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论从史出”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ingla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2000年),较之l992年试用版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在许多方面都有重大变化。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史”与“论”的关系的阐述,即是其中之一。试用版大纲的提法是,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新大纲修订为“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教学大纲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深入学习和研究新大纲,并将其时代精神和科学性在教学中加以体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教改步伐是极其重要的。对新大纲中关于史与论关系的重新阐述,我有以下理解:原大纲中“观点与材料的统一”的提法,未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教学中很容易忽视其中一方,或忽视史实依据空谈理论,或史与论脱节,随意得出结论,任意运用原理及方法论来解释历史现象。新大纲着重指出,要坚持历史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贯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在此特别需要理解“论从史出”的含义,即实事求是,依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得出相应的结论。教学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指导,也就是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以论御史”,也是与史实紧密结合的(史论结合),是论从史出的科学史观的体现,即: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就是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理论成果;二是它可以解释历史现象,研究历史规律,而并非将历史“为我所用”。
  领会了新大纲“论从史出”的含义,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呢?
  首先,初中历史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历史、掌握史实。初中学生了解、认识历史的主要载体是教材,教材中关于史实的内容有以下几类:
  1、文字。文字表述是教材的主干。初中历史教材中关于史实的阐述是依据历史学的基础知识、初中生的认知规律编写的。其特点是,按时间顺序叙述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历史概念、人物、重大事件等等,语言浅显易懂,线索清晰,体系完整。1992年教材改革以来实行的大小字分述法,以小字辅助大字内容,更适合教与学双方使用教材。
  2、插图。插图有彩图、黑白图、照片几种。为说明文字内容而编入的直观材料,有历史照片,有画家描绘的历史场景,也有表现史实的漫画等等。插图反映了历史现象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观看插图也是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之一。
  3、地图。实际上历史地图也属于教材插图,为了认识其独特作用在此将其独立分类,作为教师研究教材的一个专门方面。历史地图反映了历史现象的时空变化,如古今地名异同,陆路、水路的变迁,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范围等。教学中需要有相当多的时间来讲解地图。
  4、图表。图表包括数据资料图表、线索表、大事年表、章节知识结构等等,也是辅助文字内容的,既概括了文字,又说明了文字,是史实的一种表述形式。
  5、史料。现行的历史教材借鉴了外国、港台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方法,提供了一定量的原始资料,供教学中研究。学生接触这些第一手材料,更能清楚历史知识的来源,了解先人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
  学生掌握了上述几类史实内容,可以说就具备了基本的历史知识。当然,教学中需要对这些内容加以拓展,扩大知识面,如适量补充图片、地图、史料,深入讲解重点内容。
  除了以上几类史实内容外,教材以外的多种内容与形式的史实来源,也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信息源。目前常用的信息源有以下几种:
  1、时政资料。当代的时事政治资料是史料的补充和再积累。报刊、影视新闻的内容可以广泛用于历史教学。如香港、澳门回归事件,都是历史现象的延续与补充。教师积累时政资料,并充分运用到中国史、世界史教学之中,效果相当好。
  2、调查报告。除去专家、学者的调查报告可以用作史实的印证与说明外,师生自己动手获得的调查报告,对学习历史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如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化,反映的是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变化。
  3、文物、遗迹。出土文物、历史遗迹,都是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展示。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是认识历史的良好途径。介绍重大考古发现成果,是对教材内容的重要补充。
  4、网络信息。师生从网络上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目前已被广泛运用,并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网上信息快捷、海量,易于存储和交流,能扩展视野,丰富教学内容,是历史教学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最新途径。
  上述各类“史”的来源,只要教师备课时充分掌握和理解,并采用不拘一格的手段和方法来教学,就能使学生掌握好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然而,了解史实只是历史教学第一层次的目标,更高的层次是使学生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具备人文素养。因此,按照新大纲的要求,培养学生学会“论从史出”,即具备历史思维的能力,是历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论从史出”在教学中大致有以下步骤:
  1、研读史料。这里所说的史料是广义的,不仅是指第一手资料,也包括后人记载的史实。研读的方式是多样的,它的过程包括搜集材料、排除阅读障碍、理解内容。
  2、辨析史料。大量的材料要经过辨析真伪才能被运用,这种史学特有的方法往往要求教师首先掌握和实施,在备课中要潜心研究,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它主要包括文献、实物材料的反复印证,计算年代,识别运用各种图表等等。
  3、提取信息。这一过程是经过分析、综合、概括,将有用而又有信的材料提取出来,作为最基本的史实论据。
  4、论从史出。应当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历史现象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结论。
  历史的结论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譬如对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等重大史事,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即历史背景来认识其性质、影响、意义。对史实的评价不能片面、狭隘,不能主观臆断。因此,“论从史出”并非简单的一句话,它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水平,要求学生具有历史思维的能力。
  虽然一般认为,初中生学习历史只要达到了解历史(知道“是什么”)的目的即可,高中生才需要达到认识历史(知道“为什么”)的层次,但是新大纲明确要求,要让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初中阶段也要进行相应年龄段的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内容、途径、手段、方法非常之多,有两点我认为是要特别考虑的。
  1、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教师采用丰富的手段、方法,使枯燥的史实变得有趣、生动,让学生乐于学习、易于掌握,这是我们多年实践并已取得成效的探索。今后,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这种探索还将继续下去。
  2、让学生学会像史学家一样“探究”历史。这种“论从史出”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体现学生主体性、实现自主性学习的过程,是新教育观的要求,它对教师素质、能力的要求更高。
  首先,它要求教师给学生创造民主的氛围,采用开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勇于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
  其次,它要求教师能够有效驾驭课堂,科学选用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各种课型(如讨论课、活动课、角色扮演、网络学习等等)的优越性。
  第三,要求教师有深厚的业务功底,对教材理解透彻,教学有论有据。 总之,探究式学习已被视为历史教学发展的出路,初中学生经过这种思维的训练,是能够做到“论从史出”的。
其他文献
新课程指出:“语文课程应打破‘知识中心论’的拘囿,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培养其语文能力。”由此可见,语文实践活动不容忽视。它可使封闭的小学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又能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小学语文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下面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的一些探索:  一、立足课堂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从大语文观出发,立足课堂,设计
期刊
应用题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渠道,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应用题教学必须突出思维训练,展开思维过程,教给思维方法,培养思维能力。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中展开思维  思维的基础材料是表象,表象是对直观材料的初步概括,必须依靠感知去形成和积累。因此,充分感知积累表象是思维展开的前提和
期刊
摘要:学科教学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之一,能够优化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提升教学的效率和品位。处理好学科特色、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层面、确立核心与辅助作用、走学科教学信息化的捷径等问题,有利于学科信息化教学的实施。  关键词:学科特色 信息技术运用 见解    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科学威力与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实现国家教育改革规划和素质教育。现代化的课堂教学,通
期刊
众所周知,音乐教学是一门艺术学科的教学,音乐课的教学结构自当追求艺术的设计。当音乐教育真正遵循着音乐艺术与艺术教育自身的规律来实施时,音乐教育才能成为审美教育。一堂成功的音乐课须有一定的艺术结构。教师作出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犹如作曲家创作一首作品;上这堂课,便是这首作品的演出;观摩这堂课,就是一次艺术欣赏。所以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成败的前提。教学设计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培养
期刊
摘要:设计性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设计性实验的特点和作用、数字电子设计性实验与传统实验的比较、设计性实验的选题原则进行了探讨,并以4人抢答器的设计为例介绍了如何开展设计性实验。  关键词:数字电子 设计性实验 创新能力培养    数字电子是电子、电气、自动化等众多专业最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之一,也是这些专业学生的主干必修课程。该课程是一
期刊
《科学》新课程实施以来,《科学》实验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有几个实验活动不落实,感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假如每个实验活动都要落实,教学时间不够,也达不成明显效果。我常常思考:教材上安排的内容怎么处理呢?怎样使《科学》实验课上得既有高容量又有高质量?经过《科学》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对教材作合理调整、对实验小组作合理安排、对实验器材作有效选择、对探究实验作有效指导,都能
期刊
一、教学任务和目标  异步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最重要的是“指示方法”,它是异步教学中教师“五步指导”中的第二步,对实现“异步教学”程序和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指示方法”是教师以精炼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作“画龙点睛”式的点化和指导,是突破重点、难点,促使学生迅速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  二、具体措施  1、认真分析学生,差异分类。  首先要根据学生现有智力和知识水平的情况,将学生
期刊
“自主习作”就是让学生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观察后的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也就是说写作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学生既然是习作的主体,习作教学就应以学生为本位,学生的习作活动自应是自主性写作。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写作教学被人为扭曲了。为了升学考试,“写什么”都局限于教材规定的内容和划定的范围,“怎样写”必须遵循教师指出的几种模式。学生不再是写作的主体,而是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深入以及教育新政的贯彻实施,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愉悦学习的课堂氛围、追求高效课堂已成为新课改的主旋律。其中情境教学法作为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朵奇葩,几乎出现在所有学科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因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情感,从而引起学生本身的自我运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可以获得比传统的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策略,因而受到广泛的青睐。  本文拟根据笔者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谈谈教
期刊
去年我有幸参加我县组织的支教活动,任教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和小孩子打交道,有趣、快乐也比较费心,一路走来,感受颇多。如何提高小学的数学教学质量?现把自己工作中的做法和点滴体会总结如下,希望能对自己和各位同仁在工作中有所借鉴和帮助。  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备课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差,因此,在设计教案时就要特别注重体现课堂的活动性和新鲜有趣、生动活泼的特点,根据教材的内容灵活设计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