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37年的健康投资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owell_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1977年夏天,我为了解决以往一到冬天就爱犯急性支气管炎的苦恼,请教了一位老中医。他给我开了中药,还提了几条做慢功的建议。别的我都忘了,只有两条一直铭记在心,且从此照办不辍:一是常年吃核桃仁,二是每天快步行走半小时以上。这样,我从1977年开始,就选择了散步健身这项简便易行的健身方法,晚饭后用四十分钟左右时间外出快步行走。
  算起来,这笔“投资”已付给了我相当可观的“利息”:气管炎基本不犯,心、肺、血压正常。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如今,除两次住进产房,抱回两个女儿之外,没因病住过一天医院,平时也很少头疼感冒之类。当然,这些成绩不能全归功于散步,但它起了很大作用则是肯定的。至于腿脚的灵便,却全靠“走功”无疑了。平时无论是购物、旅游还是出差,随大家一项不落地参加所有的活动,不管多么紧张,喊累的不会是我,发困的也不会是我。在精气神方面,更是得益多多。晚上散步回来,桌前灯下,读写一两小时輕松自在,精力有余。
  周围人常夸我,说能如此长时间地坚持散步健身实在有毅力。而我自己则明白,这毅力是一点点磨炼出来的。
  散步谁都会,快步行走对健身的好处也尽人皆知。所以,这件事一点也不难,贵在一个“坚持”,一个无条件地坚持“简单重复”的问题。刮风下雨了,出去不出去?晚间太晚了,要不要走?有点不想动,还出门吗?等等。而做到不找借口、不讲条件,只要不遇特殊情况就坚决出去走,这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一件既炼身也炼心的事情。
  现在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夏日里撑伞蹚水,冬日里顶风踏雪去散步了,反正天气绝对挡不住我要出去的两条腿。记得一天晚上,天气预报有六级大风,我和老伴还是下楼了。若不是眼见街对面一家店铺的广告牌被刮落砸到地上,为避免危险不得不“打道回府”,不然,我们也一定会坚持走完全程的。前些年我常出差在外,晚饭后,只要有可能,就一定抓紧时间在住处附近转几个大圈。
  就这样,开始坚持每周不少于三次、每次起码走40分钟。天长日久,一次一次下来,慢慢我就没有了犹豫,习惯了“走”的选择,天天都想走,不走难受,真的习惯成自然了。如今已经如同每天吃饭要花时间一样,觉得这40分钟的走路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在磨炼毅力之中,一些实际问题也是存在的。比如,已经走了相当一阵子了,可它的好处并不明显。特别是天天要从晚饭后那几个紧巴巴的时辰里,硬拿出半个多钟头去“白走”,真有点儿舍不得。类似的想法都是我散步前几年中出现过的,所以,我觉得要能坚持这项“简单重复”,还需要对“健康投资”有正确的认识。
  健康是一种动态的暂时平衡,是人体适应生活中种种要求而不被困扰的一种弹性力。有了这种弹性力,你就可能在不可避免地接触细菌或病毒时不被感染,在接触致癌物时不会得癌症。不是不会生病,而是可能病得轻一点,好得快一点。当体内平衡遭到破坏时,能更好地使你恢复平衡。最佳的健康状态,还应当给你带来充满活力和欢愉的感觉,而不仅仅是没有得病。
  包括散步在内的健身活动,正是经过日积月累而逐渐增加人体弹性力的投资,是减轻或消除你所受的损伤,帮你恢复身体动态平衡的过程。对健身运动不应指望像药物或治疗仪器那样立竿见影,在短时间里看出效果。我的急性支气管炎,并没有在我开始散步的前几年有多大的收敛。直到七八年后,加上有关药物的帮助,我才彻底摆脱了它的干扰。
其他文献
迁入新居不到两年,小区内住在顶层的几乎所有户主,都已在楼顶砌起池子,栽上了花木果蔬。妻子每有闲暇,便逐戶参观取经,希冀后来居上。2010年孟秋,小孙子檀檀入托后,我渴望修建的农家院,方付诸实施。  如何充分利用楼顶的面积,是颇费脑筋的事儿。丈量,构想,可行性研究,请业内人士指导、点化,耗时月余,才拿出了效果图。越两月,于隆冬时节,砌好了花池,防腐木搭起了可供藤本植物攀爬的棚架,浇水设施也安装停当。
人过中年,头上的白发渐渐多起来了,斑斑点点像海滩边的芦苇花。转眼间岁至天命,白发又突然茂盛起来。女儿从深圳捎回两盒染发剂,对我说:把头发染一下吧,看上去会年轻些。第一次染發后,面对镜子里满头乌黑头发的自己,好像真的年轻了许多。  从此,我每月染一次发。有时,染发液涂抹不周到,头上黑一片白一片地很难看。染发犹如吸毒染上了瘾,看到白发就欲除之而后快,尤其是遇有什么活动,总想把从头皮里钻出来的一些白茎消
80岁的张馥,是云南财经大学的离休干部;老伴吴郁芝小他两个月,从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退休。他们自16岁相识,于1956年结婚至今,携手共度57载春秋。  2003年年初,张馥已是69岁,当时正在美国的他忽然看到国内将对驾考年龄限制在70岁的新闻,立马决定提前回国,准备报名学习。刚开始遭到了老伴的反对,认为他都快70岁了,开车不安全。而且3400元的学费,够打几年车了。子女们倒是对父亲的这个想法表示支
六旬“鸟叔”,既不会唱《江南style》,也不会跳骑马舞,却是名副其实的“鸟叔”。  “鸟叔”爱鸟,爱到什么程度?他说,恨不得插上翅膀跟着鸟儿一起飞。  没翅膀飞不了,“鸟叔”拿起相机追鸟。五年来,“鸟叔”走遍诸暨山水,拍下十万余张鸟照,记录了四十多种鸟。  “鸟叔”叫郦以念,60岁,浙江诸暨市浣纱中学退休教师。1998年,爱好摄影的他,买来相机,先拍山水和人像。五年前,他开始追鸟之旅。鸟很敏感,
三年前,在上海工作的儿媳生孩子了,我和老伴准备去上海照顾小孙子,家中的积蓄便成了“死钱”。当时社会上有很多老年人在炒股,我身边也有人因炒股而“发”了。我和老伴没有“跟风”“听劝”,将家中的积蓄存进了银行,而且是三年定期。身边的老友知道了,都笑话我们老两口傻———好好的活钱不挣,反倒去挣那几个死钱。但我们有我们的实际情况啊,实际情况不允许我们带着活钱去上海炒股。三年后,当我俩从上海返回老家时,不但毫
用“奇人、奇事、奇招”来概括毛泽东的养生习惯,那真是再恰当不过了。按毛泽东自己的话来说,他跟医生的关系长期以来是“三分合作,七分不合作”。保健医生们经常会听到他说这样的话:“要是都按照你们说的去做,那我就没得活了。”他就是这样,原则上配合医生,又时不时同医生搞搞小“摩擦”。摩擦的结果,就是形成了一套既吸纳了医生的部分意见,又有他自己个性特色的“毛氏养生术”。  讨债的又来了  曾有医生试图让毛泽东
南怀瑾在饮食上力求“微薄清淡”。  首先是“微薄”。南怀瑾的饭量很小,講究“过午不食”,中午经常只吃少许花生米。晚餐则是一碗稀饭,最常吃的是小米红薯稀饭。秋天时,便喝薏米小米稀饭。  有人曾问道:“饮食方面应该是饿了再吃,还是定时定量吃?”南怀瑾回答:“普通人觉得饿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饿,胃里头的东西还多得很。因为普通人习惯把胃塞得满满的,胃里稍稍空了一点,就觉得饿了。饮食之道就是牢记四个字:‘少吃
前苏联高加索地区是世界著名的五大长寿乡之一,现在由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几个国家分辖,这里每10万人就有50人在庆祝自己的百岁寿辰。  六个永恒  几个世纪以来,高加索地区的人们一直保持着稳定不变的饮食习惯。法国一个研究机构对该地区进行了六年调研后发现,在他们的饮食习惯中,有六个永恒的因素。  一、食不过量。高加索人认为肥胖是一种病态,不吃“最后一口”,养成按时进餐、吃饭时心情愉快的习惯。  二、吃
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老头子最毒辣的敌人,莫过于手艺高明的厨子。”  从养生方面来说,老年人面对美味佳肴,适当节制是十分必要的。中医在这方面有许多箴规之言。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养老食疗》说:“人子养老之道……食啖鲜肴务令简少,饮食当令节俭,若贪味伤多,老人肠胃皮薄,多则不消,彭亨短气,必致霍乱。”《寿亲养老新书》说:“尊年之人不可顿饱,但频频与食,使脾胃易化,谷气长存。”  可不可以这样理解,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