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的思维能力培养

来源 :高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y136317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读后续写作为新高考英语试题中的书面表达新题型,要求学生阅读一篇还未写完的文章后,根据要求和提示把文章补充完整,将其发展成一篇与给定材料有逻辑衔接、情节和结构完整的短文。读后续写题型聚焦于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篇建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上述能力中,思维能力统领学生的习作,涉及内容的选择、逻辑的顺畅、语用的考量等多方面。既体现在宏观的语篇理解和情节构思上,也体现在微观的词句知识和语言运用上。本文将结合浙江与山东新高考读后续写真题,浅谈续写要求的思维能力,并探究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新高考;读后续写;思维能力;英语教学
  读后续写要求作文与读物连贯,因此学生需要不断回读阅读材料,回读促进产出与理解互动,促使续写与读物互动,产生协同效应[1]。读后续写要求学生具备的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发散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意识。
  一、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不仅体现在对语篇的解读中,也体现在续写情节和语言表达中。续写段落的逻辑性是阅卷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在考场上侧面反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在续写时不着边际的想象、严重脱离原文的情节、套用句式而不顾文章的语言特色等现象都归因于逻辑思维的缺失。因此,教师在日常的读写课堂中应从语篇的高度设置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透过字面意思,在语境中理解与建构,通过推理判断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领悟言外之意。以2016年10月浙江省高考英语试卷的读后续写为例。首先,教师可结合记叙文的文本特征,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叙事要素并归纳主旨大意;再次,在探究性问题和段首句的引导下,学生不断回读原文,明晰叙事逻辑,为续写段落的逻辑布局建立支架。最后,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梳理出续写段落的内容框架,针对段落聚焦的主要矛盾或问题展开自问自答,形成叙事逻辑的问题链,从而突出续写段落的主旨,写出符合逻辑的段落结构。此外,高考阅读理解题中常设置细节推断题、写作意图推断题、观点态度推断题、文章来源和读者对象推断题、推断上文或下文的内容、词义推断题,这些题目都需要学生在准确理解原文语篇的基础上合理推断,故教师也可利用日常阅读理解训练或高考真题来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而在读后续写活动中,发散性思维主要反映在规划构思阶段。学生在阅读上文章后获取文章的关键信息,厘清情节与人物,把握文章主旨和语言特色,打开思维,合理预测。以2016年浙江新高考《考试说明》中的读后续写样题为例,学生在对阅读后了解到Arthur在上班途中好心帮人提箱子却碰上了抢银行,当他手提箱子前去“凑热闹”时,周围的人却用異样的眼光看着他。顿时,他感到害怕,想都没想就跑走了。读到这里,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迫不及待地寻找悬念的解决方式和故事的未解之谜。学生围绕“what would hAppen next”展开预测,如Arthur跑去了哪里?做了什么?箱子里装着什么东西?他帮助的那位年轻人是真正的bank thief吗? 他有没有被抓?接着学生研读段首句,收拢思维,确定续写方向,建构故事大致框架。在构思阶段,学生可自问自答,可小组讨论,在确保合理性、连贯性、正能量的基础上充分发散思维,安排文章的发展、高潮和结尾,拟好提纲,列出要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在读前引导学生利用文章标题或插图等展开想象,推测文本内容,在小组中交流多种想法、观点或答案。教师也可利用故事性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英文名著节选等引导学生进行控制性阅读。在适当的节点暂停阅读,根据已读部分的故事发展脉络,对文章进行发散思维,设想可能的结局,然后对照原文;若不一致,思考自己的设想是否合理。
  三、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体现思考和处理信息的最高层次。读后续写中的创造是与上文连贯、中心思想一致、体现逻辑性的合理情节与结局。创造性还体现在感知、赏析所给语篇的语言风格和特点的基础上对语言的模仿与运用上。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渗透到听说读写看各个方面,如在听说活动结束后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想象听力材料中主人公可能采取的行动;或在读写课中创设接近真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或看图写话,创造新语篇。在读后续写活动中,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故事发展背景和情节脉络,结合自身的生活常识和社会经验合理添加一些次要情节,使续写部分更加充实丰满,增强连贯性和表达效果。在语言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读时观察比较不同句式,在与文本互动中归纳上文的语言风格和具有表现力的修辞和描写;在续写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对文章语言特点进行模仿和参照,用上文的词块和句型表达自己创造的新内容,现学现用,不仅更易产生成就感,而且在即时输出中进一步深化对文本主题的理解,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夯实内容、结构和语言的协同。
  四、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慎重的思考过程。学生应在这一过程中保持着疑问的态度,基于事实和分析来判断命题或观点是否可信,并给出细节或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同时,用多样化的角度或方式看待问题,并反思自己的思维。在读后续写中,批判性思维主要体现和运用于评价阶段。评价方式包括自评、同辈互评或教师评价;评价内容涉及情节、衔接度、语言等方面。例如:在“描写自己的一次经历”的叙事性写作中,教师可事先细化写作要求作为评价标准,既有利于指导学生根据具体要求完成写作任务,还为学生参照评价标准对写作开展自评和互评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在互评中给出有针对性的修改建议。教师也可以借助“评价清单”的方式帮助学生细化评价标准,同时促进学生在评价中反思,在评价中提升。例如:在新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的Reading for Writing板块中,活动是Describe a place that you like, 在评价阶段,教材给出了如下checklist:   √ Does the writer start with an image, quote or question?
  √ Is the description well-organized and easy to read?
  √ Has the writer included sensory details?
  √ Does the writer use specific words and give examples?
  √ Is the ending effective?
  √ Can you find any grammar or spelling mistakes?
  “评价清单”的方式使学生自评和互评有据可依,同时使写作目标可操作、可达成、可检测,学生在回读自身习作和阅读他人习作中评估、比较、分析、探索和综合,识别逻辑性、合理性、准确性等方面的错误,理性地评判自身或他人的习作,并自我反思,充分发挥评价的促学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只有在学生熟悉的主题中才更便于学生在话题讨论和书面表达时培养批判性思维。此外,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设计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和答疑,既可以是針对主题信息来源的真实性,也可针对话题讨论中观点的逻辑连接。这样,学生必然会更加认真地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努力从字里行间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看法。高质量的批判性问题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以互动的方式进行良性沟通。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自身提问,例如:在主题观点的理解中你是否先入为主?在评价中你更关注挖掘别人写作的亮点还是更关心别人对你写作的看法?在自评中你是否做到了自我纠错?在互评中你有没有不同于小组他人的观点……这些问题不断提醒学生坚持批判性思维,求真务实,独立思考,并对照读后续写评分标准,在反思中学习。
  五、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所具有的能够保证交际者准确交流的特定思维。学生在学习英语这一门学科时不仅仅局限于学习这门语言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更重要的是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当任务难度较高或话题与母语文化相关时,学生更容易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2]。例如:寒暄时,中国人常问“你去哪”“吃了吗”,而以相同的问题跟西方人打招呼时,他们可能会误认为打探隐私或邀请共进午餐。再如在2021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演练英语科读后续写中,学生因不了解所给语篇中墨西哥一家人的移民背景而导致在续写时将其描述成有钱人家的形象;也有同学受母语思维的影响,在续写吃饭时的场景中谈论到了年龄、婚姻等隐私问题,与上文缺乏一致性。因此,教师在中外文化知识的教学中,应通过创设有意义的语境,恰当利用信息技术,基于语篇所承载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挖掘其意义与内涵,通过感知、比较、分析和鉴赏,加深对文化异同的理解,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教师可结合教材各单元内容,有意识地帮助学生了解英美等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此外,教师可将英美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等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有关的文化习俗,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不同文化,同时促进英语语言技能的提升和跨文化意识的有效发展。
  结束语
  笔者结合新高考读后续写真题,总结了题型要求学生具备的思维能力并探究了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读后续写要求学生关注续写部分与所给短文的融洽度以及与段落开头语的衔接度、内容的丰富性和词汇语法的准确性、结构的紧凑度和上下文的连贯性。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以上文提到的五种思维能力为主要抓手,结合教材单元内容,从语篇的高度教阅读,渗透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对文本意义进行多层次解读;创设贴近生活的真实情景,通过不同类型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篇的主题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从而在续写中把握正确的写作方向;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在理解和产出的互动中模仿与创造、学习与运用,在评价和反思中磨炼高阶思维,助力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参考文献
  [1]董金标、金玲玲.2018.基于思维培养的读后续写教学[J].基础外语教育,(6):50-57
  [2]姜琳、陈燕、詹剑灵.2019.读后续写中的母语思维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3):8-16
  [3]王初明.2012.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J].外语界,(5):2–7
  [4]郑焕华.2018.英语阅读教学中读后续写微技能的渗透[J].教学月刊·中学版,(7/8):3-7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被国内外媒体,知识文化界人士给予褒贬不一的评价,本文认为莫言获奖,名至实归。他是牢牢立在中国大地上的巨人安泰,力大无穷,稳如泰山。注重从大地汲取营养,获得力量,拥有不竭创作力量的源泉。  关键词:屹立;安泰;大地;力量;莫言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1-0189-02  Abstract:
期刊
摘 要:翁方纲与王渔洋的“神韵”立异,推崇实学,认为诗歌当“切己言志”,并以此作为诗歌评点的标准。他认为渔洋大部分诗作都“不切实”,并爱作熟语,故而总体上呈现“少真”的情状。翁方纲对渔洋“诗中无人”的指摘是对“神韵”的有力反对。其实这正是因为二人的审美认同不一致。  关键词:翁方纲;王渔洋;不切;熟语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1-0191-
期刊
摘 要:写作不是单纯的套模板、应付考试,而是抒发自己情感、描写自己独特的生命感受的一种途径。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常发现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即便勉强写出了作文,也常存在缺少真情实感、形式化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尝试推出体验式写作教学这一方法。本文从内涵特点、相关思考、几点策略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高中语文体验式写作教学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体验式写作教学;写作体验  体验式写作教学简单来说
期刊
摘 要:在我国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工作逐渐推广背景下,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出现了积极变化。但是因为受到高考的影响,导致其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定的应试教育影子。在这种情况下,高考地理试题的改革对地理教学改革无疑具备着良好的导向作用。故此,本文以高考地理试题改革的特点分析入手,在全面阐释高考地理试题改革对高中阶段地理教学工作发挥的导向作用的前提下。从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深入研读、实践探究活动的开展、地理
期刊
摘 要:中学历史分层教学主要是指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层次教学,满足学生的个别需求,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工作,对中学历史分层教学进行探索实践,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历史课程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历史学习能力。  关键词:中学历史;分层教学;探索与实施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倡导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材施教,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更加积极、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广大教育人士愈发重视起物理学科在整体高中课程体系内的占比,并不断对其作出系统性创新。就高中众多学科而言,物理学科的知识内容更加复杂难懂,是一门关键学科,想要学好该学科对多数高中生来说较为吃力,再加上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多物理教师还未深刻认识到设计与实践创新实验的重要性,忽视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致实践教学不甚理想。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物理创
期刊
摘 要:利用错题本提高数学成绩,已经成为当今中学数学教研领域的热点话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待优生使用错题本需要有针对性的要求。本文在现有中学数学教研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待优生的学习特点,为待优生量身打造了“每日一题”错题本,以此来保证待优生数学成绩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每日一题”错题本;中学数学;待优生提升  有人说,错误是财富,是进步的资本,没有错误,就没有进步。大教育家陶
期刊
摘 要: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当气球应用于化学实验时,它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在课堂上利用气球进行集气,存气;观察反应的进行情况;对实验进行改进与创新;稀有气体教学;进行趣味实验的教学等等。  关键词:实验教学;气球;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尤其是在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的高中化学里,笔者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记化学方程式时像背英语单词一样,背了又忘,忘了又背的情况,面对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传统式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情境教学作为顺应时代发展而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师生的喜爱与青睐。本文就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浅谈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具体应用途径,希望借助情境教学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素质教育  教学实践证明,在高中地理课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标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人类研究领域的开拓,保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在高中教学中,需要重点融入STEAM教育的理念,使得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相互融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本文针对STEAM教育视角,明确高中化学课外融合实验具体设计措施,进一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化学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