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能力,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要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等,由此可见,老师注重课前准备,做足课前功课,对写作教学的导学尤为重要。
关键词:作文教学;合作学习;准备策略
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最显著差异,就是改变教师为教学活动中唯一的主体的局面,将学生也确定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因此,从这一方面说要进行合作学习实践,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作好各方面的准备。
一、使学生的态度重视
传统教育,虽然教师也强调团结合作,但这种团结合作往往体现在其他班级活动中(比如运动会,诗歌朗诵比赛等),但在课堂上则制定了一系列严规苛则,不许做的太多,能做的太少,甚至有的学生向外看了,则对其兴师问罪,理由是没有认真听讲。注重个体之间的竞争,在上课时批评说话、讨论的行为,这些都对开展合作学习产生巨大的阻碍。如果要进行合作学习模式教学,就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好思想工作,明确合作学习的意义,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我认为,首先要帮助学生从思想意识上明确:当前社会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而且需要团体意识强烈和善于协作的人才,而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必要的能力、素质,所以必须认真参与。其次合作学习可以互利互惠。“优生”与“差生”在互助的过程中,能让自己思维的逻辑性和言语的流畅性都得到提高,能够使自己的知识更加完善。最后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要充分自信,认识到人各有所长,从而提高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差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二、帮助学生做好写作积累
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思想的交流,语言的碰撞,如果要使我们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只有扎扎实实地“双基”训练,才能实现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积淀,才能切实地提高语文的写作能力。
(一)重视课本,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古今中外的名篇,文章精美,语言规范,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这些是非常有用的东西,是有助于写作的重要的养分。
首先从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课本着手,要求学生把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以及课文中的精彩语句,抄写在笔记本里,利用早读课,进行大声朗读,小组进行小测检查。
其次鼓励学生大声的朗读课文,响亮我们的课堂。记得朱自清曾经说过“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诵读入手”,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充分熟悉那些感性元素后,才可能调动脑中已有的语言背景和经验,进入对文章的深层的整体的把握。反复诵读课文,真切地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通过揣摩文章语气、情感的变化,体味文脉的起伏、文气的贯通,体会课文中体现的每一个真、善、美的要素和亮点,进而吸收文章的精华,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同时在诵读的过程中培养了语感。
(二)重视阅读,注重写作材料的积累
众所周知,阅读是语文学习中比较重要的方面,尤其是文学阅读。多读书,才能丰富知识、博采众长、增加积累,到写作时,才会有东西充分输出。在平时,注意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名的书刊杂志,像《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读者》、《青年文摘》、《作文与考试》等期刊,并随时把其中优美的段落和句子摘录在一个本子上,早读时就拿出来小组之中读一读,背一背,品一品。这样时间长了,就可以积累丰富的素材,并拓展自己的想象空间,在写作文时,就可以化为己用,写出比较优美的句子。
针对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较贫乏,学生的家庭环境又较贫困,因而可供阅读的课外书刊杂志很少,为了保证课外阅读能顺利进行,可以创设以下阅读条件:
1.建立班级“图书角”
学生课外阅读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阅读材料的缺乏,为了解决学生买书难、读书难、无书读的问题。首先利用学校图书室已有的读本资源,让学生定期借阅,其次建立课堂“图书角”,发动老师、学生捐借,广泛收集经典的有价值的书籍,不断充实,同时鼓励学生间交流阅读,实现资源共享。
2.保证阅读时间
建议安排每周安排某一下午的语文课为阅读时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阅读,自由讨论,并做好读书笔记。
3.指导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的指导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益,有助于学生对文化经典名著及文学名著的阅读由随意性提升到有品味的研究性积累性阅读,让学生真正读有收获。
第一,让学生阅读作品前首先阅读前言、后记和目录,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了解,为深入阅读奠定基础。
第二,充分利用工具书和参考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勤查字典,排除字词障碍,勤翻阅参考文献,以扩展视野,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第三,多种阅读方式融合。采用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略读全文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选取感兴趣的内容仔细阅读,精彩部分和主要内容要精读。
第四,做好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多种方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此外,还要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鼓励他们动脑筋,勤思考。每读一篇文章,都要理解、领会作者是怎样立意、谋篇、行文,如何开头结尾,如何组织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注重积累。
三、帮助学生重视体验,注重写作技能的掌握
巴金说过“只有写,你才会写。”平时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多写文章。
(一)让学生写随笔、日记或周记等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内容不限制,可写自己的瞬间感悟,也可叙说自己的情感故事和内心的烦恼,或是摘抄优美文段、句子等。
凡是大有作为的作家,他们对社会对人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认识比较深刻,所以能写出传事佳作。学生们每天耳闻目睹的事情也很多,如果能多留意身边的事,并对这些事进行分析,从中得到某些感悟,及时捕捉灵感,积累写作素材,激活了写作思维,把从阅读中明白的谴词造句、某篇布局的道理,日积月累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上去,那么写起作文来,就会感觉得心应手。
同时要鼓励学生写真话,所谓“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要是写心里话,只要你吐真情,农村的风景,田间劳作,校园内的书声,生活的苦辣,父母的慈爱,老师的关怀等,这些都是活生生的材料,都能引起无限的联想。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二)结合课文目标进行模仿写作训练
“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仿中求新”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对于学生来说,写作就是从模仿教材所编写的经典文章开始。
举个例子:在学习完课文《背影》之后,可以扩展延伸,要同学们从《背影》中学会用一种特殊的视角去观察父亲的生活,从生活中的琐碎去发现父亲的爱。正是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们发现了自己的父亲身上有那么多的故事:不到四十岁的头上已长出白发;抱怨不理自己的已离了婚的父母仍然对子女嘘寒问暖、悉心照料;那讨厌的继父继母对自己视如己出……。他们开始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他们开始懂得理解,懂得尊重;他们也开始学会体会,学会珍惜;他们开始懂得岁月无情,生命无常。他们模仿课文的表述,用自己简单、朴实的语言,表达对父母深深的爱。通过这样的模仿,可以发现学生对文章结构开始有了最初的印记,他们的文章有了真实而纯朴的感情。
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有的放矢地在作文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学习作文的主动性提高、勇于表达的意愿得到提升,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课堂上的交流气氛更加浓厚,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得到全面提高。从而使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为作文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作文教学;合作学习;准备策略
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最显著差异,就是改变教师为教学活动中唯一的主体的局面,将学生也确定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因此,从这一方面说要进行合作学习实践,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作好各方面的准备。
一、使学生的态度重视
传统教育,虽然教师也强调团结合作,但这种团结合作往往体现在其他班级活动中(比如运动会,诗歌朗诵比赛等),但在课堂上则制定了一系列严规苛则,不许做的太多,能做的太少,甚至有的学生向外看了,则对其兴师问罪,理由是没有认真听讲。注重个体之间的竞争,在上课时批评说话、讨论的行为,这些都对开展合作学习产生巨大的阻碍。如果要进行合作学习模式教学,就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好思想工作,明确合作学习的意义,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我认为,首先要帮助学生从思想意识上明确:当前社会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而且需要团体意识强烈和善于协作的人才,而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必要的能力、素质,所以必须认真参与。其次合作学习可以互利互惠。“优生”与“差生”在互助的过程中,能让自己思维的逻辑性和言语的流畅性都得到提高,能够使自己的知识更加完善。最后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要充分自信,认识到人各有所长,从而提高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差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二、帮助学生做好写作积累
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思想的交流,语言的碰撞,如果要使我们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只有扎扎实实地“双基”训练,才能实现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积淀,才能切实地提高语文的写作能力。
(一)重视课本,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古今中外的名篇,文章精美,语言规范,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这些是非常有用的东西,是有助于写作的重要的养分。
首先从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课本着手,要求学生把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以及课文中的精彩语句,抄写在笔记本里,利用早读课,进行大声朗读,小组进行小测检查。
其次鼓励学生大声的朗读课文,响亮我们的课堂。记得朱自清曾经说过“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诵读入手”,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充分熟悉那些感性元素后,才可能调动脑中已有的语言背景和经验,进入对文章的深层的整体的把握。反复诵读课文,真切地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通过揣摩文章语气、情感的变化,体味文脉的起伏、文气的贯通,体会课文中体现的每一个真、善、美的要素和亮点,进而吸收文章的精华,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同时在诵读的过程中培养了语感。
(二)重视阅读,注重写作材料的积累
众所周知,阅读是语文学习中比较重要的方面,尤其是文学阅读。多读书,才能丰富知识、博采众长、增加积累,到写作时,才会有东西充分输出。在平时,注意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名的书刊杂志,像《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读者》、《青年文摘》、《作文与考试》等期刊,并随时把其中优美的段落和句子摘录在一个本子上,早读时就拿出来小组之中读一读,背一背,品一品。这样时间长了,就可以积累丰富的素材,并拓展自己的想象空间,在写作文时,就可以化为己用,写出比较优美的句子。
针对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较贫乏,学生的家庭环境又较贫困,因而可供阅读的课外书刊杂志很少,为了保证课外阅读能顺利进行,可以创设以下阅读条件:
1.建立班级“图书角”
学生课外阅读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阅读材料的缺乏,为了解决学生买书难、读书难、无书读的问题。首先利用学校图书室已有的读本资源,让学生定期借阅,其次建立课堂“图书角”,发动老师、学生捐借,广泛收集经典的有价值的书籍,不断充实,同时鼓励学生间交流阅读,实现资源共享。
2.保证阅读时间
建议安排每周安排某一下午的语文课为阅读时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阅读,自由讨论,并做好读书笔记。
3.指导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的指导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益,有助于学生对文化经典名著及文学名著的阅读由随意性提升到有品味的研究性积累性阅读,让学生真正读有收获。
第一,让学生阅读作品前首先阅读前言、后记和目录,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了解,为深入阅读奠定基础。
第二,充分利用工具书和参考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勤查字典,排除字词障碍,勤翻阅参考文献,以扩展视野,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第三,多种阅读方式融合。采用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略读全文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选取感兴趣的内容仔细阅读,精彩部分和主要内容要精读。
第四,做好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多种方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此外,还要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鼓励他们动脑筋,勤思考。每读一篇文章,都要理解、领会作者是怎样立意、谋篇、行文,如何开头结尾,如何组织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注重积累。
三、帮助学生重视体验,注重写作技能的掌握
巴金说过“只有写,你才会写。”平时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多写文章。
(一)让学生写随笔、日记或周记等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内容不限制,可写自己的瞬间感悟,也可叙说自己的情感故事和内心的烦恼,或是摘抄优美文段、句子等。
凡是大有作为的作家,他们对社会对人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认识比较深刻,所以能写出传事佳作。学生们每天耳闻目睹的事情也很多,如果能多留意身边的事,并对这些事进行分析,从中得到某些感悟,及时捕捉灵感,积累写作素材,激活了写作思维,把从阅读中明白的谴词造句、某篇布局的道理,日积月累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上去,那么写起作文来,就会感觉得心应手。
同时要鼓励学生写真话,所谓“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要是写心里话,只要你吐真情,农村的风景,田间劳作,校园内的书声,生活的苦辣,父母的慈爱,老师的关怀等,这些都是活生生的材料,都能引起无限的联想。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二)结合课文目标进行模仿写作训练
“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仿中求新”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对于学生来说,写作就是从模仿教材所编写的经典文章开始。
举个例子:在学习完课文《背影》之后,可以扩展延伸,要同学们从《背影》中学会用一种特殊的视角去观察父亲的生活,从生活中的琐碎去发现父亲的爱。正是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们发现了自己的父亲身上有那么多的故事:不到四十岁的头上已长出白发;抱怨不理自己的已离了婚的父母仍然对子女嘘寒问暖、悉心照料;那讨厌的继父继母对自己视如己出……。他们开始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他们开始懂得理解,懂得尊重;他们也开始学会体会,学会珍惜;他们开始懂得岁月无情,生命无常。他们模仿课文的表述,用自己简单、朴实的语言,表达对父母深深的爱。通过这样的模仿,可以发现学生对文章结构开始有了最初的印记,他们的文章有了真实而纯朴的感情。
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有的放矢地在作文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学习作文的主动性提高、勇于表达的意愿得到提升,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课堂上的交流气氛更加浓厚,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得到全面提高。从而使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为作文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