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是在中央团校基础上于1985年12月成立的,是共青团中央所属的唯一一所普通高等学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成立后,与中央团校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承担普通高等教育和共青团干部培训的双重职能。校长由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兼任,冯文彬、胡耀邦、韩英、王兆国、胡锦涛、宋德福、李克强、周强、胡春华、陆昊先后任校长。
现任校长为团中央第一书记陆昊,党委书记为倪邦文,常务副校长为王新清。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成立以来,秉承中央团校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想,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2006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估结论为“优秀”。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共青团事业,培养政治素质高、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目前,学校已建立起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第二学士学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和团干部培训等在内的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格局。现有8个硕士学位专业,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刑法学、经济法学、社会学、世界经济学和新闻学;13个学士学位专业,分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就业工作介绍: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年来,学校一次就业率均保持在80%以上,年底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但由于总体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学校就业工作也面临着整体就业层面下移、总体就业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就业市场开发不够、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学校从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就业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一提高、两引导”的就业工作目标,即:“提高就业质量,尤其是要整合资源、开动脑筋,千方百计将更多的毕业生输送到各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和共青团系统的岗位上”,“引导毕业生流向各级各行业青少年公共服务的重点部门和领域,尤其是地市级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引导毕业生立大志、入主流,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坚定实施“一把手”就业工程,落实教育部“三到位”、“四化”的要求。实施校系两级就业工作体制,实行目标责任制,要求“一把手”在就业工作上做到有思路、有指导、有行动。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实现就业工作的“机构到位、人员到位、场地经费到位”,实现就业工作的“全员化、全程化、信息化、专业化”。
创新个性化就业指导。在毕业生中全面实施就业导师制,毕业生5—10人为一个小组,为每一个小组选配就业导师。以小组或团体的形式开展朋辈就业辅导,就业导师的选聘划分为两级,校聘就业导师以就业专家、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和咨询师等社会专业人士为主,负责对全体学生进行普遍性的就业指导和咨询;院系聘就业导师以在读研究生和就业不久的校友为主,负责对朋辈就业小组进行辅导,帮助学生探索和建立职业规划,克服就业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
开发就业课程,加强就业科研。成立就业课程教研室,结合学校学科建设,通过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协作,开设以职业教育、生涯教育和就业辅导为内容的课程,培养一支专业化的教学队伍,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辅导的课题研究,加强就业调研和分析,从而提升就业工作的整体水平。
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发网络特色服务。完善就业中心网站建设,在提高数据审核、手续办理等就业管理效率的基础上,重点开发信息发布系统、就业推荐系统和在线辅导系统等特色服务项目。根据专业、行业、地域等不同角度对信息发布系统进行改进;就业推荐系统要成为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信息互通的平台,尤其是要利用博客、信息主页等不同方式加强毕业生自荐;学生可通过在线辅导进行职业测评、网络课堂等自主学习。
加强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培育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利用共青团组织优势,结合就业工作目标,在各地各级党政机关和共青团组织中建设一批就业实习基地。力争通过实习,重点解决一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要在各级各行业青少年公共服务重点部门和领域培育开拓就业市场,将学校优势和社会需求有效结合,更好地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学校将结合“引导毕业生流向青少年公共服务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就业工作目标,完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现任校长为团中央第一书记陆昊,党委书记为倪邦文,常务副校长为王新清。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成立以来,秉承中央团校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想,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2006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估结论为“优秀”。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共青团事业,培养政治素质高、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目前,学校已建立起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第二学士学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和团干部培训等在内的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格局。现有8个硕士学位专业,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刑法学、经济法学、社会学、世界经济学和新闻学;13个学士学位专业,分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就业工作介绍: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年来,学校一次就业率均保持在80%以上,年底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但由于总体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学校就业工作也面临着整体就业层面下移、总体就业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就业市场开发不够、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学校从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就业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一提高、两引导”的就业工作目标,即:“提高就业质量,尤其是要整合资源、开动脑筋,千方百计将更多的毕业生输送到各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和共青团系统的岗位上”,“引导毕业生流向各级各行业青少年公共服务的重点部门和领域,尤其是地市级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引导毕业生立大志、入主流,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坚定实施“一把手”就业工程,落实教育部“三到位”、“四化”的要求。实施校系两级就业工作体制,实行目标责任制,要求“一把手”在就业工作上做到有思路、有指导、有行动。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实现就业工作的“机构到位、人员到位、场地经费到位”,实现就业工作的“全员化、全程化、信息化、专业化”。
创新个性化就业指导。在毕业生中全面实施就业导师制,毕业生5—10人为一个小组,为每一个小组选配就业导师。以小组或团体的形式开展朋辈就业辅导,就业导师的选聘划分为两级,校聘就业导师以就业专家、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和咨询师等社会专业人士为主,负责对全体学生进行普遍性的就业指导和咨询;院系聘就业导师以在读研究生和就业不久的校友为主,负责对朋辈就业小组进行辅导,帮助学生探索和建立职业规划,克服就业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
开发就业课程,加强就业科研。成立就业课程教研室,结合学校学科建设,通过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协作,开设以职业教育、生涯教育和就业辅导为内容的课程,培养一支专业化的教学队伍,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辅导的课题研究,加强就业调研和分析,从而提升就业工作的整体水平。
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发网络特色服务。完善就业中心网站建设,在提高数据审核、手续办理等就业管理效率的基础上,重点开发信息发布系统、就业推荐系统和在线辅导系统等特色服务项目。根据专业、行业、地域等不同角度对信息发布系统进行改进;就业推荐系统要成为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信息互通的平台,尤其是要利用博客、信息主页等不同方式加强毕业生自荐;学生可通过在线辅导进行职业测评、网络课堂等自主学习。
加强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培育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利用共青团组织优势,结合就业工作目标,在各地各级党政机关和共青团组织中建设一批就业实习基地。力争通过实习,重点解决一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要在各级各行业青少年公共服务重点部门和领域培育开拓就业市场,将学校优势和社会需求有效结合,更好地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学校将结合“引导毕业生流向青少年公共服务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就业工作目标,完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