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党校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成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利用各方面资源,努力为法治国家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党校;依法治国;作用;
中图分类号:D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法治”定为会议主题的全会。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重要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建设包括党校在内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充分发挥它们在政府决策中的影响力。党校作为中国特色的智库机构之一,不仅在党、政、军内部为各级领导层提供决策服务,而且是广大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培训的前沿阵地。要充分发挥党校的平台优势,为依法治国的顺利推进作出积极贡献。
一、加强理论探索,提供决策服务
2014年10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习近平指出,我们进行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改革发展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
(一)及时提出立法需求和立法建议,以良法促善治。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在坚持民主立法与科学立法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党校对立法决策的影响。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党校应充分发挥其优势,积极为立法提供智力支持。组织精干力量,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及时反映立法需求,提出立法建议。
(二)及时反馈,修改、废止不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习近平指出,科学立法是处理改革和法治关系的重要环节。要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在研究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时,要同步考虑改革涉及的立法问题。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时上升为法律。党校要注重实践调研,对法律实施过程中的适应问题密切关注,及时反馈,提出修改废止建议。
二、发挥阵地优势,抓好主体教育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主体,党校是法治建设的前沿阵地。充分发挥党校知识密集、人才荟萃、思想开放、理论前卫的优势,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引导是新时期法治国家建设赋予党校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一)促进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建设。法治专门队伍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际操作者和践行者。法治队伍的公正廉洁、道德操守是法治公信力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加强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司法队伍建设,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
(二)增强党员干部法制意识。各级政府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三)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要求。全会专门就此指出,要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这就把对领导干部重视法治、践行法治、带头守法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三、加强宣传,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公民是最主要的法律关系主体,以及执法、司法活动的参与者,是全面推进法治中国的基础力量。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成员的法治意识直接决定法治建设成败。
具體来讲,就是发挥好三个作用:
(一)发挥好教师的宣传员作用。党校教师是党的政策的宣传员,是法治国家建设的推动者。党校要有计划地选择一些与依法治国相关的重点课题,组织一批有较好宣传能力的骨干教师,配合法检和宣传部门,有组织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专题讲座,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经常性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宣传。
(二)发挥好借势宣传作用。当前平面媒体、影视媒体、网络媒体、空间媒体等为法治教育提供了强大的舆论优势和宣传平台,党校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平台做好法治宣传工作。要与媒体单位加强合作, 利用党校知识密集和人才荟萃的优势,组织专家学者上电视、写文章,把法治宣传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三)发挥好党校刊物的引导作用。许多党校都有自办刊物,要充分发挥好党校刊物在法制宣传中的作用。要开辟依法治国专栏,发动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撰写专稿文章;要坚持开放式办刊方向,向全国征收法治中国建设稿件,注重吸收外来法治建设的优秀成果,刊登法治建设的前沿动态文章,从而扩大刊物的发行量和影响力,为法治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四、“依法治校”,做好法治建设表率
这里的依法治校不仅是指党校的各项活动与运转要符合国家法治要求,也要严格遵守党校内的规章、制度。党校作为依法治国建设的积极推动者,要做好表率,身体力行,依法治校。
(一)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使学校各项活动符合法治要求。各级党校管理者要自觉养成依法办事、尊重章程、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思维方式,建立公正合法、系统完善的制度与程序,保证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活动与制度规范符合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
(二)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使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提高学校章程及制度建设质量、规范和制约管理权力运行、健全权利保障,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校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落实师生主体地位,大力提高自律意识、服务意识,依法落实和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积极建设民主校园、法治校园。
总之,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而伟大的工程,是一项全社会共建共享的事业。党校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一员,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各方面的资源,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党校;依法治国;作用;
中图分类号:D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法治”定为会议主题的全会。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重要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建设包括党校在内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充分发挥它们在政府决策中的影响力。党校作为中国特色的智库机构之一,不仅在党、政、军内部为各级领导层提供决策服务,而且是广大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培训的前沿阵地。要充分发挥党校的平台优势,为依法治国的顺利推进作出积极贡献。
一、加强理论探索,提供决策服务
2014年10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习近平指出,我们进行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改革发展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
(一)及时提出立法需求和立法建议,以良法促善治。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在坚持民主立法与科学立法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党校对立法决策的影响。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党校应充分发挥其优势,积极为立法提供智力支持。组织精干力量,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及时反映立法需求,提出立法建议。
(二)及时反馈,修改、废止不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习近平指出,科学立法是处理改革和法治关系的重要环节。要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在研究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时,要同步考虑改革涉及的立法问题。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时上升为法律。党校要注重实践调研,对法律实施过程中的适应问题密切关注,及时反馈,提出修改废止建议。
二、发挥阵地优势,抓好主体教育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主体,党校是法治建设的前沿阵地。充分发挥党校知识密集、人才荟萃、思想开放、理论前卫的优势,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引导是新时期法治国家建设赋予党校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一)促进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建设。法治专门队伍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际操作者和践行者。法治队伍的公正廉洁、道德操守是法治公信力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加强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司法队伍建设,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
(二)增强党员干部法制意识。各级政府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三)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要求。全会专门就此指出,要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这就把对领导干部重视法治、践行法治、带头守法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三、加强宣传,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公民是最主要的法律关系主体,以及执法、司法活动的参与者,是全面推进法治中国的基础力量。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成员的法治意识直接决定法治建设成败。
具體来讲,就是发挥好三个作用:
(一)发挥好教师的宣传员作用。党校教师是党的政策的宣传员,是法治国家建设的推动者。党校要有计划地选择一些与依法治国相关的重点课题,组织一批有较好宣传能力的骨干教师,配合法检和宣传部门,有组织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专题讲座,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经常性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宣传。
(二)发挥好借势宣传作用。当前平面媒体、影视媒体、网络媒体、空间媒体等为法治教育提供了强大的舆论优势和宣传平台,党校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平台做好法治宣传工作。要与媒体单位加强合作, 利用党校知识密集和人才荟萃的优势,组织专家学者上电视、写文章,把法治宣传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三)发挥好党校刊物的引导作用。许多党校都有自办刊物,要充分发挥好党校刊物在法制宣传中的作用。要开辟依法治国专栏,发动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撰写专稿文章;要坚持开放式办刊方向,向全国征收法治中国建设稿件,注重吸收外来法治建设的优秀成果,刊登法治建设的前沿动态文章,从而扩大刊物的发行量和影响力,为法治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四、“依法治校”,做好法治建设表率
这里的依法治校不仅是指党校的各项活动与运转要符合国家法治要求,也要严格遵守党校内的规章、制度。党校作为依法治国建设的积极推动者,要做好表率,身体力行,依法治校。
(一)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使学校各项活动符合法治要求。各级党校管理者要自觉养成依法办事、尊重章程、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思维方式,建立公正合法、系统完善的制度与程序,保证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活动与制度规范符合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
(二)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使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提高学校章程及制度建设质量、规范和制约管理权力运行、健全权利保障,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校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落实师生主体地位,大力提高自律意识、服务意识,依法落实和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积极建设民主校园、法治校园。
总之,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而伟大的工程,是一项全社会共建共享的事业。党校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一员,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各方面的资源,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