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疽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60例自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肝外梗阻性黄疽患者,所有肝外梗阻性黄疽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在手术病理确诊前均实施超声波检查,分析超声波检查符合率及对肝外梗阻性黄疽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超声波检查发现胆总管结石患者34例、胆管肿瘤患者16例、炎症病变患者7例,诊病总符合率95%(57/60):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查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超声波诊断定位上段、中段、下段定位结果与术中定位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疽诊断过程中,敏感度98.3%(57/58)、特异性33.3%(1/3)。结论:在肝外梗阻性黄疽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超声波诊断,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对肝外梗阻性黄疽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同时此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超声波;肝外梗阻性黄疽;临床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1-165-02
梗阻性黄疽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由于肝内胆管阻塞或肝外胆管阻塞引起的黄疽,前者为肝内阻塞性黄疽,后者称为肝外阻塞性黄疸[1]。肝外梗阻性黄疽主要是由于胆总管与肝总管出现机械性梗阻所致,属于肝脏外科最常见的病症,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尽早发现、尽早诊治,对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在临床诊断中,多采用超声波及CT影像学检查。但由于不同的仪器,诊断效果也不尽相同,再加上下段胆管解剖位置较深,管径细且具有弯曲性,在临床检测检诊断中,易受胃肠气体的影响,致使图像结果模糊不清楚,从而影响诊断效果。因此,本次研究基本以上背景,主要针对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疽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60例自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肝外梗阻性黄疽患者,所有肝外梗阻性黄疽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在手术病理确诊前均实施超声波检查。60例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0-66岁,平均年龄(53.6±10.5)岁,病程3-19周,平均病程(11.0±5.5)周。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巩膜黄染、恶心呕吐、发热与皮肤瘙痒等症状。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均了解本次研究方案,并与医院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之后均实施超声诊断:应用超声诊断仪与相应的穿刺导向仪,探头频率5.0MHz,于检查前,要求患者空腹状态,采取相应的仰卧体位,实施纵切、横切、徐切等方式对患者右上腹及右季区实施全方位检查,反复对肝外胆管、胆囊、肝脏内胆管进行查看对比。如发现肝内胆管有扩张现象,可对其进行连续性查看对比,同时跟踪性检验胰腺部位、远端部位、壶腹部位等情况,确定梗阻及相关定位[2]。针对显示不清情况,可进行变化体位检查,改成右前斜体或半卧位,同时采用加压探头,让图像显示更加清晰。
1.3 分析指标
分析超声波检查符合率及对肝外梗阻性黄疽的敏感度及特异性。以手术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并与超声波检查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分析,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计数资料,行检验,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6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发现,胆总管结石患者35例、胆管肿瘤患者17例、炎症病变患者8例。
2.2 超声波诊断结果
60例患者经超声波诊断发现,胆总管结石患者34例、胆管肿瘤患者16例、炎症病变患者7例,诊病总符合率95%(57/60)。其与手术病理诊断相比,差异不明显,=3.077,P>0.05。
2.3 超声波定位诊断与术中定位诊断对比
超声波诊断定位上段、中段、下段定位结果与术中定位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2.4 超声波检查对肝外梗阻性黄疽的敏感度及特异性
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疽诊断过程中,敏感度为98.3%(57/58)、特异性为33.3%(1/3)。
3 讨论
肝外梗阻性黄疽属于临床常见病,主要是胆管出现不同程度的阻塞、梗阻等所致,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属于临床最常见的肝脏黄疽病变。因此,及时、有效、准确的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疽,对梗阻部位实施准确的定位及定性,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临床实践发现[3],超声波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疽效果显著。
超声波是一种微创、无创伤检查,其具有微创、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等优点,同时在梗阻性黄疽性质、病变部位及症状的鉴别诊断中发挥着较高的诊断价值,通过定位、定性诊断,可有效检查出患者的病变部位,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肝外梗阻性黄疽病变是由肝脏器官发生的病变,临床实践表明[4],引发此病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即:结石:结石是引发肝外梗阻性黄疽的主要病因,结石多发生于胆总管下端,易阻塞胆管的狭窄位置;肿瘤:肿瘤病变会导致肝胆出现梗阻性黄疽病变,从而产生缩窄性梗阻及外压性梗阻;炎症:当胆管及其周围组织产生炎症时,会也产生梗阻性黄疽,主要是由于炎症会使肝胆管出现水肿,使其周围器官出现肿胀,从而引起外压性狭窄[5]。通过超声波分段手段,对上段部位、中段、下段进行检查,查看肝内胆总管梗阻情况、胆总管扩张情况、肝内外胆管扩张情况,实施定位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疽在手术治疗前,先确定患者病因、性质等方面,对病变准确性进行定性,通过超声波的定性,有效提高诊断敏感度,进一步提高病变参考与鉴别效果。通过定位及定性诊断,有效提高病变部位的诊断效果。通过超声波图像特点对肝胆外梗阻性黄疽情况进行评价,超声检查肝胆梗阻性黄胆的声像会因不同病变产生不同的临床特点;其中胆总管结石会表现出规整的强回声光团,并伴有大部分声影,分界较为清晰;胆管肿瘤会表现为中一低等回声肿块,其与胆管壁分界较为模糊,形态表现出规则不一,同时不会出现移动性;胰头肿瘤癌变表现出低回声肿块,形成为不规则,边界不清,后方回声逐步衰减;炎症会因其他病因表现出胆管内突起或光泽带[6]。通过超声波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疽,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效果。同时为提高超声波诊断效果过程中,还应在检查前充分做好检查准备,将检查仪器调节到最佳状态,选择合适的深度,检查时可多角度进行观察,同时通过加压的方式提高超声波声像效果,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
综上所述,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疽临床诊断中符合度较高。为了有效、准确的鉴别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疽病变,在检查过程中,需将超声波检查仪器调至最佳状态,选择合适的聚焦深度,通过横、縱、斜三个切面、多角度实施检查与观察;在胆总管下段检查中,可通过调节轴长与运转方向,通过加压方式提高超声波声像效果,进一步提高诊断价值。由此可知,超声波可作为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疽的常用方法,其可对病变部位及病因进行准确判断,进而提高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乔艳,于先标.超声检查诊断梗阻性黄疽的临床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2):85-86.
[2]王丽萍,郭宏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外梗阻性黄疽中的声像图分析及临床价值[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03):95-96.
[3]张菊丽.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疽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32):178-179.
[4]李季.超声诊断肝外阻塞性黄疽的价值与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87-88.
[5]王玲,滑少华.超声诊断360例肝外梗阻性黄疽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32)2522-2524.
[6]王焕侠,刘锐洪,何瑞琦,等.超声检查用于梗阻性黄疽诊断价值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1):97-99.
【关键词】超声波;肝外梗阻性黄疽;临床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1-165-02
梗阻性黄疽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由于肝内胆管阻塞或肝外胆管阻塞引起的黄疽,前者为肝内阻塞性黄疽,后者称为肝外阻塞性黄疸[1]。肝外梗阻性黄疽主要是由于胆总管与肝总管出现机械性梗阻所致,属于肝脏外科最常见的病症,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尽早发现、尽早诊治,对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在临床诊断中,多采用超声波及CT影像学检查。但由于不同的仪器,诊断效果也不尽相同,再加上下段胆管解剖位置较深,管径细且具有弯曲性,在临床检测检诊断中,易受胃肠气体的影响,致使图像结果模糊不清楚,从而影响诊断效果。因此,本次研究基本以上背景,主要针对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疽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60例自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肝外梗阻性黄疽患者,所有肝外梗阻性黄疽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在手术病理确诊前均实施超声波检查。60例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0-66岁,平均年龄(53.6±10.5)岁,病程3-19周,平均病程(11.0±5.5)周。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巩膜黄染、恶心呕吐、发热与皮肤瘙痒等症状。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均了解本次研究方案,并与医院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之后均实施超声诊断:应用超声诊断仪与相应的穿刺导向仪,探头频率5.0MHz,于检查前,要求患者空腹状态,采取相应的仰卧体位,实施纵切、横切、徐切等方式对患者右上腹及右季区实施全方位检查,反复对肝外胆管、胆囊、肝脏内胆管进行查看对比。如发现肝内胆管有扩张现象,可对其进行连续性查看对比,同时跟踪性检验胰腺部位、远端部位、壶腹部位等情况,确定梗阻及相关定位[2]。针对显示不清情况,可进行变化体位检查,改成右前斜体或半卧位,同时采用加压探头,让图像显示更加清晰。
1.3 分析指标
分析超声波检查符合率及对肝外梗阻性黄疽的敏感度及特异性。以手术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并与超声波检查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分析,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计数资料,行检验,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6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发现,胆总管结石患者35例、胆管肿瘤患者17例、炎症病变患者8例。
2.2 超声波诊断结果
60例患者经超声波诊断发现,胆总管结石患者34例、胆管肿瘤患者16例、炎症病变患者7例,诊病总符合率95%(57/60)。其与手术病理诊断相比,差异不明显,=3.077,P>0.05。
2.3 超声波定位诊断与术中定位诊断对比
超声波诊断定位上段、中段、下段定位结果与术中定位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2.4 超声波检查对肝外梗阻性黄疽的敏感度及特异性
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疽诊断过程中,敏感度为98.3%(57/58)、特异性为33.3%(1/3)。
3 讨论
肝外梗阻性黄疽属于临床常见病,主要是胆管出现不同程度的阻塞、梗阻等所致,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属于临床最常见的肝脏黄疽病变。因此,及时、有效、准确的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疽,对梗阻部位实施准确的定位及定性,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临床实践发现[3],超声波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疽效果显著。
超声波是一种微创、无创伤检查,其具有微创、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等优点,同时在梗阻性黄疽性质、病变部位及症状的鉴别诊断中发挥着较高的诊断价值,通过定位、定性诊断,可有效检查出患者的病变部位,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肝外梗阻性黄疽病变是由肝脏器官发生的病变,临床实践表明[4],引发此病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即:结石:结石是引发肝外梗阻性黄疽的主要病因,结石多发生于胆总管下端,易阻塞胆管的狭窄位置;肿瘤:肿瘤病变会导致肝胆出现梗阻性黄疽病变,从而产生缩窄性梗阻及外压性梗阻;炎症:当胆管及其周围组织产生炎症时,会也产生梗阻性黄疽,主要是由于炎症会使肝胆管出现水肿,使其周围器官出现肿胀,从而引起外压性狭窄[5]。通过超声波分段手段,对上段部位、中段、下段进行检查,查看肝内胆总管梗阻情况、胆总管扩张情况、肝内外胆管扩张情况,实施定位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疽在手术治疗前,先确定患者病因、性质等方面,对病变准确性进行定性,通过超声波的定性,有效提高诊断敏感度,进一步提高病变参考与鉴别效果。通过定位及定性诊断,有效提高病变部位的诊断效果。通过超声波图像特点对肝胆外梗阻性黄疽情况进行评价,超声检查肝胆梗阻性黄胆的声像会因不同病变产生不同的临床特点;其中胆总管结石会表现出规整的强回声光团,并伴有大部分声影,分界较为清晰;胆管肿瘤会表现为中一低等回声肿块,其与胆管壁分界较为模糊,形态表现出规则不一,同时不会出现移动性;胰头肿瘤癌变表现出低回声肿块,形成为不规则,边界不清,后方回声逐步衰减;炎症会因其他病因表现出胆管内突起或光泽带[6]。通过超声波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疽,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效果。同时为提高超声波诊断效果过程中,还应在检查前充分做好检查准备,将检查仪器调节到最佳状态,选择合适的深度,检查时可多角度进行观察,同时通过加压的方式提高超声波声像效果,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
综上所述,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疽临床诊断中符合度较高。为了有效、准确的鉴别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疽病变,在检查过程中,需将超声波检查仪器调至最佳状态,选择合适的聚焦深度,通过横、縱、斜三个切面、多角度实施检查与观察;在胆总管下段检查中,可通过调节轴长与运转方向,通过加压方式提高超声波声像效果,进一步提高诊断价值。由此可知,超声波可作为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疽的常用方法,其可对病变部位及病因进行准确判断,进而提高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乔艳,于先标.超声检查诊断梗阻性黄疽的临床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2):85-86.
[2]王丽萍,郭宏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外梗阻性黄疽中的声像图分析及临床价值[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03):95-96.
[3]张菊丽.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疽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32):178-179.
[4]李季.超声诊断肝外阻塞性黄疽的价值与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87-88.
[5]王玲,滑少华.超声诊断360例肝外梗阻性黄疽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32)2522-2524.
[6]王焕侠,刘锐洪,何瑞琦,等.超声检查用于梗阻性黄疽诊断价值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1):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