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高强度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应遵循的质量标准、高强度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高强度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与控制以及高强度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强度;混凝土材料;施工;应用
一、高強度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应遵循的质量标准
1、应该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之前应该由设计方、施工方一同制定书面文件,其中对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提出详细的规则,确定各种报表内容,同时设置专人对施工进行监督检查。2、应该经过相关单位审查之后再进行施工,高强度混凝土材料在施工开始之前,施工方应该对混凝土材料的性能,配置的高强度砼拌合物性能进行试验并报告结果,待设计方以及监理单位审查通过之后再进行施工。3、要严格遵循建筑施工和验收规范展开验收工作,高强度混凝土材料质量的验收应该根据《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中的规定。检查验收的内容主要囊括了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变化和凝结时间,如果环境温度和标准养护规定存在较大差值,则必须留取现场养护的对比试件。标准养护留取试件应该比普通混凝土的规定要求提高1到2倍,从而更好的测量高强度混凝土试件的强度变化;对其抗压强度的测定,试件应该选择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强度换算系数从50Mpa-90Mpa之间取0.95-0.91逐渐递减。4、对于体积和尺寸较大的高强度混凝土构件,必须要求其具有一定的防裂标准并在施工时做好防裂措施。5、高强度混。凝土检定标准必须根据混凝土强度检定标准(GBJ107-87)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二、高强度混凝土原材料选择
1、水泥。尽可能选择525或者以上的硅酸盐水泥,水泥之中的含碱量和氯离子含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的稳定性。高强度混凝土所选择的水泥用量较大,比如说C70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大约是400-600kg/m3。可以选择适当添加高效减水剂,通过降低用水量的方式来减少水泥的用量,C70和以上的高强度混凝土,其水灰比必须保持在0.35之下。使用减水剂时尽可能不超过0.3,如果水灰比低于0.4之后,其微量的变化都会对混凝土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严格掌控混凝土的水灰比,确保高强度混凝土刚度及稳定性。
2、骨料。骨料一般有粗骨料与细骨料两种,骨料直接影响着高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及弹性模量。首先是粗骨料,其大小、矿物成分以及强度都会影响混凝土强度,通常选择密实坚硬的花岗岩、正长石、石灰石以及火成岩等碎石,一般不选择卵石,最大粒径应该控制在20mm之内,骨料各个方向应该接近。如果骨料粒径提高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这主要是由于不均匀材料具有尺寸越大强度越低的特征,而小骨料自身表面系数较大,和水泥浆的粘结面积更大,其界面受力更加均匀。第二是细骨料,应该尽量使用圆形颗粒的河砂,和粗骨料相比,细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不是非常明显。
3、高效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又被称为超塑化剂,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以荣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为代表的磺化煤焦油系减水剂,其二是以三聚氰胺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为代表的树脂系减水剂。从当前的整体情况来看,国内所使用的普遍为第一种减水剂。这些减水剂中的化学物质能够吸附在水泥颗粒的表面,同时会在颗粒附近产生双电位层,从而让水泥颗粒保持一种相互排斥的分隔状态,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极大的提升了水泥浆的流动性。这样一来混凝土就可以在水灰比较小时而具有更高的密实度和强度。
三、高强度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与控制
1、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宜选择高强度水泥,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所使用的水泥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和《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有关规定。立窑生产的水泥须经仔细检验其化学成分后方可确定使用与否。2、配制高强混凝土所用细集料的质量,除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的要求之外,还应满足如下要求:使用级配良好的中砂,其细度模数应不小于2.6,含泥量应小于2%。3、配制高强混凝土所用粗集料的质量,除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的要求之外,还应满足如下要求:使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骨料的抗压强度应比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高50%以上,含泥量应小于1%,针片状颗粒含量应小于5%,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5mm。4、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必须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桥规之规定。5、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必须使用高效减水剂,其性能必须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桥规之规定,掺量应根据试验确定。6、指定专人定期检查、测定各种原材料的资源特性和生产状态,特别是对原材料的进场、储存、计量应实行全方位的监控。7、对已筛选好的材料,除了有较好的性能指标外,还必须要求质量稳定,在一定时期内材料的资源特性不能有太大的波动。8、高强度混凝土要求水灰比小,坍落度要满足施工要求,这就需要掺入一定量的高性能的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在该项目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高强度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搅拌制作。高强度混凝土的搅拌必须选择强制式搅拌机,搅拌过程中的投料顺序可以按照一般顺序完成,外加剂的投放方式应该经过科学的试验来确定。如果遇到夏季高温施工,则必须对粗细骨料以及混凝土搅拌用水实施遮挡防护,从而避免因为温度过高而导致水份的蒸发,降低高温对水泥粒子在混合物中运动速度所产生的影响。
2、运输和泵送。在高强度混凝土的运输作业中,运输车必须加强拌合,从而让水泥粒子能够吸附更多的水分子,拌合地点和施工地点距离不能太远,考虑到混凝土拌合到浇筑的时间,减少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如果是泵送的方式,泵送管的长度要尽可能缩短,避免弯折过多。输送起始水平管段控制在15m或以上的长度,如果处于高温或低温施工环境中,应该对输送管进行遮挡和覆盖,降低环境温度对混凝土泵送效率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输送过程中若中途停泵大于15分钟,每间隔5分钟左右至少开泵一次,同时启动料斗搅拌器,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
3、浇筑。第一,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应该控制在3m之内,从而避免其在倾落时产生离析现象。浇筑作业应该保持连续,除开预先设计之外严格禁止施工缝的存在,如果作业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比如说泵管堵塞,施工人员要做好协调工作,第一时间使用塔吊运送混凝土,避免施工缝的产生;第二,因为高强度混凝土的粘性较大且流动相对缓慢,所以在振捣过程中要使用高频振捣器,同时尽量加密振点;第三,高强度混凝土的收面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因为泌水量较少,混凝土板面在浇筑之后容易在其表面形成硬壳,所以在进行收面时必须要增加作业人员和设备,高效率的拉线收面。通常在高强度混凝土浇筑1小时之后做好收面工作,若存在困难,则可以适当在混凝土表面洒一定量的清水。高强度混凝土施工完成之后,还必须要做好养护工作,养护日期一般为15天左右,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8小时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也可以通过喷刷养护剂的方式进行处理,养护时要结合建筑物的不同部位采取有针对性的养护措施。
结束语
综合上述,随着建筑施工材料质量的提高以及施工技术的更新,大量结构复杂的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出现,要求我们在施工中必须使用高强度混凝土材料。高强度混凝土材料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约材料成本,同时还能够极大的降低结构物自重,其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傅瑞娜.某高强度混凝土配合比分析探讨[J].江西建材,2014(07):60.
[2]张来.如何提高高强度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效果[J].四川水泥,2014(09):48.
[3]陈亚红,胡少武.高强度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05):29.
[4]GB50119—20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S].
【关键词】高强度;混凝土材料;施工;应用
一、高強度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应遵循的质量标准
1、应该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之前应该由设计方、施工方一同制定书面文件,其中对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提出详细的规则,确定各种报表内容,同时设置专人对施工进行监督检查。2、应该经过相关单位审查之后再进行施工,高强度混凝土材料在施工开始之前,施工方应该对混凝土材料的性能,配置的高强度砼拌合物性能进行试验并报告结果,待设计方以及监理单位审查通过之后再进行施工。3、要严格遵循建筑施工和验收规范展开验收工作,高强度混凝土材料质量的验收应该根据《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中的规定。检查验收的内容主要囊括了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变化和凝结时间,如果环境温度和标准养护规定存在较大差值,则必须留取现场养护的对比试件。标准养护留取试件应该比普通混凝土的规定要求提高1到2倍,从而更好的测量高强度混凝土试件的强度变化;对其抗压强度的测定,试件应该选择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强度换算系数从50Mpa-90Mpa之间取0.95-0.91逐渐递减。4、对于体积和尺寸较大的高强度混凝土构件,必须要求其具有一定的防裂标准并在施工时做好防裂措施。5、高强度混。凝土检定标准必须根据混凝土强度检定标准(GBJ107-87)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二、高强度混凝土原材料选择
1、水泥。尽可能选择525或者以上的硅酸盐水泥,水泥之中的含碱量和氯离子含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的稳定性。高强度混凝土所选择的水泥用量较大,比如说C70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大约是400-600kg/m3。可以选择适当添加高效减水剂,通过降低用水量的方式来减少水泥的用量,C70和以上的高强度混凝土,其水灰比必须保持在0.35之下。使用减水剂时尽可能不超过0.3,如果水灰比低于0.4之后,其微量的变化都会对混凝土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严格掌控混凝土的水灰比,确保高强度混凝土刚度及稳定性。
2、骨料。骨料一般有粗骨料与细骨料两种,骨料直接影响着高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及弹性模量。首先是粗骨料,其大小、矿物成分以及强度都会影响混凝土强度,通常选择密实坚硬的花岗岩、正长石、石灰石以及火成岩等碎石,一般不选择卵石,最大粒径应该控制在20mm之内,骨料各个方向应该接近。如果骨料粒径提高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这主要是由于不均匀材料具有尺寸越大强度越低的特征,而小骨料自身表面系数较大,和水泥浆的粘结面积更大,其界面受力更加均匀。第二是细骨料,应该尽量使用圆形颗粒的河砂,和粗骨料相比,细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不是非常明显。
3、高效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又被称为超塑化剂,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以荣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为代表的磺化煤焦油系减水剂,其二是以三聚氰胺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为代表的树脂系减水剂。从当前的整体情况来看,国内所使用的普遍为第一种减水剂。这些减水剂中的化学物质能够吸附在水泥颗粒的表面,同时会在颗粒附近产生双电位层,从而让水泥颗粒保持一种相互排斥的分隔状态,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极大的提升了水泥浆的流动性。这样一来混凝土就可以在水灰比较小时而具有更高的密实度和强度。
三、高强度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与控制
1、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宜选择高强度水泥,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所使用的水泥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和《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有关规定。立窑生产的水泥须经仔细检验其化学成分后方可确定使用与否。2、配制高强混凝土所用细集料的质量,除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的要求之外,还应满足如下要求:使用级配良好的中砂,其细度模数应不小于2.6,含泥量应小于2%。3、配制高强混凝土所用粗集料的质量,除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的要求之外,还应满足如下要求:使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骨料的抗压强度应比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高50%以上,含泥量应小于1%,针片状颗粒含量应小于5%,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5mm。4、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必须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桥规之规定。5、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必须使用高效减水剂,其性能必须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桥规之规定,掺量应根据试验确定。6、指定专人定期检查、测定各种原材料的资源特性和生产状态,特别是对原材料的进场、储存、计量应实行全方位的监控。7、对已筛选好的材料,除了有较好的性能指标外,还必须要求质量稳定,在一定时期内材料的资源特性不能有太大的波动。8、高强度混凝土要求水灰比小,坍落度要满足施工要求,这就需要掺入一定量的高性能的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在该项目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高强度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搅拌制作。高强度混凝土的搅拌必须选择强制式搅拌机,搅拌过程中的投料顺序可以按照一般顺序完成,外加剂的投放方式应该经过科学的试验来确定。如果遇到夏季高温施工,则必须对粗细骨料以及混凝土搅拌用水实施遮挡防护,从而避免因为温度过高而导致水份的蒸发,降低高温对水泥粒子在混合物中运动速度所产生的影响。
2、运输和泵送。在高强度混凝土的运输作业中,运输车必须加强拌合,从而让水泥粒子能够吸附更多的水分子,拌合地点和施工地点距离不能太远,考虑到混凝土拌合到浇筑的时间,减少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如果是泵送的方式,泵送管的长度要尽可能缩短,避免弯折过多。输送起始水平管段控制在15m或以上的长度,如果处于高温或低温施工环境中,应该对输送管进行遮挡和覆盖,降低环境温度对混凝土泵送效率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输送过程中若中途停泵大于15分钟,每间隔5分钟左右至少开泵一次,同时启动料斗搅拌器,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
3、浇筑。第一,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应该控制在3m之内,从而避免其在倾落时产生离析现象。浇筑作业应该保持连续,除开预先设计之外严格禁止施工缝的存在,如果作业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比如说泵管堵塞,施工人员要做好协调工作,第一时间使用塔吊运送混凝土,避免施工缝的产生;第二,因为高强度混凝土的粘性较大且流动相对缓慢,所以在振捣过程中要使用高频振捣器,同时尽量加密振点;第三,高强度混凝土的收面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因为泌水量较少,混凝土板面在浇筑之后容易在其表面形成硬壳,所以在进行收面时必须要增加作业人员和设备,高效率的拉线收面。通常在高强度混凝土浇筑1小时之后做好收面工作,若存在困难,则可以适当在混凝土表面洒一定量的清水。高强度混凝土施工完成之后,还必须要做好养护工作,养护日期一般为15天左右,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8小时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也可以通过喷刷养护剂的方式进行处理,养护时要结合建筑物的不同部位采取有针对性的养护措施。
结束语
综合上述,随着建筑施工材料质量的提高以及施工技术的更新,大量结构复杂的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出现,要求我们在施工中必须使用高强度混凝土材料。高强度混凝土材料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约材料成本,同时还能够极大的降低结构物自重,其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傅瑞娜.某高强度混凝土配合比分析探讨[J].江西建材,2014(07):60.
[2]张来.如何提高高强度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效果[J].四川水泥,2014(09):48.
[3]陈亚红,胡少武.高强度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05):29.
[4]GB50119—20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