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研究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效果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66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的目标成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在采用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前后进行对比分析,实施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后的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文书书写、基础护理技能、护理安全意识以及病房日常护理工作等质量上较前明显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瞻性护理治疗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基础护理技能,护理安全意识以及病房日常护理工作,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值得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借鉴应用。
【关键词】前瞻性护理;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20)09-0153-01
前瞻性护理管理即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评估病人的实际临床症状和体征,采用自身的临床护理经验以及临床护理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对病人开展一系列的预见性、计划性的护理管理工作。在优质护理模式中,前瞻性护理管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该护理管理方式不仅可以提升护士主体的临床护理基本技能,同时在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效果并进一步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66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的目标成员,其中66名护理人员年龄范围在19-42岁之间,平均年龄是在33.5岁,参加护理工作年限范围为0.5-23年,其中本科学历43名,大专20名,中专3名。
1.2方法
1.2.1构建符合医院实际的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
①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是管理模式的主要框架。其中包括:严格严抓临床护理的核心制度,确保执行是保障护理安全的重要基石,还要加强临床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是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主要组成,落实基本责任制,将临床护理工作采用等级管理【1-2】,每一份岗位责任落实到护理人员上,护理质量的提升前提是规范每一个护理步骤,通过有效的指导和临床护理分析,采用护理安全积分制来进一步约束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
②转变常规质控观念为前瞻性质控。前瞻性护理管理就是一改以往的固定、刻板的终末式质控行为,采用前瞻性的指导,通过对一线医护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前进行相关干预和控制,通过构建合理高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尤其是对一级质量控制护理人员,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就必须做到质量高效和完整的完成【3】,从而达成主动质控和自动质控的标准。当然这些高效完成的前提是需要改变质控的前后顺序,从以往的事后质控改为事前进行干预即质控前移,形成前瞻性质控方式。
1.2.2层级管理方式的建立
层级管理方式是落实责任制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中层级建立主要由“护士长---主管护师----护师----护士”组成,通过落实小组责任制,按照科室护理工作需求,设定护理小组组长,由主管护师担任,分配护师和护士,护士长分管各小组组长,其中护士长主要是负责科室护理工作上的行政事务及其他决策【4-5】;主管护师作为小组组长主要负责病区的护理业务管理,护士的技能培训,绩效考核以及小组成员的排班,同时对责任组的疑难重症、危重症进行相关的个案管理;护师主要是全面负责对所管患者的评估,制定护理方案,检查指导护士落实本组患者所有治疗、护理工作,评价效果等。实施过程中告知护理人员必须管好患者,以患者为出发点。每个责任小组的护上相对固定。尽可能避免护理人员的轮换。护士对所管病人负责,具有管理义务,上级护士需要对下级护士负责。
1.2.3规范护理操作流程,转变护理工作模式
规范护理工作流程,主要是由护士长牵头,制定工作流程,其中包括:主管护师,护师,护士等责任内容:护理交接班、医疗查房指引、床边交接班、等级护理指引、健康教育指引、防跌倒、压疮指引、转科,转院,出院流程指引【7】,各项转科护理干预等等,使护理人员明确分工,充分了解工作内容,以患者为中心,从而提供优质服务,开展恰当合理的护理干预,为取得显著临床护理效果打下基础。转变护理工作模式主要是进行三级质控,其中一级质控是由护师负责,主要内容是准确执行医嘱信息,落实护理核心制度,指导和监督护士的工作质量以及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指引【8】;二级质控主要是由主管护师担任,建立护理工作内容指引,及时发现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通过查房以及会诊等方式进行相关责任护士工作的监督。三级质控:由护上长负责,具体包括:建立和健全科室护理工作制定,形成全方位的三级质控管理工作模式,监督工作和进行前瞻性护理管理,对临床不良事件进行归纳和总结,有效处理护理工作问题,降低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1.3疗效判定
通过院内自制的护理质量評分细则,采用100分制,主要护理质量五项包括:病房管理、医疗文书、风险管理、基础护理、技能操作等,每项各20分。
1.4数据处理
通过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在前瞻性护理管理前后中:病房管理、医疗文书、风险管理、基础护理、技能操作等内容,其中实施前瞻性护理管理后的效果较实施前显著,差异较大,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前瞻性护理模式是当前医疗界较为新颖的护理模式之一,主要是从临床护理的预见性护理方向出发,通过改善护理工作,避免以及预防不良医疗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前瞻性护理管理主要是采用事先干预,事前质控的的质量管理方法,当然管理人员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指引,加强临床护理技能培训,岗位培训,业务能力培训【9】等,做好相关风险质量控制,做好自控和主控的工作,所以质控前移是贯穿整个临床护理过程,护理质量的提高也着重于质控工作做的好坏【10】。本文主要研究了前瞻性护理管理模式,发现在前瞻性护理管理前后中:病房管理、医疗文书、风险管理、基础护理、技能操作等内容,其中實施前瞻性护理管理后的效果较实施前显著,差异较大,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前瞻性护理管理模式能够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是护理改革的一次新突破,不仅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还能确保临床工作的安全性,同时确保了护理操作的规范性,有利于工作的有序开展,显著提高了临床效果。其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和作用的最大程度发挥,还需广大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前瞻性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和长时间的开展是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关键,适合临床的推广与应用,具有显著的管理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姚丽娜.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提高CCU病房护理质量的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0):197-198.
[2]伍向红,黄蔚,张进华,李华.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泌尿外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3):36+45.
[3]徐洪艳.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作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7):3099-3100.
[4]顾建月,周海英,周丽梅.急诊外科护理中前瞻性护理模式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4):46+71.
[5]林晓丹.前瞻性护理管理在高龄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05):622-623.
[6]崔萌萌,李梦.PDCA循环模式的前瞻性护理管理对急诊病房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2):149-150.
[7]王慧清.个性化心理护理管理在职业病矽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3):35-36.
[8]吴成英.前瞻性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12):106-109.
[9]夏欢舞.前瞻性护理管理在外科中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06):57-58.
[10]李志芳,李俊霞.前瞻性护理干预模式在儿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5):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