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母语习得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及儿童心理学等理论,针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童话引读、立体识字、综合发展”的研究策略,从语文素养养成的高度关注识字教学,将母语习得的理论从口语应用到书面语,以言语活动为中心采取“六环节”教学模式,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进行识字教学,解决目前识字教学存在的语言能力发展滞后的弊端。
关键词:童话 识字 综合发展 语文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现行的低年级语文实验教材,从拼音和识字入手,语言的信息量大大低于学生语言的“最近发展区”。我们曾对学前班的孩子做了识字量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识字量最多的为1740个,而识字最少的只有71个。也就是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孩子要花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去学习已经认识的汉字,而忽略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这也是目前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低年级儿童以无意识记忆为主,如何让孩子在自然的状态下,在无意识记忆中学习汉字,是解决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关键。我们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喜欢看童话故事,童话引入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从语文素养养成的高度关注识字教学,既关注学生识字和学习语言兴趣,又关注到每一位孩子学习语言的“最近发展区”,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进行识字教学,提出“童话引读,立体识字,综合发展”的小学低年级童话识字教学研究。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本课题主要研究在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母语习得理论、儿童心理学等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力图改革传统分析、强记和训练式的识字教学方法,让课堂充满生命,给知识注入活力,把孩子领到美好的学科殿堂去遨游,点燃孩子求知的欲望,让孩子在开开心心的氛围中学语言,在轻轻松松的情况下识汉字。改变传统识字教学中学生语言发展滞后,学习兴趣不浓的现象,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一)从语文素养养成的高度关注识字教学。本研究从语文素养养成的高度提出“童话引读,立体识字,综合发展”,变单纯以知识为中心,以识字为目的的教学为以言语活动为中心,隐含识字教学目的的教学,变传递、训练、灌输式的学习为养成、体验、积淀和习得式学习。
从语文素养构成看,语文素养是多层次和多元的;从养成进程看,语文素养是靠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不断积淀而成的;从儿童习得语言的心理行为特征看,语文素养的养成过程是具有实践性和体验性的;从每个个体的言语差异看,语文素养养成的结果应该是生活化、个性化和富于创造性的。本实验站在语文素养养成的高度关注识字教学,将“四会”要求化解到“一段时间里逐步达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并为学生创造言语实践的环境和机会,让孩子亲历言语交际的全过程,让孩子在亲身的言语实践中获得体验与经验,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诸要素共冶于一炉,形成综合、开放、全面发展的语文教育新局面。
(二)将母语习得的理论从口语应用到书面语。根据母语习得理论,学生母语的习得是在自然状态下,在真实的阅读生活中,在言语交际的实践活动中通过经验生成和体验刺激、直接反馈与全息习得等方式不断地接触文字材料,在不知不觉中、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的。本课题正是根据这一理论,采取“童话引读,立体识字,综合发展”的策略,通过“童话引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围绕童话故事的相关主题展开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演故事、玩故事的言语活动中反复接触文字材料,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汉字的音、形、义,从而形成语文素养。“童话引读”是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和审美心理提出的。“立体识字”将各种识字方法融于孩子喜闻乐见的游艺活动之中,是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生活化的识字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使识字在儿童的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综合发展”是本实验的宗旨,不以单纯的知识和单项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而以综合全面的语文素养的养成和学生生命人格的健全发展为皈依,努力使学生在真实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积淀养成全面综合的语文素养。
将学生母语习得的理论应用到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之中,将母语习得的经验从口语移植到书面语的学习中,是本研究的实践意义。下文还将就从课堂教学模式上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阐述。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构建行之有效的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开放的评价体系。变传统识字教学繁琐的部件分析、枯燥的反复朗读、重复的机械抄写、魔术般的卡片认读等机械、呆板的模式为全方位的立体识字,开发多通道的识字途径,开放识字教学的目标、识字教学的途径和识字教学的评价方式,提倡“识字就是阅读,在阅读中识字”的观点。
从理性的角度看,综合识字就是在阅读中识字,就是识字与阅读有机的结合。从实践的角度看,生活中处处都是学生触摸汉字、感受语文的绝好机会。在阅读中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给孩子的感觉应该更亲切,更有生命力。识字就是一个交流生活经验,打开想象世界的过程。开放识字教学的目标,意味着教材中的识字量和识字速度仅仅是一个底限;开放识字教学的途径,意味着识字从生活中来,也一定要回到生活中去;开放识字教学评价,意味着孩子的识字是有差异的,教学就是要承认这种差异,鼓励这种差异,进而把它看作一种资源,利用这种差异。
(四)以言语活动为中心,创编孩子喜闻乐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小学低年级识字学本。本课题为学生创编了一套支持言语活动实践,以学生言语活动为中心的独具创造性的实验学本,包括《童话故事》《拓展阅读》和《活动手册》。
《童话故事》读本是系列童话故事。《拓展阅读》是帮助学生拓展学习与掌握学习方法的读本。《活动手册》是围绕童话与识字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三位一体的实验学本为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四、“童话引读、立体识字、综合发展”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一)设计理念与思路。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童话引读,立体识字,综合发展”的童话识字教学思路,具体采取“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演故事——玩故事——识汉字”的“六环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以知识技能为中心的训练式教学,构建以言语活动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
1.听故事。本环节利用故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激趣导入,明确学生故事的要求,通过听故事,让学生在老师绘声绘色的故事中很快理解故事的内容,并训练了听的能力,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深入感受故事的魅力,在听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并学会抓住故事中的主要情节与矛盾冲突质疑问难。
2.读故事。在听故事的基础上,学生再直接接触文本就容易得多了。学生由于听懂了故事,再指读课文,基本上连猜带蒙地就能读通、读顺,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越学越兴趣盎然。
3.讲故事。学生在听故事、读故事,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以此达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与文本对话的目的。这个环节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在课堂上要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练说。
4.演故事。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情节表演,通过表演,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理解人物,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5.玩故事。“玩故事”的教学环节主要是通过设计与童话主题或场景相关的游戏活动来进行的。《活动手册》的教学内容就是根据这个思路设计的,包括“拼音乐园”“识字王国”“亲子活动”“写字宝殿”四大板块。教材的编写注重让学生在与老师、同学、父母的游戏中达到识记生字、提高口语和动手能力的目的。
6.识汉字。低年级的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及时巩固生字,显得非常重要。运用好自编的《活动手册》,就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游戏中不断接触生字,巩固生字,从而避免机械识记生字。
“六环节”教学模式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有趣味识字、情境中识字、游戏识字、生活识字等,为识字教学注入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五、丰富多彩的课程评价
本实验采取“化妆游艺节”等情景模式综合检测孩子朗读、识字、表达等方面的学习情况。例如设置“识字王国”、“我的记忆真棒”、“能说会道”、“与众不同”、“朗读快乐林”、“竹林赛诗场” “识字大龙潭”、“故事聪明屋”等主题活动,学生戴着自制的头饰,伴着优美的音乐,在父母的陪伴下,进入“考场”。在同伴互评时,他们又俨然是负责任的考官。家长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考场上到处洋溢着孩子们的笑声,他们享受着接受评价和评价同伴的快乐。
从实验检测的情况来看,78%的学生能比较流利地朗读故事段落,学生的朗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94%的学生抽到题目后能流利地背出古诗,91%的学生能正确地指读长句和指定的词语,学生的积累和识记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76%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崭新而充满情趣的实践探索,为实验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无限乐趣,为开发与利用童话故事引导识字教学打开了研究的一扇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更重要的是,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童话 识字 综合发展 语文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现行的低年级语文实验教材,从拼音和识字入手,语言的信息量大大低于学生语言的“最近发展区”。我们曾对学前班的孩子做了识字量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识字量最多的为1740个,而识字最少的只有71个。也就是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孩子要花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去学习已经认识的汉字,而忽略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这也是目前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低年级儿童以无意识记忆为主,如何让孩子在自然的状态下,在无意识记忆中学习汉字,是解决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关键。我们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喜欢看童话故事,童话引入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从语文素养养成的高度关注识字教学,既关注学生识字和学习语言兴趣,又关注到每一位孩子学习语言的“最近发展区”,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进行识字教学,提出“童话引读,立体识字,综合发展”的小学低年级童话识字教学研究。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本课题主要研究在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母语习得理论、儿童心理学等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力图改革传统分析、强记和训练式的识字教学方法,让课堂充满生命,给知识注入活力,把孩子领到美好的学科殿堂去遨游,点燃孩子求知的欲望,让孩子在开开心心的氛围中学语言,在轻轻松松的情况下识汉字。改变传统识字教学中学生语言发展滞后,学习兴趣不浓的现象,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一)从语文素养养成的高度关注识字教学。本研究从语文素养养成的高度提出“童话引读,立体识字,综合发展”,变单纯以知识为中心,以识字为目的的教学为以言语活动为中心,隐含识字教学目的的教学,变传递、训练、灌输式的学习为养成、体验、积淀和习得式学习。
从语文素养构成看,语文素养是多层次和多元的;从养成进程看,语文素养是靠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不断积淀而成的;从儿童习得语言的心理行为特征看,语文素养的养成过程是具有实践性和体验性的;从每个个体的言语差异看,语文素养养成的结果应该是生活化、个性化和富于创造性的。本实验站在语文素养养成的高度关注识字教学,将“四会”要求化解到“一段时间里逐步达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并为学生创造言语实践的环境和机会,让孩子亲历言语交际的全过程,让孩子在亲身的言语实践中获得体验与经验,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诸要素共冶于一炉,形成综合、开放、全面发展的语文教育新局面。
(二)将母语习得的理论从口语应用到书面语。根据母语习得理论,学生母语的习得是在自然状态下,在真实的阅读生活中,在言语交际的实践活动中通过经验生成和体验刺激、直接反馈与全息习得等方式不断地接触文字材料,在不知不觉中、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的。本课题正是根据这一理论,采取“童话引读,立体识字,综合发展”的策略,通过“童话引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围绕童话故事的相关主题展开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演故事、玩故事的言语活动中反复接触文字材料,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汉字的音、形、义,从而形成语文素养。“童话引读”是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和审美心理提出的。“立体识字”将各种识字方法融于孩子喜闻乐见的游艺活动之中,是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生活化的识字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使识字在儿童的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综合发展”是本实验的宗旨,不以单纯的知识和单项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而以综合全面的语文素养的养成和学生生命人格的健全发展为皈依,努力使学生在真实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积淀养成全面综合的语文素养。
将学生母语习得的理论应用到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之中,将母语习得的经验从口语移植到书面语的学习中,是本研究的实践意义。下文还将就从课堂教学模式上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阐述。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构建行之有效的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开放的评价体系。变传统识字教学繁琐的部件分析、枯燥的反复朗读、重复的机械抄写、魔术般的卡片认读等机械、呆板的模式为全方位的立体识字,开发多通道的识字途径,开放识字教学的目标、识字教学的途径和识字教学的评价方式,提倡“识字就是阅读,在阅读中识字”的观点。
从理性的角度看,综合识字就是在阅读中识字,就是识字与阅读有机的结合。从实践的角度看,生活中处处都是学生触摸汉字、感受语文的绝好机会。在阅读中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给孩子的感觉应该更亲切,更有生命力。识字就是一个交流生活经验,打开想象世界的过程。开放识字教学的目标,意味着教材中的识字量和识字速度仅仅是一个底限;开放识字教学的途径,意味着识字从生活中来,也一定要回到生活中去;开放识字教学评价,意味着孩子的识字是有差异的,教学就是要承认这种差异,鼓励这种差异,进而把它看作一种资源,利用这种差异。
(四)以言语活动为中心,创编孩子喜闻乐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小学低年级识字学本。本课题为学生创编了一套支持言语活动实践,以学生言语活动为中心的独具创造性的实验学本,包括《童话故事》《拓展阅读》和《活动手册》。
《童话故事》读本是系列童话故事。《拓展阅读》是帮助学生拓展学习与掌握学习方法的读本。《活动手册》是围绕童话与识字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三位一体的实验学本为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四、“童话引读、立体识字、综合发展”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一)设计理念与思路。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童话引读,立体识字,综合发展”的童话识字教学思路,具体采取“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演故事——玩故事——识汉字”的“六环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以知识技能为中心的训练式教学,构建以言语活动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
1.听故事。本环节利用故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激趣导入,明确学生故事的要求,通过听故事,让学生在老师绘声绘色的故事中很快理解故事的内容,并训练了听的能力,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深入感受故事的魅力,在听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并学会抓住故事中的主要情节与矛盾冲突质疑问难。
2.读故事。在听故事的基础上,学生再直接接触文本就容易得多了。学生由于听懂了故事,再指读课文,基本上连猜带蒙地就能读通、读顺,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越学越兴趣盎然。
3.讲故事。学生在听故事、读故事,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以此达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与文本对话的目的。这个环节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在课堂上要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练说。
4.演故事。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情节表演,通过表演,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理解人物,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5.玩故事。“玩故事”的教学环节主要是通过设计与童话主题或场景相关的游戏活动来进行的。《活动手册》的教学内容就是根据这个思路设计的,包括“拼音乐园”“识字王国”“亲子活动”“写字宝殿”四大板块。教材的编写注重让学生在与老师、同学、父母的游戏中达到识记生字、提高口语和动手能力的目的。
6.识汉字。低年级的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及时巩固生字,显得非常重要。运用好自编的《活动手册》,就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游戏中不断接触生字,巩固生字,从而避免机械识记生字。
“六环节”教学模式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有趣味识字、情境中识字、游戏识字、生活识字等,为识字教学注入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五、丰富多彩的课程评价
本实验采取“化妆游艺节”等情景模式综合检测孩子朗读、识字、表达等方面的学习情况。例如设置“识字王国”、“我的记忆真棒”、“能说会道”、“与众不同”、“朗读快乐林”、“竹林赛诗场” “识字大龙潭”、“故事聪明屋”等主题活动,学生戴着自制的头饰,伴着优美的音乐,在父母的陪伴下,进入“考场”。在同伴互评时,他们又俨然是负责任的考官。家长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考场上到处洋溢着孩子们的笑声,他们享受着接受评价和评价同伴的快乐。
从实验检测的情况来看,78%的学生能比较流利地朗读故事段落,学生的朗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94%的学生抽到题目后能流利地背出古诗,91%的学生能正确地指读长句和指定的词语,学生的积累和识记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76%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崭新而充满情趣的实践探索,为实验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无限乐趣,为开发与利用童话故事引导识字教学打开了研究的一扇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更重要的是,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