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新时代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入职体育教师需要尽快完成职业转型,以应对新的挑战。高校新入职体育教师由于各自的教育和训练背景差异,优势和劣势也各不相同。因此,新入职体育教师应在分析清楚其职业角色定位和所需素质之后,有针对性地提升能力,完成职业转型。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入职;角色;素质;转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将其规划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制定全民健身战略,建设健康中国。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也随之成为构成体育强国的宏伟蓝图重要一环,高校体育教师肩负着提升学生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重要责任。在新时代环境下,如何尽快完成职业转型,成为高校新入职体育教师的新挑战。
一、 高校新入职体育教师构成
高校体育教师入职之前都有其各自的教育和训练背景,也由此构成了新入职教师的优势和不足。新入职体育教师主要由应届毕业生、各级退役运动员构成。当前从高校总体范围来看,新入职体育教师的学历相对构成偏低,以本科、硕士生为主,博士生较少。
对于体育学专业本科、硕士应届毕业生来说,其各项能力比较均衡,掌握的专业知识较为系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较强,科研能力也经过较为完善训练。与此同时,这些能力也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对于体育学专业博士应届毕业生来说,科研能力是其巨大的优势所在。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在体育教师入职之后可以为体育教学活动积累充足的基础,也可以有效提升部门的科研实力。而教师教学实践和体能相对欠缺。
对于退役的运动员来说,其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较强,并且他们掌握系统的运动训练方法,入职之后可以对部门的固有教学方法进行有益补充。但是大学生体育课堂教学与竞赛训练有很大不同,自身的训练方式并不能符合大学生的体育教学规律。除此之外其科研能力相对薄弱。
二、 高校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入职之后首先就是要明确高校体育教师的定位,清楚其应具备的各种素质,才能尽快进入角色,完成角色转型。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充分体现了其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价值,体育教師也不只是简简单单教授体育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者,而是要充分发挥体育育人功能,更是要充当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研究者和组织者。
这些角色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贯穿于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群体竞赛之中,相辅相成。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成为传授者和引导者,使教学与兴趣相结合,减少教学强制性;使教学与育人相结合,提高学生自律性;师生互动,强化教学效果,从而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课外体育活动和群体竞赛中,体育教师组织者的身份更加突出,让学生成为主角,强化其参与过程,从而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兴趣。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体育教师还应不断观察、分析和研究相关体育课题,履行好研究者的责任,并将研究成果回馈到教学活动中,形成良性循环。
三、 高校体育教师的必备素质
在明确定位之后,就应清楚角色所要求具备的各种素质,“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素质’是指那些为了完成特定的工作或活动所需要或与之相关的感知、技能、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等个人特征,它们是以一定的速度和质量完成工作或活动的必要基础。”
一是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相比于其他科目教师来讲,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更高。除了课堂教学的领操、动作演示外,还要担负着辅导学生课外活动、组织各级群体竞赛、训练代表队等工作任务。工作强度大、活动范围广,需要强大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予以支撑。
二是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情操、坚毅的意志、无私的精神等成为教师这一行必备的心理素质,也是对学生言传身教的基础。体育教师还应具备相应的智能素质,包括体育教育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敏锐的创新能力。进而可以高效地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及训练活动、进行高质量的课题研究,并依此来支撑体育教师角色定位。
三是要具备过硬的政治品德素质。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师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备政治担当、保持政治定力,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除此之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内涵,并于教育领域中不断传承发扬,是从事教师行业所必备素养。重“体育”而轻“德育”容易成为体育教师的误区,因此新入职体育教师应对此予以重视。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以身作则,严守师德,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成为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新时期优秀体育教师。
四、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转型
高校新入职体育教师在了解自身优势劣势、清楚职业角色定位和所需素质之后,就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努力,尽快完成职业转型。当然,新入职体育教师完成职业转型并不只是个人的事情。校方和所在学院(部门)也责无旁贷,应完善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为新入职体育教师职业转型保驾护航。
一是校方应重视对新入职体育教师的岗前培训,让教师学习到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让教师尽快掌握基本职业技能。结合体育教师特点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调适教学、科研及其他工作任务比例,突出任务重点难点,让新入职教师可以参照制定职业规划。
二是学院(部门)作为培养体育教师的主阵地,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使青年教师由新手教师向成熟教师转变。这关系到学院(部门)的持续发展。教学上以老带新,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新入职教师开讲座,一同进行教学研讨,从旁指导新入职教师教学活动。完善教师教学管理制度,细化考核制度,将科研成果及其他训练任务纳入考核范围。
三是新入职体育教师要发扬自身优势弥补不足。根据自身情况分析优势劣势,明确自身角色定位,细化任务目标,做好职业规划,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在教学科研实践的过程中,注重收集反馈,对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学生上课状态、教学效果等,以及自身科研工作具有客观的认识,根据反馈及时调整,不断适应工作内容,完成职业转型。
参考文献:
[1]张世国.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管理中的运用革[J].教学与职业,2008(3).
作者简介:
曹竞文,天津市,天津商业大学体育教学部。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入职;角色;素质;转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将其规划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制定全民健身战略,建设健康中国。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也随之成为构成体育强国的宏伟蓝图重要一环,高校体育教师肩负着提升学生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重要责任。在新时代环境下,如何尽快完成职业转型,成为高校新入职体育教师的新挑战。
一、 高校新入职体育教师构成
高校体育教师入职之前都有其各自的教育和训练背景,也由此构成了新入职教师的优势和不足。新入职体育教师主要由应届毕业生、各级退役运动员构成。当前从高校总体范围来看,新入职体育教师的学历相对构成偏低,以本科、硕士生为主,博士生较少。
对于体育学专业本科、硕士应届毕业生来说,其各项能力比较均衡,掌握的专业知识较为系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较强,科研能力也经过较为完善训练。与此同时,这些能力也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对于体育学专业博士应届毕业生来说,科研能力是其巨大的优势所在。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在体育教师入职之后可以为体育教学活动积累充足的基础,也可以有效提升部门的科研实力。而教师教学实践和体能相对欠缺。
对于退役的运动员来说,其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较强,并且他们掌握系统的运动训练方法,入职之后可以对部门的固有教学方法进行有益补充。但是大学生体育课堂教学与竞赛训练有很大不同,自身的训练方式并不能符合大学生的体育教学规律。除此之外其科研能力相对薄弱。
二、 高校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入职之后首先就是要明确高校体育教师的定位,清楚其应具备的各种素质,才能尽快进入角色,完成角色转型。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充分体现了其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价值,体育教師也不只是简简单单教授体育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者,而是要充分发挥体育育人功能,更是要充当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研究者和组织者。
这些角色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贯穿于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群体竞赛之中,相辅相成。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成为传授者和引导者,使教学与兴趣相结合,减少教学强制性;使教学与育人相结合,提高学生自律性;师生互动,强化教学效果,从而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课外体育活动和群体竞赛中,体育教师组织者的身份更加突出,让学生成为主角,强化其参与过程,从而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兴趣。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体育教师还应不断观察、分析和研究相关体育课题,履行好研究者的责任,并将研究成果回馈到教学活动中,形成良性循环。
三、 高校体育教师的必备素质
在明确定位之后,就应清楚角色所要求具备的各种素质,“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素质’是指那些为了完成特定的工作或活动所需要或与之相关的感知、技能、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等个人特征,它们是以一定的速度和质量完成工作或活动的必要基础。”
一是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相比于其他科目教师来讲,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更高。除了课堂教学的领操、动作演示外,还要担负着辅导学生课外活动、组织各级群体竞赛、训练代表队等工作任务。工作强度大、活动范围广,需要强大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予以支撑。
二是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情操、坚毅的意志、无私的精神等成为教师这一行必备的心理素质,也是对学生言传身教的基础。体育教师还应具备相应的智能素质,包括体育教育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敏锐的创新能力。进而可以高效地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及训练活动、进行高质量的课题研究,并依此来支撑体育教师角色定位。
三是要具备过硬的政治品德素质。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师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备政治担当、保持政治定力,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除此之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内涵,并于教育领域中不断传承发扬,是从事教师行业所必备素养。重“体育”而轻“德育”容易成为体育教师的误区,因此新入职体育教师应对此予以重视。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以身作则,严守师德,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成为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新时期优秀体育教师。
四、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转型
高校新入职体育教师在了解自身优势劣势、清楚职业角色定位和所需素质之后,就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努力,尽快完成职业转型。当然,新入职体育教师完成职业转型并不只是个人的事情。校方和所在学院(部门)也责无旁贷,应完善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为新入职体育教师职业转型保驾护航。
一是校方应重视对新入职体育教师的岗前培训,让教师学习到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让教师尽快掌握基本职业技能。结合体育教师特点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调适教学、科研及其他工作任务比例,突出任务重点难点,让新入职教师可以参照制定职业规划。
二是学院(部门)作为培养体育教师的主阵地,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使青年教师由新手教师向成熟教师转变。这关系到学院(部门)的持续发展。教学上以老带新,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新入职教师开讲座,一同进行教学研讨,从旁指导新入职教师教学活动。完善教师教学管理制度,细化考核制度,将科研成果及其他训练任务纳入考核范围。
三是新入职体育教师要发扬自身优势弥补不足。根据自身情况分析优势劣势,明确自身角色定位,细化任务目标,做好职业规划,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在教学科研实践的过程中,注重收集反馈,对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学生上课状态、教学效果等,以及自身科研工作具有客观的认识,根据反馈及时调整,不断适应工作内容,完成职业转型。
参考文献:
[1]张世国.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管理中的运用革[J].教学与职业,2008(3).
作者简介:
曹竞文,天津市,天津商业大学体育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