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前北极治理态势正面临着“域内自理”与“国际协同”的矛盾,全球气候变化对北极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变使世界各国、国际组织等意识到保障北极海洋生态安全的重要性,而各国发布的北极政策战略又在表达不同的北极利益诉求。本文以北极治理机制和部分国家北极政策战略内容分析为切入点,对北极海洋生态安全协同治理可能面临的困境进行深描和研判,剖析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的局限性与功能不足。以此为依据,从指导理念转变、多主体网络打造、国际治理标准制定、北极治理法律体系制定和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北极海洋生态安全协同治理的相关动议
【机 构】
: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机制研究”(17BZZ07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北极治理态势正面临着“域内自理”与“国际协同”的矛盾,全球气候变化对北极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变使世界各国、国际组织等意识到保障北极海洋生态安全的重要性,而各国发布的北极政策战略又在表达不同的北极利益诉求。本文以北极治理机制和部分国家北极政策战略内容分析为切入点,对北极海洋生态安全协同治理可能面临的困境进行深描和研判,剖析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的局限性与功能不足。以此为依据,从指导理念转变、多主体网络打造、国际治理标准制定、北极治理法律体系制定和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北极海洋生态安全协同治理的相关动议
其他文献
在《中国政治思想史十讲》以及写于同一时期的其他论著中,吕思勉一直在思考中国政治变迁的基本特点.他分析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官僚集团、中国历代改革得失等重大问题,指出中国历代改革思想的内在缺陷、中国官僚集团的历史作用与一些弊病,不但体现了史家之卓识,而且具有极强的政治判断力.一方面他对中国历代典籍十分熟悉,具备从中国历史脉络出发探讨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他现实感极强,许多历史论著有着极为敏锐的问题意识,同时,由于他重视汲取社会科学理论,其历史论著颇具框架性与理论性,能够为人们提供许多思考中国古今
面对19世纪末期的内外危机,晚清儒学的话语、命题和义理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转化.从学术立场上看,康有为所著《康子内外篇》虽然围绕理学的诸多命题与概念展开,但在理学思想基础之上又展现出作者独特的诠释.首先,"理势互动"的思想关系逐渐向"由势生理"的现实策略偏转;其次,传统的"当然之理"以及赖以穷究"当然之理"的知识体系与知识生产方式开始改变.因此,通过重建世界观与知识谱系,以新的义理整合传统儒学的诸多理念,成为康有为思考"理势"关系的重要目标.从政治态度上看,《康子内外篇》虽然多从哲学论述入手探讨政治理念,但康
全球海洋公域是指处于国家主权管辖范围之外而为全人类所有的海域及其所包含的资源,既具有主权的无归属性、使用的非排他性和竞争性以及利用的规范性特征,也在经济、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全球海洋公域治理正面临治理态势的权力政治化、治理供给的赤字化和治理价值导向的私有化挑战。完善全球海洋公域治理,需要秉持“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治理主体的包容与协商原则、治理方式的多元与规范原则、治理收益的共享原则。中国可以从加强治理能力建设、深化治理机制改革、主动宣扬和践行“中国话语”三方面出发,积极参与全球海
近年来,日本政府在国家安全战略转型的背景下积极推进网络安全政策。在国内能力建设方面,日本通过组织机构构建、网络防卫能力建设和官民网络安全合作等措施打造网络安全强国。在国际合作方面,日本将网络安全作为提升国际安全事务影响力的抓手,以国际网络对话、网络安全合作、国际网络安全规则塑造和网络安全能力建设支援为着力点,试图抢占主动权,塑造网络安全领导者角色。在信息技术革命深刻影响国际政治的当下,日本网络安全政策的发展方向值得关注和研究。
西方的"史料批判"相当于中国传统的考据学,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研究中,可以建构一种更完备的史料批判理论.它首先是基础层级的批判,是对现代文学史料的真确性、完整性和异同性等史料基本质素的批判;从发生论、形构论角度去审辨现代文学史料的形体、意图、思维方式等则进入到深透批判层级;而形上层级的史料批判是上升到对史料的主观性与客观性、材料性与话语性、历史文本性与文学文本性等本质属性和史料虚无主义、史料至上主义等史料观的追问.现代文学的史料批判方法同样是整合性的,其核心方法是文献学的版本、校勘、目录、辑佚、辨伪、考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北冰洋面临商业性活动的威胁不断增大,将对北极海洋生物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产生不利。BBNJ国际协定旨在为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建立统一的机制,包括海洋保护区在内的划区管理工具是重要议题之一。中北冰洋存在重要生态海区进程,也有国际组织提出公海保护区提案。这些为未来中北冰洋治理措施的采用提供了依据。同时,存在着海洋保护区与其他划区管理工具之间、BBNJ国际协定与相关国际公约之间,以及相关国际机制之间的协调与衔接问题。
被视为茅盾文学创作转变之作的长篇小说《虹》,是一部处处留下"断裂"和"矛盾"的未完成之作.《虹》之所以未完成,主要有如下三个因素:其一,在个人与集体的纠葛中,深受"五四"知识分子自由和个性解放思想冲击的茅盾,与要求服从、强调阶级和整体性的政党纪律的茅盾,产生了难以剥离的矛盾与痛苦;其二,在对社会现状与未来的认识上,即在出路与绝路的博弈中,曾为中共党员的茅盾,与革命者及革命文学派对中国革命现状和革命文学的具体内涵的理解,产生了迥然相异的认识;其三,在现实与审美的冲突中,作为革命者的茅盾与作为艺术家的茅盾,游
[学术道路就像滚雪球]rn在我个人的成长史上,有两个时间节点比较重要.第一个是1976年2月,我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在当时的上海师大中文系开始教书.第二个是1976年10月,我参加
中国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当下中国针对CCS的专门立法仍然空白,与碳市场相衔接的规则不足,相关配套立法对CCS纳入碳市场的支撑作用有限。与此同时,欧盟和美国对CCS技术纳入碳市场采取了不同的立法路径,在欧盟持谨慎态度并将CCS项目纳入碳市场配额补贴范围之时,美国则致力于通过直接立法建立CCS技术纳入碳市场的衔接规则,让其项目运营商直接参加碳市场交易获益。欧美国家的差异性立法启示中国在推进CCS项目纳入碳市场体系过程中应采取渐进性策略,首先健全中国碳市场立法与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国家安全学的一级学科定位明确了中国国家安全基础研究的学科属性,为其提供了可供发展的研究方向和路径。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中国国家安全基础研究路径、进展及其未来在知行合一上具有的重大价值,有助于推动中国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和发展,进而在国内外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不断提升应对安全危机和挑战的能力。中国国家安全基础研究立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在知识路径上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会通中西,或兼具其一、其二,或兼具其三。中国国家安全基础研究需要明确基本科学问题导向,注重解决重大实质性现实问题,推进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