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都有语文课,显然这不仅仅是为了识字、读书和写作。那是为了什么呢?简单地讲,就是为了养成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校语文教育从能力培养到素养养成,无疑是语文学科教育自身的一大提升。这是因为后者的内涵更加丰富,也更贴近人自身发展以及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需要。近年来国内关于语文素养及其教育的文章有不少,“中国知网”显示,自2001年至今,有关语文素养的论文有1407篇,此前的仅有19篇。这说明语文素养研究的历史不长,但已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为了提高研究水平,需要对这些研究进行必要的梳理和理论总结。《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师的素养》一书担当了这-工作。
《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师的素养》是从教学与教师两个方面梳理和总结语文素养的,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语文素养的系统。较之此前出版的《幼儿教师语文素养》(王向东.2009年)、《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概论》(梁志斌.2010年)、《传承与嬗变: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研究》(阳利平.2010年),此书的内容更加完善、系统,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条分缕析地梳理和总结可以说是其一大特点。在“第一编语文素养”中,作者没有让既定的概念先行,而是从“语文”的产生与发展,以及相关的官方文件、课程的演变、教材变化,乃至教学和评价方式等的客观存在,来揭示“语文”这个关键词或者说重要概念;然后,系统地论述了语文素养的基本构成:口头语言的接受能力、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书面语言的接受能力、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第二编语文教师的素养”则从职业的角度提出了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理论修为、科研能力、教学水平、文学品质。此书的第二大特点是引发思考。作者引述了许多翔实的资料,列举了丰富实例,在阐述自己研究成果的同时,也介绍其他的观点,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读者了解知识或理念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则为读者提供了思考的空间与资源。
阅读理论著作固然有选择与接受,但更有意义的是与作者间思想的对话、碰撞。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笔者以往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开始变得清晰起来。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素养。素养体现为一种技巧或能力,但它肯定不等同于后者,因为它是人类所独有的,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其中包含着文化的积淀,并且与个人的习惯、态度、自觉性乃至人生相关联。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语文素养。语文教学活动中所作的听说读写的训练,突显了语文的工具性,或者说它只是对学生的语文技能的培训,而非语文素养的养成;此外,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也不是语文素养,也就是说拥有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未必就具备了语文素养,因为,具备语文素养的人必须自身因语文而发生了改变。第三个问题是关于语文素养的意义。如果从人的生存主体来看,我们就会发现语文素养对于人绝不是一种装饰,因为语文一经产生,便成了独立于人之外的存在物,它不仅是人的工具,而且也在影响人、塑造人。语文素养能够赋予学生一个比较完善的语文知识结构,帮助他们建立彼此交流、认识世界、解读文本的信念与能力,从而改善和提升其生存的品质,甚至对其语文观、审美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产生积极的影响。第四个问题是关于语文素养的完善。语文素养的养成和完善是有一个过程的,它需要相应的知识、经验和积累,也需要智慧、悟性和超越。不过更为重要的还是化知识为智慧,让能力体现为生命的成长。一个喜欢道听途说之言,喜欢讲庸俗段子,喜欢读低级趣味文字,喜欢写媚俗文章的人,我们能说他具备语文素养吗?语文素养起于语文而成于生命的成长。
《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师的素养》在语文素养的工具层面上讲得丰富而系统,但在意义层面上却嫌不足。读书尤其是读理论书,一定要实现与作者的对话,一定要唤起我们的思考,不仅要接受知识与理念,并且还要“接着想”。能“接着想”其实也是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
《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师的素养》是从教学与教师两个方面梳理和总结语文素养的,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语文素养的系统。较之此前出版的《幼儿教师语文素养》(王向东.2009年)、《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概论》(梁志斌.2010年)、《传承与嬗变: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研究》(阳利平.2010年),此书的内容更加完善、系统,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条分缕析地梳理和总结可以说是其一大特点。在“第一编语文素养”中,作者没有让既定的概念先行,而是从“语文”的产生与发展,以及相关的官方文件、课程的演变、教材变化,乃至教学和评价方式等的客观存在,来揭示“语文”这个关键词或者说重要概念;然后,系统地论述了语文素养的基本构成:口头语言的接受能力、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书面语言的接受能力、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第二编语文教师的素养”则从职业的角度提出了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理论修为、科研能力、教学水平、文学品质。此书的第二大特点是引发思考。作者引述了许多翔实的资料,列举了丰富实例,在阐述自己研究成果的同时,也介绍其他的观点,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读者了解知识或理念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则为读者提供了思考的空间与资源。
阅读理论著作固然有选择与接受,但更有意义的是与作者间思想的对话、碰撞。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笔者以往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开始变得清晰起来。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素养。素养体现为一种技巧或能力,但它肯定不等同于后者,因为它是人类所独有的,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其中包含着文化的积淀,并且与个人的习惯、态度、自觉性乃至人生相关联。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语文素养。语文教学活动中所作的听说读写的训练,突显了语文的工具性,或者说它只是对学生的语文技能的培训,而非语文素养的养成;此外,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也不是语文素养,也就是说拥有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未必就具备了语文素养,因为,具备语文素养的人必须自身因语文而发生了改变。第三个问题是关于语文素养的意义。如果从人的生存主体来看,我们就会发现语文素养对于人绝不是一种装饰,因为语文一经产生,便成了独立于人之外的存在物,它不仅是人的工具,而且也在影响人、塑造人。语文素养能够赋予学生一个比较完善的语文知识结构,帮助他们建立彼此交流、认识世界、解读文本的信念与能力,从而改善和提升其生存的品质,甚至对其语文观、审美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产生积极的影响。第四个问题是关于语文素养的完善。语文素养的养成和完善是有一个过程的,它需要相应的知识、经验和积累,也需要智慧、悟性和超越。不过更为重要的还是化知识为智慧,让能力体现为生命的成长。一个喜欢道听途说之言,喜欢讲庸俗段子,喜欢读低级趣味文字,喜欢写媚俗文章的人,我们能说他具备语文素养吗?语文素养起于语文而成于生命的成长。
《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师的素养》在语文素养的工具层面上讲得丰富而系统,但在意义层面上却嫌不足。读书尤其是读理论书,一定要实现与作者的对话,一定要唤起我们的思考,不仅要接受知识与理念,并且还要“接着想”。能“接着想”其实也是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