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经济社会转型、学校重经济扶贫轻思想道德教育、个人主观认知偏差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解决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的工作,要形成一个包括经济扶贫与思想道德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心理和谐、构建和谐校园、加强和改进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等在内的综合性对策体系。
[关键词]高校 贫困大学生 思想道德
[作者简介]刘帮胜(1956- ),男,河南信阳人,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为高校德育理论与实践。(河南 郑州 450011)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6-0053-02
据统计,截至2005年8月,我国贫困大学生约占高校学生总数的26%。大部分贫困大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有信念有抱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能够正视困难。同时,部分贫困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比较独特的思想道德问题。解决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他们健康、和谐成长,是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贫困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道德问题
1.有功利主义倾向,淡化了社会责任感。贫困大学生对贫困有刻骨铭心的体会,他们学习目标明确,渴望靠自己的努力摆脱贫穷,转换阶层提高社会地位。这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彰显了公平正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但是,部分贫困大学生过于功利,对自己对社会的评价都以自我目标的实现为满意尺度。对自我来说,把全部精力投入学习,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单纯追求学习成绩,希望毕业后找一份好的工作,早日报答父母,摆脱贫困的生活处境。至于社会责任或其他人的感受,他们认为与自己的奋斗目标无关而很少考虑。对于社会,如果自己的目标顺利实现,认为那纯粹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与别人和社会无关,很少想到为社会承担点什么责任。如果实现不了,遇到了阻力,就觉得社会不公平,机遇不平等,看不到社会长期以来对自己的支持和帮助,对未来迷茫悲观,觉得气馁、无奈,也很无助,有很深的失败感、挫折感,甚至滋生了“社会对我如此薄情,我为何要为社会付出”的感叹。无论成功与否,这种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看重的是自己的终极目标,淡化了对社会责任感的担当。
2.人际交往困难,不利于贫困大学生的价值实现。贫困大学生带着自己的理想和父母的殷切期盼来到大学,渴望学业有成、赢得尊重,向往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但是,过于关注自身物质经济的困难、业余爱好的贫乏、生活情趣的单调、艺术修养的空白而使他们裹足不前。特别是当今高校的一些大学生,缺乏一种宁静恬淡的学知识求真理的学风,崇尚奢华;贫困大学生囊中羞涩,为生计发愁,为生活奔波,经济上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缺乏自信。他们往往不能在众人面前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的能力总持怀疑态度,总觉得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真正融入群体中。长期游离于集体和群体生活之外,人际交往能力很难提高,造成人际交往困难。“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85%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人际交往实际上是“个体或集体彼此需求满足的需要状态”,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对他们今后融入集体开展团队合作可能会制造障碍,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和价值的实现。
3.贫困大学生敏感、焦虑,可能诱发不道德行为。贫困大学生凭着个人的努力考入大学,实现了自己和家人的梦想,他们好胜、好强,不甘落后,对被尊重与否所引起的情感反应十分强烈,对于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相当敏感。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对同学与老师的好意总摆脱不了被施舍的感觉,甚至把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当成是对自己的嘲弄、怜悯,同学间不经意的一句笑话使其对号入座而深深地刺伤他们的心灵。贫困大学生这种内在的过度敏感为其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使其变得脆弱而易受挫折。如果能恰当引导进行自我调节,便可以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如果听任这种情绪发酵,可能会产生对他人或社会的不满与愤恨,进而扭曲成攻击性行为。
贫困大学生承受着经济困难的压力、学习紧张的压力、考试不理想的压力、就业难的压力,过大的压力使他们对学业能否顺利完成和未来前途感到苦闷、焦虑。如果经过努力仍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不能改变自身的处境,可能会失去生活信心,产生绝望心理,甚至采取极端方式以寻求解脱。
二、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成因分析
1.转型期的经济社会问题在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反映。大学生贫困问题的产生有其客观原因。首先,经济原因是导致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相对于日益扩大的贫困生需求,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及其体系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次,就业机制的变化给贫困大学生带来很大影响。当今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激烈竞争的就业压力对部分贫困大学生和谐道德的形成造成消极影响。再次,社会阶层的分化打破了大学校园的宁静生活,对大学生的人生选择与价值观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社会阶层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具体利益不同,尤其是贫富学生的生活习惯反差巨大,使得贫困大学生生活上面临很大的压力。最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滞后,拜金主义、拜权主义、拜名主义、功利主义在大学校园渗透,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在一些大学生中颇为流行,崇高感、使命感、道德感、责任感淡化,在这样的环境中贫困大学生缺乏思想深度,道德选择意识薄弱。
2.部分高校存在重经济扶贫轻思想道德教育的倾向。有些贫困大学生不仅在经济上是一个贫困的群体,在精神上也是一个贫困的群体。为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物质帮助、法律保障、政策支持等诸多的措施。高校纷纷作出“不让一个孩子因缴不起学费而辍学”的承诺,并相应地建立了“奖、贷、助、补、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贫困生政策体系, 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开办针对贫困生入学的“绿色通道”, 基本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但部分高校也存在重经济扶贫轻精神扶贫的问题,相对弱化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状况了解、关注很少,忽视了助困工作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忽略了他们的思想问题和道德缺陷,对贫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不够,助困与育人相脱节。有的高校资助方式不当,例如,用某种明示或暗示的标志注明贫困生的身份,让贫困大学生在接受资助时公开亮相并向资助者反复鞠躬、敬礼等,使一些贫困大学生感到在物质上受到资助的时候精神上却遭受重创,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可怜的被施舍者,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
3.主观认识出现偏差导致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贫困大学生中学阶段与大学阶段自我认识前后矛盾。中学阶段刻苦用功,学习成绩优秀,生活在赞许和羡慕的氛围中,是老师、父母和邻居表扬的对象和励志教育的典型楷模,心中充满了成功感、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觉得自己是最棒的。进入大学后,由于同学们成绩相当,学习成绩不再是优秀与否的唯一评判标准,原来建立在成绩优秀基础上的自信荡然无存。贫困大学生发现自己在经济能力、艺术修养等方面与其他同学存在巨大差距,生活习惯和情趣爱好与其他人不一样,本想通过读大学改变命运,然而现实和理想有时差距甚远,开始否定自己、怀疑自己,高估别人的优势,夸大自己的劣势。这种前后自我认识的强烈反差,给贫困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沉重的打击。部分贫困大学生消极对待贫困,不是把贫困看做成长经历和历练,而是当成生活中难以承受的挫折。还有一些贫困大学生把贫困当成理由,政府、社会、学校应该关心、照顾,困难应该得到解决。一旦觉得自己得到的关心和照顾没有别人多时就失落、烦恼、愤怒,没有感恩之心,缺乏知恩报恩的胸怀。
三、解决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对策
1.坚持协调发展,统筹贫困大学生经济扶贫与思想道德教育。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贫困大学生经济扶贫与思想道德教育,克服重“经济扶贫”轻“精神扶贫”的错误观念,实现从单一的经济扶助到全方位的教育管理,坚持物质资助与道德教育并重。一方面,要做好贫困大学生经济扶贫工作,建立扶助贫困生的有效机制,最大限度地减轻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负担,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建立健全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社会保险机构参与、社会资助、校内资助相配套的多位一体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成立专门的学生贷款、资助部门,统一负责组织学生的贷款工作,加强对贫困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考核证实, 科学界定贫困生。创新奖学金评定制度,设立贫困生奖学金项目或贫困生资助专项资金。加大对贫困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指导和支持,为他们在校内和社会上开拓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等自助机会。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引导贫困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确立合理的就业标准,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另一方面,要做好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培育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他们以适当方式回报社会,感恩社会;引导贫困大学生培养积极进取、诚实守信的意识,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统筹经济扶贫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经济扶贫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以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贫困大学生自信自立自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辅之以经济帮助和生活关怀,以实实在在的经济实惠增强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说服力和实效性,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扶贫和思想道德教育协调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和谐。当代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困难使他们觉得前途迷茫,各种复杂的困扰使他们焦虑,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痛苦。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和正确的引导、教育,可能诱发过激行为,导致严重的道德问题。首先,要加强心理辅导力度,培养贫困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展心理咨询工作,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危机和负荷,进行启发、引导和教育,给予温暖、理解和抚慰,消除和缓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形成健全人格。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调控能力,开展挫折教育,提高他们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在给予贫困大学生资助的同时,要保护学生的贫困隐私权并引导其能力建设。以服务为实质内容,以情感为感化力量,以解决困难为突破点,“要深入大学生、了解大学生、服务大学生”,为大学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帮助他们“处理好成长过程中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其次,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引导他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造成心理贫困的原因既有客观上经济贫困的因素,同时更有对贫困的非理性认知。要引导他们认识到物质贫困并不可怕,贫困虽然影响学业,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贫困可以磨砺意志,促人奋发图强,处理得当反而是一种精神财富。认知自己的优势,接受自己的劣势,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擅长的事情上,从中获取乐趣和成就感,强化自信。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从现实出发规划自己的生活,顺利完成学业。
3.优化育人氛围,构建和谐校园。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往的家园,大学生深受校园人文环境的影响。大学校园厚重的人文积淀在滋养着他们的精神,濡化着他们的道德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秉性气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育人氛围对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和谐校园来涵育贫困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构建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校园,高校必须唱响道德主旋律,明确表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欣赏什么,牢固占领道德建设主阵地。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意向和消费行为,树立健康、节俭消费观,提倡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大力抵制奢侈、浪费、享乐的消费观,在大学校园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年级、班级、宿舍等小群体环境的人际互动,培养团结友爱、相互理解、互相帮助的良好风气,努力营造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的良好氛围。教育大学生尊重贫困生的生活习惯、文化差异,尊重贫困大学生人格,鼓励其他同学走近贫困生,形成亲密、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教师和管理人员要给贫困大学生以耐心、爱心、关心,理解帮助他们,让贫困大学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经常性地开展大学生道德素质建设主题活动,使贫困大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展示自我,积累自信。引导贫困大学生克服人际交往的认识偏差和方法障碍,帮助他们改善人际关系环境,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4.加强和改进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探索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创新德育教学内容,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利用网页设计、Blog、网上聊天等现代多媒体技术,对包括贫困生在内的广大大学生开展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幸福观和苦乐观等。增强道德教育的吸引力、愉悦感,运用优秀的人格、富有感情的教育素材、沟通方式和热情奔放的教育氛围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进一步加强传统方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改革德育课程体系,改变重智轻德的不良倾向,从道德视角对各门课程的道德价值进行开发,在非德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思想,使贫困大学生在各个学科和所有的课程中都能汲取道德营养。既教授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既要教会学生做事,又要教会学生做人,使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以德才兼备的贫困校友中的成功人士为榜样,在贫困大学生中开展励志教育,为他们提供精神鼓励、实践指导和思路启发,激励贫困大学生重德自强,使他们明白贫乏的物质条件确实会给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带来一定的困难。但这障碍首先是来自于心理的,金钱不是快乐、友情的必要条件,重要的是学会拥有感恩和仁慈的心态与健全强大的人格。
[参考文献]
[1](美)戴尔·卡耐基.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M].肖云闲,冯明,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
[2]刘娜,王秀阁.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
[3]张建鹏.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2).
[关键词]高校 贫困大学生 思想道德
[作者简介]刘帮胜(1956- ),男,河南信阳人,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为高校德育理论与实践。(河南 郑州 450011)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6-0053-02
据统计,截至2005年8月,我国贫困大学生约占高校学生总数的26%。大部分贫困大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有信念有抱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能够正视困难。同时,部分贫困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比较独特的思想道德问题。解决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他们健康、和谐成长,是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贫困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道德问题
1.有功利主义倾向,淡化了社会责任感。贫困大学生对贫困有刻骨铭心的体会,他们学习目标明确,渴望靠自己的努力摆脱贫穷,转换阶层提高社会地位。这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彰显了公平正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但是,部分贫困大学生过于功利,对自己对社会的评价都以自我目标的实现为满意尺度。对自我来说,把全部精力投入学习,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单纯追求学习成绩,希望毕业后找一份好的工作,早日报答父母,摆脱贫困的生活处境。至于社会责任或其他人的感受,他们认为与自己的奋斗目标无关而很少考虑。对于社会,如果自己的目标顺利实现,认为那纯粹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与别人和社会无关,很少想到为社会承担点什么责任。如果实现不了,遇到了阻力,就觉得社会不公平,机遇不平等,看不到社会长期以来对自己的支持和帮助,对未来迷茫悲观,觉得气馁、无奈,也很无助,有很深的失败感、挫折感,甚至滋生了“社会对我如此薄情,我为何要为社会付出”的感叹。无论成功与否,这种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看重的是自己的终极目标,淡化了对社会责任感的担当。
2.人际交往困难,不利于贫困大学生的价值实现。贫困大学生带着自己的理想和父母的殷切期盼来到大学,渴望学业有成、赢得尊重,向往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但是,过于关注自身物质经济的困难、业余爱好的贫乏、生活情趣的单调、艺术修养的空白而使他们裹足不前。特别是当今高校的一些大学生,缺乏一种宁静恬淡的学知识求真理的学风,崇尚奢华;贫困大学生囊中羞涩,为生计发愁,为生活奔波,经济上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缺乏自信。他们往往不能在众人面前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的能力总持怀疑态度,总觉得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真正融入群体中。长期游离于集体和群体生活之外,人际交往能力很难提高,造成人际交往困难。“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85%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人际交往实际上是“个体或集体彼此需求满足的需要状态”,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对他们今后融入集体开展团队合作可能会制造障碍,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和价值的实现。
3.贫困大学生敏感、焦虑,可能诱发不道德行为。贫困大学生凭着个人的努力考入大学,实现了自己和家人的梦想,他们好胜、好强,不甘落后,对被尊重与否所引起的情感反应十分强烈,对于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相当敏感。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对同学与老师的好意总摆脱不了被施舍的感觉,甚至把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当成是对自己的嘲弄、怜悯,同学间不经意的一句笑话使其对号入座而深深地刺伤他们的心灵。贫困大学生这种内在的过度敏感为其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使其变得脆弱而易受挫折。如果能恰当引导进行自我调节,便可以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如果听任这种情绪发酵,可能会产生对他人或社会的不满与愤恨,进而扭曲成攻击性行为。
贫困大学生承受着经济困难的压力、学习紧张的压力、考试不理想的压力、就业难的压力,过大的压力使他们对学业能否顺利完成和未来前途感到苦闷、焦虑。如果经过努力仍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不能改变自身的处境,可能会失去生活信心,产生绝望心理,甚至采取极端方式以寻求解脱。
二、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成因分析
1.转型期的经济社会问题在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反映。大学生贫困问题的产生有其客观原因。首先,经济原因是导致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相对于日益扩大的贫困生需求,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及其体系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次,就业机制的变化给贫困大学生带来很大影响。当今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激烈竞争的就业压力对部分贫困大学生和谐道德的形成造成消极影响。再次,社会阶层的分化打破了大学校园的宁静生活,对大学生的人生选择与价值观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社会阶层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具体利益不同,尤其是贫富学生的生活习惯反差巨大,使得贫困大学生生活上面临很大的压力。最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滞后,拜金主义、拜权主义、拜名主义、功利主义在大学校园渗透,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在一些大学生中颇为流行,崇高感、使命感、道德感、责任感淡化,在这样的环境中贫困大学生缺乏思想深度,道德选择意识薄弱。
2.部分高校存在重经济扶贫轻思想道德教育的倾向。有些贫困大学生不仅在经济上是一个贫困的群体,在精神上也是一个贫困的群体。为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物质帮助、法律保障、政策支持等诸多的措施。高校纷纷作出“不让一个孩子因缴不起学费而辍学”的承诺,并相应地建立了“奖、贷、助、补、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贫困生政策体系, 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开办针对贫困生入学的“绿色通道”, 基本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但部分高校也存在重经济扶贫轻精神扶贫的问题,相对弱化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状况了解、关注很少,忽视了助困工作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忽略了他们的思想问题和道德缺陷,对贫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不够,助困与育人相脱节。有的高校资助方式不当,例如,用某种明示或暗示的标志注明贫困生的身份,让贫困大学生在接受资助时公开亮相并向资助者反复鞠躬、敬礼等,使一些贫困大学生感到在物质上受到资助的时候精神上却遭受重创,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可怜的被施舍者,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
3.主观认识出现偏差导致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贫困大学生中学阶段与大学阶段自我认识前后矛盾。中学阶段刻苦用功,学习成绩优秀,生活在赞许和羡慕的氛围中,是老师、父母和邻居表扬的对象和励志教育的典型楷模,心中充满了成功感、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觉得自己是最棒的。进入大学后,由于同学们成绩相当,学习成绩不再是优秀与否的唯一评判标准,原来建立在成绩优秀基础上的自信荡然无存。贫困大学生发现自己在经济能力、艺术修养等方面与其他同学存在巨大差距,生活习惯和情趣爱好与其他人不一样,本想通过读大学改变命运,然而现实和理想有时差距甚远,开始否定自己、怀疑自己,高估别人的优势,夸大自己的劣势。这种前后自我认识的强烈反差,给贫困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沉重的打击。部分贫困大学生消极对待贫困,不是把贫困看做成长经历和历练,而是当成生活中难以承受的挫折。还有一些贫困大学生把贫困当成理由,政府、社会、学校应该关心、照顾,困难应该得到解决。一旦觉得自己得到的关心和照顾没有别人多时就失落、烦恼、愤怒,没有感恩之心,缺乏知恩报恩的胸怀。
三、解决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对策
1.坚持协调发展,统筹贫困大学生经济扶贫与思想道德教育。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贫困大学生经济扶贫与思想道德教育,克服重“经济扶贫”轻“精神扶贫”的错误观念,实现从单一的经济扶助到全方位的教育管理,坚持物质资助与道德教育并重。一方面,要做好贫困大学生经济扶贫工作,建立扶助贫困生的有效机制,最大限度地减轻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负担,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建立健全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社会保险机构参与、社会资助、校内资助相配套的多位一体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成立专门的学生贷款、资助部门,统一负责组织学生的贷款工作,加强对贫困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考核证实, 科学界定贫困生。创新奖学金评定制度,设立贫困生奖学金项目或贫困生资助专项资金。加大对贫困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指导和支持,为他们在校内和社会上开拓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等自助机会。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引导贫困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确立合理的就业标准,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另一方面,要做好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培育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他们以适当方式回报社会,感恩社会;引导贫困大学生培养积极进取、诚实守信的意识,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统筹经济扶贫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经济扶贫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以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贫困大学生自信自立自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辅之以经济帮助和生活关怀,以实实在在的经济实惠增强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说服力和实效性,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扶贫和思想道德教育协调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和谐。当代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困难使他们觉得前途迷茫,各种复杂的困扰使他们焦虑,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痛苦。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和正确的引导、教育,可能诱发过激行为,导致严重的道德问题。首先,要加强心理辅导力度,培养贫困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展心理咨询工作,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危机和负荷,进行启发、引导和教育,给予温暖、理解和抚慰,消除和缓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形成健全人格。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调控能力,开展挫折教育,提高他们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在给予贫困大学生资助的同时,要保护学生的贫困隐私权并引导其能力建设。以服务为实质内容,以情感为感化力量,以解决困难为突破点,“要深入大学生、了解大学生、服务大学生”,为大学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帮助他们“处理好成长过程中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其次,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引导他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造成心理贫困的原因既有客观上经济贫困的因素,同时更有对贫困的非理性认知。要引导他们认识到物质贫困并不可怕,贫困虽然影响学业,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贫困可以磨砺意志,促人奋发图强,处理得当反而是一种精神财富。认知自己的优势,接受自己的劣势,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擅长的事情上,从中获取乐趣和成就感,强化自信。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从现实出发规划自己的生活,顺利完成学业。
3.优化育人氛围,构建和谐校园。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往的家园,大学生深受校园人文环境的影响。大学校园厚重的人文积淀在滋养着他们的精神,濡化着他们的道德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秉性气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育人氛围对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和谐校园来涵育贫困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构建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校园,高校必须唱响道德主旋律,明确表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欣赏什么,牢固占领道德建设主阵地。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意向和消费行为,树立健康、节俭消费观,提倡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大力抵制奢侈、浪费、享乐的消费观,在大学校园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年级、班级、宿舍等小群体环境的人际互动,培养团结友爱、相互理解、互相帮助的良好风气,努力营造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的良好氛围。教育大学生尊重贫困生的生活习惯、文化差异,尊重贫困大学生人格,鼓励其他同学走近贫困生,形成亲密、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教师和管理人员要给贫困大学生以耐心、爱心、关心,理解帮助他们,让贫困大学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经常性地开展大学生道德素质建设主题活动,使贫困大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展示自我,积累自信。引导贫困大学生克服人际交往的认识偏差和方法障碍,帮助他们改善人际关系环境,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4.加强和改进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探索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创新德育教学内容,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利用网页设计、Blog、网上聊天等现代多媒体技术,对包括贫困生在内的广大大学生开展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幸福观和苦乐观等。增强道德教育的吸引力、愉悦感,运用优秀的人格、富有感情的教育素材、沟通方式和热情奔放的教育氛围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进一步加强传统方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改革德育课程体系,改变重智轻德的不良倾向,从道德视角对各门课程的道德价值进行开发,在非德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思想,使贫困大学生在各个学科和所有的课程中都能汲取道德营养。既教授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既要教会学生做事,又要教会学生做人,使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以德才兼备的贫困校友中的成功人士为榜样,在贫困大学生中开展励志教育,为他们提供精神鼓励、实践指导和思路启发,激励贫困大学生重德自强,使他们明白贫乏的物质条件确实会给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带来一定的困难。但这障碍首先是来自于心理的,金钱不是快乐、友情的必要条件,重要的是学会拥有感恩和仁慈的心态与健全强大的人格。
[参考文献]
[1](美)戴尔·卡耐基.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M].肖云闲,冯明,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
[2]刘娜,王秀阁.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
[3]张建鹏.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