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桂林市兴安镇自治村委田新自然村村民张建华,带领本村村民办起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规模种植金针菇、鸡腿菇、凤尾菇、毛木耳等食用菌,并发展成为兴安县“一村一品”规模农业的典范之一,近年来每年可实现产值450多万元。
近日,笔者来到张建华建在兴安县原“309”地质大队院内的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采访,只见一排排旧厂房、旧宿舍里,密密麻麻地种满了金针菇,张建华与几位员工正在采摘金针菇准备出售。
“你的金针菇多少钱一斤?好不好卖?”笔者问。张建华站起来笑着回答说:“批发价每公斤12元,都是订单销售,供不应求。”
笔者了解到,张建华年轻时曾到广东等地打工,梦想通过打工使家里富起来。当时他虽然每年也可收入2万元左右,但却照顾不到家庭,而且家里的田地几近荒芜,发财梦也一直无法实现。1997年,他了解到兴安一些农民种植食用菌收入较高,便毅然返回家乡,利用自家房屋和田地专门种植食用菌。他在虚心向其他食用菌种植户取经的同时,还购买了许多种植食用菌的书籍,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第一年便获得成功。第二年,他种植的3亩凤尾菇和鸡腿菇又丰收了,获得纯收入4万多元。随后,他逐年扩大种植规模,年纯收入也不断增加。
2005年冬天,张建华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大胆租用了原“309”地质大队院内的10多栋旧厂房及宿舍,规模种植食用菌。他不仅自己种植食用菌,而且还带动本村8户村民,一起办起了兴安镇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基地种出来的食用菌,全部通过订单销往南宁、桂林、柳州、玉林等地,日销售量达7吨左右。
周边村民看到张建华种植食用菌发了财,也纷纷前来取经学艺,张建华在毫不保留地传授技术的同时,还在资金上给予他们大力扶持,目前,经他扶持起来的靠规模种植食用菌致富的农户,已有18家。
如今,张建华的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正带动兴安镇的食用菌种植业,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蓬勃发展,食用菌种植逐渐成为该镇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张建华也因此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食用菌种植大王”。
近日,笔者来到张建华建在兴安县原“309”地质大队院内的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采访,只见一排排旧厂房、旧宿舍里,密密麻麻地种满了金针菇,张建华与几位员工正在采摘金针菇准备出售。
“你的金针菇多少钱一斤?好不好卖?”笔者问。张建华站起来笑着回答说:“批发价每公斤12元,都是订单销售,供不应求。”
笔者了解到,张建华年轻时曾到广东等地打工,梦想通过打工使家里富起来。当时他虽然每年也可收入2万元左右,但却照顾不到家庭,而且家里的田地几近荒芜,发财梦也一直无法实现。1997年,他了解到兴安一些农民种植食用菌收入较高,便毅然返回家乡,利用自家房屋和田地专门种植食用菌。他在虚心向其他食用菌种植户取经的同时,还购买了许多种植食用菌的书籍,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第一年便获得成功。第二年,他种植的3亩凤尾菇和鸡腿菇又丰收了,获得纯收入4万多元。随后,他逐年扩大种植规模,年纯收入也不断增加。
2005年冬天,张建华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大胆租用了原“309”地质大队院内的10多栋旧厂房及宿舍,规模种植食用菌。他不仅自己种植食用菌,而且还带动本村8户村民,一起办起了兴安镇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基地种出来的食用菌,全部通过订单销往南宁、桂林、柳州、玉林等地,日销售量达7吨左右。
周边村民看到张建华种植食用菌发了财,也纷纷前来取经学艺,张建华在毫不保留地传授技术的同时,还在资金上给予他们大力扶持,目前,经他扶持起来的靠规模种植食用菌致富的农户,已有18家。
如今,张建华的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正带动兴安镇的食用菌种植业,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蓬勃发展,食用菌种植逐渐成为该镇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张建华也因此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食用菌种植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