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本义是“草木逐日生长”。春天是万物初生的季节。虽然对自然界来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只是不同的状态,没有好坏之分,但作为最活跃的生命体,人类天然喜欢获得、抗拒失去。草木破土而出就和婴儿呱呱坠地一样,往往能激发我们心底的愉悦情绪,然后将这种情绪理直气壮地赋予视野所及的一切。所谓“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正是如此。
每当“江汉春风起”,不只“池塘生春草”,还有“啼莺舞燕”,“一枝红杏出墙来”。庄稼人在田间辛勤耕种方不负大好春光,骚人墨士自当吟诗作赋,才能在“江月年年望相似”中留下自己专属的踪迹,或供后人凭吊,或供来者在心中迅速找到一窥良辰美景的门径,体会文字带来的那份心有灵犀的美好。漫漫文河淌过人间千年,对于浸染其中的我们来说,送来春天的不只是暖阳,还有那数不尽的读来唇齿留香的诗词歌赋。若是没有它们,春天也仅仅是春天而已。
迎春:乱花渐欲迷人眼
初春、仲春时节,最是“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的好时光。就像未来有无限希望、正在茁壮成长的新生儿一样,古代文人常将自己快乐而恬适的心情和初春、阳春的美景联系起来。纵使单纯地描摹景色,字里行间也难免流露出几分欢快。譬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钱塘湖春行》描绘的是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全诗最核心也最抢眼的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一个“争”字,让人倍感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写活了燕子忙碌而兴奋的神态,从而让全诗都洋溢着一股春的生机与活力。
论及溢满欢欣的迎春之作,晏殊的《破阵子·春景》不可不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整首词用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清明前后迷人的春日风光,以及一群乡村姑娘踏青斗草时的欢乐心情。春社新到,燕子初来,清明时节,梨花落成了片片花雨。池上漂着几点碧苔,黄鹂在叶底一声声地鸣啼着。在这和煦的春光里,一群少女走出深闺,在春之女神温柔的目光里自由嬉戏,一派天真活泼的情态。
在这样的春天里,词人是闲适而快乐的。白朴在《天净沙·春》中,写下的也是景色如画、生机盎然的春天: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春日里的山、日、风、楼阁、院子、莺燕、小桥、流水、落花,呈现一幅远景、近景、中景皆具的春意图:草长莺啼,花落燕舞,姹紫嫣红。这首小令就像一幅水墨山水画,寥寥几笔,清丽隽永,“不涉理路,不落言荃”,写出了新的意境和格调。
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白朴就是因为有着美学家的欣赏力,才能在寻常人司空见惯的景物中敏锐地观察和体验到春天的动人之处,提炼出最具感染力的文学表达。事实上,古代很多文学家都有着一双发现美、发现春天的眼睛。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像白居易、晏殊和白朴一样,欣喜地发现春天,并为之感动不已,从而激起创作欲望,写下不朽的名作,留给后人丰富的美学享受。 王安石《泊船瓜洲》时,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宛若纤纤素手,轻抚过山间河畔,整个人间须臾之间就换了容颜。刘方平望《夜月》,情景交织之下感叹“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那份静谧,那份安闲,那份投入,都在“虫声”报春中跃然纸上。苏轼注意到“蒌蒿满地芦芽短”,作为饕餮界重要一员的他立马意识到“正是河豚欲上时”的春天到了。《惠崇春江晚景》短短28个字,视野之内都是非常生活化的事物和场景,但组合在一起时却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活泼生动又异趣横生,词人对于文字之美的体悟和把握,已臻化境。而用文字切分脑海中影像,以类似蒙太奇的手法引诗入画,是不少大家的拿手好戏,杜甫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岑参的“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无不是这类诗文中的翘楚。
无论古今,我们因为怀抱着希望或满足,才会敞开心怀,欣然让春风春雨春花春月染上跃跃欲试的情绪,变得美起来、有意义起来。所以自己下地耕作、种菜养花的杜甫会觉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韩愈会认为“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高鼎笔下的“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而王昌龄笔下不知愁的闺中少妇却“春日凝妆上翠楼”。在笔者看来,正可谓迎春之喜乐,喜在新,乐在心,“万紫千红总是春”罢了。
惜春:人面不知何处去
越是美丽的东西,越容易让人患得患失。新生儿也会长大,在他渐渐宽阔的背影后面,总少不了既欣慰又珍惜的目光追随。春天里的花朵,含苞待放时令人憧憬,绽放时诱人陶醉,但花无百日红,即便眼前依旧是满山含翠,但想到时光就像东流水,永远都是一去难再追,又怎会不生出几分“江水流春去欲尽”之感喟呢?张若虚这首《春江花月夜》素有“孤篇盖全唐”之盛誉,细细品味,实乃千古绝唱: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凡是能在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名作,或多或少都会留下“金句”。但此诗不凡之处在于全诗36句,未有一句光彩稍逊,无一不是“金句”,令人不由得击节赞赏、叹为观止。难怪闻一多会说:“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既如此,笔者也不再赘言,只是古人还有很多作品,纵使没有“孤篇盖全唐”的美誉,但穿越千百年厚重的历史,依然能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引发今人长长的沉思,譬如崔护这首《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人孟棨《本事诗》和宋代《太平广记》记载了此诗“本事”: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长安南郊偶遇一位美丽少女,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不遇,于是题写此诗。这段记载颇具传奇小说色彩,其真实性也难以得到其他史料的印证。但只要口中反复吟咏着“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想象着和桃花相映红的少女到底是怎样的风韵,就不由得会为这场春天里没有结局的美丽邂逅而怅然若失。是的,少男、少女,春风、桃花,那么美的时光,那么美的画面,只过了一个年头,就失了颜色。如此两个前后映照、场景相同的简单场面,就让读者好像看了一幕电影,青春散场,爱情无踪,又怎会不唏嘘惋惜呢?
从暮春时节残红飘零的景象中,感悟到年华易逝、青春难再,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王令因“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而感怀,李清照在“淡荡春光寒食天”里“梦回山枕隐花钿”,关汉卿“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朱服“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黄庭坚问“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贺铸也“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这几许“闲情”,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里,如风筝一般,飘飘荡荡、摇摇欲坠,怎一番满腹思绪,怎一个人潮人海中孤立,“只有春知处”。寥寥几笔,词人就把那种种欲说却不可说、不能说的美丽与哀愁都写尽了。
惜春之人未必皆作哀歌。古往今来的文学家们总会在相似的场景下,抒发不尽相同甚至截然不同的心声,而这也恰恰是文辞之美,因为它承载的是思考,留住的是才华和自由。所以“知春不久归”时,韩愈可以批评“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孟浩然可以劝友人“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苏舜钦可以“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苏轼则豁达地对自己说“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总之是“诗酒趁年华”吧。 叹春:泪眼问花花不语
渐行渐远时惋惜,江湖相忘时却难免伤感。在失去之前和失去之后,人们的疼痛指数显然是不一样的。春天垂暮,就像我们苍老,早已知道无法挽回,但想到美景不再,想到那些雄心壮志、情深意浓,都已离我们远去,心中的忧愁、感伤,甚至苦闷、怨恨,也就可以理解了。特别是那些人生跌宕波折的骚人墨士,在繁华落尽、青春已逝之际,最是心绪难平。譬如先为殿上君、后为阶下囚的李煜,他的《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可谓字字含恨、句句带伤: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这首词应当是李后主在凉城被围中所作。围城危急,身为皇帝却无力抵御,缅怀往事,只剩下触目伤情。所以词中祭祀宗庙的“樱桃落尽”,相传为失国蜀帝杜宇之魂所化的“子规啼月”,“惆怅”、“寂寥”,所以烟是“残”的,草是“低迷”的,再见到伊人“空”持罗带,又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呢?全词所发出的亡国之哀怨,恰巧放在了春去夏来的背景下,情景相称,愈发深切感人。纵使心有怒其不争之意,也只能发哀其不幸之情了。诗文的魅力,可见一斑。
在暮春寄慨最深的当属辛弃疾。这位当年“气吞万里如虎”的抗金英雄,南渡后难酬驱乱报国之志,只能是“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他的《摸鱼儿》一词,可以说是伤春词中的绝唱: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上阕中,“落红无数”,“春又归去”,词人心绪不宁,是哀婉,是叹惜,更是一种迷惘和无可奈何。下阕中,词人的情绪变得激烈起来,借“佳期又误”,“脉脉此情谁诉”表达自己的愤懑不平,是控诉,更是一种诅咒。可即便“玉环飞燕皆尘土”,词人已如同西沉的太阳,也只有“烟柳断肠处”这个归宿了。春残花落,蛾眉遭妒的描写中难掩一片深深的忧国之情,这等格调和胸怀,难怪梁启超评价这首词:“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当然,除去失了江山的帝王和老骥伏枥的迟暮英雄,最喜欢感叹大好春光已逝的还是妇人们。在古代的社会生态里,女子生来即在牢牢的枷锁之中,似乎只有忍耐和等待两种人生选择。因此,文学作品中暮春时节的怨女怨妇就显得尤其多。欧阳修的《蝶恋花》就是此中精品: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首句三个“深”字叠用,音韵之美已让人满口生津,女主角形同囚居之苦也在寥寥三个字间映入眼帘。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层层递进:因花有泪,因泪问花,花竟不语,且又乱落。“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正是隽永天成的宗师境界。
叹春叹成文学佳作的女子,不止生活在欧阳永叔笔下。女子伤春似乎是古今中外的文人都很热衷的题材。或许在他们眼里,楚楚动人却身不由己、韶华易逝的女子,和春天的意象最是贴切。所以李白才会替笔下的女子问“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王昌龄笔下的少妇才会“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温庭筠笔下“惆怅谢家池阁”的女子才会自怜“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刘禹锡笔下“新妆宜面下朱楼”的宫女甚至觉得“深锁春光一院愁”。
叹春未必皆伤春。秦观可以吟唱着“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忧伤得人比黄花、“昔年多病厌芳尊”的钱惟演,也可以“今日芳尊惟恐浅”,借酒浇愁。但杜甫也能“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杜牧更是安慰自己“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审言显然认为有朋友的春天才欢乐,虽然“独在异乡为异客”,依然满怀希望地“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苏轼最为超凡脱俗,他一边潇洒地提议“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边自白“一蓑烟雨任平生”。也许唯有东坡居士这般豁达超脱,才能真正做到“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吧。
每当“江汉春风起”,不只“池塘生春草”,还有“啼莺舞燕”,“一枝红杏出墙来”。庄稼人在田间辛勤耕种方不负大好春光,骚人墨士自当吟诗作赋,才能在“江月年年望相似”中留下自己专属的踪迹,或供后人凭吊,或供来者在心中迅速找到一窥良辰美景的门径,体会文字带来的那份心有灵犀的美好。漫漫文河淌过人间千年,对于浸染其中的我们来说,送来春天的不只是暖阳,还有那数不尽的读来唇齿留香的诗词歌赋。若是没有它们,春天也仅仅是春天而已。
迎春:乱花渐欲迷人眼
初春、仲春时节,最是“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的好时光。就像未来有无限希望、正在茁壮成长的新生儿一样,古代文人常将自己快乐而恬适的心情和初春、阳春的美景联系起来。纵使单纯地描摹景色,字里行间也难免流露出几分欢快。譬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钱塘湖春行》描绘的是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全诗最核心也最抢眼的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一个“争”字,让人倍感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写活了燕子忙碌而兴奋的神态,从而让全诗都洋溢着一股春的生机与活力。
论及溢满欢欣的迎春之作,晏殊的《破阵子·春景》不可不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整首词用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清明前后迷人的春日风光,以及一群乡村姑娘踏青斗草时的欢乐心情。春社新到,燕子初来,清明时节,梨花落成了片片花雨。池上漂着几点碧苔,黄鹂在叶底一声声地鸣啼着。在这和煦的春光里,一群少女走出深闺,在春之女神温柔的目光里自由嬉戏,一派天真活泼的情态。
在这样的春天里,词人是闲适而快乐的。白朴在《天净沙·春》中,写下的也是景色如画、生机盎然的春天: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春日里的山、日、风、楼阁、院子、莺燕、小桥、流水、落花,呈现一幅远景、近景、中景皆具的春意图:草长莺啼,花落燕舞,姹紫嫣红。这首小令就像一幅水墨山水画,寥寥几笔,清丽隽永,“不涉理路,不落言荃”,写出了新的意境和格调。
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白朴就是因为有着美学家的欣赏力,才能在寻常人司空见惯的景物中敏锐地观察和体验到春天的动人之处,提炼出最具感染力的文学表达。事实上,古代很多文学家都有着一双发现美、发现春天的眼睛。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像白居易、晏殊和白朴一样,欣喜地发现春天,并为之感动不已,从而激起创作欲望,写下不朽的名作,留给后人丰富的美学享受。 王安石《泊船瓜洲》时,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宛若纤纤素手,轻抚过山间河畔,整个人间须臾之间就换了容颜。刘方平望《夜月》,情景交织之下感叹“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那份静谧,那份安闲,那份投入,都在“虫声”报春中跃然纸上。苏轼注意到“蒌蒿满地芦芽短”,作为饕餮界重要一员的他立马意识到“正是河豚欲上时”的春天到了。《惠崇春江晚景》短短28个字,视野之内都是非常生活化的事物和场景,但组合在一起时却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活泼生动又异趣横生,词人对于文字之美的体悟和把握,已臻化境。而用文字切分脑海中影像,以类似蒙太奇的手法引诗入画,是不少大家的拿手好戏,杜甫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岑参的“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无不是这类诗文中的翘楚。
无论古今,我们因为怀抱着希望或满足,才会敞开心怀,欣然让春风春雨春花春月染上跃跃欲试的情绪,变得美起来、有意义起来。所以自己下地耕作、种菜养花的杜甫会觉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韩愈会认为“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高鼎笔下的“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而王昌龄笔下不知愁的闺中少妇却“春日凝妆上翠楼”。在笔者看来,正可谓迎春之喜乐,喜在新,乐在心,“万紫千红总是春”罢了。
惜春:人面不知何处去
越是美丽的东西,越容易让人患得患失。新生儿也会长大,在他渐渐宽阔的背影后面,总少不了既欣慰又珍惜的目光追随。春天里的花朵,含苞待放时令人憧憬,绽放时诱人陶醉,但花无百日红,即便眼前依旧是满山含翠,但想到时光就像东流水,永远都是一去难再追,又怎会不生出几分“江水流春去欲尽”之感喟呢?张若虚这首《春江花月夜》素有“孤篇盖全唐”之盛誉,细细品味,实乃千古绝唱: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凡是能在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名作,或多或少都会留下“金句”。但此诗不凡之处在于全诗36句,未有一句光彩稍逊,无一不是“金句”,令人不由得击节赞赏、叹为观止。难怪闻一多会说:“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既如此,笔者也不再赘言,只是古人还有很多作品,纵使没有“孤篇盖全唐”的美誉,但穿越千百年厚重的历史,依然能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引发今人长长的沉思,譬如崔护这首《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人孟棨《本事诗》和宋代《太平广记》记载了此诗“本事”: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长安南郊偶遇一位美丽少女,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不遇,于是题写此诗。这段记载颇具传奇小说色彩,其真实性也难以得到其他史料的印证。但只要口中反复吟咏着“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想象着和桃花相映红的少女到底是怎样的风韵,就不由得会为这场春天里没有结局的美丽邂逅而怅然若失。是的,少男、少女,春风、桃花,那么美的时光,那么美的画面,只过了一个年头,就失了颜色。如此两个前后映照、场景相同的简单场面,就让读者好像看了一幕电影,青春散场,爱情无踪,又怎会不唏嘘惋惜呢?
从暮春时节残红飘零的景象中,感悟到年华易逝、青春难再,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王令因“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而感怀,李清照在“淡荡春光寒食天”里“梦回山枕隐花钿”,关汉卿“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朱服“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黄庭坚问“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贺铸也“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这几许“闲情”,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里,如风筝一般,飘飘荡荡、摇摇欲坠,怎一番满腹思绪,怎一个人潮人海中孤立,“只有春知处”。寥寥几笔,词人就把那种种欲说却不可说、不能说的美丽与哀愁都写尽了。
惜春之人未必皆作哀歌。古往今来的文学家们总会在相似的场景下,抒发不尽相同甚至截然不同的心声,而这也恰恰是文辞之美,因为它承载的是思考,留住的是才华和自由。所以“知春不久归”时,韩愈可以批评“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孟浩然可以劝友人“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苏舜钦可以“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苏轼则豁达地对自己说“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总之是“诗酒趁年华”吧。 叹春:泪眼问花花不语
渐行渐远时惋惜,江湖相忘时却难免伤感。在失去之前和失去之后,人们的疼痛指数显然是不一样的。春天垂暮,就像我们苍老,早已知道无法挽回,但想到美景不再,想到那些雄心壮志、情深意浓,都已离我们远去,心中的忧愁、感伤,甚至苦闷、怨恨,也就可以理解了。特别是那些人生跌宕波折的骚人墨士,在繁华落尽、青春已逝之际,最是心绪难平。譬如先为殿上君、后为阶下囚的李煜,他的《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可谓字字含恨、句句带伤: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这首词应当是李后主在凉城被围中所作。围城危急,身为皇帝却无力抵御,缅怀往事,只剩下触目伤情。所以词中祭祀宗庙的“樱桃落尽”,相传为失国蜀帝杜宇之魂所化的“子规啼月”,“惆怅”、“寂寥”,所以烟是“残”的,草是“低迷”的,再见到伊人“空”持罗带,又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呢?全词所发出的亡国之哀怨,恰巧放在了春去夏来的背景下,情景相称,愈发深切感人。纵使心有怒其不争之意,也只能发哀其不幸之情了。诗文的魅力,可见一斑。
在暮春寄慨最深的当属辛弃疾。这位当年“气吞万里如虎”的抗金英雄,南渡后难酬驱乱报国之志,只能是“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他的《摸鱼儿》一词,可以说是伤春词中的绝唱: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上阕中,“落红无数”,“春又归去”,词人心绪不宁,是哀婉,是叹惜,更是一种迷惘和无可奈何。下阕中,词人的情绪变得激烈起来,借“佳期又误”,“脉脉此情谁诉”表达自己的愤懑不平,是控诉,更是一种诅咒。可即便“玉环飞燕皆尘土”,词人已如同西沉的太阳,也只有“烟柳断肠处”这个归宿了。春残花落,蛾眉遭妒的描写中难掩一片深深的忧国之情,这等格调和胸怀,难怪梁启超评价这首词:“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当然,除去失了江山的帝王和老骥伏枥的迟暮英雄,最喜欢感叹大好春光已逝的还是妇人们。在古代的社会生态里,女子生来即在牢牢的枷锁之中,似乎只有忍耐和等待两种人生选择。因此,文学作品中暮春时节的怨女怨妇就显得尤其多。欧阳修的《蝶恋花》就是此中精品: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首句三个“深”字叠用,音韵之美已让人满口生津,女主角形同囚居之苦也在寥寥三个字间映入眼帘。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层层递进:因花有泪,因泪问花,花竟不语,且又乱落。“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正是隽永天成的宗师境界。
叹春叹成文学佳作的女子,不止生活在欧阳永叔笔下。女子伤春似乎是古今中外的文人都很热衷的题材。或许在他们眼里,楚楚动人却身不由己、韶华易逝的女子,和春天的意象最是贴切。所以李白才会替笔下的女子问“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王昌龄笔下的少妇才会“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温庭筠笔下“惆怅谢家池阁”的女子才会自怜“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刘禹锡笔下“新妆宜面下朱楼”的宫女甚至觉得“深锁春光一院愁”。
叹春未必皆伤春。秦观可以吟唱着“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忧伤得人比黄花、“昔年多病厌芳尊”的钱惟演,也可以“今日芳尊惟恐浅”,借酒浇愁。但杜甫也能“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杜牧更是安慰自己“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审言显然认为有朋友的春天才欢乐,虽然“独在异乡为异客”,依然满怀希望地“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苏轼最为超凡脱俗,他一边潇洒地提议“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边自白“一蓑烟雨任平生”。也许唯有东坡居士这般豁达超脱,才能真正做到“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