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诗词教学

来源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tfgtweg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明清之小说,故—代有一代之文学。”这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所说的话。诗和词,是唐宋的主要文学样式,纵观整个文化史,诗词可谓源远流长,佳作如云。中学语文的课程安排中,诗词所占的比重很大,入选的作品,不论是从立意构思,还是写作技巧堪称典范。
  对于诗词,大部分学生都很喜爱,然而,由于时代的不同,语言习惯和教学方法的局限,诗词教学时往往是教师不好教,学生喜欢学却不好学,很多学生智能靠机械记忆来应付考试,对诗词中的精粹不能真正领会,这便失去了诗词教学的初衷。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慢慢总结出一些解说古诗词的步骤和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抓住时代背景,把握作者内心世界的脉搏
  诗词情感的喷涌倾诉,是作者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内心世界的外露和渲泄。是悲是喜,是忧是乐,常同作者的身世际遇和处境相关联。人逢喜事,诗词格调便高亢激昂,慷慨雄放;穷愁潦倒,郁郁不得志,则低婉呜咽,写尽悲凉沧桑。因而,把握作者的身世际遇,了解写作时的心情背景,就能顺利地把握住作者情感的脉搏。解开此结,则作者状物写景,叙事抒怀的笔调,便能迎刃而解,望而知其意了。
  当然,也并不是说每一篇诗词作品均要循此框套进行,非要在时代背景上花一番时间不可。意在提醒,不要把交待时代背景作为一项题外话或额外任务,它也是解读诗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二、领悟景和境,找到了叩开作者感情的钥匙
  诗词作品中,往往是寄情于景。因而,只要认真地揣摩,品味作者笔下之景,胸中之情便不难渗透。在不同的心境之下,外界的景物对于同一个作者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山川景物,都可以是作者情感寄托的对象。同一座岳阳楼,登楼人就有“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和“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诗人杜甫对花鸟的情感也是因时间、心境的差异而不同,“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骄莺恰恰啼。”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差异十分鲜明。一切景语都是情语。我们在解读诗词时,只要读懂了作者的景语,便是找到了打开作者思想感情大门的钥匙。
  要读懂景语,就要对作者笔下描绘的景物细心体味,把握景物描写的整体情调,是乐景还是哀景,是浓墨重彩或是疏朗淡雅的水彩,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出深蕴在景物中的作者的喜怒哀乐或悲壮雄浑的情感,才能领悟到诗人当时的心境,或欢愉,或悲凉,或飘逸—清幽。这情调不同的景或境,就是作者情怀的显现。
  古诗词中的景与情是一对孪生姊妹,情由景生,景为情存。只要真正地读懂了,领悟了诗词中的景,作者的感情就顺利地把握住了。
  三、抓住诗词之“眼”,破译作者感情的密码
  一首诗或词,最能体现作者思想的点睛之笔的字、词句,我们称之为“诗眼”或“词眼”,它常常是解开诗词写作技巧、艺术构思、体现思想感情的“结”,也最能体现作者心绪、感情。要将这个“眼”找出来,得认真体会、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创作时的思想情感。
  当然,诗词“眼”的寻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学生不可能很容易抓住。但是,只要坚持训练,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诱导,善于启发,通过反复多次的训练,学生在诗词的阅读和鉴赏上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四、反复诵读,读出精华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为宝贵、最为精彩的一部分,学生应该大量的去积累、掌握,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理解、记忆,从而在体验古诗词的美的过程中,不断内化成自身的财富。因此,在教学时,我喜欢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讲诗的能力,在每节语文课前,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轮流读诗、讲诗,并采取比赛的方式,看谁读得好,讲得好,知道的多。这样,通过三年积累,很多学生都能背诵上百首诗词,学生有了丰富的古诗词知识,同时他们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为了加强学生对于诗歌的掌握,我每天的晨读时间要求学生进行相互背诵,并把他们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通过比赛、游戏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熟能生巧,学生在反反复复的晨读中,不但积累了很多诗词,还能领悟个中滋味。
  四、利用意境来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入选中学课本的诗词作品,都是历史文人文化的积淀和体现,大多是情文并茂的佳作,作者在各自的作品中,创造了优美的意境。意境在作品中以个体形式存在,多个个体联接起来的整体,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温庭筠《望江南》中“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在教学中,只需稍加引导,学生便会被其特有的魅力所感染,便会很快进入到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当中,慢慢体会诗词的美感,不断提高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总而言之,由于诗词语言锤炼别致,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是很好的朗读材料,也是学生积累知识,欣赏美,感受美的最好语文素材,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诵,多记忆。
其他文献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而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并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育中去。“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成为当前对一些体育成绩好的学生的偏见。这说明注重体育教育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和其他学科教学的重要性。  就体育教学而言,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非常重要。体育教学既承担着把学生培养成热爱运动、身体健康的任务,还承担着把学生培养为明白事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任务。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工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校园网设计与组建为目的,从校园网的概念及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入手,较详细的分析了中职学校校园网的现状、论述了校园网规划与设计的整个过程。论文简要介绍了校园网的概念,并对校园网的组网要求进行了分析,从实用的角度重点论述了校园网的功能、校园网设计的原则、总体规划、网络安全等方面,分析了校园网的整体结构,其目的是建设一个先进、实用的校园网。  关键词:中职学校;校园网;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 
期刊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方法。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按我的理解,民主平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学生是与我们老师平等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权利、尊严、思想感情和需要;第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包括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同时又有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意识到自己的
期刊
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是一个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非常重要。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育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兴趣、信心、勇于探索的精神、踏踏实实的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等。然而,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长期忽视了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对课堂教学过多地注重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而忽视了自身的情感投入,这样学生成为了灌输知识的机器,达不到育人的目的。这样的教学
期刊
语文是工具学科,是集语言文字,思想教育,文学艺术等为一体的教学特殊学科。不像数学教学强调公式、定义、方法,也不像体育要注重技巧、技能的训练。它的特殊在于没有一定的教学模式。一个模式的语文教学是枯燥的,是苍白无力的,就算学生对你所设计的问题你都能一一的让他们去课文中找出答案,但是费时也费力,且是徒劳的,最终学生表现的是一脸的无奈。这就是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教学,它注重情感教学,没有情感的语文教学,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世纪的教育理念中要求学生能得到全面发展,进行素质教育成为了我们教育的根本。在农村教育中发展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无非是最好的途径。广大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如何进行?这无疑是农村教师所关心的问题之一。  在农村教学的老师都了解农村的现状。社会的转型使得农村存在着种种冲突。如家长为了生计,没有时间来关心和教育孩子。进城务工把孩子交由老人照顾,孩子缺乏必
期刊
作文批改是小学作文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自己习作效果和教师获得作文教学效果信息反馈的一个主要渠道。小学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作文批改方法,及时有效地对学生习作进行批改,促进小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当然,每个语文老师都希望把作文批改好,那么,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呢?笔者归纳了四种教学时常用的方法:  方法一:学
期刊
我承认,对于学困生,我一向怀有偏见。在我看来——他们都是一群难缠奸猾之辈,是扶不起来的阿斗,烂泥巴贴不上墙。他们多是脏话满口,坏水满腹,撒起谎来,脸不变色心不跳的家伙。补缺补差、追缴作业、调节纠纷、甚至“破案”——面对他们,我通常是小心谨慎,硬着头皮“迎接挑战”。然而他——一个木讷的小男孩却让我第一次心存想走近他的感觉和想法。  高华伟,一个今年新转入的学困生,他话不多却有股东北人的犟劲,驴脾气一
期刊
摘 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要以学生整体语言能力的提高为基础,以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法为前提,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经过长期不懈的训练,才有成效。  关键词:听力素质;精听泛听;教学方法  英语听力是很多学生头疼的问题,它在高考中占的比重也不小,而且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本人就“怎样才能提高英语听力”这个问题在这里谈一下自己这些年英语听力教学的几点
期刊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反思型的实践者,教师应自觉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完善,以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要求。在新课程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参与实验教学的教师,应克服过去的传统教育模式,认真探讨教育教学方法,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更新教学观念,解放思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同时要认真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加强教研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