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尝试思考和探索,在初中数学知识的拓展延伸中寻找切入点,将数学课堂组织与生涯规划教育相整合,从教学过程的共同体出发,将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到课堂学习中,结合课堂的教与学,引导学生全方位认识自我、锻造自我,奠定人生基础。
【关键词】初中 数学教育 课堂设计 生涯规划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152-01
初中生涯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成长期,心理成长、身体发育、理想信念和性格养成等都会在这个时期形成,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学生若及早接受生涯规划教育,综合分析自己的兴趣、性格、理想、优点、社会优势,确立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树立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奋斗目标,教育的效果将大不相同。
笔者是一名数学老师兼班主任,执教于一所城乡结合的寄宿制初中学校,这些学校的孩子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家庭或者外出务工的家庭,长久的寄宿制学校生活,致使孩子们缺乏一定的安全感和家庭的特殊关爱,部分学生变得很自我,不善于团队融合,不善于积极思考,不乐于学习探究,目标和理想不明确,思想深处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一个大致的规划。
介于这种情形,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中将千头万绪的生涯规划知识融合于数学课堂,让生涯规划教育在“山重水复”中遇见“柳暗花明”,在初中数学课堂内外处处开花,是个深刻的问题。我想从数学课堂的教育入手,尝试将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和生涯规划教育紧密结合,帮助孩子们,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
如今的数学课堂,已经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早已悄然变成知识传授和立德树人的“一体两脉”。从教学共同体出发,着眼于师生之间的沟通,着力于数学教学资源的延伸和拓展,将生涯规划教育以不同的形式,有的放矢的渗透在课堂内外,根植于学生的心灵深处。这些既是课堂变革的需要,更是教育本身的渴望。
一、多元化的数学课堂呼唤生涯规划教育
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要求知识的传授模式、课堂的组织形式和师生的沟通方式要与时俱进,及时变革。数学课堂在强化思维训练和知识学习的同时,应该承担起“树人”的职责。作为班主任和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方向,帮助学生剖析自我,认识知识与未来生涯的密切關联,从而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人身兴趣、增强奋斗动力,我们责无旁贷,也别无选择。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能渗透生涯教育的板块
北师大版的初中数学教材编写意图是让学生学习生活化的数学,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四大板块的知识中都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和各式各样的和职业规划、理想教育有关的例题习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备课活动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方位参考教材内容的编写意图,多方了解本章内容后将在哪些领域中应用,从而进行数学课堂中的生涯教育。
例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几何知识,教材图片明确告诉我们,在桥梁工程,交通运输、土木建筑等方面都有所应用。例如《概率统计》模块,我们可以渗透精算、数据处理、大数据分析等高科技的行业特质。通过向学生进行这些行业有趣的、有意义的事例和知识,在提升学习兴趣、讲解数学知识的同时,渗透生涯规划教育。
三、数学课堂之外体验不同的职业生命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为基点,借助于网络、媒体资源,观察、体验职业与生命,寻找学生心灵深处的兴趣所向。教育和组织中将数学的知识和职业生命紧密结合,注重感受与体验,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体现数学知识和数学教育的发展价值,在完成知识学习、趣味提升的同时,实现自我认识和超越。
这些内容的思考和渗透,我认为可以放在数学课堂的开端。北师大版的教材注重情境问题导入新课的设计,我们可以借此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合理的情境问题,依托课堂导入新课环节,将生涯规划的教学思考在课堂中逐步推开。例如《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一章,可以拓展延伸动漫设计、电脑制图、图案设计等相关的专业、职业知识,引导学生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在不同的职业生命中的巨大作用。当然,也可以巧妙地进行学科融合,在电脑机房完成课堂教学。
四、介绍数学行业中的卓越职业
利用班会课和数学活动课,专题的形式介绍“职业中的数学人”。该专题可分布在各个章节结束后,或者教材的数学活动类课程中,介绍数学知识与现实社会某个领域相关联的人物事迹,渗透和影响中,唤醒学生对生涯规划的初步构想。
五、我的思考
从目前的教育现状可以看到,学生的生涯规划,我们西部边陲的教育已经落后于发达地区,而学生的成长和未来一定会不期而至的,他们面对的必将是大融合和多元竞争。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致力于追求学科课堂的多元化功能,致力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成长,利用有限的学校教育,帮助他们尽可能多的打好梦想的基础、上好人生的底色。作为教育人,此项事业,我们势在必行,且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朱益明.《生涯规划与发展指导课程实施构想》[J],《教育科学研究》杂志,2010(8)
[2]杨林.《生涯规划的要素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6(21)
[3]程利娜.《生涯规划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启示》,《教育探索》,2010(2)
【关键词】初中 数学教育 课堂设计 生涯规划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152-01
初中生涯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成长期,心理成长、身体发育、理想信念和性格养成等都会在这个时期形成,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学生若及早接受生涯规划教育,综合分析自己的兴趣、性格、理想、优点、社会优势,确立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树立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奋斗目标,教育的效果将大不相同。
笔者是一名数学老师兼班主任,执教于一所城乡结合的寄宿制初中学校,这些学校的孩子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家庭或者外出务工的家庭,长久的寄宿制学校生活,致使孩子们缺乏一定的安全感和家庭的特殊关爱,部分学生变得很自我,不善于团队融合,不善于积极思考,不乐于学习探究,目标和理想不明确,思想深处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一个大致的规划。
介于这种情形,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中将千头万绪的生涯规划知识融合于数学课堂,让生涯规划教育在“山重水复”中遇见“柳暗花明”,在初中数学课堂内外处处开花,是个深刻的问题。我想从数学课堂的教育入手,尝试将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和生涯规划教育紧密结合,帮助孩子们,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
如今的数学课堂,已经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早已悄然变成知识传授和立德树人的“一体两脉”。从教学共同体出发,着眼于师生之间的沟通,着力于数学教学资源的延伸和拓展,将生涯规划教育以不同的形式,有的放矢的渗透在课堂内外,根植于学生的心灵深处。这些既是课堂变革的需要,更是教育本身的渴望。
一、多元化的数学课堂呼唤生涯规划教育
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要求知识的传授模式、课堂的组织形式和师生的沟通方式要与时俱进,及时变革。数学课堂在强化思维训练和知识学习的同时,应该承担起“树人”的职责。作为班主任和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方向,帮助学生剖析自我,认识知识与未来生涯的密切關联,从而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人身兴趣、增强奋斗动力,我们责无旁贷,也别无选择。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能渗透生涯教育的板块
北师大版的初中数学教材编写意图是让学生学习生活化的数学,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四大板块的知识中都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和各式各样的和职业规划、理想教育有关的例题习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备课活动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方位参考教材内容的编写意图,多方了解本章内容后将在哪些领域中应用,从而进行数学课堂中的生涯教育。
例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几何知识,教材图片明确告诉我们,在桥梁工程,交通运输、土木建筑等方面都有所应用。例如《概率统计》模块,我们可以渗透精算、数据处理、大数据分析等高科技的行业特质。通过向学生进行这些行业有趣的、有意义的事例和知识,在提升学习兴趣、讲解数学知识的同时,渗透生涯规划教育。
三、数学课堂之外体验不同的职业生命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为基点,借助于网络、媒体资源,观察、体验职业与生命,寻找学生心灵深处的兴趣所向。教育和组织中将数学的知识和职业生命紧密结合,注重感受与体验,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体现数学知识和数学教育的发展价值,在完成知识学习、趣味提升的同时,实现自我认识和超越。
这些内容的思考和渗透,我认为可以放在数学课堂的开端。北师大版的教材注重情境问题导入新课的设计,我们可以借此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合理的情境问题,依托课堂导入新课环节,将生涯规划的教学思考在课堂中逐步推开。例如《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一章,可以拓展延伸动漫设计、电脑制图、图案设计等相关的专业、职业知识,引导学生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在不同的职业生命中的巨大作用。当然,也可以巧妙地进行学科融合,在电脑机房完成课堂教学。
四、介绍数学行业中的卓越职业
利用班会课和数学活动课,专题的形式介绍“职业中的数学人”。该专题可分布在各个章节结束后,或者教材的数学活动类课程中,介绍数学知识与现实社会某个领域相关联的人物事迹,渗透和影响中,唤醒学生对生涯规划的初步构想。
五、我的思考
从目前的教育现状可以看到,学生的生涯规划,我们西部边陲的教育已经落后于发达地区,而学生的成长和未来一定会不期而至的,他们面对的必将是大融合和多元竞争。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致力于追求学科课堂的多元化功能,致力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成长,利用有限的学校教育,帮助他们尽可能多的打好梦想的基础、上好人生的底色。作为教育人,此项事业,我们势在必行,且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朱益明.《生涯规划与发展指导课程实施构想》[J],《教育科学研究》杂志,2010(8)
[2]杨林.《生涯规划的要素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6(21)
[3]程利娜.《生涯规划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启示》,《教育探索》,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