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品”为径,用“质”作纬,简要地怀顾了执教班级与学科的内涵及外延,语境意蕴深远。
【关键词】:善 仁 雅 智 适
做人,以“品”为重;为师,择“质”而从。笔者执教高中思想政治课,已是第四轮大循环了。任教班级学生品行端正,质地上乘。无不得益于以下诸多因素:
◇做长善救失的仁者:在我的从师字典里,没有贫富、优劣之分,大家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对所有学生都是始终一视同仁。
A同学,来自农村,家徒四壁,性格孤僻、心理自卑。读高三那年,原本成绩平平的他,却又被不争气的腿,折腾得险些倒下。俗话说:“黄鼠狼专撵病鸭子”。而A同学却是患有骨膜炎的腿又遭遇了骨折,不仅瘸上加瘸,稍有不慎还得截肢。他行动不便,我发动同学背送他;他因疗伤缺课太多跟不上,我不失时机给他补。这样,不仅保住了腿,学业也没受太多影响。如今学有所成的A,已是一家汽车研发企业的金领,年薪50多万元。逢人便说:“是班主任老师的仁爱善举,改变了我的命运”。
B同学,身材魁伟、皮肤紫亮,显得矫健俊朗且聪颖过人。对我这个稚气未退的年轻教师,偶有不服之举。为了消除师生之间的尴尬,更是为了矫正他的自恋心态,我则采取了另类施爱方法。经常与扳手腕、练拳击,借此机会与他沟通、交流,为接受我的教育奠定情感基础。前年春节,他以企业高管的身份出现在首届同学餐叙会上。席间,B同学恭恭敬敬地站立在我的身旁,动情地说:“老师,那时我少不更事,您却用心良苦,今天,学生之所以能够做点事情,首先得益于您的教诲,让我懂得了怎样做人的道理。我先敬您一杯!”
◇做上善若水的雅者:老子曰:“上善若水”,意思是最高的善象水一样。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例如滴水穿石。
为了营造“心境和悦、相互和勉、彼此和敬、上下和畅、内外和顺、整体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我以“理念使命篇”、“人际和谐篇”、“大爱情怀篇”为主题,广泛征集体现五常之德、五性之心的思想、论述、理念、观点;国家与地区和平、社会与社区和谐、邻里与家庭和睦、亲情爱情友情和美、为人处世和气、待人接物和善、事业发展和顺、合作伙伴和心的典故、史实、传说以及救死扶伤、力行人道、舍身求义、助人为乐、父慈子孝、敬老爱幼、礼尚往来、广结善缘、宽容大度、厚德载物的事迹、故事、人物、典范。宣传“和”文化,创造“和”气氛。形成“和”生态。
与此同时,我还引导学生拟定现代“绅士”、“淑女”养成方案。要求:男生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待人谦和、宽容大度、知识渊博、懂得尊重、善于合作、远离不良嗜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女生“秀外慧中、委婉含蓄、通情达理、温柔体贴、反应伶俐、开朗自信。”通过 “说雅言”、“写雅文”、“做雅事”,开展“现代绅士淑女风采大赛”等活动,成就了一大批“外表优雅、内涵博雅、谈吐文雅、举止典雅、情趣恬雅、气质高雅”的优秀人才。
◇做择善而从的智者: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就是把人当做人来看待,而不是当做神来苛责。因为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要允许他们有缺点,有彷徨,犯错误。给他们一个可以犯错误的空间,一个可以改正错误的机会。老师不要舍弃、丢弃、放棄任何一个人,从而达到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理想境界。创造具有亲和力的课堂人文生态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民主、平等、友善、亲情、鼓舞、感化和帮助,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留恋的地方。
为此,我采取了“柔性管理”方略。即以思维方式从线性到非线性的转变为前提。线性思维的特征是历时性,而非线性思维的特征是共时性,也就是同步转型。从表面混沌的繁杂现象中,看出事物发展和演化的自然秩序,洞悉下一步前进的方向,识别潜在的未知需要,进而预见变化并自动应付变化,这就是柔性管理的任务。柔性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与弹性,它注重平等和尊重。依据信息共享、虚拟整合、竞争性合作、差异性互补,实现知识由隐性到显性的转化。收到了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做趋善随缘的适者:审视我的教学实践,还会发现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我所设计的课程、课堂、课业始终都在围绕着一个轴心转,那就是“适性”。 所谓“适性”,就是“教学适合学生成长、学生适应时代要求”,努力做到:“适情而为、适性而教、适兴而学”,“适时、适度、适量”地学习与实践。既要“雪中送炭”:让矮的长高,把短的拉长,让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又要“锦上添花”:让好的更好、优的更优、特的更特、长的更长,从鸡窝里飞出金凤凰;还要“钻冰取火”、“点石成金”、“化蛹成蝶”,让铁树开花、枯枝发芽、浪子回头、后来居上,从每块石头里点出金,让学生精彩又优秀。
这就像同样来自于树林的木材,有的木质坚硬适合做木雕,有的花纹美丽适合做装饰品,有的生长速度快木质疏松适合造纸用。学生也一样,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所在,帮学生找准自己的优势定位,向优势方向发展。
可以说,“适性教育”是对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创新,是优质教育的核心之所在。就是说教育要适合学生的个性、适合学生的愿望、适合学生的需要,适合学生的发展,只有这样,教学才有效率,班级才有生机,学生才有活力。这种适性,不是无原则的迎合,而是有计划的适应;不是无目的的顺应,而是有导向的尊重;不是无可奈何的权宜之计,而是渗透现代教育理念的氛围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是注重学生个性差异的教育,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促进每一个学生按其天性发展的教育,适合学生的教育是合乎教育规律的教育,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简而言之:教育是鞋,学生是脚,教育只能因脚造鞋,万不可迫使学生削足适履。
有鉴于此,我的学生良知得以唤醒,善念得以激发,核心素养得以升华,综合品质臻于完善。上一届高考成绩出类拔萃,创造了学校新高度。有道是:“汝果要学诗,功夫在诗外”啊!
【参考文献】
【1】《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育部社科司
【2】《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郑永廷
【关键词】:善 仁 雅 智 适
做人,以“品”为重;为师,择“质”而从。笔者执教高中思想政治课,已是第四轮大循环了。任教班级学生品行端正,质地上乘。无不得益于以下诸多因素:
◇做长善救失的仁者:在我的从师字典里,没有贫富、优劣之分,大家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对所有学生都是始终一视同仁。
A同学,来自农村,家徒四壁,性格孤僻、心理自卑。读高三那年,原本成绩平平的他,却又被不争气的腿,折腾得险些倒下。俗话说:“黄鼠狼专撵病鸭子”。而A同学却是患有骨膜炎的腿又遭遇了骨折,不仅瘸上加瘸,稍有不慎还得截肢。他行动不便,我发动同学背送他;他因疗伤缺课太多跟不上,我不失时机给他补。这样,不仅保住了腿,学业也没受太多影响。如今学有所成的A,已是一家汽车研发企业的金领,年薪50多万元。逢人便说:“是班主任老师的仁爱善举,改变了我的命运”。
B同学,身材魁伟、皮肤紫亮,显得矫健俊朗且聪颖过人。对我这个稚气未退的年轻教师,偶有不服之举。为了消除师生之间的尴尬,更是为了矫正他的自恋心态,我则采取了另类施爱方法。经常与扳手腕、练拳击,借此机会与他沟通、交流,为接受我的教育奠定情感基础。前年春节,他以企业高管的身份出现在首届同学餐叙会上。席间,B同学恭恭敬敬地站立在我的身旁,动情地说:“老师,那时我少不更事,您却用心良苦,今天,学生之所以能够做点事情,首先得益于您的教诲,让我懂得了怎样做人的道理。我先敬您一杯!”
◇做上善若水的雅者:老子曰:“上善若水”,意思是最高的善象水一样。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例如滴水穿石。
为了营造“心境和悦、相互和勉、彼此和敬、上下和畅、内外和顺、整体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我以“理念使命篇”、“人际和谐篇”、“大爱情怀篇”为主题,广泛征集体现五常之德、五性之心的思想、论述、理念、观点;国家与地区和平、社会与社区和谐、邻里与家庭和睦、亲情爱情友情和美、为人处世和气、待人接物和善、事业发展和顺、合作伙伴和心的典故、史实、传说以及救死扶伤、力行人道、舍身求义、助人为乐、父慈子孝、敬老爱幼、礼尚往来、广结善缘、宽容大度、厚德载物的事迹、故事、人物、典范。宣传“和”文化,创造“和”气氛。形成“和”生态。
与此同时,我还引导学生拟定现代“绅士”、“淑女”养成方案。要求:男生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待人谦和、宽容大度、知识渊博、懂得尊重、善于合作、远离不良嗜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女生“秀外慧中、委婉含蓄、通情达理、温柔体贴、反应伶俐、开朗自信。”通过 “说雅言”、“写雅文”、“做雅事”,开展“现代绅士淑女风采大赛”等活动,成就了一大批“外表优雅、内涵博雅、谈吐文雅、举止典雅、情趣恬雅、气质高雅”的优秀人才。
◇做择善而从的智者: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就是把人当做人来看待,而不是当做神来苛责。因为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要允许他们有缺点,有彷徨,犯错误。给他们一个可以犯错误的空间,一个可以改正错误的机会。老师不要舍弃、丢弃、放棄任何一个人,从而达到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理想境界。创造具有亲和力的课堂人文生态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民主、平等、友善、亲情、鼓舞、感化和帮助,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留恋的地方。
为此,我采取了“柔性管理”方略。即以思维方式从线性到非线性的转变为前提。线性思维的特征是历时性,而非线性思维的特征是共时性,也就是同步转型。从表面混沌的繁杂现象中,看出事物发展和演化的自然秩序,洞悉下一步前进的方向,识别潜在的未知需要,进而预见变化并自动应付变化,这就是柔性管理的任务。柔性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与弹性,它注重平等和尊重。依据信息共享、虚拟整合、竞争性合作、差异性互补,实现知识由隐性到显性的转化。收到了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做趋善随缘的适者:审视我的教学实践,还会发现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我所设计的课程、课堂、课业始终都在围绕着一个轴心转,那就是“适性”。 所谓“适性”,就是“教学适合学生成长、学生适应时代要求”,努力做到:“适情而为、适性而教、适兴而学”,“适时、适度、适量”地学习与实践。既要“雪中送炭”:让矮的长高,把短的拉长,让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又要“锦上添花”:让好的更好、优的更优、特的更特、长的更长,从鸡窝里飞出金凤凰;还要“钻冰取火”、“点石成金”、“化蛹成蝶”,让铁树开花、枯枝发芽、浪子回头、后来居上,从每块石头里点出金,让学生精彩又优秀。
这就像同样来自于树林的木材,有的木质坚硬适合做木雕,有的花纹美丽适合做装饰品,有的生长速度快木质疏松适合造纸用。学生也一样,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所在,帮学生找准自己的优势定位,向优势方向发展。
可以说,“适性教育”是对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创新,是优质教育的核心之所在。就是说教育要适合学生的个性、适合学生的愿望、适合学生的需要,适合学生的发展,只有这样,教学才有效率,班级才有生机,学生才有活力。这种适性,不是无原则的迎合,而是有计划的适应;不是无目的的顺应,而是有导向的尊重;不是无可奈何的权宜之计,而是渗透现代教育理念的氛围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是注重学生个性差异的教育,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促进每一个学生按其天性发展的教育,适合学生的教育是合乎教育规律的教育,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简而言之:教育是鞋,学生是脚,教育只能因脚造鞋,万不可迫使学生削足适履。
有鉴于此,我的学生良知得以唤醒,善念得以激发,核心素养得以升华,综合品质臻于完善。上一届高考成绩出类拔萃,创造了学校新高度。有道是:“汝果要学诗,功夫在诗外”啊!
【参考文献】
【1】《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育部社科司
【2】《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郑永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