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椒盐大虾”成长四部曲
王国伟
在我校,教学与教研都过硬的教师被师生们戏称为“椒盐大虾”。“椒盐大虾”们是学校的筋骨,也是师生们的偶像。其分量不言而喻。不过。在过去,学校几乎没有能堪比现在这些“椒盐大虾”的实力派教师,其实,教师队伍中不乏能人,只是绝大多数是“瘸腿将军”。有的教师教学上有声有色,在教研方面却跟不上趟。于是,我们学校就对症下药,着手改变能“教”不能“研”、能“研”不能“教”的被动局面,强力推动教师队伍教学与教研齐头并进,均衡发展。
1,抓引导。学生会出现“偏科”的情况,教师也有类似的特点,总是喜欢做自己既偏爱又擅长的工作,而且如果没有人去督促、引导,可能教师自己一直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为了做好引导工作,学校出台了多项举措。比如在教育教学评价方面,突出综合成果重要性,把对教学成绩突出和教研成果丰富的单项表彰降格,而把教学和教研均出色的教师推到最高荣誉榜上,同时,对教学和教研均衡发展的教师也给予关注,即便是成果不突出,也要大力鼓励,重点培养。对于“偏科”的教师,也不能让他们坐冷板凳,而是主动地组织“智囊团”为他们望闻问切,分析问题,理清思路,开出处方,督促、帮助他们尽快调整状态,实现均衡发展。此外,学校还鼓励教师多读一些名师的教育专著,了解名师成长的历程,感悟名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启迪教师的思想,激活教师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学校邀请一些名师举办讲座,与教师面对面交流,解决那些琐碎的摆不上桌面的疑问和困惑,了解那些有针对性的成长细节,使得教师们更直接地把握均衡发展的脉络,少走弯路,尽快看到希望,尽早取得成果,只有这样,均衡发展教学与教研的动力才能长期持续下去。
2,重交流。要想实现教师的教学与教研两手都硬的目标,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学校内部的交流,更可以作为一项常规的活动开展下去。学校着手推动教师之间的交流,帮助教师加强沟通,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例如。先听能“教”的教师讲课。组织能“研”不能“教”的教师听能“教”不能“研”教师的课,现场取经。加强评课,想让能“教”的教师互评,能“研”不能“教”的教师旁听,然后再向能“教”的教师提问,解决具体问题。评课结束,二者还不能闲着,趁热打铁,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一篇教学反思的文章,之后,把双方的教学反思都展示出来,对照反思的成果,由能“研”的教师结合当场教学反思传授教研经验,使不能“研”的教师更容易接受、把握教研的规律和方法。最后,学校还要把每个阶段的交流过程和成果进行真实地整理,形成案例,供全体教师长期交流、学习。这样的交流很“家常”,只要坚持。在不知不觉之间促进教师更快地发展、进步。
3,促合作。仅仅实现交流还不够,解决具体问题的经验可能还欠缺,因此,在加强交流的基础上,学校还积极推动教师之间的合作。组织双方互相“扶上马,送一程”,切实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意义。合作的形式就是结对子。能“教”的教师和能“研”的教师在学校的协调下配对,尽量在所教学科的科目、教龄、学生的层次等方面做到优化组合。能“教”的教师和能“研”的教师共同备课。课堂教学由能“教”的教师牵头,能“研”的教师协助;对课后的教学反思、研究,由能“研”的教师主导,收集素材,分析结果,总结得失,整理归档。合作工作主次分明,程序清晰,互相推动,相互交流,避免合作流于形式,保证合作能持续开展,出成果。学校将在每个学期,对合作对子上报的成果进行汇总,从宏观上完善合作机制,把握合作动向,督促合作双方的积极性。对合作成果丰硕的对子给予鼓励、表彰,推广其经验,对暂时还落后的对子也不简单否定,而是组织“智囊团”进行“会诊”,帮助其尽快走出低谷,实现大发展。
4,保共赢。没有共赢,任何形式的做法都很难坚持下去。学校打破以往的优质课单打独斗、教研成果是一家之言的评价模式,鼓励两人以上的团队工作形式,校级优质课和教研成果评选表彰,优先考虑两人以上的团队,即便是校级之上的优质课和教研成果,主讲者或第一作者获得荣誉,合作者也将得到学校的奖励。共赢其实就是大家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
内外兼顾,促进“教”与“研”双重发展
封志宏
教学与教研是教师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没有教研的教学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纵然“硕果”累累却外强中干;没有教学的教研犹如纸上谈兵,纵然“成果”辉煌却徒有其名。二者对于教师来说缺一不可,那么学校如何才能使教师做到“鱼与熊掌”二者兼得呢?那就是以师为本,抓住内涵,扩展外延,内外兼顾,促进教师及学校“教”与“研”的双重发展。
抓住内涵,就是要从教师本身人手,引导教师在抓“教”的同时主动“研”。学校要以师为本,在抓好教师教学的同时扩大教师教研“内需”,引领教师主动教研,让教研在日常教学中“自然”进行。
1,让教师走出教研的“误区”。现在大多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往往重教轻研,认为教研是教学任务之外的多余部分,是对一线教师“奢侈”的要求,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我们应揭开教研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面纱,让教师明白教研并不等同于“论文”,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育日志、评课交流、教育课件、反思记录等,都是与教学与教研结合在一起的智慧性行为,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教研。
2,做好引导,让教师学会在日常教学中教研。首先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心”。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处处洋溢着思想的火花:课堂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难题,课外生活中遇到这样那样的事件等等,会让我们感到束手无策,这些细小的看似微乎其微的“小事”都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对象。有心,就是要在日常教学生活中要有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要善于和及时捕捉生活中的研究点。
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常思”。一是要学会反思教学,授课中的典型个案、教学中的成功点、教案是否适合本节课的需要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二是要学会思研,教学中的个案有哪些成功经验,有哪些不足之处,应如何改进等等,都应进行研究总结。
最后,要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写”。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教研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常写”。把日常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反思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让“教学生活”上升为“经验”。
扩展外延,就是学校要提升自身服务意识,要“教”“研”并视,努力为教师的“教”与“研”搭建优质的“外部”平台。
1,建立“教”与“研”并举的一体化工作模式。学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做到“研”“教”并举,要将教研活动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做到日常教学工作与教研理论研究相结合、日常教学工作与新课改研究相结合、日常教学工作 与校本教研相结合,从教学工作的实际人手,立足于教师的发展,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将教研作为日常教学工作的助力器,使教中有研,研中有教,建立人人为教而研,人人为研而教的“大舞台”。
2,推行个性化教案,加强课后反思。以往的教案编写过于流程化、模式化、规范化,纵使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无教师个人“本色”。推行个性教案就是教案的编写要立足于教师成长需要,立足于学生及课堂的需要,在追求教育质量最大化的同时要去除流程化、模式化的教案编写方式。让教师从繁重、死板的教案编写中解脱出来,张扬教师的个性,以保证教师有精力及时间来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
3,加强合作及交流,促使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建立学习型教研组,为教师搭建互相切磋、交流体会、分享经验的平台,使教师的个性特长与群体优势得到良好配合与发挥;加强集体备课,突破教师之间的相互隔绝,形成一种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利用博客、论坛等形式开展网络教研,以接受更多专家、学者及同行的指导。
4,建立健全合理的考核和奖励制度。要确立全面的成果意识,不能单以“成绩”论英雄,既要注重教学成果,又要注重教研成果,尤其是教研成果。因此要采取多种方式促使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如: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外出学习,进行学校优秀论文评选、教研优秀教师评选,对于不同级别的获奖或刊物发表文章的教师,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教师,要给予奖励,并且,要加大奖励的力度。要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教师参与教研工作的积极性。
让“研”和“教”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两翼
龚永兴
在教师群体中,确实不乏“研”和“教”跛脚行走的老师。其实,这些教师都是很有思想和潜质的,只是因为思维和行动方式产生了定势,导致注意力分配出现偏颇。最后的结果,虽然略有小成,终究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现实中之所以产生跛足发展的老师,是因为他们的“研”和“教”产生了脱节,也就是研究内容并非来源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而开展教学的时候只埋头苦干没抬头看路。
如何才能扬长避短,为跛足走路的老师插上专业发展的两翼呢?我认为,研教结合应该是最好的办法。
教研活动体现“研教结合”
教研是针对教学实践开展的研究,应该是教学和研究联系最紧密的活动。但学校平时开展的教研活动,焦点还是在上课(准确地说是“秀课”)上,为了让听课老师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执教者别出心裁地设计教学环节,制作精美的课件。由于预先的精心安排和学生的积极配合,这样的教研并不能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要实现“为提升教学而研究”,教研活动就必须重心下移,把研究的重点放到切实提高常态课的有效性上。这样,才能发现影响课堂效率的真问题,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好办法。尽管这样的问题可能很普通,难以上升到时髦的课题,但这样实实在在的研究才是老师真正需要的,因为他们能够在研究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其实,随着“研教结合”向深处挖掘,很多看待老问题的新视角、解决老问题的新办法也会浮出水面,研究的价值也就逐渐体现出来。
具体来说,“研教结合”的教研活动,最重要的是变“听课”为“课堂观察”,因为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研教结合”第二个变化,是教研活动不只是单一的听课,还包括研究学生的作业。从学生的作业中得到学情的反馈,寻找需要改善的教学手段;研究作业的设计,寻找“轻负高效”的具体办法。
帮助教师学会“换位思考”
在教师群体中,文章写得好的老师轻视成绩考得好的老师,认为这是靠题海战磨出来的,而成绩考得好的老师也看不起文章写得好的老师,认为那是光说不练的假把式。这样的思维定势造成了相互之间的不理解、不交流、不促进。所以,改变老师的思维定势和教学习惯,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是打破研教“壁垒”、实现“研教结合”的必经之路。
可以尝试这样的做法:以老师们耳熟能详的著名教师为例子,介绍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特色,以及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思考和探索,从中感悟经验需要反思才能提升,研究需要效果进行验证。这些教师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是他们既关注实践探索,又注重学习反思,所以拥有开阔的视野和灵活的思维,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成长捷径。
引导教师之间“取长补短”
对于学校来说,文章写得好的老师、成绩考得好的老师,都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资源,关键是要引导他们“取长补短”。学校要搭设平台,让他们看到对方的长处,虚心向对方学习,使自己拥有专业发展的两翼,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
首先,可以开展“错位”的评优活动,让文章写得好的老师做评委,去发现成绩考得好的老师的教学特色。因为这些老师往往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很到位,课堂调控学习氛围的能力很强,通过观摩活动,可以让评委们感觉到真正的有效课堂是怎么样的。也可以让成绩考得好的老师做评委,去发现文章写得好的老师的真知灼见。因为能够经常发表文章的老师,必然有比较超前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通过阅读筛选,可以让评委们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
其次,可以开展结对互助活动。让两种不同类型的老师结成互助对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强强联合,而是让两条平行线交叉融合,使各自的教育人生中增添新的活力。让善于上课的老师观察擅长写作的老师的课堂,提出自己的分析与改进意见,让他们在进行科研的时候注意把握创新的“度”;让擅长写作的老师看看善于上课的老师的文章,帮助他们进行归整与提炼,让他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多一点灵气。这样的碰撞与交流,可以使现实和理想更完美地结合起来,能够让彼此的长处更突出、成果更明显。
“研”和“教”跛脚行走的现象,其根源来自不正确的教育教学环境。只有改变“教师成绩看分数”和“科研成果看论文”的简单思维,树立教师发展需要“研教结合”的观念,才能引导教师正视自身不足,吸纳他人长处,用“研”和“教”两条腿走路,实现事业的均衡发展。
三项措施促进教师研教合一
邓 凯 喻极目
围绕课题,开办学术沙龙
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高要求、高水平、高效率地开办学术沙龙活动,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从思想上打破研教不统一的壁垒。学校组织开办学术沙龙,首先要求形式要规范,规格要提高,比如在沙龙会场布置横幅,编印沙龙程序及主要资料,邀请校外专家指导等,以此让教师们感受到学术活动的氛围,并提升教师们的学术意识。其次要求内容要具体,准备要充分,比如要求每位参 与沙龙的教师都要围绕中心议题进行限时发言,还要求发言教师能够针对别人的提问进行答辩等,以此让教师们在学术活动中受益匪浅,并提升教师们的学术能力。近两年,我校通过立项的有两个教育管理类课题和三个学科教学类课题,我校就围绕这五个课题开办学术沙龙。学校要求每个课题组每学期需要组织3次以上的学术沙龙活动。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参与或者感兴趣的课题任意参加某个或某几个学术沙龙的各次活动。学校要求各课题主持人提前策划周密的学术沙龙计划。包括安排各次学术沙龙的中心议题以及时间、地点、中心发言人、指定参考书、合作指导专家或教师等。新课程改革以后,各级各部门各学校都很重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不少学校都申报或者通过立项并进行课题研究。可能也有不少学校没有申报或立项课题,这样的学校可以组织专人针对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设计几个可供研究的课题,组织教师根据自己的偏好把教研和教学融为一体 选择课题组,围绕课题进行研讨并参加相应课题组的学术沙龙活动。
聚集课堂,开发精品课堂
聚集课堂,组织教师开发精品课堂,无论是对于会教的教师,还是对于会研的教师,都是巨大的挑战。因此开发精品课堂是帮助教师打破研教不统一最有效的办法。因为教师要将自己的课堂炼成精品,那些会教的教师必然会不断地深入研究。关注理论,探索如何才能把课上得更富有智慧。同样,那些会研的教师必然会不断地深入课堂,立足实践,探索如何才能把课上得更富有成效。我们学校有150多位教师,每学期只提供lO节精品课堂的指标。具体来说,这10节课是这么组织进行的,每学期末,由教导处和教研组根据全校教师的个人申请和教师的综合素质,分别“高薪”聘请10位教师开发精品课堂。授课内容、时间、地点、班级等由教师自己选定。各位教师在接到聘请通知后,必须一个月之内拟定详细的教学设计交教务处和教研组共同审定,然后。由教研组组织相关年级的学科备课组根据审定的教学设计进行集体备课,与授课教师一起初步完善教学设计。之后,授课教师不断反思、修改教学设计。授课前一周,由授课教师试教,相关备课组组织教师听课、评课,并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设计。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面向全校教师展示精品课。事实上,每一位获准开发精品课堂的教师在准备这节精品课时,都是千锤百炼、历经艰辛的,都是研教高度统一的。
砥砺功底,开展专家讲座
通过与教师聊天,我们感觉到,无论是会教的教师,还是会研的教师,都有自己对教育特有的理解与感悟。为此,我们将专家讲座的平台分一部分给校内的教师。我们也把他们当成某个学科的教学专家,也给他们发放讲座津贴,但前提是他们的讲座要跟专家的讲座一样有利于全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还要求讲座的教师一方面能够吸引全体教师对校内专家讲座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要能够吸引更多的校内教师走上专家讲座的讲台。这就给了他们较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作为专家去讲座,没有对自己所论述问题的深刻体验是不行的,没有相关知识的深厚背景也是不行的。这就遥得教师们去学习理论、去研究课堂,比如那些只会教的教师不得不学习理论,将自己的实践用理论来武装,以让那些会研的教师心服口服。而那些只会研的教师也不得不立足课堂,将自己的理论用实践来说明,以让那些会教的教师心服口服。尤其是那些暂时还没有获得机会的教师,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只会教不会研时,就会主动地去研究,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只会研不会教时,就会主动地去教好。这样自然而然地促成了教师的研教统一。
“教”“研”双赢应做如下改变
殷建光
之所以出现教研分家的这种怪现象,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学校在管理中把教与研分家了,有的学校的教研工作和教学工作分成了两个部门,各自为政,这样,必然导致两个极端,学校管理分家,教师自然也分家,或者为了发表文章,整天泡在各种论坛上,寻求信息,学习技巧,于是文章频频发表;或者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整天泡在作业堆里,练习题中,于是教学质量名列前茅。假如我们在管理中能够把教与研融为一体,让鱼和熊掌兼得,那么,教与研就能互相促进,共同提升,真正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实现双赢。
首先,学校的教科处应该和教务处合二为一,成立统一的教管处。之所以叫教管处,我认为,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学研究的管理,二是教学实践的管理,两者应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通过研究促实践,提升教学质量;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搞研究,提升特色理论水平,只有这样的管理模式,才能正确引导教师把教研和教学融为—体。笔者曾在实践中指导过一位老师从实践中升华理论,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开始。她给我讲过一些实践中的例子,我启发她可以把这些例子进行总结、升华。后来,在我的启发下,她把课堂结尾当作一个教研课题,并申请为学校的教研课题。并且在学校的公开课教学中取得了成功。同时,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也有很大提高。
其次,应该正确引导教师处理好写论文和教学的关系。我认为处理好这两个关系,关键是要做好“两要”,一是要求教师把论文写在课堂上,就是让教师总结课堂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在现实问题中思考、升华、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比如。我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示范。有一次,我在上课的时候,发现一个学生在看课外书,当我走过去的时候,这个学生把书扔到了窗外,当时,我本来是怒火中烧的,但我控制住了。我告诉学生,你已经把错误扔到了窗外,希望你以后别再重新拾起错误,这个学生很受感动,并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我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写成一篇文章,后来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上,我把它作为例子启发其他教师。要把论文写在课堂上。这样,写论文就是做教学,就是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要求教师把提高教学质量用到方法创新上。提高教学质量不能光靠逼迫学生死记硬背,而要努力创新方法,而创新方法的关键在于通过自己对课堂教学现象的研究分析、升华、创新方法,或者说,就是要把你的教研成果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在这方面,我引导教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取得成功,因为我自己爱写作,所以经常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以及学生的写作得失,并介绍给其他老师,其他老师就把这种身边的经验介绍给学生,学生感到可亲可感,拿来就用,写作水平提高很快。我校学生在教育部门组织的职校生文明风采比赛中,有40多名学生获奖。
最后,要建立教与研互相融合的教师素质评价体系。如果我们的评价把教与研分家了,教师就不能把两者融合在一起,我们应该建立起一个互相融合的教师素质评价体系,比如我们在评价教师教研水平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评价他的写作水平,更要评价他在课堂上的应用水平,要看其文,更要观其行,看到底是空中楼阁、主观现象,还是实践升华、 现实提炼;我们在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时候,不但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看老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是靠机械训练出来的成绩,还是靠创新方法指导出来的成绩。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我们就能够让教师的教学质量走上科研推动的轨道上来,我们就能让教师的教学研究走上教学实践的课题上来。
其实,光有教研成果发表的教师,不是一位合格的教师,因为这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效果;同时,光是在教学中追求学生成绩的教师,同样也是不合格的教师,因为这样的教师自己累,学生累,打的是疲劳战,精神可嘉,但方法欠妥。学生虽然表面成绩提高了,但只是培养了分数学生,没有培养出能力学生。不客气地说,也是另一种误人子弟。只有两者结合起来了,教师的工作才能真正升华,学生的素质才能切实提高,教与研才能打造出一个教育新境界。
助推教师“研”与“教”的整合
李世轩
规划生涯
一个教师要有所作为,离不开自我规划。校长应鼓励教师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在规划中,一个重中之重的内容便是“教”与“研”,教师离开这两者,前途便是渺茫的。
在具体操作时,校长应引导教师学会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教”与“研”的现状。同时,引导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让他们在规划时力争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教师在规划时,校长要当好参谋,其具体的目标和措施要具有可操作性和长效性。尤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预先要有考虑,并设计出转化的措施。否则,到时就会措手不及而导致规划流产。再者,有校长参与制定规划,也会给教师一个积极的暗示,给他们以信心。如此一来,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就会“教”“研”有根,实施有力,行动有果。
大兴氛围
制定好规划,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因为规划和行动(即教与研)总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而要让规划真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更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氛围。
打造“教”“研”氛围,重在找准切入点。怎么切入?视学校教师教研的现状。可从“研”入手,或从“教”入手。如从“研”入手,校长与教导处可一道首先在校内开展广泛调查,了解老师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什么困惑,有什么棘手的问题?找出共性的问题(如道德教育如何超越时代的发展,如何有效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并抛给大家,让大家提出解决的办法。然而老师们不可能无中生有地提出解决办法,也不可能毫无根据地摆出观念。他们为了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或上网查资料,或读书,或开展同伴交流和互助活动,或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而得到解决的办法。这个过程,即是一个研究的过程,而且于无形之中,氛围便形成了。
研教沙龙
的确,良好的“教”“研”氛围利于教师“教”与“研”的发展。但是,对于多数老师来说,“教”与“研”却不是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的。往往只是某一方面比较强,而另一方面较弱,甚至没有。这并非教师能“研”不能“教”,或能“教”不能“研”。更多的时候是缺少引领罢了。那么如何引领呢?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管理者鼓励老师们或以年级组为单位,或以学科组为单位,或自由组合开展“教”“研”沙龙活动。
在沙龙活动中,会“教”的老师可以摆出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即平时的做法与收获),供大家学习。这些来自本土的经验定能给其他教师以帮助。或者提出自己的困惑,以引起大家的思考,并探讨解决的方法。这是其一。其二,会“研”的教师也可以介绍自己的研究经验,或写作经验。或现场针对某会“教”的教师提供的经验谈如何撰写成一篇教育教学经验文章,从什么角度去写,抓哪些要点等。或就其困惑谈谈如何找准研究的角度,如何开展研究,如何在研究后总结自己的经验等。长期开展这样的“研”“教”沙龙活动,定会形成“教”“研”一条龙。那样,教师“研”与“教”的水平定会有一个整体的提高。
当然,值得注意的,一是校长必须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如,鼓励教师在沙龙活动前整理好自己的交流材料,免得活动走过场。二是提供固定的沙龙活动地点,并提供相应的物质载体(如连接因特网的电脑,有关的理论书籍及其他必需的物品等)。三是在沙龙活动趋于成熟时,尽量鼓励老师们在沙龙活动前确定好主题,活动中才会避免“满河都是滩”的不良状况。四是鼓励老师们将沙龙活动长久地开展下去,并给快速成长起来的教师以奖励,从而增加后续力量。
行动整合
校长应在教师沙龙活动后,向主持人搜集有关活动资料,对有关人员进行适时跟踪与交流,力争让他们把从活动中收获到的进行切合自身教育教学或研究实际的筛选,然后在“教”或“研”中有效落实,从而在头脑中先“固化”下来,再在以后的实践中、在以后的沙龙活动中“优化”改良。有时,根据沙龙活动情况引导教研组开展相应的校本教研活动。把沙龙活动加以延伸,从而达成人人有发展的目标。
不可否认,这个转化过程是极其复杂和多变的,弄得不好,可能会误导。所以,对于校长来说,一定要对跟踪的某教师无论是教育教学或教研的现状,还是对他的个人发展规划。抑或是他的个性特长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同时结合某次沙龙活动中该教师的收获,以及现有的发展进程,然后给予指导,从而在沙龙活动后能促其进行有效的转化,真正把“研”与“教”整合在一起,实现个人的良性发展。
王国伟
在我校,教学与教研都过硬的教师被师生们戏称为“椒盐大虾”。“椒盐大虾”们是学校的筋骨,也是师生们的偶像。其分量不言而喻。不过。在过去,学校几乎没有能堪比现在这些“椒盐大虾”的实力派教师,其实,教师队伍中不乏能人,只是绝大多数是“瘸腿将军”。有的教师教学上有声有色,在教研方面却跟不上趟。于是,我们学校就对症下药,着手改变能“教”不能“研”、能“研”不能“教”的被动局面,强力推动教师队伍教学与教研齐头并进,均衡发展。
1,抓引导。学生会出现“偏科”的情况,教师也有类似的特点,总是喜欢做自己既偏爱又擅长的工作,而且如果没有人去督促、引导,可能教师自己一直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为了做好引导工作,学校出台了多项举措。比如在教育教学评价方面,突出综合成果重要性,把对教学成绩突出和教研成果丰富的单项表彰降格,而把教学和教研均出色的教师推到最高荣誉榜上,同时,对教学和教研均衡发展的教师也给予关注,即便是成果不突出,也要大力鼓励,重点培养。对于“偏科”的教师,也不能让他们坐冷板凳,而是主动地组织“智囊团”为他们望闻问切,分析问题,理清思路,开出处方,督促、帮助他们尽快调整状态,实现均衡发展。此外,学校还鼓励教师多读一些名师的教育专著,了解名师成长的历程,感悟名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启迪教师的思想,激活教师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学校邀请一些名师举办讲座,与教师面对面交流,解决那些琐碎的摆不上桌面的疑问和困惑,了解那些有针对性的成长细节,使得教师们更直接地把握均衡发展的脉络,少走弯路,尽快看到希望,尽早取得成果,只有这样,均衡发展教学与教研的动力才能长期持续下去。
2,重交流。要想实现教师的教学与教研两手都硬的目标,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学校内部的交流,更可以作为一项常规的活动开展下去。学校着手推动教师之间的交流,帮助教师加强沟通,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例如。先听能“教”的教师讲课。组织能“研”不能“教”的教师听能“教”不能“研”教师的课,现场取经。加强评课,想让能“教”的教师互评,能“研”不能“教”的教师旁听,然后再向能“教”的教师提问,解决具体问题。评课结束,二者还不能闲着,趁热打铁,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一篇教学反思的文章,之后,把双方的教学反思都展示出来,对照反思的成果,由能“研”的教师结合当场教学反思传授教研经验,使不能“研”的教师更容易接受、把握教研的规律和方法。最后,学校还要把每个阶段的交流过程和成果进行真实地整理,形成案例,供全体教师长期交流、学习。这样的交流很“家常”,只要坚持。在不知不觉之间促进教师更快地发展、进步。
3,促合作。仅仅实现交流还不够,解决具体问题的经验可能还欠缺,因此,在加强交流的基础上,学校还积极推动教师之间的合作。组织双方互相“扶上马,送一程”,切实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意义。合作的形式就是结对子。能“教”的教师和能“研”的教师在学校的协调下配对,尽量在所教学科的科目、教龄、学生的层次等方面做到优化组合。能“教”的教师和能“研”的教师共同备课。课堂教学由能“教”的教师牵头,能“研”的教师协助;对课后的教学反思、研究,由能“研”的教师主导,收集素材,分析结果,总结得失,整理归档。合作工作主次分明,程序清晰,互相推动,相互交流,避免合作流于形式,保证合作能持续开展,出成果。学校将在每个学期,对合作对子上报的成果进行汇总,从宏观上完善合作机制,把握合作动向,督促合作双方的积极性。对合作成果丰硕的对子给予鼓励、表彰,推广其经验,对暂时还落后的对子也不简单否定,而是组织“智囊团”进行“会诊”,帮助其尽快走出低谷,实现大发展。
4,保共赢。没有共赢,任何形式的做法都很难坚持下去。学校打破以往的优质课单打独斗、教研成果是一家之言的评价模式,鼓励两人以上的团队工作形式,校级优质课和教研成果评选表彰,优先考虑两人以上的团队,即便是校级之上的优质课和教研成果,主讲者或第一作者获得荣誉,合作者也将得到学校的奖励。共赢其实就是大家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
内外兼顾,促进“教”与“研”双重发展
封志宏
教学与教研是教师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没有教研的教学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纵然“硕果”累累却外强中干;没有教学的教研犹如纸上谈兵,纵然“成果”辉煌却徒有其名。二者对于教师来说缺一不可,那么学校如何才能使教师做到“鱼与熊掌”二者兼得呢?那就是以师为本,抓住内涵,扩展外延,内外兼顾,促进教师及学校“教”与“研”的双重发展。
抓住内涵,就是要从教师本身人手,引导教师在抓“教”的同时主动“研”。学校要以师为本,在抓好教师教学的同时扩大教师教研“内需”,引领教师主动教研,让教研在日常教学中“自然”进行。
1,让教师走出教研的“误区”。现在大多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往往重教轻研,认为教研是教学任务之外的多余部分,是对一线教师“奢侈”的要求,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我们应揭开教研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面纱,让教师明白教研并不等同于“论文”,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育日志、评课交流、教育课件、反思记录等,都是与教学与教研结合在一起的智慧性行为,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教研。
2,做好引导,让教师学会在日常教学中教研。首先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心”。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处处洋溢着思想的火花:课堂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难题,课外生活中遇到这样那样的事件等等,会让我们感到束手无策,这些细小的看似微乎其微的“小事”都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对象。有心,就是要在日常教学生活中要有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要善于和及时捕捉生活中的研究点。
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常思”。一是要学会反思教学,授课中的典型个案、教学中的成功点、教案是否适合本节课的需要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二是要学会思研,教学中的个案有哪些成功经验,有哪些不足之处,应如何改进等等,都应进行研究总结。
最后,要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写”。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教研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常写”。把日常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反思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让“教学生活”上升为“经验”。
扩展外延,就是学校要提升自身服务意识,要“教”“研”并视,努力为教师的“教”与“研”搭建优质的“外部”平台。
1,建立“教”与“研”并举的一体化工作模式。学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做到“研”“教”并举,要将教研活动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做到日常教学工作与教研理论研究相结合、日常教学工作与新课改研究相结合、日常教学工作 与校本教研相结合,从教学工作的实际人手,立足于教师的发展,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将教研作为日常教学工作的助力器,使教中有研,研中有教,建立人人为教而研,人人为研而教的“大舞台”。
2,推行个性化教案,加强课后反思。以往的教案编写过于流程化、模式化、规范化,纵使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无教师个人“本色”。推行个性教案就是教案的编写要立足于教师成长需要,立足于学生及课堂的需要,在追求教育质量最大化的同时要去除流程化、模式化的教案编写方式。让教师从繁重、死板的教案编写中解脱出来,张扬教师的个性,以保证教师有精力及时间来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
3,加强合作及交流,促使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建立学习型教研组,为教师搭建互相切磋、交流体会、分享经验的平台,使教师的个性特长与群体优势得到良好配合与发挥;加强集体备课,突破教师之间的相互隔绝,形成一种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利用博客、论坛等形式开展网络教研,以接受更多专家、学者及同行的指导。
4,建立健全合理的考核和奖励制度。要确立全面的成果意识,不能单以“成绩”论英雄,既要注重教学成果,又要注重教研成果,尤其是教研成果。因此要采取多种方式促使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如: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外出学习,进行学校优秀论文评选、教研优秀教师评选,对于不同级别的获奖或刊物发表文章的教师,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教师,要给予奖励,并且,要加大奖励的力度。要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教师参与教研工作的积极性。
让“研”和“教”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两翼
龚永兴
在教师群体中,确实不乏“研”和“教”跛脚行走的老师。其实,这些教师都是很有思想和潜质的,只是因为思维和行动方式产生了定势,导致注意力分配出现偏颇。最后的结果,虽然略有小成,终究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现实中之所以产生跛足发展的老师,是因为他们的“研”和“教”产生了脱节,也就是研究内容并非来源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而开展教学的时候只埋头苦干没抬头看路。
如何才能扬长避短,为跛足走路的老师插上专业发展的两翼呢?我认为,研教结合应该是最好的办法。
教研活动体现“研教结合”
教研是针对教学实践开展的研究,应该是教学和研究联系最紧密的活动。但学校平时开展的教研活动,焦点还是在上课(准确地说是“秀课”)上,为了让听课老师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执教者别出心裁地设计教学环节,制作精美的课件。由于预先的精心安排和学生的积极配合,这样的教研并不能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要实现“为提升教学而研究”,教研活动就必须重心下移,把研究的重点放到切实提高常态课的有效性上。这样,才能发现影响课堂效率的真问题,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好办法。尽管这样的问题可能很普通,难以上升到时髦的课题,但这样实实在在的研究才是老师真正需要的,因为他们能够在研究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其实,随着“研教结合”向深处挖掘,很多看待老问题的新视角、解决老问题的新办法也会浮出水面,研究的价值也就逐渐体现出来。
具体来说,“研教结合”的教研活动,最重要的是变“听课”为“课堂观察”,因为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研教结合”第二个变化,是教研活动不只是单一的听课,还包括研究学生的作业。从学生的作业中得到学情的反馈,寻找需要改善的教学手段;研究作业的设计,寻找“轻负高效”的具体办法。
帮助教师学会“换位思考”
在教师群体中,文章写得好的老师轻视成绩考得好的老师,认为这是靠题海战磨出来的,而成绩考得好的老师也看不起文章写得好的老师,认为那是光说不练的假把式。这样的思维定势造成了相互之间的不理解、不交流、不促进。所以,改变老师的思维定势和教学习惯,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是打破研教“壁垒”、实现“研教结合”的必经之路。
可以尝试这样的做法:以老师们耳熟能详的著名教师为例子,介绍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特色,以及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思考和探索,从中感悟经验需要反思才能提升,研究需要效果进行验证。这些教师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是他们既关注实践探索,又注重学习反思,所以拥有开阔的视野和灵活的思维,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成长捷径。
引导教师之间“取长补短”
对于学校来说,文章写得好的老师、成绩考得好的老师,都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资源,关键是要引导他们“取长补短”。学校要搭设平台,让他们看到对方的长处,虚心向对方学习,使自己拥有专业发展的两翼,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
首先,可以开展“错位”的评优活动,让文章写得好的老师做评委,去发现成绩考得好的老师的教学特色。因为这些老师往往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很到位,课堂调控学习氛围的能力很强,通过观摩活动,可以让评委们感觉到真正的有效课堂是怎么样的。也可以让成绩考得好的老师做评委,去发现文章写得好的老师的真知灼见。因为能够经常发表文章的老师,必然有比较超前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通过阅读筛选,可以让评委们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
其次,可以开展结对互助活动。让两种不同类型的老师结成互助对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强强联合,而是让两条平行线交叉融合,使各自的教育人生中增添新的活力。让善于上课的老师观察擅长写作的老师的课堂,提出自己的分析与改进意见,让他们在进行科研的时候注意把握创新的“度”;让擅长写作的老师看看善于上课的老师的文章,帮助他们进行归整与提炼,让他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多一点灵气。这样的碰撞与交流,可以使现实和理想更完美地结合起来,能够让彼此的长处更突出、成果更明显。
“研”和“教”跛脚行走的现象,其根源来自不正确的教育教学环境。只有改变“教师成绩看分数”和“科研成果看论文”的简单思维,树立教师发展需要“研教结合”的观念,才能引导教师正视自身不足,吸纳他人长处,用“研”和“教”两条腿走路,实现事业的均衡发展。
三项措施促进教师研教合一
邓 凯 喻极目
围绕课题,开办学术沙龙
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高要求、高水平、高效率地开办学术沙龙活动,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从思想上打破研教不统一的壁垒。学校组织开办学术沙龙,首先要求形式要规范,规格要提高,比如在沙龙会场布置横幅,编印沙龙程序及主要资料,邀请校外专家指导等,以此让教师们感受到学术活动的氛围,并提升教师们的学术意识。其次要求内容要具体,准备要充分,比如要求每位参 与沙龙的教师都要围绕中心议题进行限时发言,还要求发言教师能够针对别人的提问进行答辩等,以此让教师们在学术活动中受益匪浅,并提升教师们的学术能力。近两年,我校通过立项的有两个教育管理类课题和三个学科教学类课题,我校就围绕这五个课题开办学术沙龙。学校要求每个课题组每学期需要组织3次以上的学术沙龙活动。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参与或者感兴趣的课题任意参加某个或某几个学术沙龙的各次活动。学校要求各课题主持人提前策划周密的学术沙龙计划。包括安排各次学术沙龙的中心议题以及时间、地点、中心发言人、指定参考书、合作指导专家或教师等。新课程改革以后,各级各部门各学校都很重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不少学校都申报或者通过立项并进行课题研究。可能也有不少学校没有申报或立项课题,这样的学校可以组织专人针对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设计几个可供研究的课题,组织教师根据自己的偏好把教研和教学融为一体 选择课题组,围绕课题进行研讨并参加相应课题组的学术沙龙活动。
聚集课堂,开发精品课堂
聚集课堂,组织教师开发精品课堂,无论是对于会教的教师,还是对于会研的教师,都是巨大的挑战。因此开发精品课堂是帮助教师打破研教不统一最有效的办法。因为教师要将自己的课堂炼成精品,那些会教的教师必然会不断地深入研究。关注理论,探索如何才能把课上得更富有智慧。同样,那些会研的教师必然会不断地深入课堂,立足实践,探索如何才能把课上得更富有成效。我们学校有150多位教师,每学期只提供lO节精品课堂的指标。具体来说,这10节课是这么组织进行的,每学期末,由教导处和教研组根据全校教师的个人申请和教师的综合素质,分别“高薪”聘请10位教师开发精品课堂。授课内容、时间、地点、班级等由教师自己选定。各位教师在接到聘请通知后,必须一个月之内拟定详细的教学设计交教务处和教研组共同审定,然后。由教研组组织相关年级的学科备课组根据审定的教学设计进行集体备课,与授课教师一起初步完善教学设计。之后,授课教师不断反思、修改教学设计。授课前一周,由授课教师试教,相关备课组组织教师听课、评课,并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设计。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面向全校教师展示精品课。事实上,每一位获准开发精品课堂的教师在准备这节精品课时,都是千锤百炼、历经艰辛的,都是研教高度统一的。
砥砺功底,开展专家讲座
通过与教师聊天,我们感觉到,无论是会教的教师,还是会研的教师,都有自己对教育特有的理解与感悟。为此,我们将专家讲座的平台分一部分给校内的教师。我们也把他们当成某个学科的教学专家,也给他们发放讲座津贴,但前提是他们的讲座要跟专家的讲座一样有利于全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还要求讲座的教师一方面能够吸引全体教师对校内专家讲座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要能够吸引更多的校内教师走上专家讲座的讲台。这就给了他们较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作为专家去讲座,没有对自己所论述问题的深刻体验是不行的,没有相关知识的深厚背景也是不行的。这就遥得教师们去学习理论、去研究课堂,比如那些只会教的教师不得不学习理论,将自己的实践用理论来武装,以让那些会研的教师心服口服。而那些只会研的教师也不得不立足课堂,将自己的理论用实践来说明,以让那些会教的教师心服口服。尤其是那些暂时还没有获得机会的教师,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只会教不会研时,就会主动地去研究,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只会研不会教时,就会主动地去教好。这样自然而然地促成了教师的研教统一。
“教”“研”双赢应做如下改变
殷建光
之所以出现教研分家的这种怪现象,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学校在管理中把教与研分家了,有的学校的教研工作和教学工作分成了两个部门,各自为政,这样,必然导致两个极端,学校管理分家,教师自然也分家,或者为了发表文章,整天泡在各种论坛上,寻求信息,学习技巧,于是文章频频发表;或者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整天泡在作业堆里,练习题中,于是教学质量名列前茅。假如我们在管理中能够把教与研融为一体,让鱼和熊掌兼得,那么,教与研就能互相促进,共同提升,真正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实现双赢。
首先,学校的教科处应该和教务处合二为一,成立统一的教管处。之所以叫教管处,我认为,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学研究的管理,二是教学实践的管理,两者应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通过研究促实践,提升教学质量;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搞研究,提升特色理论水平,只有这样的管理模式,才能正确引导教师把教研和教学融为—体。笔者曾在实践中指导过一位老师从实践中升华理论,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开始。她给我讲过一些实践中的例子,我启发她可以把这些例子进行总结、升华。后来,在我的启发下,她把课堂结尾当作一个教研课题,并申请为学校的教研课题。并且在学校的公开课教学中取得了成功。同时,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也有很大提高。
其次,应该正确引导教师处理好写论文和教学的关系。我认为处理好这两个关系,关键是要做好“两要”,一是要求教师把论文写在课堂上,就是让教师总结课堂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在现实问题中思考、升华、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比如。我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示范。有一次,我在上课的时候,发现一个学生在看课外书,当我走过去的时候,这个学生把书扔到了窗外,当时,我本来是怒火中烧的,但我控制住了。我告诉学生,你已经把错误扔到了窗外,希望你以后别再重新拾起错误,这个学生很受感动,并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我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写成一篇文章,后来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上,我把它作为例子启发其他教师。要把论文写在课堂上。这样,写论文就是做教学,就是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要求教师把提高教学质量用到方法创新上。提高教学质量不能光靠逼迫学生死记硬背,而要努力创新方法,而创新方法的关键在于通过自己对课堂教学现象的研究分析、升华、创新方法,或者说,就是要把你的教研成果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在这方面,我引导教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取得成功,因为我自己爱写作,所以经常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以及学生的写作得失,并介绍给其他老师,其他老师就把这种身边的经验介绍给学生,学生感到可亲可感,拿来就用,写作水平提高很快。我校学生在教育部门组织的职校生文明风采比赛中,有40多名学生获奖。
最后,要建立教与研互相融合的教师素质评价体系。如果我们的评价把教与研分家了,教师就不能把两者融合在一起,我们应该建立起一个互相融合的教师素质评价体系,比如我们在评价教师教研水平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评价他的写作水平,更要评价他在课堂上的应用水平,要看其文,更要观其行,看到底是空中楼阁、主观现象,还是实践升华、 现实提炼;我们在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时候,不但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看老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是靠机械训练出来的成绩,还是靠创新方法指导出来的成绩。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我们就能够让教师的教学质量走上科研推动的轨道上来,我们就能让教师的教学研究走上教学实践的课题上来。
其实,光有教研成果发表的教师,不是一位合格的教师,因为这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效果;同时,光是在教学中追求学生成绩的教师,同样也是不合格的教师,因为这样的教师自己累,学生累,打的是疲劳战,精神可嘉,但方法欠妥。学生虽然表面成绩提高了,但只是培养了分数学生,没有培养出能力学生。不客气地说,也是另一种误人子弟。只有两者结合起来了,教师的工作才能真正升华,学生的素质才能切实提高,教与研才能打造出一个教育新境界。
助推教师“研”与“教”的整合
李世轩
规划生涯
一个教师要有所作为,离不开自我规划。校长应鼓励教师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在规划中,一个重中之重的内容便是“教”与“研”,教师离开这两者,前途便是渺茫的。
在具体操作时,校长应引导教师学会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教”与“研”的现状。同时,引导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让他们在规划时力争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教师在规划时,校长要当好参谋,其具体的目标和措施要具有可操作性和长效性。尤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预先要有考虑,并设计出转化的措施。否则,到时就会措手不及而导致规划流产。再者,有校长参与制定规划,也会给教师一个积极的暗示,给他们以信心。如此一来,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就会“教”“研”有根,实施有力,行动有果。
大兴氛围
制定好规划,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因为规划和行动(即教与研)总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而要让规划真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更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氛围。
打造“教”“研”氛围,重在找准切入点。怎么切入?视学校教师教研的现状。可从“研”入手,或从“教”入手。如从“研”入手,校长与教导处可一道首先在校内开展广泛调查,了解老师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什么困惑,有什么棘手的问题?找出共性的问题(如道德教育如何超越时代的发展,如何有效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并抛给大家,让大家提出解决的办法。然而老师们不可能无中生有地提出解决办法,也不可能毫无根据地摆出观念。他们为了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或上网查资料,或读书,或开展同伴交流和互助活动,或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而得到解决的办法。这个过程,即是一个研究的过程,而且于无形之中,氛围便形成了。
研教沙龙
的确,良好的“教”“研”氛围利于教师“教”与“研”的发展。但是,对于多数老师来说,“教”与“研”却不是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的。往往只是某一方面比较强,而另一方面较弱,甚至没有。这并非教师能“研”不能“教”,或能“教”不能“研”。更多的时候是缺少引领罢了。那么如何引领呢?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管理者鼓励老师们或以年级组为单位,或以学科组为单位,或自由组合开展“教”“研”沙龙活动。
在沙龙活动中,会“教”的老师可以摆出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即平时的做法与收获),供大家学习。这些来自本土的经验定能给其他教师以帮助。或者提出自己的困惑,以引起大家的思考,并探讨解决的方法。这是其一。其二,会“研”的教师也可以介绍自己的研究经验,或写作经验。或现场针对某会“教”的教师提供的经验谈如何撰写成一篇教育教学经验文章,从什么角度去写,抓哪些要点等。或就其困惑谈谈如何找准研究的角度,如何开展研究,如何在研究后总结自己的经验等。长期开展这样的“研”“教”沙龙活动,定会形成“教”“研”一条龙。那样,教师“研”与“教”的水平定会有一个整体的提高。
当然,值得注意的,一是校长必须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如,鼓励教师在沙龙活动前整理好自己的交流材料,免得活动走过场。二是提供固定的沙龙活动地点,并提供相应的物质载体(如连接因特网的电脑,有关的理论书籍及其他必需的物品等)。三是在沙龙活动趋于成熟时,尽量鼓励老师们在沙龙活动前确定好主题,活动中才会避免“满河都是滩”的不良状况。四是鼓励老师们将沙龙活动长久地开展下去,并给快速成长起来的教师以奖励,从而增加后续力量。
行动整合
校长应在教师沙龙活动后,向主持人搜集有关活动资料,对有关人员进行适时跟踪与交流,力争让他们把从活动中收获到的进行切合自身教育教学或研究实际的筛选,然后在“教”或“研”中有效落实,从而在头脑中先“固化”下来,再在以后的实践中、在以后的沙龙活动中“优化”改良。有时,根据沙龙活动情况引导教研组开展相应的校本教研活动。把沙龙活动加以延伸,从而达成人人有发展的目标。
不可否认,这个转化过程是极其复杂和多变的,弄得不好,可能会误导。所以,对于校长来说,一定要对跟踪的某教师无论是教育教学或教研的现状,还是对他的个人发展规划。抑或是他的个性特长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同时结合某次沙龙活动中该教师的收获,以及现有的发展进程,然后给予指导,从而在沙龙活动后能促其进行有效的转化,真正把“研”与“教”整合在一起,实现个人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