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愿爱情永在!”这是许多年前,毕正波给马以群写的情诗中的一句。
今年,马以群54岁,毕正波50岁,他们是一对平凡的夫妻。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他们陶醉在诗一般美好的爱情之中。时光远去,青春不再,而噩运降临。8年前,毕正波患上罕见的不治之症“小脑共济失调”,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而她却用诗性情怀重新绽放生命;8年,她出版了10万字的个人诗集,将一档广播节目整理成20余万字的谈话录,还有一本50万字的文集也即将出版。这一切的背后,是丈夫马以群的憔悴而坚定的身影。
在一个爱情与诗情匮乏的年代,这对平凡夫妻,告诉人们什么叫做相濡以沫,什么叫做爱情永在。
“生病是美丽的”
在上海曲阳社区一幢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老公房,一间十三平方的朝北小屋,潮湿、照不进阳光,小屋里几件简单陈旧的家具,最惹眼的是一架钢琴和一台电脑,木板床紧挨着屋子里唯一的窗户,床头站着一米高的氧气瓶。女主人毕正波大部分时间呆在床上,脸因为疾病而变形,面部肌肉萎缩,牙齿脱落了大半,说话也很困难;她总是眯着眼睛看周围,用颤抖的手用力地招呼身边的人。但是,毕正波却始终在微笑,她说,生病是美丽的。
毕正波是原上海市虹口区北郊中学语文老师,马以群是虹口区新沪高级中学的物理老师。
他们相识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毕正波是个才女,爱好文学,会弹钢琴、能作曲,马以群被她的才气深深吸引。
恋爱的时候,她给他写了很多情诗。
“我愿爱情永在!”许多年的今天,毕正波仍能把诗朗诵出来,一字一顿,很吃力,但饱含深情。
结婚后,马以群坚持不让毕正波做家务,“我也爱好文学,但是我写不出来。我不计较做家务,只要她写点东西给我精神上的安慰就行,她说我是‘第一个欣赏她诗的人’。”马以群说。
除了文学,旅行也是夫妻俩共同的爱好。1997年,他们十岁的女儿考过了钢琴十级,一家人一起去爬长城,没想到,这成为毕正波最后一次旅行。
“她爬坡都爬不上去了,但是当时我们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马以群说。
毕正波的手脚变得越来越无力,夫妻俩跑了好几家医院,最终确诊,她患的是罕见的小脑共济失调,俗称小脑萎缩,发病率只有十万分之二。病人全身肌肉会慢慢退化,而一旦心肌和呼吸肌萎缩,生命就会结束。这病至今无法治愈。
医生们说:“别再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了。”
“天塌了”,马以群这样来形容当时的心情。他带着深爱的妻子几乎跑遍了上海所有的大医院,80元的门诊、1000元的针……有时为了能挂到专家门诊的号,马以群隔夜到医院去排队,第二天一早背着妻子去看病。他下定决心: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要尽最大努力把妻子的病治好。
噩运之前,毕正波此时表现了惊人的乐观,她说:“这个病幸好是让我生,我还能抗上一阵子。老天爷给了我那么多智慧,拿走我的一点健康也是应该的。”
1997年底,毕正波站都站不稳了,她被迫离开了心爱的三尺讲台,虽然在人们面前一直保持坚定,但她终于还是哭了。回到家,她花了七天时间,一气呵成写下中篇小说《林老师纪事》,来平复压抑的心情,并以此纪念自己的教师生涯。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用诗歌打开了生命中的另一扇窗。
两个人,一起写出一个“人”字
“二碗稀粥,两人分享/一瓶香槟,两人交杯/浪漫,一样的/驾宝马车的闲适/骑自行车的悠然/笑意,一样的/一百米跑的速度/马拉松跑的耐力/起点,一样的/没厅没堂的蜗居/有室有房的心灵/宽阔,一样的/风在动/旗在动/心动,一样的。”这是毕正波写给自己的一首小诗。
在毕正波的诗歌里,读不到丝毫悲伤和痛苦。
人们很难想象毕正波是如何完成她的诗作的:病越来越严重,她握笔的手越来越颤抖,她就用指甲掐住右手来稳定,一首诗写完,整个手臂都是指甲印。
最后,她终于不能自己动手写诗了。这时,马以群想出了一个办法帮助妻子继续写作。
一台老式录音机,成了毕正波白天最好的伙伴。一个人在家时,她就用录音机录下自己迸发的灵感;马以群则在下班回来后把录音整理成一篇篇诗稿,两人继续讨论修改,最后由丈夫把文字输入电脑。
一本厚厚的发黄的笔记本,封面上是娟秀的钢笔字:“我的诗——青春和爱的声音”。这本本子记录着毕正波从1992年元月到2005年年底的诗作手稿,而从1997年开始,页面上的字迹变得不一样——那时开始,都是马以群帮妻子抄诗的。
毕正波喜欢听一档凌晨直播的广播谈话节目:“相伴到黎明”,听众可以通过电波与主持人叶沙讨论情感话题。她喜欢叶沙的睿智和节目弘扬的人生观,和马以群商量之后,他们投入了另一场特殊的劳动中。每周二和周三的零点,他们从梦中被闹钟唤醒,开始录音,毕正波负责零点到两点,丈夫负责两点到三点,防止漏录。然后从中挑选典型的话题,一字一句整理成文。
“我们两个很有意思,有时候听到节目中的一些话,就会拍桌子讨论起来。”她抿了抿嘴,笑着说。
一年多的辛苦,换来的是20余万字的“谈话录”。2000年,文集结集出版时,夫妻俩却执意不肯在书上署名。他们说:我们不是为了出名,只是想为社会做点事情。
环顾他们住的小屋,除了几个堆满书籍的书架,就没有一件像样家具,房间里除了书就是药。
由于疾病,毕正波视力极差,为了能让她不间断地学习,马以群每天为妻子念书读报,他不时穿越半个城市,为妻子从上海图书馆借书回来。
“有的时候他在读,我却睡着了,他就继续录,第二天他上班了,我接着听。”她说,脸上分明透着发自内心的幸福。
一个大红的木盒子里,整齐地插着几十盘录音带,每一盒磁带上都贴着一张标签,有毕正波的创作,有马以群的录音,有叶沙的谈话。毕正波的眼睛不好,要听的时候,她就用手摸——因为细心的丈夫为录音带分了类,所以她知道自己要找的带子在哪里。
“作为丈夫,我有责任把她的思想和情操发扬出来,至少记录下来。”马以群说。
玉田新村居委会支部书记庄菊娣认识这对夫妇是在2005年底,一走进他们的小屋,“震撼了,然后感动了”,她说:“为什么这么简陋的屋子里会有那么美的心情?很难想象一个病女子,会有几十万的写作。同样,没有马老师,就没有毕老师,两个人是一体的。”
“我们也一起年轻过,一起潇洒过,我是她的一撇,她是我的一捺,两个人一起写出一个大写的‘人’字,谁也离不开谁了。”这是马以群给庄菊娣留下印象最深的话。
“我是他最甜蜜的负担”
毕正波说,马以群是自己的保姆、秘书、长工,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得靠他——就是家里油瓶打翻了,也只能等丈夫回来弄。
早晨,马以群要给女儿做早饭,照顾妻子的洗漱、吃药,出门前把家里的煤气开关和电器检查一遍,才放心离开。
中午,他从学校食堂买好饭菜,回来喂给妻子吃,自己扒几口饭,又匆匆赶回学校。
下班后,他安排好晚饭,开始整理妻子的录音稿,再为她念书读报。
“她是我的精神支柱,只要她在,我身后就有一座山,做人就有奔头。”马以群说。
为了方便妻子的治疗,马以群学会了打针,学会了推拿按摩,甚至还去学气功。毕正波说,丈夫打针比医生好,不痛。
看到太阳,马以群就像看到宝贝一样,他告诉妻子,要背她下去透透气,她说太辛苦不用了,他说没关系,背着她下楼,然后再上楼来给自己拿张凳子,坐着陪她晒太阳。
“憨厚、实干”是毕正波对丈夫的评价,“那么多年,他从来没有对我发过火,在家又当爹又当妈。”
邻居知道这对夫妻的苦难,但并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也从来不张扬自己的努力。有时候别人来收费,只看到灯亮着,两个人坐在厨房,一个在读一个在写。
马以群则这样形容在可怕的命运前自己无怨无悔的选择:“我选择登这座山,我辛辛苦苦上去,却发现是座荒山,怎么办?我说,就在这荒山上开垦,不能下山,不能看看旁边的山风光无限好——这风景不属于你的。既然选择了,就要负责任。做人的基本准则不好丢……”
他还像初恋时一样崇拜自己的毕正波:“我崇拜她的才情和德行。她的手脚不行了,但是依然头脑敏捷、品格高尚,我不能糟蹋掉那么好的生命。”
在《毕正波诗集》的序中,上海市北郊中学校长郑杰这样写道:“马以群先生是幸福的,当他说起她时,脸上洋溢出了幸福。他是她的丈夫,她的‘监护人’,她的记录员,她唯一的听众,她的‘经纪人’,她的欣赏者。这本诗集是他们夫妻又一爱情的见证。当我看到马先生瘦弱的身影时,我心中升起的更多的是敬佩,他是唯一真正配得上她的真正的男人。”
很多朋友都说毕正波是个幸福的女人,她承认,因为有马以群。
她这样形容自己的丈夫、自己的爱情:“我是他最甜蜜的负担,他是上苍送给我的最好的礼物,我要珍惜。千年等一回,这是我前世修来的福。”■
编辑:卢劲杉
今年,马以群54岁,毕正波50岁,他们是一对平凡的夫妻。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他们陶醉在诗一般美好的爱情之中。时光远去,青春不再,而噩运降临。8年前,毕正波患上罕见的不治之症“小脑共济失调”,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而她却用诗性情怀重新绽放生命;8年,她出版了10万字的个人诗集,将一档广播节目整理成20余万字的谈话录,还有一本50万字的文集也即将出版。这一切的背后,是丈夫马以群的憔悴而坚定的身影。
在一个爱情与诗情匮乏的年代,这对平凡夫妻,告诉人们什么叫做相濡以沫,什么叫做爱情永在。
“生病是美丽的”
在上海曲阳社区一幢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老公房,一间十三平方的朝北小屋,潮湿、照不进阳光,小屋里几件简单陈旧的家具,最惹眼的是一架钢琴和一台电脑,木板床紧挨着屋子里唯一的窗户,床头站着一米高的氧气瓶。女主人毕正波大部分时间呆在床上,脸因为疾病而变形,面部肌肉萎缩,牙齿脱落了大半,说话也很困难;她总是眯着眼睛看周围,用颤抖的手用力地招呼身边的人。但是,毕正波却始终在微笑,她说,生病是美丽的。
毕正波是原上海市虹口区北郊中学语文老师,马以群是虹口区新沪高级中学的物理老师。
他们相识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毕正波是个才女,爱好文学,会弹钢琴、能作曲,马以群被她的才气深深吸引。
恋爱的时候,她给他写了很多情诗。
“我愿爱情永在!”许多年的今天,毕正波仍能把诗朗诵出来,一字一顿,很吃力,但饱含深情。
结婚后,马以群坚持不让毕正波做家务,“我也爱好文学,但是我写不出来。我不计较做家务,只要她写点东西给我精神上的安慰就行,她说我是‘第一个欣赏她诗的人’。”马以群说。
除了文学,旅行也是夫妻俩共同的爱好。1997年,他们十岁的女儿考过了钢琴十级,一家人一起去爬长城,没想到,这成为毕正波最后一次旅行。
“她爬坡都爬不上去了,但是当时我们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马以群说。
毕正波的手脚变得越来越无力,夫妻俩跑了好几家医院,最终确诊,她患的是罕见的小脑共济失调,俗称小脑萎缩,发病率只有十万分之二。病人全身肌肉会慢慢退化,而一旦心肌和呼吸肌萎缩,生命就会结束。这病至今无法治愈。
医生们说:“别再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了。”
“天塌了”,马以群这样来形容当时的心情。他带着深爱的妻子几乎跑遍了上海所有的大医院,80元的门诊、1000元的针……有时为了能挂到专家门诊的号,马以群隔夜到医院去排队,第二天一早背着妻子去看病。他下定决心: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要尽最大努力把妻子的病治好。
噩运之前,毕正波此时表现了惊人的乐观,她说:“这个病幸好是让我生,我还能抗上一阵子。老天爷给了我那么多智慧,拿走我的一点健康也是应该的。”
1997年底,毕正波站都站不稳了,她被迫离开了心爱的三尺讲台,虽然在人们面前一直保持坚定,但她终于还是哭了。回到家,她花了七天时间,一气呵成写下中篇小说《林老师纪事》,来平复压抑的心情,并以此纪念自己的教师生涯。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用诗歌打开了生命中的另一扇窗。
两个人,一起写出一个“人”字
“二碗稀粥,两人分享/一瓶香槟,两人交杯/浪漫,一样的/驾宝马车的闲适/骑自行车的悠然/笑意,一样的/一百米跑的速度/马拉松跑的耐力/起点,一样的/没厅没堂的蜗居/有室有房的心灵/宽阔,一样的/风在动/旗在动/心动,一样的。”这是毕正波写给自己的一首小诗。
在毕正波的诗歌里,读不到丝毫悲伤和痛苦。
人们很难想象毕正波是如何完成她的诗作的:病越来越严重,她握笔的手越来越颤抖,她就用指甲掐住右手来稳定,一首诗写完,整个手臂都是指甲印。
最后,她终于不能自己动手写诗了。这时,马以群想出了一个办法帮助妻子继续写作。
一台老式录音机,成了毕正波白天最好的伙伴。一个人在家时,她就用录音机录下自己迸发的灵感;马以群则在下班回来后把录音整理成一篇篇诗稿,两人继续讨论修改,最后由丈夫把文字输入电脑。
一本厚厚的发黄的笔记本,封面上是娟秀的钢笔字:“我的诗——青春和爱的声音”。这本本子记录着毕正波从1992年元月到2005年年底的诗作手稿,而从1997年开始,页面上的字迹变得不一样——那时开始,都是马以群帮妻子抄诗的。
毕正波喜欢听一档凌晨直播的广播谈话节目:“相伴到黎明”,听众可以通过电波与主持人叶沙讨论情感话题。她喜欢叶沙的睿智和节目弘扬的人生观,和马以群商量之后,他们投入了另一场特殊的劳动中。每周二和周三的零点,他们从梦中被闹钟唤醒,开始录音,毕正波负责零点到两点,丈夫负责两点到三点,防止漏录。然后从中挑选典型的话题,一字一句整理成文。
“我们两个很有意思,有时候听到节目中的一些话,就会拍桌子讨论起来。”她抿了抿嘴,笑着说。
一年多的辛苦,换来的是20余万字的“谈话录”。2000年,文集结集出版时,夫妻俩却执意不肯在书上署名。他们说:我们不是为了出名,只是想为社会做点事情。
环顾他们住的小屋,除了几个堆满书籍的书架,就没有一件像样家具,房间里除了书就是药。
由于疾病,毕正波视力极差,为了能让她不间断地学习,马以群每天为妻子念书读报,他不时穿越半个城市,为妻子从上海图书馆借书回来。
“有的时候他在读,我却睡着了,他就继续录,第二天他上班了,我接着听。”她说,脸上分明透着发自内心的幸福。
一个大红的木盒子里,整齐地插着几十盘录音带,每一盒磁带上都贴着一张标签,有毕正波的创作,有马以群的录音,有叶沙的谈话。毕正波的眼睛不好,要听的时候,她就用手摸——因为细心的丈夫为录音带分了类,所以她知道自己要找的带子在哪里。
“作为丈夫,我有责任把她的思想和情操发扬出来,至少记录下来。”马以群说。
玉田新村居委会支部书记庄菊娣认识这对夫妇是在2005年底,一走进他们的小屋,“震撼了,然后感动了”,她说:“为什么这么简陋的屋子里会有那么美的心情?很难想象一个病女子,会有几十万的写作。同样,没有马老师,就没有毕老师,两个人是一体的。”
“我们也一起年轻过,一起潇洒过,我是她的一撇,她是我的一捺,两个人一起写出一个大写的‘人’字,谁也离不开谁了。”这是马以群给庄菊娣留下印象最深的话。
“我是他最甜蜜的负担”
毕正波说,马以群是自己的保姆、秘书、长工,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得靠他——就是家里油瓶打翻了,也只能等丈夫回来弄。
早晨,马以群要给女儿做早饭,照顾妻子的洗漱、吃药,出门前把家里的煤气开关和电器检查一遍,才放心离开。
中午,他从学校食堂买好饭菜,回来喂给妻子吃,自己扒几口饭,又匆匆赶回学校。
下班后,他安排好晚饭,开始整理妻子的录音稿,再为她念书读报。
“她是我的精神支柱,只要她在,我身后就有一座山,做人就有奔头。”马以群说。
为了方便妻子的治疗,马以群学会了打针,学会了推拿按摩,甚至还去学气功。毕正波说,丈夫打针比医生好,不痛。
看到太阳,马以群就像看到宝贝一样,他告诉妻子,要背她下去透透气,她说太辛苦不用了,他说没关系,背着她下楼,然后再上楼来给自己拿张凳子,坐着陪她晒太阳。
“憨厚、实干”是毕正波对丈夫的评价,“那么多年,他从来没有对我发过火,在家又当爹又当妈。”
邻居知道这对夫妻的苦难,但并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也从来不张扬自己的努力。有时候别人来收费,只看到灯亮着,两个人坐在厨房,一个在读一个在写。
马以群则这样形容在可怕的命运前自己无怨无悔的选择:“我选择登这座山,我辛辛苦苦上去,却发现是座荒山,怎么办?我说,就在这荒山上开垦,不能下山,不能看看旁边的山风光无限好——这风景不属于你的。既然选择了,就要负责任。做人的基本准则不好丢……”
他还像初恋时一样崇拜自己的毕正波:“我崇拜她的才情和德行。她的手脚不行了,但是依然头脑敏捷、品格高尚,我不能糟蹋掉那么好的生命。”
在《毕正波诗集》的序中,上海市北郊中学校长郑杰这样写道:“马以群先生是幸福的,当他说起她时,脸上洋溢出了幸福。他是她的丈夫,她的‘监护人’,她的记录员,她唯一的听众,她的‘经纪人’,她的欣赏者。这本诗集是他们夫妻又一爱情的见证。当我看到马先生瘦弱的身影时,我心中升起的更多的是敬佩,他是唯一真正配得上她的真正的男人。”
很多朋友都说毕正波是个幸福的女人,她承认,因为有马以群。
她这样形容自己的丈夫、自己的爱情:“我是他最甜蜜的负担,他是上苍送给我的最好的礼物,我要珍惜。千年等一回,这是我前世修来的福。”■
编辑:卢劲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