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规划课题《课外阅读对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153-01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一个人语文方面诸多素质的整合。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通过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就是指通过大量课外阅读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正确价值观,进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谈几点认识。
一、意义
勿容置疑,课外阅读对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举足轻重。作为合格而优秀的语文老师,就要紧跟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正确认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切实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引导;要勇于探索,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体验丰富的生活情感、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要与时俱进,充分体现课外阅读是一个实践提高的过程,对语文课堂教学起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要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及阅读习惯,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高瞻远瞩,了解现代社会要求新型人才,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离开了课外阅读,再谈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就是奢望了。
二、现状
近几年来,好多学校及老师就课外阅读对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有了足够的认识,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如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厦门市教科所苏文木等对“小学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模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浙江教育学院汪潮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思考,浙江嘉善王春霞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作过有益尝试。但总的来说,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一直没有能够在小学阶段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新课标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小学阶段至少要完成60%,要达到这一阅读量就必须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提高了也将全面促进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策略
1.构建立体化课外阅读模式
(1)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说明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同时也说明了课外阅读对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性。现在有一些“另类”的语文名师甚至只用较少的时间授完课文,利用余下的时间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学生读写能力显著增强。作为语文老师,要开拓思路,进一步改革现有的课时数量,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效果,在课内外阅读的结合方面加大研究,要真正做到到课内促课外,以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目的,结合班级具体情况,要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特别是语文课内外教材内容和资源,提高学生的兴趣。
(2)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语文知识运用结合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一条标语,一则广告,一次随意的对话都含有语文,我们应该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3)文本与超文本的阅读相结合
开设阅读欣赏课,利用课外阅读教材,运用电化教学、网络教学的手段,让学生边看傳统文本、边听文章的朗读,边欣赏动人的音乐、形象的画面,通过反复听、认真读提高朗读能力,提高理解感悟词语、句子、文章内容和结构的能力,引导学生仔细推敲传神字眼,品味优美的语句,感受句中之情,言中之意,从而加深对语言美的体验。
2.多途径探索课外阅读活动
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灵活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如建立“班级图书架”,倡导学生积极把家里的相关书籍捐献出来,或者同学们自己买到相关的图书,摆满图书架,持续地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书可读;老师要积极倡导学生建立“家庭书架”,让书香弥漫他们的校外生活,力求做到学生在家中有书可看,有书可读;成立读书社团,开展多种集体读书活动,让学生自己介绍读到的一本好书,或者在同学们之间开展讲故事比赛及一些优秀文章的读后感交流会等,同时,尽量利用各种班级或者学校的活动、竞赛,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这些活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开展亲子阅读,让家长让参与进来,既拓宽了课外阅读渠道,也提高了课外阅读效果,还加深了家人之间的感情;结合班级条件,设置作品栏,可以方便全貌地展出学生读书笔记、手抄报等作品,对于一些优秀的学生文章,尽可能推荐在报纸上发表,给予奖励,奖品虽然不值钱,但却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课外阅读保持兴趣。
多途径探索课外阅读活动,就可以很好地融合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3.多种手段提高课内外阅读效率
小学生阅读能力尚在形成阶段,为提高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效率,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只有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才能提高阅读效率。明确阅读目的, 提高主动自读能力,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进行阅读,让学生主动自读,是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阅读目的明确,他们才能以饱满的精力投入到阅读中来,才能极大地提高阅读效率。
(2)传授阅读的方法
语文老师要要指导学生阅读,传授给他们科学健康的阅读方法。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提倡课外阅读,但如果一个人的阅读没有选择性,见啥书读啥书,有时候不但无法提高自主阅读能力,而且还是虚度光阴,没有丝毫收获。学生是否能够选择正确的书籍,决定了他们的课外阅读的效果。绝大数小学生大都不清楚自己该读什么书,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要读那些思想健康、知识性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有益于学习的读物。文质兼美、针对性强的书籍,也是学生应该选择的,这样就可以做到课内外结合,相互促进。
总之,课外阅读对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效果明显,老师要坚持,切实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引导,还要积极创新,要勇于探索,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让课外阅读对语文课堂教学起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在新课改环境下,我们的教育及教学工作要逐步从“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教学创新中去,努力研究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153-01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一个人语文方面诸多素质的整合。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通过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就是指通过大量课外阅读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正确价值观,进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谈几点认识。
一、意义
勿容置疑,课外阅读对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举足轻重。作为合格而优秀的语文老师,就要紧跟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正确认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切实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引导;要勇于探索,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体验丰富的生活情感、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要与时俱进,充分体现课外阅读是一个实践提高的过程,对语文课堂教学起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要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及阅读习惯,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高瞻远瞩,了解现代社会要求新型人才,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离开了课外阅读,再谈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就是奢望了。
二、现状
近几年来,好多学校及老师就课外阅读对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有了足够的认识,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如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厦门市教科所苏文木等对“小学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模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浙江教育学院汪潮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思考,浙江嘉善王春霞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作过有益尝试。但总的来说,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一直没有能够在小学阶段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新课标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小学阶段至少要完成60%,要达到这一阅读量就必须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提高了也将全面促进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策略
1.构建立体化课外阅读模式
(1)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说明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同时也说明了课外阅读对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性。现在有一些“另类”的语文名师甚至只用较少的时间授完课文,利用余下的时间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学生读写能力显著增强。作为语文老师,要开拓思路,进一步改革现有的课时数量,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效果,在课内外阅读的结合方面加大研究,要真正做到到课内促课外,以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目的,结合班级具体情况,要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特别是语文课内外教材内容和资源,提高学生的兴趣。
(2)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语文知识运用结合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一条标语,一则广告,一次随意的对话都含有语文,我们应该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3)文本与超文本的阅读相结合
开设阅读欣赏课,利用课外阅读教材,运用电化教学、网络教学的手段,让学生边看傳统文本、边听文章的朗读,边欣赏动人的音乐、形象的画面,通过反复听、认真读提高朗读能力,提高理解感悟词语、句子、文章内容和结构的能力,引导学生仔细推敲传神字眼,品味优美的语句,感受句中之情,言中之意,从而加深对语言美的体验。
2.多途径探索课外阅读活动
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灵活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如建立“班级图书架”,倡导学生积极把家里的相关书籍捐献出来,或者同学们自己买到相关的图书,摆满图书架,持续地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书可读;老师要积极倡导学生建立“家庭书架”,让书香弥漫他们的校外生活,力求做到学生在家中有书可看,有书可读;成立读书社团,开展多种集体读书活动,让学生自己介绍读到的一本好书,或者在同学们之间开展讲故事比赛及一些优秀文章的读后感交流会等,同时,尽量利用各种班级或者学校的活动、竞赛,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这些活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开展亲子阅读,让家长让参与进来,既拓宽了课外阅读渠道,也提高了课外阅读效果,还加深了家人之间的感情;结合班级条件,设置作品栏,可以方便全貌地展出学生读书笔记、手抄报等作品,对于一些优秀的学生文章,尽可能推荐在报纸上发表,给予奖励,奖品虽然不值钱,但却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课外阅读保持兴趣。
多途径探索课外阅读活动,就可以很好地融合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3.多种手段提高课内外阅读效率
小学生阅读能力尚在形成阶段,为提高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效率,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只有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才能提高阅读效率。明确阅读目的, 提高主动自读能力,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进行阅读,让学生主动自读,是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阅读目的明确,他们才能以饱满的精力投入到阅读中来,才能极大地提高阅读效率。
(2)传授阅读的方法
语文老师要要指导学生阅读,传授给他们科学健康的阅读方法。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提倡课外阅读,但如果一个人的阅读没有选择性,见啥书读啥书,有时候不但无法提高自主阅读能力,而且还是虚度光阴,没有丝毫收获。学生是否能够选择正确的书籍,决定了他们的课外阅读的效果。绝大数小学生大都不清楚自己该读什么书,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要读那些思想健康、知识性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有益于学习的读物。文质兼美、针对性强的书籍,也是学生应该选择的,这样就可以做到课内外结合,相互促进。
总之,课外阅读对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效果明显,老师要坚持,切实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引导,还要积极创新,要勇于探索,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让课外阅读对语文课堂教学起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在新课改环境下,我们的教育及教学工作要逐步从“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教学创新中去,努力研究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