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教学实际出发,重新审视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基本性质,认为该门课程具备“应试”、“基础”、“就业”三者合一的特点,提出了“打基础、启兴趣、助求学、为就业”的课程定位,以此为理念,按照“立足一个核心,拓展一批项目”的模式进行课程建设。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
一、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基本特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从计算机学科知识领域讲,其授课内容比较简单;但从其作为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角度看,从高职的培养目标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承担的任务并不简单。为此,有必要重新认识其定位。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应试”任务
通过计算机(广西)一级联考,是对每一位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基本要求,也是最低要求。《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广西考区)一级考试大纲(2009年8月修订)》认为,通过一级联考意味着“该考生已掌握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发布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继课程的基础和条件”。因此提高考生的联考通过率是衡量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成效的最基本的指标。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基础”特点
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当成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一个目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重在“打基础”。这是—个隐性教学效果,不易被学生感受和发现,从而影响了学生求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挖掘基础课的显性教学效果,从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就业”导向
计算机应用基础除了“应试”和“基础”两个层面的任务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核心目标,那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在高职求学、毕业求职和就业适应三个阶段所需要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目前的实际是,联考中较高的通过率并没有体现在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竞争力上。由于计算机基础课只开设在新生第一年,缺乏持续的学习与巩固机制,许多学生在毕业前就已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技能遗忘殆尽。毕业生本已具备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却未能体现在其就业竞争力上。因此延伸计算机课程的影响力,形成学习、持续学习、再提升的机制,巩固已有的教学成效,也应该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需要突破的关键问题。
二、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设计
(一)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定位
对应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三个特点,可以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基本定位概括为:“打基础、启兴趣、助求学、为就业”。打基础,即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通过一级联考。启兴趣,即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为选修课做前期引导。助求学,即与专业对接,将计算机与专业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为就业,即与就业需求对接,将企业或行业中的真实案例与要求作为教学元素。
根据这个定位,该课程的内容体系与实施方式,都必须进行改革。为了能够切实体现上述定位,我们设计了“立足一个核心,拓展一批项目”的课程建设模式。“立足一个核心”,是指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加强课堂这个主渠道的建设;“拓展一批项目”,是指在课程实施上,将课内课外的资源整合起来,有效达成上述课程目标。
(二)“立足一个核心”——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开发
1.课程的框架结构。
在课程内容这个“核心”上,我们主要以计算机一级联考大纲为基础,以专业求学需要和求职就业需求为导向,重新构建、序化教学内容及编排方式,具体如图1:
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形成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全案例式的课程内容组织模式。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案例的选取,即选取什么样的案例,以及每个案例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首先将考试大纲规定的八大考试内容整合为四个知识技能模块,即计算机操作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基础、网络技术基础、办公自动化硬件应用基础。并根据这四个模块,我们明确了涉及计算机基础应用的五个层次,即选购计算机、管理与维护计算机、单机条件下使用计算机、网络条件下使用计算机和使用计算机关联设备。
然后,我们根据四大知识技能模块和五个使用层次的两个标准,从学校求学和职场工作两个环境中选取若干个计算机操作的应用案例作为教学内容。
最后再对具体知识与技能点的难度与强度在各案例中进行分解和设计。
改革后,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编排充分体现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而课程定位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表现在:
第一,“打基础”的标准是通过一级联考。教学案例中的知识与技能点全部从考试大纲而来,并全部覆盖,保证了学生学习的操作内容是可以适应联考要求的。
第二,“助求学”主要体现在一年级学习的计算机课程可以为学生在未来两年或更长时间内,在其它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提供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支持。而我们的教学选取了如成绩表制作、电子报刊制作、项目演示汇报等案例,可以帮助同学将Word、Excel、PowerPoint几个常用软件应用于专业求学过程中。
第三,“启兴趣”主要体现在案例的典型性、基础性和拓展性上。案例的典型性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学习本课程的直接作用与价值;案例的基础性让学生感到难度适中,避免学习的畏难情绪,建立学习自信心;案例的拓展性主要是对超出考试大纲、但未来在求学和职场中应用比较普遍的内容进行一定的介绍,让学生感到仍有拓展空间,应该继续通过其它学习渠道去实现,如选修课,从而启发学习的兴趣。
如对画图工作的操作与合作,由于画图工具仅能做最基本的图形编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感觉到功能不足,这样有助于引导学生未来选修如Photoshop这样的课程。如电子报刊制作案例中,涉及到插入图片、艺术字、页眉页脚、格式编排等多项操作,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较大,学生常常为了追求想要达到的呈现效果,而对功能的深度应用产生兴趣,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促就业”主要体现在案例与实践结合的紧密度上,也是案例内容典型性和普遍性的体现。促进就业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可以帮助学生适应在求职过程和职场试用期间的工作。教学案例中安排了如求职简历制作、网络求职、会议组织等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去提前准备自己的应聘材料、通过网络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与联系等。教师既是在讲解计算机操作知识,也是在讲解基本的求职过程与方法。
而在编排顺序上,考虑知识技能学习过程的规律和学生的学习感受。按照计算机使用的五个层次来编排实践案例模块的组织顺序,从自己动手采购、安装维护,到单机操作,再到基于网络条件下的操作等等,学习者感受到的是螺旋向上的、梯级成长式的学习过程。
2.课程内容的设计体例。
在具体的内容设计上,我们采用了“双线交缠、主辅结合、案 例补充”的立体呈现方式。首先,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内容,做成了“主教材+辅教材”的“双线”交缠的形式,形成内容的主辅、明暗层次,如图2:
主内容(主教材)针对一年级联考,安排的内容是“4+1”的联考模块内容,体现了“应试”的特点和“打基础”的定位。辅内容(辅教材)则针对的是二、三年级的学习,安排的内容是数据库、多媒体、计算机硬件设备等,还特意针对三年级学生的求职就业制作了实训练习,以体现“助求学”、“为就业”的设想。
其次,我们以案例、任务为引领,带动课程内容依次展开。
第三,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还增加了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案例,充分体现了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务的思想。
各种案例组织结构如图3所示:
(三)“拓展一批项目”——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延伸
所谓“拓展项目”主要是指以培训学生综合信息处理能力和数字应用能力为目标,开设一系列选修课程和相关活动。拓展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延伸课程(即前面所言的“核心”)的影响力。
1.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延伸课程的有效影响力。
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影响力由1年延伸至3年,真正全程关注学生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特别是针对就业的应用。这需要根据学生3年高职求学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目标而设定。如图4所示。
2.实现延伸计算机基础课程影响力的方法可以有两种,即组织技能比赛、开设选修课程。
技能比赛是课程影响力另一种形式的延伸,以赛促学,而引入等级证书的评定则可以在提高学生参加比赛的积极性的同时,通过证书评定实实在在地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如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比赛,比赛附加了计算机操作员中级证书评审。还可以举办演示文稿制作比赛、网站制作比赛等。
选修课是学生学习兴趣点得以实现的最直接且有效的渠道。而计算机应用方向的选修课的开设,需要改变过去修选课由教师个人决定为主的开课模式,将修选课的开设内容、任课教师与学生三年的计算机课程学习过程结合起来统筹。
两年来,我院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直接在联考成绩、专业求学等各个环节中得以体现,成效明显。事实证明,“立足一个核心,拓展一批项目”的课程建设模式,极大提高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突出。
参考文献:
[1]张新,杨敏,浅谈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硅谷,2010(5)
[2]何婧,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0(2)
[3]宁正元,钟一文,陈琼,林大辉,计算机基础课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7(22)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
一、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基本特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从计算机学科知识领域讲,其授课内容比较简单;但从其作为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角度看,从高职的培养目标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承担的任务并不简单。为此,有必要重新认识其定位。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应试”任务
通过计算机(广西)一级联考,是对每一位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基本要求,也是最低要求。《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广西考区)一级考试大纲(2009年8月修订)》认为,通过一级联考意味着“该考生已掌握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发布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继课程的基础和条件”。因此提高考生的联考通过率是衡量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成效的最基本的指标。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基础”特点
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当成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一个目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重在“打基础”。这是—个隐性教学效果,不易被学生感受和发现,从而影响了学生求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挖掘基础课的显性教学效果,从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就业”导向
计算机应用基础除了“应试”和“基础”两个层面的任务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核心目标,那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在高职求学、毕业求职和就业适应三个阶段所需要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目前的实际是,联考中较高的通过率并没有体现在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竞争力上。由于计算机基础课只开设在新生第一年,缺乏持续的学习与巩固机制,许多学生在毕业前就已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技能遗忘殆尽。毕业生本已具备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却未能体现在其就业竞争力上。因此延伸计算机课程的影响力,形成学习、持续学习、再提升的机制,巩固已有的教学成效,也应该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需要突破的关键问题。
二、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设计
(一)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定位
对应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三个特点,可以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基本定位概括为:“打基础、启兴趣、助求学、为就业”。打基础,即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通过一级联考。启兴趣,即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为选修课做前期引导。助求学,即与专业对接,将计算机与专业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为就业,即与就业需求对接,将企业或行业中的真实案例与要求作为教学元素。
根据这个定位,该课程的内容体系与实施方式,都必须进行改革。为了能够切实体现上述定位,我们设计了“立足一个核心,拓展一批项目”的课程建设模式。“立足一个核心”,是指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加强课堂这个主渠道的建设;“拓展一批项目”,是指在课程实施上,将课内课外的资源整合起来,有效达成上述课程目标。
(二)“立足一个核心”——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开发
1.课程的框架结构。
在课程内容这个“核心”上,我们主要以计算机一级联考大纲为基础,以专业求学需要和求职就业需求为导向,重新构建、序化教学内容及编排方式,具体如图1:
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形成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全案例式的课程内容组织模式。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案例的选取,即选取什么样的案例,以及每个案例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首先将考试大纲规定的八大考试内容整合为四个知识技能模块,即计算机操作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基础、网络技术基础、办公自动化硬件应用基础。并根据这四个模块,我们明确了涉及计算机基础应用的五个层次,即选购计算机、管理与维护计算机、单机条件下使用计算机、网络条件下使用计算机和使用计算机关联设备。
然后,我们根据四大知识技能模块和五个使用层次的两个标准,从学校求学和职场工作两个环境中选取若干个计算机操作的应用案例作为教学内容。
最后再对具体知识与技能点的难度与强度在各案例中进行分解和设计。
改革后,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编排充分体现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而课程定位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表现在:
第一,“打基础”的标准是通过一级联考。教学案例中的知识与技能点全部从考试大纲而来,并全部覆盖,保证了学生学习的操作内容是可以适应联考要求的。
第二,“助求学”主要体现在一年级学习的计算机课程可以为学生在未来两年或更长时间内,在其它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提供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支持。而我们的教学选取了如成绩表制作、电子报刊制作、项目演示汇报等案例,可以帮助同学将Word、Excel、PowerPoint几个常用软件应用于专业求学过程中。
第三,“启兴趣”主要体现在案例的典型性、基础性和拓展性上。案例的典型性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学习本课程的直接作用与价值;案例的基础性让学生感到难度适中,避免学习的畏难情绪,建立学习自信心;案例的拓展性主要是对超出考试大纲、但未来在求学和职场中应用比较普遍的内容进行一定的介绍,让学生感到仍有拓展空间,应该继续通过其它学习渠道去实现,如选修课,从而启发学习的兴趣。
如对画图工作的操作与合作,由于画图工具仅能做最基本的图形编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感觉到功能不足,这样有助于引导学生未来选修如Photoshop这样的课程。如电子报刊制作案例中,涉及到插入图片、艺术字、页眉页脚、格式编排等多项操作,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较大,学生常常为了追求想要达到的呈现效果,而对功能的深度应用产生兴趣,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促就业”主要体现在案例与实践结合的紧密度上,也是案例内容典型性和普遍性的体现。促进就业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可以帮助学生适应在求职过程和职场试用期间的工作。教学案例中安排了如求职简历制作、网络求职、会议组织等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去提前准备自己的应聘材料、通过网络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与联系等。教师既是在讲解计算机操作知识,也是在讲解基本的求职过程与方法。
而在编排顺序上,考虑知识技能学习过程的规律和学生的学习感受。按照计算机使用的五个层次来编排实践案例模块的组织顺序,从自己动手采购、安装维护,到单机操作,再到基于网络条件下的操作等等,学习者感受到的是螺旋向上的、梯级成长式的学习过程。
2.课程内容的设计体例。
在具体的内容设计上,我们采用了“双线交缠、主辅结合、案 例补充”的立体呈现方式。首先,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内容,做成了“主教材+辅教材”的“双线”交缠的形式,形成内容的主辅、明暗层次,如图2:
主内容(主教材)针对一年级联考,安排的内容是“4+1”的联考模块内容,体现了“应试”的特点和“打基础”的定位。辅内容(辅教材)则针对的是二、三年级的学习,安排的内容是数据库、多媒体、计算机硬件设备等,还特意针对三年级学生的求职就业制作了实训练习,以体现“助求学”、“为就业”的设想。
其次,我们以案例、任务为引领,带动课程内容依次展开。
第三,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还增加了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案例,充分体现了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务的思想。
各种案例组织结构如图3所示:
(三)“拓展一批项目”——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延伸
所谓“拓展项目”主要是指以培训学生综合信息处理能力和数字应用能力为目标,开设一系列选修课程和相关活动。拓展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延伸课程(即前面所言的“核心”)的影响力。
1.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延伸课程的有效影响力。
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影响力由1年延伸至3年,真正全程关注学生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特别是针对就业的应用。这需要根据学生3年高职求学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目标而设定。如图4所示。
2.实现延伸计算机基础课程影响力的方法可以有两种,即组织技能比赛、开设选修课程。
技能比赛是课程影响力另一种形式的延伸,以赛促学,而引入等级证书的评定则可以在提高学生参加比赛的积极性的同时,通过证书评定实实在在地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如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比赛,比赛附加了计算机操作员中级证书评审。还可以举办演示文稿制作比赛、网站制作比赛等。
选修课是学生学习兴趣点得以实现的最直接且有效的渠道。而计算机应用方向的选修课的开设,需要改变过去修选课由教师个人决定为主的开课模式,将修选课的开设内容、任课教师与学生三年的计算机课程学习过程结合起来统筹。
两年来,我院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直接在联考成绩、专业求学等各个环节中得以体现,成效明显。事实证明,“立足一个核心,拓展一批项目”的课程建设模式,极大提高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突出。
参考文献:
[1]张新,杨敏,浅谈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硅谷,2010(5)
[2]何婧,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0(2)
[3]宁正元,钟一文,陈琼,林大辉,计算机基础课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