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71-01
善良是什么?我曾经调查过低年级的学生,1—3%的学生大盖能说一点,而高年级的学生能理解表达的也不过13%,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小造就一棵善良的心就尤为重要了。那么,善良是什么呢?是拭鼻的一方手纸、是找擦字的橡皮时却突然出现在眼前的一块橡皮、是早餐的一块蒸馍、是黑板上的各种规格的磁石、是别人需要援助时倾囊而出的存钱罐里的硬币、是学习雷锋精神的具体体现。
一、精心策划,培植善良种子需要的土壤。
1.表扬鼓励,诱发向善
开学初,面对76双明亮的眼睛我说的第一句话是:“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做的第一件事是帮他们擦桌子、扫地、倒垃圾。”以后我就这样默默的一直坚持着,有一天,我在扫地时发现四位学生的桌仓里有一个塑料袋,拿出来一看,发现里面是一块毛巾,我明白了。第二天,我表扬了这四位同学的做法,结果第三天全班同学都有了自己的抹布,都动手抹尽自己的桌凳,窗户的玻璃,尽管做的不好,依葫芦画瓢,但有他们的参与,这与我省下了好多时间。当然后来的扫地、倒垃圾我只是偶尔为之。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帮助他人的善举孩子无从谈起,所以从小唤起他们的善心非常必要。像同学们互相资助橡皮、铅笔乃至早餐的一块馍在我们班已经是常态化了。
2.学习榜样,启发向善
一年级的小学生一切都以教师为榜样,只要启发诱导得当,教育成果还是比较显著的。今年,邻校的一名学生得了白血病,生命危在旦夕,这件事牵动着人们的心,人们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我校也发出了倡议,募捐救人。在班主任圈子里,我的同事做得最好,她有一个经验,在班里向同学们介绍了那位学生家境、学习成绩和现在该学生每天所承受的痛苦及仍然与病魔作斗争的精神,并带头捐款,当天下午有名学生从家里抱来了自己的存钱罐,倾其所有的捐出了存钱罐里的56元2角钱,有十元和一角的纸币,也有一元的硬币,当时她也很吃惊,毕竟孩子做事有些鲁莽,家里大人们是否同意呢?事后,她向家长打了个电话,询问了此事,家长证明他们支持孩子这样做,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她拿了一朵红花和一张写有他名字及事迹的奖状,当着全班的学生面奖励表扬了他,后来的募捐就不言而喻了。
方法的效能不能低估,榜样就是旗帜。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榜样不可缺少,让其明白这样做是对的,那样做是不对的。这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益无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榜样及良好的环境有助于人高尚品格的形成。“鸟随鸾凤飞得远,人伴贤良品自高。”不也正是榜样和环境的写照吗?
二、细心呵护,培育善良种子的成长。
对别人有一颗怜悯同情的心、有一颗善心不是说有就有的,这是一种爱,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及高尚人格的体现。培养这种品格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长期不停歇的反复教育引导,不断清除种子周围的杂草。我们知道每个人只要不是傻子,年龄越小判断力与克制力就越低,做事就越想有利于自己,更何况像一年级这样低年龄段的学生,他们做事从来都不顾及后果,教育他们积极向善,向优秀的先进的人物学习,向雷锋学习可以说起了一个引领的作用。
1.规范言行,促其向善
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你看玲玲坐的多好!你看玲玲站的多好!你看玲玲字写的多好!这样一句小小的鼓励话,其他的小朋友于是也马上像玲玲一样坐好……所以多鼓励,少批评就可能纠正了他们的坏毛病坏习惯,当然这也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挑战,既要细心又要耐心,而且还要在与学生接触时有良好的心态,否则动辄呵三喊四,不但不利于教育引导,还会起反作用。我曾经见过一位老师做的非常好,校园楼角处风吹来一大片纸,正好有几位同学去抢这片纸,恰巧这位老师也刚好经过,她顺便说了两句:“看这几位同学的品德多好,抢着捡校园里的垃圾。”确确实实,这几位学生不一会儿就把楼角的垃圾捡得干干净净。我想,可能哪几位学生的初衷也许不是她说的那样,是真的去抢那片纸,说不定还会出危险,但经她这细心的一引导,变坏事为好事。所以细心的老师从不去进行枯燥而又简单的说教,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好导演,细心的呵护学生的身心发展,积极培育他们向善的一面。
2.关爱学生,展示向善
要培养学生的善心,教师必须具备大善心,慈母般的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关爱学生做起,展示大爱大善,否则就会向人们俗话说的:“嘴里讲的仁义理智信,怀里揣的连枷拐子棍。”这样的老师又会怎么让他的学生向善呢?
关爱学生不仅仅指关爱某几个自己喜爱的学生,要向慈母一样的平等的对待每位学生,尤其是把那些灵动性比较差的学生要当做第一要务,给予更多的关怀是。这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确难,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不信你去试试,或许刚开始你能坚持,但一段时间后,当某个灵动性比较差的学生接连不断的做了点坏事,有可能你就不是容忍了,更大的可能是你火冒三丈,呵三喊四,甚至把他看成是屡教不改,朽木不可雕也。这时我劝你千万要冷静,要有耐性和爱心,要转变思维,变训斥为疏导,要借鉴鲧、禹治水的经验,静下心来想办法转变他,展示出善意,向他伸出友爱之手多托一托,情况就不一样了。
三、诚心教育,传承善的硕果。
小学生分辨率不高,好心办坏事的也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待学生的这种做事要诚心教育,要虚怀若谷,积极引导与包容,保护好学生的善心,切记盲目批评教育,把她推向一边,这就会造成另外一种结果,也许……
诚心诚恳的对待学生,教育学生,传承善的硕果,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安全与健康,引导他们做好事,不做坏事,做事积极动脑思考,减少好心办坏事的概率,给他们以阳光、笑脸、鼓励的眼神,他们会信心倍增,当然你也能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出他们愿意改过和上进的信心——这就是心的呼唤,这就是爱的奉献。
诚心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预防青少年违反犯罪的重要途径之一,这种大善硕果的传承我们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我们教师的职责之一。
在我们这个行列里,从古至今,圣贤、先辈、同龄、师弟等优秀者不乏其人,他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我们正是在他们的感召下得以成长起来,如今为人师表,不图回报,只求感恩,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传承善的硕果呢?为国家培养人才,不仅要重才,还要重德,德才兼备才能使我们的国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繁荣昌盛。说小一点,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每个受教育家庭尽一点责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呢?
善良是什么?我曾经调查过低年级的学生,1—3%的学生大盖能说一点,而高年级的学生能理解表达的也不过13%,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小造就一棵善良的心就尤为重要了。那么,善良是什么呢?是拭鼻的一方手纸、是找擦字的橡皮时却突然出现在眼前的一块橡皮、是早餐的一块蒸馍、是黑板上的各种规格的磁石、是别人需要援助时倾囊而出的存钱罐里的硬币、是学习雷锋精神的具体体现。
一、精心策划,培植善良种子需要的土壤。
1.表扬鼓励,诱发向善
开学初,面对76双明亮的眼睛我说的第一句话是:“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做的第一件事是帮他们擦桌子、扫地、倒垃圾。”以后我就这样默默的一直坚持着,有一天,我在扫地时发现四位学生的桌仓里有一个塑料袋,拿出来一看,发现里面是一块毛巾,我明白了。第二天,我表扬了这四位同学的做法,结果第三天全班同学都有了自己的抹布,都动手抹尽自己的桌凳,窗户的玻璃,尽管做的不好,依葫芦画瓢,但有他们的参与,这与我省下了好多时间。当然后来的扫地、倒垃圾我只是偶尔为之。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帮助他人的善举孩子无从谈起,所以从小唤起他们的善心非常必要。像同学们互相资助橡皮、铅笔乃至早餐的一块馍在我们班已经是常态化了。
2.学习榜样,启发向善
一年级的小学生一切都以教师为榜样,只要启发诱导得当,教育成果还是比较显著的。今年,邻校的一名学生得了白血病,生命危在旦夕,这件事牵动着人们的心,人们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我校也发出了倡议,募捐救人。在班主任圈子里,我的同事做得最好,她有一个经验,在班里向同学们介绍了那位学生家境、学习成绩和现在该学生每天所承受的痛苦及仍然与病魔作斗争的精神,并带头捐款,当天下午有名学生从家里抱来了自己的存钱罐,倾其所有的捐出了存钱罐里的56元2角钱,有十元和一角的纸币,也有一元的硬币,当时她也很吃惊,毕竟孩子做事有些鲁莽,家里大人们是否同意呢?事后,她向家长打了个电话,询问了此事,家长证明他们支持孩子这样做,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她拿了一朵红花和一张写有他名字及事迹的奖状,当着全班的学生面奖励表扬了他,后来的募捐就不言而喻了。
方法的效能不能低估,榜样就是旗帜。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榜样不可缺少,让其明白这样做是对的,那样做是不对的。这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益无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榜样及良好的环境有助于人高尚品格的形成。“鸟随鸾凤飞得远,人伴贤良品自高。”不也正是榜样和环境的写照吗?
二、细心呵护,培育善良种子的成长。
对别人有一颗怜悯同情的心、有一颗善心不是说有就有的,这是一种爱,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及高尚人格的体现。培养这种品格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长期不停歇的反复教育引导,不断清除种子周围的杂草。我们知道每个人只要不是傻子,年龄越小判断力与克制力就越低,做事就越想有利于自己,更何况像一年级这样低年龄段的学生,他们做事从来都不顾及后果,教育他们积极向善,向优秀的先进的人物学习,向雷锋学习可以说起了一个引领的作用。
1.规范言行,促其向善
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你看玲玲坐的多好!你看玲玲站的多好!你看玲玲字写的多好!这样一句小小的鼓励话,其他的小朋友于是也马上像玲玲一样坐好……所以多鼓励,少批评就可能纠正了他们的坏毛病坏习惯,当然这也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挑战,既要细心又要耐心,而且还要在与学生接触时有良好的心态,否则动辄呵三喊四,不但不利于教育引导,还会起反作用。我曾经见过一位老师做的非常好,校园楼角处风吹来一大片纸,正好有几位同学去抢这片纸,恰巧这位老师也刚好经过,她顺便说了两句:“看这几位同学的品德多好,抢着捡校园里的垃圾。”确确实实,这几位学生不一会儿就把楼角的垃圾捡得干干净净。我想,可能哪几位学生的初衷也许不是她说的那样,是真的去抢那片纸,说不定还会出危险,但经她这细心的一引导,变坏事为好事。所以细心的老师从不去进行枯燥而又简单的说教,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好导演,细心的呵护学生的身心发展,积极培育他们向善的一面。
2.关爱学生,展示向善
要培养学生的善心,教师必须具备大善心,慈母般的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关爱学生做起,展示大爱大善,否则就会向人们俗话说的:“嘴里讲的仁义理智信,怀里揣的连枷拐子棍。”这样的老师又会怎么让他的学生向善呢?
关爱学生不仅仅指关爱某几个自己喜爱的学生,要向慈母一样的平等的对待每位学生,尤其是把那些灵动性比较差的学生要当做第一要务,给予更多的关怀是。这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确难,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不信你去试试,或许刚开始你能坚持,但一段时间后,当某个灵动性比较差的学生接连不断的做了点坏事,有可能你就不是容忍了,更大的可能是你火冒三丈,呵三喊四,甚至把他看成是屡教不改,朽木不可雕也。这时我劝你千万要冷静,要有耐性和爱心,要转变思维,变训斥为疏导,要借鉴鲧、禹治水的经验,静下心来想办法转变他,展示出善意,向他伸出友爱之手多托一托,情况就不一样了。
三、诚心教育,传承善的硕果。
小学生分辨率不高,好心办坏事的也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待学生的这种做事要诚心教育,要虚怀若谷,积极引导与包容,保护好学生的善心,切记盲目批评教育,把她推向一边,这就会造成另外一种结果,也许……
诚心诚恳的对待学生,教育学生,传承善的硕果,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安全与健康,引导他们做好事,不做坏事,做事积极动脑思考,减少好心办坏事的概率,给他们以阳光、笑脸、鼓励的眼神,他们会信心倍增,当然你也能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出他们愿意改过和上进的信心——这就是心的呼唤,这就是爱的奉献。
诚心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预防青少年违反犯罪的重要途径之一,这种大善硕果的传承我们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我们教师的职责之一。
在我们这个行列里,从古至今,圣贤、先辈、同龄、师弟等优秀者不乏其人,他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我们正是在他们的感召下得以成长起来,如今为人师表,不图回报,只求感恩,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传承善的硕果呢?为国家培养人才,不仅要重才,还要重德,德才兼备才能使我们的国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繁荣昌盛。说小一点,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每个受教育家庭尽一点责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