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海防历史就是中国历代军民保卫、管理、建设边境沿海的历史,本文区分时间段做了说明。
我国古代边海防历史大致分三个时期:先秦时期是我国边海防的产生期;西汉至元代是我国边海防的发展期;明代至清前期是边海防的加强期,边海防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
第一,我国边海防的产生期(先秦时期)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规模和频繁程度都十分惊人。各国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不断攻伐与兼并,纷纷在边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关守卡,修筑长城,加大边境管理等等。各国的关卡是一种点状的防御形式,而这一时期长城的修筑则体现了一种新的防御观念——以线状防御代替了简单的点状防守,各点间的相互照应事实上更进一步巩固了边境的安全。
先秦已经出现了“夷夏之防”,事实上是中原地区的华夏文明与四周民族的其他文明的较量。以华夷区别政权的性质,强调中原文化的正统性和先进性,增强中原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构成了当时边海防的中心目的。
先秦时期,中国的边海防从无到有,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阶段。从整体看,这一时期的边海防主要是针对北方的游牧民族,相对而言,南方的各个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威胁远逊于北方。这一时期针对北方民族的斗争为以后的边海防奠定了一个雏形。另外,先秦时期主要利用天然或人工的险要来进行防御,实在是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深化,也是人们对边海防的初步认识。
第二,我国边海防的发展时期(西汉至元代)
西汉王朝是在秦末农民起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的封建王朝,其政治上继承和发展了秦朝中央集权的行政制度和法律制度,先后消灭了异性诸侯王和同姓诸侯王的分裂割据状态,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军事上主要是反击匈奴贵族对北部边境地区的骚扰,维护中原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西汉建立了比秦朝更加守备的武装力量,在广大的边境地区,汉王朝设立有庞大的军队。汉代的边海防军分为边郡兵、屯四兵与属国兵三大体系。边郡兵是正规军,戍卒的服役期是1年,由边郡太守、郡都尉管辖。屯四兵平时生产,战时出生,既消除了戍卒的征调之繁,又减少了运输之苦,是汉代边海防的一大创举。
刘秀对军事制度做出了较大的改革,加强中央军队的事权,以南北军为核心,废除了郡国都尉、轻车、骑士等官职,沿边的边海防军,也是中央军队的一部分,通过驾驭中央军队的权势,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也促进了边海防事业的发展。
唐玄宗时,在边境沿海地区都设立了节度使或经略使,使之权力也逐步擴大,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初设节度使,对加强边海防起到积极作用,最后演变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已背离了初设之意。通过军政合一的节度使体系,唐朝政府较为有效地控制了对周边民族的治理,维护了边海防安全。
五代十国至两宋时期,我国历史又一次处于分裂割据和对峙时期,但又是民族迁徙和民族融合的又一次高峰时期。
北宋的边防在军事布局上实行“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的方针。所谓“强干弱枝”,就是将禁军中战斗力最强、最精锐的殿前军屯住于京城开封,以京城的稳定制约全国。
南宋政权在临安稳定统治格局后,其统治范围仅限于江南和川陕一隅,综合国力远不如北宋统治时期。政治上没有作为,缺乏抗战和收复失地的决心,内部政潮迭起。南宋边防,前期以抗金为主,后期以杭元为主,大量守军长期集结于长江边防和淮汉地区。
元帝国是中国历史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其疆域范围之辽阔,领土版图之广大,都是空前的。不仅如此,在蒙古军队所征服的国家和地区,还建立了与元朝中央政府关系密切的西方4个汗国,继承和巩固了前代与周边一些国家的宗藩关系,这些汗国和藩属国家,拱卫着元朝的四邻边疆,成为稳定的边防屏障。
第三,我国边海防的加强期(明代至清前期)
明清以降,我国边海防的对外职能逐步占据了主要地位。
明朝军队的建制,在总结唐宋以来军队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吸取了府兵制寓兵于农的精神,于洪武元年正月,由刘基“奏定军卫法”,建立了卫所制度。这种制度的特点是平时把军力分驻在各地,战时由皇帝命将出师,将不专兵,军不私将,军力全部属于国家。
明朝建立后,退到北方的蒙古贵族势力常常兴兵侵犯和骚扰明朝的北部边境,企图复兴大元帝国的统治,特别是正统以后,蒙古各部的侵扰日益增多。明朝后期,辽东的满族兴起,取代了蒙古族的地位,也不断兴兵进犯东北部边境。因此,鉴于明朝北部边防的严重性,明政府自建立起就一直以重兵防御北部边境,前期以阻止蒙古贵族的骚扰,后期以防范满族贵族的进犯。明朝的北部边防除经略辽东、镇抚漠北外,主要是沿长城一线进行防御。
明朝对于西南、西北和西部边防,主要采取对周边少数民族羁糜的政策,强调“华夷一家”,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争取周边地区的稳定。有明一代,北部和辽东地区战事频繁,是明政府的边防重点。与此同时,明政府对西域、西藏和西南地区的施政也相当重视,中央和这些地区的关系比较稳定。总的说,明朝的边防有其建树和值得肯定的一面。
鸦片战争前,清朝的周边关系,体现了清政府的理藩政策,既包括了与周边藩属国的关系;也包括了对内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边防守御体系。清政府认为清帝国是地处“中央”的“天朝上国”。各国和它的官方来往,都是“万方来朝”。这种宗藩关系,实际上是由于中国历代封建制度、经济文化意识的强大旋风,在亚洲地区形成的一股强大的向往精神的凝聚作用下,建立的国与国之间的官方联系。
作者简介
姚彬彬(1994—),男,汉族,陕西凤翔人,初级职称,现为陆军边海防学院基础部文职干部,主要从事边海防相关研究和教学任务,发表边海防方面相关文章多篇。
何兆祥(1972—),男,汉族,陕西凤翔人,中级职称,现为陆军边海防学院基础部教员,主要从事边海防基础理论研究,担负边境管理和防卫作战等教学任务,参与社科基金课题多项。
我国古代边海防历史大致分三个时期:先秦时期是我国边海防的产生期;西汉至元代是我国边海防的发展期;明代至清前期是边海防的加强期,边海防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
第一,我国边海防的产生期(先秦时期)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规模和频繁程度都十分惊人。各国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不断攻伐与兼并,纷纷在边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关守卡,修筑长城,加大边境管理等等。各国的关卡是一种点状的防御形式,而这一时期长城的修筑则体现了一种新的防御观念——以线状防御代替了简单的点状防守,各点间的相互照应事实上更进一步巩固了边境的安全。
先秦已经出现了“夷夏之防”,事实上是中原地区的华夏文明与四周民族的其他文明的较量。以华夷区别政权的性质,强调中原文化的正统性和先进性,增强中原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构成了当时边海防的中心目的。
先秦时期,中国的边海防从无到有,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阶段。从整体看,这一时期的边海防主要是针对北方的游牧民族,相对而言,南方的各个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威胁远逊于北方。这一时期针对北方民族的斗争为以后的边海防奠定了一个雏形。另外,先秦时期主要利用天然或人工的险要来进行防御,实在是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深化,也是人们对边海防的初步认识。
第二,我国边海防的发展时期(西汉至元代)
西汉王朝是在秦末农民起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的封建王朝,其政治上继承和发展了秦朝中央集权的行政制度和法律制度,先后消灭了异性诸侯王和同姓诸侯王的分裂割据状态,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军事上主要是反击匈奴贵族对北部边境地区的骚扰,维护中原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西汉建立了比秦朝更加守备的武装力量,在广大的边境地区,汉王朝设立有庞大的军队。汉代的边海防军分为边郡兵、屯四兵与属国兵三大体系。边郡兵是正规军,戍卒的服役期是1年,由边郡太守、郡都尉管辖。屯四兵平时生产,战时出生,既消除了戍卒的征调之繁,又减少了运输之苦,是汉代边海防的一大创举。
刘秀对军事制度做出了较大的改革,加强中央军队的事权,以南北军为核心,废除了郡国都尉、轻车、骑士等官职,沿边的边海防军,也是中央军队的一部分,通过驾驭中央军队的权势,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也促进了边海防事业的发展。
唐玄宗时,在边境沿海地区都设立了节度使或经略使,使之权力也逐步擴大,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初设节度使,对加强边海防起到积极作用,最后演变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已背离了初设之意。通过军政合一的节度使体系,唐朝政府较为有效地控制了对周边民族的治理,维护了边海防安全。
五代十国至两宋时期,我国历史又一次处于分裂割据和对峙时期,但又是民族迁徙和民族融合的又一次高峰时期。
北宋的边防在军事布局上实行“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的方针。所谓“强干弱枝”,就是将禁军中战斗力最强、最精锐的殿前军屯住于京城开封,以京城的稳定制约全国。
南宋政权在临安稳定统治格局后,其统治范围仅限于江南和川陕一隅,综合国力远不如北宋统治时期。政治上没有作为,缺乏抗战和收复失地的决心,内部政潮迭起。南宋边防,前期以抗金为主,后期以杭元为主,大量守军长期集结于长江边防和淮汉地区。
元帝国是中国历史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其疆域范围之辽阔,领土版图之广大,都是空前的。不仅如此,在蒙古军队所征服的国家和地区,还建立了与元朝中央政府关系密切的西方4个汗国,继承和巩固了前代与周边一些国家的宗藩关系,这些汗国和藩属国家,拱卫着元朝的四邻边疆,成为稳定的边防屏障。
第三,我国边海防的加强期(明代至清前期)
明清以降,我国边海防的对外职能逐步占据了主要地位。
明朝军队的建制,在总结唐宋以来军队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吸取了府兵制寓兵于农的精神,于洪武元年正月,由刘基“奏定军卫法”,建立了卫所制度。这种制度的特点是平时把军力分驻在各地,战时由皇帝命将出师,将不专兵,军不私将,军力全部属于国家。
明朝建立后,退到北方的蒙古贵族势力常常兴兵侵犯和骚扰明朝的北部边境,企图复兴大元帝国的统治,特别是正统以后,蒙古各部的侵扰日益增多。明朝后期,辽东的满族兴起,取代了蒙古族的地位,也不断兴兵进犯东北部边境。因此,鉴于明朝北部边防的严重性,明政府自建立起就一直以重兵防御北部边境,前期以阻止蒙古贵族的骚扰,后期以防范满族贵族的进犯。明朝的北部边防除经略辽东、镇抚漠北外,主要是沿长城一线进行防御。
明朝对于西南、西北和西部边防,主要采取对周边少数民族羁糜的政策,强调“华夷一家”,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争取周边地区的稳定。有明一代,北部和辽东地区战事频繁,是明政府的边防重点。与此同时,明政府对西域、西藏和西南地区的施政也相当重视,中央和这些地区的关系比较稳定。总的说,明朝的边防有其建树和值得肯定的一面。
鸦片战争前,清朝的周边关系,体现了清政府的理藩政策,既包括了与周边藩属国的关系;也包括了对内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边防守御体系。清政府认为清帝国是地处“中央”的“天朝上国”。各国和它的官方来往,都是“万方来朝”。这种宗藩关系,实际上是由于中国历代封建制度、经济文化意识的强大旋风,在亚洲地区形成的一股强大的向往精神的凝聚作用下,建立的国与国之间的官方联系。
作者简介
姚彬彬(1994—),男,汉族,陕西凤翔人,初级职称,现为陆军边海防学院基础部文职干部,主要从事边海防相关研究和教学任务,发表边海防方面相关文章多篇。
何兆祥(1972—),男,汉族,陕西凤翔人,中级职称,现为陆军边海防学院基础部教员,主要从事边海防基础理论研究,担负边境管理和防卫作战等教学任务,参与社科基金课题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