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21世纪的人才需求,科技史专业如何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探索与研究。科学、合理的培养科技史专业研究生,应该从设置合理的培养计划、建设跨学科课程,与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构建网上教学平台,以及重视田野实践几个方面着手,造就新型的科技史人才。
关键词:科技史;跨学科;田野实践;人才培养
当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而文理兼通、具有广博精深的知识和开阔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生日渐增多,如何提高这些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科学技术史专业属于理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学史、生物学史、农学史、医学史、技术史、金属史、机械史、建筑史、少数民族科技史等,是横跨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虽然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开设历史较为悠久,但是目前在我国高校,科学技术史的招收与培养对象主要针对研究生以上学历,社会上了解该学科现状与发展的人并不太多,甚至不少在高校的本科生对科学技术史专业也较为陌生,因此一方面有必要开展相关社会活动,推动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另一方面基于对科技史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法理论的研究还十分薄弱,不少课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如何推动高校科学技术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是目前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以农业科技史专业为例,探讨该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农业科技史是以历史时期的农业科学技术的起源、演变及其发展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通过探讨历史上的农业生产经验与农民生活,为今天的农业发展提供资鉴。这是一门文理交叉学科,专业跨度大,因此要求学生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在思维方式上,既要求有理工科的逻辑性与严密性思维,也要求有文科的形象思维。笔者认为,针对研习农业科技史这种跨专业的研究生,应该从设置合理的培养计划、建设跨学科课程;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构建网上教学平台;重视田野实践几个方面着手,造就新型的科技史人才。
一、设置合理的培养计划、建设跨学科课程
由于农业科技史专业横跨两大学科,因而在培养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应考虑合理地设置课程。课程学习是培养研究生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系统、全面掌握一门知识的途径,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设置培养计划时,应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如上所述,由于目前在我国,农业科技史专业还没有开展招收本科生的工作。因而,考上该专业的研究生也是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其专业背景不同,培养计划也要作相应的调整。
总的来说,农业科技史专业中“历史”的成分较重,没有历史学的基础,在阅读史料过程中将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因而,对于非史学专业的学生,其培养计划中,应适当增加选修历史类的基础课程,以提高其史学专业水平。相反,对于非理学专业的学生,则应增加选修农学、植物学、环境学的基础课程,一方面将培养其从理学学科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将提高其理解史料的能力,搞懂其中蕴藏的深刻含义,进而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设置农业科技史专业的学校大多数在农林类高校,要选修上述课程也是可行的。
只有多管齐下,展开跨学科的课程教育,才能突破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式,培养其开拓创新的思维。当然,仅仅增设课程让学生选修还是不够的,导师应积极地跟进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吸收新的知识,适当的以例证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思维转化的过程。
二、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网络教学平台
学校与导师应积极开展学科交流活动,并让研究生参与其中的学术讨论。学术交流活动往往能激发思想的碰撞,是提高学生学术水平的最好机会。此外,学生也应积极参加学校主办的各个学科的学术报告,聆听学者的科研成果与科研工作的开展。学生通过与不同学科的学者交流与接触,从而起到开阔视野,激发灵感,产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
除了面对面的交流之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构筑“师生互动”的网上教学平台。现代社会网络技术发达,也普及于大学校园。导师可以利用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引导他们利用教育网与学校局域网的资源,组建教学网络工作室。
课程教学网络平台是导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导师与导师之间互动的教学平台。老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教学课件、教学参考书目、教学大纲,布置讨论题目、作业等;学生可以发表对课程内容的疑问、对授课内容的意见以及讨论发言、提交作业,等等。不仅师生之间可以开展交流,学生与学生、老师与老师之间也可以讨论,进行互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院校的同学随时可以讨论,进行发言,达到课外良性互动,由此大大扩大了教学讨论的涉及面,有利于跨学科的交流,也有利于学生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田野实践活动
在农业科技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重要的原则。虽然农业科技史属于理学一级学科,但是该专业与理学其他门类不同,研究的是过去的农业,这一点与历史学科颇为接近。因而,不可能建立可供操作的实验室。在实验室内是无法完成科研任务的。其研究材料来源于历史史料,历史是丰富多彩的,不仅历史人物不是“千人一面”,他们有复杂的情感,而且古代科学技术造成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而教材往往只是概括、综合的浓缩,比较枯燥无味。要了解现实就必须超越现实,要探讨科技史亦不能囿于历史。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往往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漠然视之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由今知古,由古知今”,就要突破以往的教学方式,重视田野调查。
把对中国历史文献的解读与对中国现实社会进行的田野调查结合起来。农业科技史虽然其专业问题探讨的是过去的农业,然而历史是无法切断的,古代的生产方式、耕作工具、生产习俗,及其围绕农业生产安排的日常生活等,都对今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回到历史事件发生的场景,体验当时的情境,才能更好地做到“以情入境”,并结合现实社会关心的问题,去探寻其历史踪迹,以历史启迪智慧。因此导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更新教学内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积极学习和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出主动精神。
进行实践教学,首先,可以在校外建立一些较为稳定的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与“田野工作坊”。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博物馆、文物馆、古村落等建立实习关系,带领学生进行田野调查,运用口述历史的方法,进行调研活动,撰写调查报告。其次,要重视实习计划的编排,在前往实习基地之前,先进行社会调查和民间资料的搜集与解读,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因而实习计划的编排需要与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有机的结合。
总之,面对21世纪的人才需求,农业科技史专业如何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探索与研究。我们要突破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多方面着手,促进教学改革。首先,在教学理念上,确立跨学科教育和开展实践并行的目标,突出“实践”在人才培养的中心作用,“实践”不只是停留在实习阶段,而是要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应适当增加跨学科的课程,通过学习,明白学科之间内在的联系与互动关系,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学术视野。最后,在教学方法上,提倡“自主性学习”和“引导性学习”相结合,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互动的教学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让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翟亚军,李素琴,对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问题的几点思考[T],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9(4)
[2][法]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关键词:科技史;跨学科;田野实践;人才培养
当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而文理兼通、具有广博精深的知识和开阔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生日渐增多,如何提高这些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科学技术史专业属于理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学史、生物学史、农学史、医学史、技术史、金属史、机械史、建筑史、少数民族科技史等,是横跨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虽然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开设历史较为悠久,但是目前在我国高校,科学技术史的招收与培养对象主要针对研究生以上学历,社会上了解该学科现状与发展的人并不太多,甚至不少在高校的本科生对科学技术史专业也较为陌生,因此一方面有必要开展相关社会活动,推动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另一方面基于对科技史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法理论的研究还十分薄弱,不少课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如何推动高校科学技术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是目前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以农业科技史专业为例,探讨该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农业科技史是以历史时期的农业科学技术的起源、演变及其发展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通过探讨历史上的农业生产经验与农民生活,为今天的农业发展提供资鉴。这是一门文理交叉学科,专业跨度大,因此要求学生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在思维方式上,既要求有理工科的逻辑性与严密性思维,也要求有文科的形象思维。笔者认为,针对研习农业科技史这种跨专业的研究生,应该从设置合理的培养计划、建设跨学科课程;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构建网上教学平台;重视田野实践几个方面着手,造就新型的科技史人才。
一、设置合理的培养计划、建设跨学科课程
由于农业科技史专业横跨两大学科,因而在培养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应考虑合理地设置课程。课程学习是培养研究生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系统、全面掌握一门知识的途径,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设置培养计划时,应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如上所述,由于目前在我国,农业科技史专业还没有开展招收本科生的工作。因而,考上该专业的研究生也是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其专业背景不同,培养计划也要作相应的调整。
总的来说,农业科技史专业中“历史”的成分较重,没有历史学的基础,在阅读史料过程中将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因而,对于非史学专业的学生,其培养计划中,应适当增加选修历史类的基础课程,以提高其史学专业水平。相反,对于非理学专业的学生,则应增加选修农学、植物学、环境学的基础课程,一方面将培养其从理学学科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将提高其理解史料的能力,搞懂其中蕴藏的深刻含义,进而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设置农业科技史专业的学校大多数在农林类高校,要选修上述课程也是可行的。
只有多管齐下,展开跨学科的课程教育,才能突破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式,培养其开拓创新的思维。当然,仅仅增设课程让学生选修还是不够的,导师应积极地跟进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吸收新的知识,适当的以例证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思维转化的过程。
二、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网络教学平台
学校与导师应积极开展学科交流活动,并让研究生参与其中的学术讨论。学术交流活动往往能激发思想的碰撞,是提高学生学术水平的最好机会。此外,学生也应积极参加学校主办的各个学科的学术报告,聆听学者的科研成果与科研工作的开展。学生通过与不同学科的学者交流与接触,从而起到开阔视野,激发灵感,产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
除了面对面的交流之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构筑“师生互动”的网上教学平台。现代社会网络技术发达,也普及于大学校园。导师可以利用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引导他们利用教育网与学校局域网的资源,组建教学网络工作室。
课程教学网络平台是导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导师与导师之间互动的教学平台。老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教学课件、教学参考书目、教学大纲,布置讨论题目、作业等;学生可以发表对课程内容的疑问、对授课内容的意见以及讨论发言、提交作业,等等。不仅师生之间可以开展交流,学生与学生、老师与老师之间也可以讨论,进行互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院校的同学随时可以讨论,进行发言,达到课外良性互动,由此大大扩大了教学讨论的涉及面,有利于跨学科的交流,也有利于学生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田野实践活动
在农业科技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重要的原则。虽然农业科技史属于理学一级学科,但是该专业与理学其他门类不同,研究的是过去的农业,这一点与历史学科颇为接近。因而,不可能建立可供操作的实验室。在实验室内是无法完成科研任务的。其研究材料来源于历史史料,历史是丰富多彩的,不仅历史人物不是“千人一面”,他们有复杂的情感,而且古代科学技术造成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而教材往往只是概括、综合的浓缩,比较枯燥无味。要了解现实就必须超越现实,要探讨科技史亦不能囿于历史。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往往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漠然视之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由今知古,由古知今”,就要突破以往的教学方式,重视田野调查。
把对中国历史文献的解读与对中国现实社会进行的田野调查结合起来。农业科技史虽然其专业问题探讨的是过去的农业,然而历史是无法切断的,古代的生产方式、耕作工具、生产习俗,及其围绕农业生产安排的日常生活等,都对今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回到历史事件发生的场景,体验当时的情境,才能更好地做到“以情入境”,并结合现实社会关心的问题,去探寻其历史踪迹,以历史启迪智慧。因此导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更新教学内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积极学习和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出主动精神。
进行实践教学,首先,可以在校外建立一些较为稳定的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与“田野工作坊”。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博物馆、文物馆、古村落等建立实习关系,带领学生进行田野调查,运用口述历史的方法,进行调研活动,撰写调查报告。其次,要重视实习计划的编排,在前往实习基地之前,先进行社会调查和民间资料的搜集与解读,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因而实习计划的编排需要与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有机的结合。
总之,面对21世纪的人才需求,农业科技史专业如何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探索与研究。我们要突破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多方面着手,促进教学改革。首先,在教学理念上,确立跨学科教育和开展实践并行的目标,突出“实践”在人才培养的中心作用,“实践”不只是停留在实习阶段,而是要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应适当增加跨学科的课程,通过学习,明白学科之间内在的联系与互动关系,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学术视野。最后,在教学方法上,提倡“自主性学习”和“引导性学习”相结合,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互动的教学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让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翟亚军,李素琴,对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问题的几点思考[T],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9(4)
[2][法]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