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采用人物肖像雕塑的形式为那些对中国革命和文化科学事业有建树的杰出人物树碑立传,纪念他们的光辉业绩,鼓舞后人。在万象更新的今天,人物肖像雕塑在雕塑艺术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阐述作者对人物肖像雕塑创作的一些观点,作者本人在自身创作实践过程中的积累的一些经验,人物肖像雕塑中的造型构图的重要性,准确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手法的结合运用。
【关键词】:肖像雕塑;造型构图;人物形象
肖像雕塑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题材,而且它是为那些对人类文明和进步有杰出贡献的伟大的历史人物树碑立传,以了解历史及鼓舞后人。
所谓人物肖像雕塑,系指雕塑中的那些头像、胸像、全身像等,在希腊艺术后期(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欧洲大陆出现了歌颂哲学家,诗人,作家的人物肖像雕塑,在随后的古罗马时期,罗马人的艺术多是为帝王歌功颂德,满足罗马王宫贵族目的的需要,请雕塑家直接为王宫贵族造像,而肖像雕塑也在这个时期迎来了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经过了黑暗的中世纪低潮之后,肖像雕塑在文艺复兴时期得以复苏,并在18、19世纪再次进入高潮。中国的真正意义上的肖像雕塑于上世纪从西方引进,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风,随后便把肖像雕塑带入了我国。今天,肖像雕塑在雕塑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而在多次人物肖像雕塑创作过程中,我认为以下几点颇为重要。
一、人物肖像雕塑中的造型构图
构图,在我们刚刚学习造型基础素描课程时便开始接触构图,将静物在自己画面中加以组织构成一个完整协调的画面等等,绘画是平面的,而雕塑和绘画不同,它是一个三维空间,各个角度都需要让观赏者看到,在雕塑创作中,一件好的作品与造型构图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造型构图这个雕塑做下去不会有好的效果,人物肖像雕塑造型构图主要通过人物对象的动作、姿势来表现,
人物肖像雕塑不可能像情节性的群像雕塑那样,通过几个人物情节关系的处理,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而是通过对单个人物对象的头与颈、颈与胸、胸与胯的扭转关系的安排去刻画形象,不同的动作会给观赏者不同的视觉效果和不同的人物性格,在人物肖像雕塑创作构图中也需要紧密联系人物对象的个性和典型性来设计动作,例如雕塑家王朝闻在他的代表作《刘胡兰纪念像》中,王朝闻选取了最能突出刘胡兰那坚贞不屈,即英勇就义前夕,面对敌人,昂首挺胸,双拳紧握,成弓字形拉向身后,迈开坚定的脚步走向刑场,这个雕像通过对人物动作的安排,使整个人物形象的形体特征,显得具有中国古代那些造型坚实挺拔、稳定有力、采用钢铁一类硬质材料铸造的鼎的形式因素,她那使敌人感到恐惧的英勇献身的精神力量,有一股由内向外爆发的扩张力,如果雕塑家没有在造型构图上下功夫,我想这件作品也不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二、深入了解人物对象和准确塑造人物形象
在人物肖像雕塑创作过程中,在确定人物对象后,需要通过书籍、网络、采访栏目等媒介和采访家属去深入了解和研究人物对象的生平、生活习惯、衣冠服饰、时代背景、以及体会人物的性格气质,来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公园、校园、名胜古迹和纪念馆等很多地方都会经常看到历史名人纪念像,但是在我发现众多雕像当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引起重视和应当纠正的问题,比如有的作者将历史名人的形象加以神化,有些纪念雕像看上去虽然庄重,但缺乏人物对象本身的神采和个性,有“千人一面”的感觉;还有由于在创作历史名人纪念像的过程中,缺乏對历史名人的思想、性格、气质至衣冠服饰进行认真的了解和研究,因而使许多历史名人肖像,不但在衣冠服饰上非常相似,而且在造型构图和形象特征上也大同小异,缺乏人物对象的个性和艺术的魅力,使纪念像不能让观赏者产生肃然起敬的情感;再有在历史名人纪念像的创作中,存在着创作态度不够严肃,不认真进行严谨的构思和推敲,为赶任务和赶时间,粗制滥造的现象。而我认为老一代雕塑家钱绍武教授创作的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纪念像是一件比较准确地塑造了历史人物的成功肖像雕塑,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洋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杜甫所处的时代是唐朝由盛到衰,颇多灾难的时代。在艺术语言要求简练概括的雕塑艺术中,如何将生活在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代诗人杜甫的思想性格和精神特征塑造出来,并且他在生时没有留下可供今天雕塑家参考的肖像画或照片资料,后世也有人作杜甫画像,也不能说是准确的佳作。以具有学者风度著称的雕塑家钱绍武教授,为了将杜甫的形象塑造好,钱绍武教授认真研究了杜甫的生平历史,反复读杜甫的诗作,在构思杜甫像的过程中,经过反复推敲以后,决定构图表现处于漂泊和饥寒中的衣单体弱、身体消瘦的诗人杜甫,正席地于荒野雪地或漂泊于湘江中的破船头上。他眼睛所凝视的,不是个别的悲惨事件,而是整个大唐的衰败和全体人民的不幸,从雕塑的形象去看,饱受生活折磨和饥寒交迫熬煎的杜甫,是个五六级大风就能吹倒的体弱老人,然而,从精神气质上去看,他却是个坚强不屈的人,虽自身的遭遇是凄凉的,但他所关心和痛心的却是别人。雕塑中的诗人,是一件比较准确、相当深刻地塑造了历史人物的成功雕像,受到异国艺术家和观众们的好评。假设钱绍武教授不认真研究杜甫的生平历史,不认真从杜甫的诗篇中去认识杜甫的思想风貌、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就会将杜甫造成一个一般化的封建文人,那就歪曲了杜甫的形象。
三、人物肖像雕塑的艺术表现手法
雕塑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有三大类,即具象、抽象、意象。简单来说,具象艺术手法是对现实物象的客观再现,主要以写实为主;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则抛弃生活的真实,完全强调艺术家的观意念;意象的艺术手法近似于现实的具体物象又相异于具体物象,尊重客观现实,但又重于理性分析和主观处理。每个人物的性格气质不同,他们给人的感觉就不同,而在人物肖像雕塑创作中的艺术表现手法也应该不能一样,每一件肖像雕塑的创作都应需要作者能够做到形神兼备,不仅要求作者能够刻画人物对象的外形特征,而且也要能体现人物对象 的性格,人物的思想感情、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而这些还需要表现手法的辅助。在当代艺术形式多样化的趋视下,传统的肖像雕塑在雕塑家手下也呈现出了丰富面貌的姿态。雕塑家们对肖像雕塑的表现手法材料运用,与观众交流沟通的方式等等都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 例如石村的《谢子长将军》、《长城魂》、洪涛的《长征·毛泽东》、朱尚熹的《马三立》等都是根据人物对象的具体特征,加以夸张,改传统肖像雕塑的写实为主,以通过表现手法突出人物性格和身份为主,以更好的挖掘出肖像人物的精神内涵。
如果我们想要做好一件人物肖像雕塑作品,我们不仅仅需要安排好造型构图,对创作对象的了解和研究,表现手法的运用。还要求我们有一个深厚的造型基本功能力和一份饱满的创作激情,这样才能够将人物肖像雕塑特有的雕塑语言熟练地运用与发挥。
参考文献:
[1]《西方美术史》 马晓琳 著 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9年3月
[2]《中国美术史》 薄松年 著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年08月
[3]《古今雕塑艺术》钱海源 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年7月
[4]《雕塑学》 许正龙 著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1年8月
作者简介:刘兴鹏(1989—),男,汉族,单位:西安美术学院,2014级雕塑系研究生,研究方向:雕塑艺术研究。
【关键词】:肖像雕塑;造型构图;人物形象
肖像雕塑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题材,而且它是为那些对人类文明和进步有杰出贡献的伟大的历史人物树碑立传,以了解历史及鼓舞后人。
所谓人物肖像雕塑,系指雕塑中的那些头像、胸像、全身像等,在希腊艺术后期(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欧洲大陆出现了歌颂哲学家,诗人,作家的人物肖像雕塑,在随后的古罗马时期,罗马人的艺术多是为帝王歌功颂德,满足罗马王宫贵族目的的需要,请雕塑家直接为王宫贵族造像,而肖像雕塑也在这个时期迎来了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经过了黑暗的中世纪低潮之后,肖像雕塑在文艺复兴时期得以复苏,并在18、19世纪再次进入高潮。中国的真正意义上的肖像雕塑于上世纪从西方引进,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风,随后便把肖像雕塑带入了我国。今天,肖像雕塑在雕塑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而在多次人物肖像雕塑创作过程中,我认为以下几点颇为重要。
一、人物肖像雕塑中的造型构图
构图,在我们刚刚学习造型基础素描课程时便开始接触构图,将静物在自己画面中加以组织构成一个完整协调的画面等等,绘画是平面的,而雕塑和绘画不同,它是一个三维空间,各个角度都需要让观赏者看到,在雕塑创作中,一件好的作品与造型构图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造型构图这个雕塑做下去不会有好的效果,人物肖像雕塑造型构图主要通过人物对象的动作、姿势来表现,
人物肖像雕塑不可能像情节性的群像雕塑那样,通过几个人物情节关系的处理,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而是通过对单个人物对象的头与颈、颈与胸、胸与胯的扭转关系的安排去刻画形象,不同的动作会给观赏者不同的视觉效果和不同的人物性格,在人物肖像雕塑创作构图中也需要紧密联系人物对象的个性和典型性来设计动作,例如雕塑家王朝闻在他的代表作《刘胡兰纪念像》中,王朝闻选取了最能突出刘胡兰那坚贞不屈,即英勇就义前夕,面对敌人,昂首挺胸,双拳紧握,成弓字形拉向身后,迈开坚定的脚步走向刑场,这个雕像通过对人物动作的安排,使整个人物形象的形体特征,显得具有中国古代那些造型坚实挺拔、稳定有力、采用钢铁一类硬质材料铸造的鼎的形式因素,她那使敌人感到恐惧的英勇献身的精神力量,有一股由内向外爆发的扩张力,如果雕塑家没有在造型构图上下功夫,我想这件作品也不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二、深入了解人物对象和准确塑造人物形象
在人物肖像雕塑创作过程中,在确定人物对象后,需要通过书籍、网络、采访栏目等媒介和采访家属去深入了解和研究人物对象的生平、生活习惯、衣冠服饰、时代背景、以及体会人物的性格气质,来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公园、校园、名胜古迹和纪念馆等很多地方都会经常看到历史名人纪念像,但是在我发现众多雕像当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引起重视和应当纠正的问题,比如有的作者将历史名人的形象加以神化,有些纪念雕像看上去虽然庄重,但缺乏人物对象本身的神采和个性,有“千人一面”的感觉;还有由于在创作历史名人纪念像的过程中,缺乏對历史名人的思想、性格、气质至衣冠服饰进行认真的了解和研究,因而使许多历史名人肖像,不但在衣冠服饰上非常相似,而且在造型构图和形象特征上也大同小异,缺乏人物对象的个性和艺术的魅力,使纪念像不能让观赏者产生肃然起敬的情感;再有在历史名人纪念像的创作中,存在着创作态度不够严肃,不认真进行严谨的构思和推敲,为赶任务和赶时间,粗制滥造的现象。而我认为老一代雕塑家钱绍武教授创作的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纪念像是一件比较准确地塑造了历史人物的成功肖像雕塑,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洋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杜甫所处的时代是唐朝由盛到衰,颇多灾难的时代。在艺术语言要求简练概括的雕塑艺术中,如何将生活在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代诗人杜甫的思想性格和精神特征塑造出来,并且他在生时没有留下可供今天雕塑家参考的肖像画或照片资料,后世也有人作杜甫画像,也不能说是准确的佳作。以具有学者风度著称的雕塑家钱绍武教授,为了将杜甫的形象塑造好,钱绍武教授认真研究了杜甫的生平历史,反复读杜甫的诗作,在构思杜甫像的过程中,经过反复推敲以后,决定构图表现处于漂泊和饥寒中的衣单体弱、身体消瘦的诗人杜甫,正席地于荒野雪地或漂泊于湘江中的破船头上。他眼睛所凝视的,不是个别的悲惨事件,而是整个大唐的衰败和全体人民的不幸,从雕塑的形象去看,饱受生活折磨和饥寒交迫熬煎的杜甫,是个五六级大风就能吹倒的体弱老人,然而,从精神气质上去看,他却是个坚强不屈的人,虽自身的遭遇是凄凉的,但他所关心和痛心的却是别人。雕塑中的诗人,是一件比较准确、相当深刻地塑造了历史人物的成功雕像,受到异国艺术家和观众们的好评。假设钱绍武教授不认真研究杜甫的生平历史,不认真从杜甫的诗篇中去认识杜甫的思想风貌、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就会将杜甫造成一个一般化的封建文人,那就歪曲了杜甫的形象。
三、人物肖像雕塑的艺术表现手法
雕塑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有三大类,即具象、抽象、意象。简单来说,具象艺术手法是对现实物象的客观再现,主要以写实为主;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则抛弃生活的真实,完全强调艺术家的观意念;意象的艺术手法近似于现实的具体物象又相异于具体物象,尊重客观现实,但又重于理性分析和主观处理。每个人物的性格气质不同,他们给人的感觉就不同,而在人物肖像雕塑创作中的艺术表现手法也应该不能一样,每一件肖像雕塑的创作都应需要作者能够做到形神兼备,不仅要求作者能够刻画人物对象的外形特征,而且也要能体现人物对象 的性格,人物的思想感情、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而这些还需要表现手法的辅助。在当代艺术形式多样化的趋视下,传统的肖像雕塑在雕塑家手下也呈现出了丰富面貌的姿态。雕塑家们对肖像雕塑的表现手法材料运用,与观众交流沟通的方式等等都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 例如石村的《谢子长将军》、《长城魂》、洪涛的《长征·毛泽东》、朱尚熹的《马三立》等都是根据人物对象的具体特征,加以夸张,改传统肖像雕塑的写实为主,以通过表现手法突出人物性格和身份为主,以更好的挖掘出肖像人物的精神内涵。
如果我们想要做好一件人物肖像雕塑作品,我们不仅仅需要安排好造型构图,对创作对象的了解和研究,表现手法的运用。还要求我们有一个深厚的造型基本功能力和一份饱满的创作激情,这样才能够将人物肖像雕塑特有的雕塑语言熟练地运用与发挥。
参考文献:
[1]《西方美术史》 马晓琳 著 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9年3月
[2]《中国美术史》 薄松年 著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年08月
[3]《古今雕塑艺术》钱海源 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年7月
[4]《雕塑学》 许正龙 著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1年8月
作者简介:刘兴鹏(1989—),男,汉族,单位:西安美术学院,2014级雕塑系研究生,研究方向:雕塑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