文章的,读文章时想了很多,写了很多,背诵了很多,查阅了很多。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去阅读,天天如此。阅读是我们的生活,阅读是人成长的需要。
课堂上的课文教学,是练习捕鱼的过程,是掌握"渔"的过程。课堂上的教学生成,一切都是非预设的,每个学生的个体独立的思维过程都要受到尊重,同时学生的思维是在集体教学环境的引导与创设下进行的,师生的阅读是在各自阅历和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探索活动,是在作业平台上作业的过程,是在"渔"的活动中猎鱼的过程。
语文课堂还可以是一个展现阅读所学的舞台。比如讲一个成语故事,声情并茂朗读一段,背诵一段,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宣讲一次自己阅读中对段意内容的总结概括,交流一次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与体会,交流一下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学习课文不是一个集体活动,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各自作战的过程,自己发现目标,接近目标,最后攻下目标,阅读是一种个人的行为,是一次次探索的过程。每读完一段,想一想段意,人物的心理和个性,体会语言的精妙,难道我们平时不是这样阅读的吗。可见课堂上的阅读教学不必搞那么多花架子,剑走偏锋只能浪费更多的学习机会。
阅读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探索,探索是人生每天的功课,让学生阅读就是让学生去探索。只有放开所有的羁绊,学生才会在阅读探索中真正受益。
参考文献
[1] 常静;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与发展[N];唐山劳动日报;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