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化学是药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课程。分析化学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文中分析了该校药学类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几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 专业基础课 药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b)-0140-02
分析化学是药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一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举足轻重。在分析化学的教学中加强实验研究,充分挖掘和发挥分析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动手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功能,是当今化学教育研究的一大课题[1]。我们根据药学类专业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目的在于通过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 教学内容的优化
1.1 调整实验内容、强化基础实验操作
分析化学实验课是分析化学重要的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量的概念,并在实验中严格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因此,在分析化学的第一次实验开始时,需要向学生详细讲解和演示玻璃器皿的洗涤和润洗、称量瓶的正确使用、分析天平的规范操作、移液管和酸碱滴定管的正确使用、如何配制溶液并进行标定及确定溶液的准确浓度等最基本的操作,以培养学生熟练扎实的实验操作技能,并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树立准确的量的概念,为后续实验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更新验证性实验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验证性实验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习惯,使学生能够准确、熟练的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我们在选择实验内容时,测定的对象选择常见药物进行测定,以突出药学类专业实验的实用性,并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如选择盐酸黄连素的含量测定、中药灰分的测定、苯甲酸的含量测定、山楂中总有机酸的含量测定、中药白矾的含量测定等,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3 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各种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综合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进行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素质和创新精神。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大都是验证型实验,仪器、试剂均由实验人员提前准备妥善,从而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验;重灌输、轻主动,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因此我们在实验中增加了综合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由教师提出2~3个设计性实验项目,给出实验要求和实验内容,让学生选择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出实验操作步骤,选定仪器与试剂,由带教老师审核同意后进行实验操作,由学生完成实验的内容并给出分析结果[3]。我们开设的设计性实验项目有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测定、中药白硇砂中NH4+离子的含量测定和中药冰硼散中冰片的含量测定。设计性实验使学生自行设计方案、自己动手准备、完成实验来体验到实验的全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理论课程的理解,提高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扩大知识面,也达到了培养学生研究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
2 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为药学类各专业后期所学的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中药炮制学、药剂学和药物分析等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将分析化学实验从理论课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立为一门课,以引起学生和教师的足够重视,并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1 加强课前预习、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预习是学生做好实验的基础。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验之前,认真阅读有关实验教材,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任务、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的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促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在实验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了加强预习环节,我们要求学生撰写实验预习报告和实验步骤,拟定实验记录表格,清楚实验的关键所在和实验成败的影响因素。同时,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检查。实践证明,预习认真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就会有条不紊,减少实验的盲目性,并能自觉养成思考质疑的学习习惯,明显提高了实验效果。
2.2 改变讲授学习方法、注重实验报告的书写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操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习,在学习中自已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实验教学是学生亲身体验操作的过程。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获取有关实验操作的基本知识,同时还要把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研究如何传授自己掌握的知识,从注重“教”转变到注重“学”,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进行自主创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
实验报告是一个实验的完结,是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实验报告不仅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还体现了学生对实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是学生实验综合素质的反映[4]。在实验报告书写中,我们鼓励学生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不要过于计较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注重思考题的分析,通过思考与讨论来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应用能力。
2.3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分析化学实验要求规范性操作,仅仅依靠教师演示难以保证教学效果,而采用多媒体加板书的综合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学进度。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使用多媒体进行实验动画、视频演示,将复杂的、枯燥的操作技能直观化,使学生轻松掌握规范性操作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此外,部分分析化学实验改由学生讲解实验,改变学生在课堂上角色,变被动为主动。过去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贯是“老师讲、学生听”。为了改变这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我们选择相对成熟稳定的实验,让学生讲解、老师补充、点评,并对不懂的问题展开讨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同时还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3 结语
分析化学是一门药学专业的基础课,强调“量”的概念,实验操作技术难度大,实验结果要求高[5]。经过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学生在理论与实际联系方面的能力明显的提高,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努力提高分析化学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使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迈向新台阶,培养符合药学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唐清.研究性学习在高师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整合中的尝试[J].化学教育,2005(5):44-45.
[2] 王春燕.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5):138.
[3] 杨晓凤,叶发青.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0):905-906,910.
[4] 陈向明,于晨.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考核方式的探索与改革[J].考试周刊,2011(73):10-11.
[5] 何文涓,袁志坚.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实验教学低碳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248-249.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 专业基础课 药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b)-0140-02
分析化学是药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一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举足轻重。在分析化学的教学中加强实验研究,充分挖掘和发挥分析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动手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功能,是当今化学教育研究的一大课题[1]。我们根据药学类专业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目的在于通过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 教学内容的优化
1.1 调整实验内容、强化基础实验操作
分析化学实验课是分析化学重要的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量的概念,并在实验中严格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因此,在分析化学的第一次实验开始时,需要向学生详细讲解和演示玻璃器皿的洗涤和润洗、称量瓶的正确使用、分析天平的规范操作、移液管和酸碱滴定管的正确使用、如何配制溶液并进行标定及确定溶液的准确浓度等最基本的操作,以培养学生熟练扎实的实验操作技能,并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树立准确的量的概念,为后续实验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更新验证性实验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验证性实验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习惯,使学生能够准确、熟练的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我们在选择实验内容时,测定的对象选择常见药物进行测定,以突出药学类专业实验的实用性,并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如选择盐酸黄连素的含量测定、中药灰分的测定、苯甲酸的含量测定、山楂中总有机酸的含量测定、中药白矾的含量测定等,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3 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各种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综合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进行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素质和创新精神。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大都是验证型实验,仪器、试剂均由实验人员提前准备妥善,从而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验;重灌输、轻主动,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因此我们在实验中增加了综合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由教师提出2~3个设计性实验项目,给出实验要求和实验内容,让学生选择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出实验操作步骤,选定仪器与试剂,由带教老师审核同意后进行实验操作,由学生完成实验的内容并给出分析结果[3]。我们开设的设计性实验项目有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测定、中药白硇砂中NH4+离子的含量测定和中药冰硼散中冰片的含量测定。设计性实验使学生自行设计方案、自己动手准备、完成实验来体验到实验的全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理论课程的理解,提高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扩大知识面,也达到了培养学生研究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
2 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为药学类各专业后期所学的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中药炮制学、药剂学和药物分析等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将分析化学实验从理论课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立为一门课,以引起学生和教师的足够重视,并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1 加强课前预习、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预习是学生做好实验的基础。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验之前,认真阅读有关实验教材,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任务、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的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促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在实验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了加强预习环节,我们要求学生撰写实验预习报告和实验步骤,拟定实验记录表格,清楚实验的关键所在和实验成败的影响因素。同时,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检查。实践证明,预习认真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就会有条不紊,减少实验的盲目性,并能自觉养成思考质疑的学习习惯,明显提高了实验效果。
2.2 改变讲授学习方法、注重实验报告的书写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操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习,在学习中自已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实验教学是学生亲身体验操作的过程。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获取有关实验操作的基本知识,同时还要把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研究如何传授自己掌握的知识,从注重“教”转变到注重“学”,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进行自主创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
实验报告是一个实验的完结,是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实验报告不仅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还体现了学生对实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是学生实验综合素质的反映[4]。在实验报告书写中,我们鼓励学生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不要过于计较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注重思考题的分析,通过思考与讨论来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应用能力。
2.3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分析化学实验要求规范性操作,仅仅依靠教师演示难以保证教学效果,而采用多媒体加板书的综合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学进度。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使用多媒体进行实验动画、视频演示,将复杂的、枯燥的操作技能直观化,使学生轻松掌握规范性操作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此外,部分分析化学实验改由学生讲解实验,改变学生在课堂上角色,变被动为主动。过去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贯是“老师讲、学生听”。为了改变这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我们选择相对成熟稳定的实验,让学生讲解、老师补充、点评,并对不懂的问题展开讨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同时还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3 结语
分析化学是一门药学专业的基础课,强调“量”的概念,实验操作技术难度大,实验结果要求高[5]。经过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学生在理论与实际联系方面的能力明显的提高,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努力提高分析化学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使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迈向新台阶,培养符合药学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唐清.研究性学习在高师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整合中的尝试[J].化学教育,2005(5):44-45.
[2] 王春燕.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5):138.
[3] 杨晓凤,叶发青.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0):905-906,910.
[4] 陈向明,于晨.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考核方式的探索与改革[J].考试周刊,2011(73):10-11.
[5] 何文涓,袁志坚.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实验教学低碳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