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伍德:文字令我自由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herChen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迄今已有14部诗集、11部长篇小说、5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文学评论出版,并主编了《牛津加拿大英语诗歌》《牛津加拿大英语短篇小说》等文集。她的小说更是享誉世界,屡屡斩获国际文学奖。目前,她的作品被译成30多种文字,受到全世界读者的喜爱。

荒原上点亮文学梦


  玛格丽特·埃莉诺·阿特伍德1939年生于加拿大渥太华,在家里排行老二。阿特伍德的父亲是一位昆虫学家,受政府雇佣,运营着一个森林昆虫研究站,也因此,阿特伍德从小就跟着家人生活在加拿大安大略和魁北克北部的荒原上。这片原野进驻到她小小的心灵中,让5岁的她头脑里常常被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占据。父亲鼓励她将这些想象写下来,7岁的时候,阿特伍德便以一只蚂蚁为主角,写下了一篇小说。
  1955年的一天,阿特伍德像往常一样,一边在脑海里秘密地构思着诗句,一边步行回家。穿过足球场时,一只足球打在她身上,她却没有意识到疼痛,相反,她的脑海里蹦出了一句诗。这种美妙的感觉让阿特伍德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生中唯一想做的事就是写作。
  在那个年代的加拿大,一个年轻人是无法靠写作养活自己的,阿特伍德一边打着各种零工,一边笔耕不辍。21岁时,她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歌集,一共印制了200本,每本定价50美分。当时谁也没有想过,这部小小的诗集在几十年后会成为各大书展上被竞相收藏的高价抢手作。
  在朋友的帮助下,阿特伍德得到了去美国哈佛大学深造的机会。在学校里她一边学习,一边写作,于1966年出版了诗集《圆圈游戏》,一举获得当年的加拿大总督奖——这是加拿大的最高文学奖项。
  有意思的是,要出席颁奖礼时,阿特伍德才发现自己连一件像样的礼服都没有。幸得一位好友借给她一条裙子,又陪着她去买了双鞋,她才勉强有了身出席颁奖礼的合适衣服。

成为最优秀的女作家


  28岁时,阿特伍德在哈佛与美国作家吉姆·波尔克相爱。婚后,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她放弃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回到加拿大多伦多,在多所高校执教。1969年,阿特伍德出版第一本小说《可以吃的女人》。这部作品以食欲为契,讲述了在男性主导的社会里,一名年轻女性的异化过程。小说推出后大受读者欢迎,也让阿特伍德更加坚定了创作的信念。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随着《浮现》和《生存》相继出版,阿特伍德的作品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赞扬。与此同时,她也不得不面对一些敌意和嫉妒。有人批评:阿特伍德的作品有失偏颇,包含着浓烈的女权主义倾向。“不是我创造了女权主义,也不是女权主义创造了我。”对此,她答复,自己所有的小说从未刻意描写政治或宣扬女权。虽然她承认,对于女权主义她“抱有同情”。
  写作获得认可后,阿特伍德辞去了工作,决心做一名全职作家。聪敏加上无可比拟的勤奋,到了20世纪80年代,阿特伍德已然成为加拿大最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
  此时她的生活和写作都有了改变,加拿大小说家格雷姆·吉布森成为阿特伍德的第二任丈夫。1980年,阿特伍德到西印度群岛旅行。途中,一个当地人偶然讲的故事彻底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她由此写下小说《肉体伤害》。
  十多年后,阿特伍德正在苏黎世参加《肉体伤害》的一次图书推广活动。某一天,她望着酒店的窗口,莫名觉得自己正被一个人窥视着,她的内心当即有种不安。这种窥视和被窥视的关系触动了她,于是她用酒店的信纸完成了《别名格蕾丝》的最初构思。这本书以加拿大极为有名的一桩刑事案件为原型,乍看充满现实主义叙事风格,随着情节的推进,笔法自然翻转,最终人们发现,对于阿特伍德的作品,实在很难以某种单纯的风格下定论。
  凭借三部长篇小说《女仆的故事》《猫眼》《别名格雷斯》,阿特伍德三次获得布克奖提名,却都遗憾地与大奖失之交臂,直到第十部小说《盲刺客》面世,她才终于摘得这项文学奖的桂冠。布克奖这样评价:《盲刺客》视野宽广,结构精彩并富有戏剧性。书中的情感纠葛描写丰富多彩,阿特伍德以诗意化的笔触,写出了生活细节和人物的心理活动。

永保孩子般的天真趣味


  有人说:她是一个谜,就像她的作品那样。如今阿特伍德已经80岁,但她却似乎一直热衷于带有孩子气的生活乐趣。
  阿特伍德和吉布森居住在加拿大多伦多时,给自己房子的地下室取名为“阿特伍德公司”,还煞有介事地挂了个牌子,写着“O.W.Toad”有限公司。“O.W.Toad”看上去一本正经,其实就是将“Atwood”(阿特伍德)几个字母打乱后重新进行了排列。她很喜欢这种小把戏,每次看到邮递员先生一头雾水地询问:请问这里是托德先生的家吗?阿特伍德都会顽皮地回答:“不是,不是。”
  每天早上,阿特伍德都要出門散步。她会拉着一辆标志性的小推车在家附近绕圈——这是她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小“旅行”。 阿特伍德经常在半路停下来,跟邻居聊聊家长里短。她还非常爱看手相,会拉着别人的手认真地说:“你的子女很孝顺你,你的金钱运比较好,再有你晚年比较幸福,但你比较固执,这点和我有点像。哈哈!”
  阿特伍德的小推车里总是塞满了书。它们被阿特伍德推着,送到附近的图书馆里一一捐掉。这些书是她的宝藏,也像她写给世界的邀请函,更是她送给每一个渴望阅读的人的礼物。
  虽然阿特伍德一直被视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不过近年来她又一次名声大噪却是因为一部早期作品——《使女的故事》。这本书被改编成系列剧后迅速走红,被誉为年度大剧。无论是寂寂无名,还是享誉世界时,阿特伍德始终专注地游走在纸张世界,在字里行间收获内心的平静。她说过:“我们不是夹在纸缝间生存的人,我们活在每页纸的黑白之间,文字给了我们自由,我们存在于万千故事中。”
  实习编辑 王晨冰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地球是方的——几千年来,中国百姓笃信这个道理。200多年前,清朝有一位年轻女子却站出来喊道:地球是圆的。她说:“人居地上,各以所居之方为正,遥观异地皆斜立,其人立处皆当倾斜,而今不然,岂非首戴皆天,足履皆地。”  这个在当时被视为异类的女子名叫王贞仪,乾隆33年生于安徽省天长县。她的祖父曾任宣化知府,精通算术,著述颇丰,父亲则是一代名医,学识渊博。  王贞仪11岁那年,遭诬陷被贬官到吉林的祖父猝然
期刊
我很庆幸,我曾经是一个编辑,读别人写的字,写自己喜欢的文,结识一些作家和学者,给我平淡的人生着上一层层暖色。  我最敬重的作家是张炜,就是写过《古船》《九月的寓言》《我在高原》、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张炜。2001年4月我去济南,住在他家附近的山东省行政管理学院招待所。晚上,高维生、张清华、刘烨园、王川等带我和他小聚。那时他才45岁,沉静、清朗,名满天下却毫无架子。他“小郭小郭”地叫我,宛若邻家大哥。
期刊
自一位网络主播开了头, “我太难了”转瞬成为2019年里年轻人的流行语。在各种各样的语境下,人们都可能听到一句“我太难了”。这几个字本是用于诉苦、宣泄,现在却常常成为调侃、解嘲之语。  都说“我太难了”,是因为社会发展太快,心理上来不及适应。今年我参与扶贫工作,去到了贵州农村。看到农户们从生存条件恶劣的高山搬到县城,住上了安置房,我深为他们高兴。然而没聊多久,他们也来了一句“我太难了”。是啊,突然
期刊
父母课堂进社区  2020年1月11日上午,苏州工业园区“0-6岁儿童性健康教育进百家社区”项目总结会在景城民众联络所举行。会议回顾了项目开展成果,项目组成员代表分别进行交流发言,一批项目优秀单位和优秀个人获表彰。  近年来,苏州园区妇工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深入基层、实地走访、召開座谈会等方式,关注度儿童性教育、儿童安全保护,整合社会资源,制订长效实施计划,开展“0-6岁儿童性健康教育”项目,
期刊
红墙碧瓦,碎金落叶,巍峨的殿阁与秋意交织,五彩斑斓的热情中又带着些许静谧沉思,步入南京朝天宫,仿佛展开了一幅诗意赏秋图。远处穿着火红色汉服的少女回眸巧笑,镜头“咔嚓”一声,画面定格了。来这儿的人们,不光欣赏古意,还有很多来追溯“源·流”。说故事的人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有太多道不尽的风流。浓缩了南京城数千载春华秋实的“源·流:99件文物里的南京”展,把南京城的历史沧桑与文化底蕴一次性说了个遍
期刊
建属于中国的母乳库  “金水,银水,不如母亲的奶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临床营养科主任刘喜红喜欢说这句话。母乳中含有的免疫活性细胞和物质,能够激发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功能,为婴幼儿提供营养治疗。  刘喜红回忆,多年前,她在美国爱荷华州考察时发现:流动母乳车每到一个社区,妈妈志愿者们便井然有序地拎着装有乳汁的小桶出来,倒在一个统一的器皿里。这里的母乳库运作流程就像血库一样成熟。  回国后,刘喜红迫不
期刊
清冽的里下河水,滋润了黄海之滨代代盐城人的智慧,也滋长了他们心底里一份不认命的拼劲——无论生命陷进何等泥淖,都要让它出苗抽穗。  冬日暖阳,洒在江苏省盐城市新兴镇新场村规整的大道上,也洒进路边一个十尺见方的小门面里。桌上已编织好的向日葵织物,被阳光勾勒,镶上金边。来自镇西村的村民董安秀笑眼盈盈地坐在椅子上,像是一朵被阳光滋润的向日葵。针线在她的手中飞舞,勾出金色花瓣的雏形,充满了温度,仿佛向日葵的
期刊
一个沉寂了80多年的偏远小山村,为何在短短4年间骤然变成累计营业收入400余万元的东北民俗旅游胜地?面对翻天覆地的变化,黑龙江省饶河县小南河村村民们喜悦难掩,“多亏了我们的驻村书记冷菊贞,是她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主动请缨,在贫困古村挖“商机”  时间回溯至2015年10月,得知市直机关选派驻村书记后,冷菊贞主动请缨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派入小南河这个贫困村。当时有人说她傻,“何必接
期刊
在香港、北京从事金融业多年后,章瑾回到台州市三门县,与一群年轻人合力建起浙江省首家民间公益图书馆——有为图书馆,一个能玩、能沟通、能讲故事的“闹腾”的图书馆。造一座“精神领地”  从英国剑桥大学财务与土地经济学专业毕业后的10余年间,章瑾一直从事金融业。  2011年夏天,章瑾从香港回三门探亲,一位长辈的孩子刚高考完,被浙江大学录取。章瑾问他以后想做什么。男孩回答:“无所谓啊,听我爸妈的。”章瑾有
期刊
提到京剧,你会想到什么?是爷爷奶奶散步时手中拿着的收音机里传出的咿咿呀呀,还是在电视上看到就会转台的老年人节目?  前央视女主持人马瑛瑛选择了京剧作为创业项目,并将时尚元素融入传统京剧,为京剧在国际上大放异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京剧过时了吗?  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80后马瑛瑛起初也对京剧无感。她从来没有完整地听过一出戏。2007年年底马瑛瑛入职央视时,却被安排到戏曲频道工作。  大段京剧唱段和听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