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简介:
中世纪后期,梅达尔多子爵在和土耳其人作战中被一枚炮弹正好炸成两半,被医生救活。其中坏的一半被救回了奥地利老家,成为了邪恶的化身,极尽破坏之能事:他送给孩子毒蘑菇,将忠心的奶妈赶到麻风村,对一个美丽的牧羊女进行吸血鬼似的求爱。正当人们苦不堪言的时候,善良的那一半奇迹般地出现了,处处助人。同一个人截然不同的两面之间,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宿命的冲突。有趣的是,两半子爵都爱上了牧羊女帕梅拉。最后,在帕梅拉的策动下,两个半身人为爱情与婚姻决斗,结果因双方伤口破裂被縫合在一起,而重新变成了一个完整的子爵。
作者简介:
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年-1985年)是意大利当代最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他于1985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却因于当年猝然去世而与该奖失之交臂。卡尔维诺从事文学创作40年,一直尝试着用各种手法表现当代人的生活和心灵。他的作品融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于一身,以丰富的手法、奇特的角度构造超乎想象的、富有浓厚童话意味的故事,深为当代作家推崇。
《分成两半的子爵》创作于1952年,它与《树上的男爵》和《不存在的骑士》一起于1960年结集为《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出版,在某种程度上集中反映了作者对于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尤其是现代人的生存处境的探索。
小说主题:
善与恶的两半子爵体现了善与恶在现代人身上的并存、对立和冲突,体现了现代人的人性的破碎。作者告诉人们,人性是复杂的,正因为人性的复杂,人性才是完整的。当人性出现可怕的分裂的时候,尤其是以善和恶来作为对立的两极的时候,我们对善的思考应该多于对恶的思考,因为善所包含的内容远比恶所包含的内容复杂。所以,对善的批判性思考,是通往完整之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是卡尔维诺提供给人们的一个关于人性完整性的极具启发意义的思维视角。
作品解读:
我在刚开始读这本小说的时候,和大多数人一样以为作者是在用一种新奇的方式阐述一个并不新奇的主题:人性的善与恶。但是在读过后记之后我才明白,卡尔维诺的思想远远不止停留在对善、恶的纠结上。他试图安慰那些分裂的人,告诉他们分裂是一种必然,每个人的性格中或许都包含着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他又试图在指导他们,只有彻底将自己分裂之后,才能找到真正完整的自己。
事实上,一个人完全可以跳出善与恶、对与错、正与反的对立,卡尔维诺希望人们坚持的,正是不受社会摧残的完整人生。
——白墨
《分成两半的子爵》书名显而易见是完整子爵的分离,两种完全对立性格和代表的设置使好与坏、善良和邪恶的概念分明。就像卡尔维诺在后记中写到的那样:“在我心中根本不存在,我没有想过善与恶,一分钟也没有。正如一位画家可以使用色彩的鲜明对比来突出我所感兴趣的那个东西,这就是分裂。”他将分裂成半个的两个子爵进行了自己分裂对立的设定,即简单、没有赋予任何特殊含义代表的概念。这种方法却使两个角色更具人性和真实性。
——孙易慧
在《分成两半的子爵》,又一次邂逅“残缺”这个意义,在这里,不完整被具体成了一分为二的躯体。梅达尔多子爵的两个半身,一半极恶,一半极善。极恶的那一半说:“世界上每两个造物的相遇都是一场撕咬。”他说:“跟着我吧,你将看到美好、智慧、正义只存在于被破坏之后。”而极善的那一半说:“世界上每个人由于自我不完整而感到痛苦。”他说:“跟着我吧,你将忍受众人的缺点,并且学会在疗救众人的同时医治你自己。”
这里,善与恶的对立并非所关注的主题;这里,关乎的是对立本身,还有对立双方的残缺。“我们,向人的一切分裂开战,寻找一条通向完整的路。”卡尔维诺在后记里如是说。从某些意义来说,我们都是通过各自的缺口,而不是完整部分,来认识和感触这个世界的,像那两个梅达尔多。
——江素摇情
小说的结局是圆满的,我想将之理解为一个童话:“我舅舅梅达尔多就这样复归为一个完整的人,既不好也不坏,善与恶俱备,也就是从表面上看来他与被劈成两半之前并无区别。可是他如今有了两个重新合在一起的半身的各自经历,应当是变得更明智了。他过着幸福的生活,儿女满堂,治理公正。我们大家的生活也变好了。也许我们可望子爵重归完整之后开辟一个奇迹般的幸福时代。但是很明显,仅仅一个完整的子爵不足以使全世界变得完整。同时,彼特洛基奥多不再造绞架而造磨面机,特里劳尼不再收集磷火而治疗麻风病和丹毒。我却相反,置身于这种完整一致的热情之中,却越来越觉得少了点什么,为此而感到悲哀。有时一个人自认不完整,只是他还年轻。”
读完的瞬间,我是满足的,但是“我”最后的独白让我感到忧愁:“我留在这里,留在我们这个充满责任和磷火的世界上。”
——哭之笑之
中世纪后期,梅达尔多子爵在和土耳其人作战中被一枚炮弹正好炸成两半,被医生救活。其中坏的一半被救回了奥地利老家,成为了邪恶的化身,极尽破坏之能事:他送给孩子毒蘑菇,将忠心的奶妈赶到麻风村,对一个美丽的牧羊女进行吸血鬼似的求爱。正当人们苦不堪言的时候,善良的那一半奇迹般地出现了,处处助人。同一个人截然不同的两面之间,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宿命的冲突。有趣的是,两半子爵都爱上了牧羊女帕梅拉。最后,在帕梅拉的策动下,两个半身人为爱情与婚姻决斗,结果因双方伤口破裂被縫合在一起,而重新变成了一个完整的子爵。
作者简介:
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年-1985年)是意大利当代最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他于1985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却因于当年猝然去世而与该奖失之交臂。卡尔维诺从事文学创作40年,一直尝试着用各种手法表现当代人的生活和心灵。他的作品融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于一身,以丰富的手法、奇特的角度构造超乎想象的、富有浓厚童话意味的故事,深为当代作家推崇。
《分成两半的子爵》创作于1952年,它与《树上的男爵》和《不存在的骑士》一起于1960年结集为《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出版,在某种程度上集中反映了作者对于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尤其是现代人的生存处境的探索。
小说主题:
善与恶的两半子爵体现了善与恶在现代人身上的并存、对立和冲突,体现了现代人的人性的破碎。作者告诉人们,人性是复杂的,正因为人性的复杂,人性才是完整的。当人性出现可怕的分裂的时候,尤其是以善和恶来作为对立的两极的时候,我们对善的思考应该多于对恶的思考,因为善所包含的内容远比恶所包含的内容复杂。所以,对善的批判性思考,是通往完整之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是卡尔维诺提供给人们的一个关于人性完整性的极具启发意义的思维视角。
作品解读:
我在刚开始读这本小说的时候,和大多数人一样以为作者是在用一种新奇的方式阐述一个并不新奇的主题:人性的善与恶。但是在读过后记之后我才明白,卡尔维诺的思想远远不止停留在对善、恶的纠结上。他试图安慰那些分裂的人,告诉他们分裂是一种必然,每个人的性格中或许都包含着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他又试图在指导他们,只有彻底将自己分裂之后,才能找到真正完整的自己。
事实上,一个人完全可以跳出善与恶、对与错、正与反的对立,卡尔维诺希望人们坚持的,正是不受社会摧残的完整人生。
——白墨
《分成两半的子爵》书名显而易见是完整子爵的分离,两种完全对立性格和代表的设置使好与坏、善良和邪恶的概念分明。就像卡尔维诺在后记中写到的那样:“在我心中根本不存在,我没有想过善与恶,一分钟也没有。正如一位画家可以使用色彩的鲜明对比来突出我所感兴趣的那个东西,这就是分裂。”他将分裂成半个的两个子爵进行了自己分裂对立的设定,即简单、没有赋予任何特殊含义代表的概念。这种方法却使两个角色更具人性和真实性。
——孙易慧
在《分成两半的子爵》,又一次邂逅“残缺”这个意义,在这里,不完整被具体成了一分为二的躯体。梅达尔多子爵的两个半身,一半极恶,一半极善。极恶的那一半说:“世界上每两个造物的相遇都是一场撕咬。”他说:“跟着我吧,你将看到美好、智慧、正义只存在于被破坏之后。”而极善的那一半说:“世界上每个人由于自我不完整而感到痛苦。”他说:“跟着我吧,你将忍受众人的缺点,并且学会在疗救众人的同时医治你自己。”
这里,善与恶的对立并非所关注的主题;这里,关乎的是对立本身,还有对立双方的残缺。“我们,向人的一切分裂开战,寻找一条通向完整的路。”卡尔维诺在后记里如是说。从某些意义来说,我们都是通过各自的缺口,而不是完整部分,来认识和感触这个世界的,像那两个梅达尔多。
——江素摇情
小说的结局是圆满的,我想将之理解为一个童话:“我舅舅梅达尔多就这样复归为一个完整的人,既不好也不坏,善与恶俱备,也就是从表面上看来他与被劈成两半之前并无区别。可是他如今有了两个重新合在一起的半身的各自经历,应当是变得更明智了。他过着幸福的生活,儿女满堂,治理公正。我们大家的生活也变好了。也许我们可望子爵重归完整之后开辟一个奇迹般的幸福时代。但是很明显,仅仅一个完整的子爵不足以使全世界变得完整。同时,彼特洛基奥多不再造绞架而造磨面机,特里劳尼不再收集磷火而治疗麻风病和丹毒。我却相反,置身于这种完整一致的热情之中,却越来越觉得少了点什么,为此而感到悲哀。有时一个人自认不完整,只是他还年轻。”
读完的瞬间,我是满足的,但是“我”最后的独白让我感到忧愁:“我留在这里,留在我们这个充满责任和磷火的世界上。”
——哭之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