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多维的,行为、态度、精神、语言等等都可以作为教师评价的切入点,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发现学生不明显的优点,寻找可资评价的亮点,换个角度给予积极评价。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正确运用评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为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和学生的持续发展预设良好的情绪铺垫,反之,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新课改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尽快转变评价观念,调整角色意识,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评价艺术,充分发挥评价的点拨、反馈、激励功能,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1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艺术的特征
1.1 评价理念的发展性。“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理念,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评价要求,教师应更多地关注于学生对评价的需求,而不是教师预定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教师要深入了解和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保持坚定的学习自信心和高昂的学习热情。评价理念对学生发展的全面关注,是教师自身课堂教学评价艺术的立足点和着眼点。
1.2 评价取向的多元化。语文新课标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课堂教学评价,这段话同样是教师的“行动纲领”。
1.3 评价主体的多维性。语文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这段话无疑明确地告诉我们,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积极倡导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参与,使课堂教学评价成为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能力的手段。
1.4 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评价主体的多维性必然导致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仍然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主导方式,但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可以灵活运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1.5 评价语言的人文性。评价语言的人文性是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呼唤教师用宽容、赏识、尊重、关爱、真诚、肯定、鼓励、平等的语言去评价学生,少用病语、脏语、咒语去嘲讽和伤害学生。评价语言的人文性是教师课堂评价语言艺术追求的终极目标。
2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艺术策略
2.1 语言的艺术。①语言的艺术应准确得体。准确得体的评价要求教师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对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思维成果作出恰如其分的质性反应,并使学生明白需要努力的方向。②语言的艺术应生动丰富。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要求教师用形象可感,自然多样的评价语式表达自身的感受,学生置身其中,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活力四射。③语言的艺术应机智巧妙。千变万化的课堂时时会发生一些教师无法预想的问题,教师能否机智巧妙地应对,是对教师教育智慧的考验。
2.2 方法的艺术。①换个角度评价——“横看成岭侧成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多维的,行为、态度、精神、语言等等都可以作为教师评价的切入点,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发现学生不明显的优点,寻找可资评价的亮点,换个角度给予积极评价。比如:“初读课文就发现了这么多问题,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评价的是参与质疑的态度。却略去了问题质量的褒贬,对于平时不太善于表现的学生是多好的“及时雨”。②给学生一些宽容和关爱——“借梯下楼”。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当学生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或其他方面的原因犯了错,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其解围,保护他的学习自尊心不受伤害。③多种评价方式有机整合——“左右逢源”。课堂评价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师生在评价中的双主体作用,调动师生对评价的共同参与,让学生在评价中强调自我意识,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由于教师对评价多种形式的精心整合,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评价的需求达到充分的满足,不但使课堂教学过程左右逢源,波澜迭起,又使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有力促进。④巧用体态语——“一颦一笑总关情”。心理学研究表明,体态语是非言语行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适时运用体态语参与对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评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巧用体态语参与课堂教学评价,要少用或弃用漠视,侧视,怒视等消极的眼神;少用或弃用愤怒,蔑视,冷峻的面部表情;避免用食指、小指蔑视性的指向,用鼓倒掌,拍桌子的方式发泄心中的不满,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运用空间语言,避免给学生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影响学习效果。⑤巧用延时评价——“待机而动”。所谓延缓性评价,就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或提问或实验,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延缓性评价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每当一种意见提出时,教师都请学生给予评判,让他们去分析,去争论,去处理。教师只在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才适时给予点拨。
总之,评价语言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互相交流的一个纽带,评价语言虽小却能鼓起学生奋进的勇气,改变他的思想。评价语言不应拘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应全身心投入,技巧性、艺术性地评价学生,使学生犹如坐春风、沐春雨,在一次次的惊喜中,全身心投入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达到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境界,形成一个个教学的高潮。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正确运用评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为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和学生的持续发展预设良好的情绪铺垫,反之,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新课改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尽快转变评价观念,调整角色意识,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评价艺术,充分发挥评价的点拨、反馈、激励功能,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1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艺术的特征
1.1 评价理念的发展性。“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理念,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评价要求,教师应更多地关注于学生对评价的需求,而不是教师预定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教师要深入了解和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保持坚定的学习自信心和高昂的学习热情。评价理念对学生发展的全面关注,是教师自身课堂教学评价艺术的立足点和着眼点。
1.2 评价取向的多元化。语文新课标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课堂教学评价,这段话同样是教师的“行动纲领”。
1.3 评价主体的多维性。语文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这段话无疑明确地告诉我们,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积极倡导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参与,使课堂教学评价成为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能力的手段。
1.4 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评价主体的多维性必然导致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仍然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主导方式,但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可以灵活运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1.5 评价语言的人文性。评价语言的人文性是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呼唤教师用宽容、赏识、尊重、关爱、真诚、肯定、鼓励、平等的语言去评价学生,少用病语、脏语、咒语去嘲讽和伤害学生。评价语言的人文性是教师课堂评价语言艺术追求的终极目标。
2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艺术策略
2.1 语言的艺术。①语言的艺术应准确得体。准确得体的评价要求教师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对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思维成果作出恰如其分的质性反应,并使学生明白需要努力的方向。②语言的艺术应生动丰富。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要求教师用形象可感,自然多样的评价语式表达自身的感受,学生置身其中,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活力四射。③语言的艺术应机智巧妙。千变万化的课堂时时会发生一些教师无法预想的问题,教师能否机智巧妙地应对,是对教师教育智慧的考验。
2.2 方法的艺术。①换个角度评价——“横看成岭侧成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多维的,行为、态度、精神、语言等等都可以作为教师评价的切入点,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发现学生不明显的优点,寻找可资评价的亮点,换个角度给予积极评价。比如:“初读课文就发现了这么多问题,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评价的是参与质疑的态度。却略去了问题质量的褒贬,对于平时不太善于表现的学生是多好的“及时雨”。②给学生一些宽容和关爱——“借梯下楼”。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当学生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或其他方面的原因犯了错,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其解围,保护他的学习自尊心不受伤害。③多种评价方式有机整合——“左右逢源”。课堂评价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师生在评价中的双主体作用,调动师生对评价的共同参与,让学生在评价中强调自我意识,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由于教师对评价多种形式的精心整合,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评价的需求达到充分的满足,不但使课堂教学过程左右逢源,波澜迭起,又使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有力促进。④巧用体态语——“一颦一笑总关情”。心理学研究表明,体态语是非言语行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适时运用体态语参与对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评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巧用体态语参与课堂教学评价,要少用或弃用漠视,侧视,怒视等消极的眼神;少用或弃用愤怒,蔑视,冷峻的面部表情;避免用食指、小指蔑视性的指向,用鼓倒掌,拍桌子的方式发泄心中的不满,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运用空间语言,避免给学生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影响学习效果。⑤巧用延时评价——“待机而动”。所谓延缓性评价,就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或提问或实验,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延缓性评价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每当一种意见提出时,教师都请学生给予评判,让他们去分析,去争论,去处理。教师只在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才适时给予点拨。
总之,评价语言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互相交流的一个纽带,评价语言虽小却能鼓起学生奋进的勇气,改变他的思想。评价语言不应拘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应全身心投入,技巧性、艺术性地评价学生,使学生犹如坐春风、沐春雨,在一次次的惊喜中,全身心投入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达到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境界,形成一个个教学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