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数学抛物线知识中,有两个结论的推导在解题过程中应用,能够快速解题,将问题的多个角联系起来,从而实现角与角的转换,这一知识点也是大部分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的难点。本篇文章基于此,从高中生的视角出发,首先简要介绍这两个抛物线结论,然后再提出推导方法和过程。
关键词: 高中数学;抛物线;推导过程
前言:抛物线有一些结论,能够帮助学习者在面对选择题、填空题,快速地完成解题,同时帮助他们打开解题思路。相比起传统解题方法,利用抛物线的两个结论能够节省许多的时间,特别是对于卷面分值较小的选择、填空题,采用这个方法既保证答题正确,又节省更多时间用于其他类型问题的解答。
一、抛物线的两个结论
结论一:若AB是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弦(过焦点的弦),且A(x1,y1),B(x2,y2),则:x2y2=p2/4,x1y2=p2
例题:已知直线AB是过抛物线y2=2px(p>0)焦点F,求证1/丨AF丨+1/丨BF丨为定值。
结论二:若(1)若AB是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弦,且直线AB的倾斜角为α,则丨AB丨=2P/sin2α(α≠0)。(2)焦点弦中通经(过焦点且垂直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弦)最短。
例题:已知抛物线y2=9x过焦点的弦AB长为12,则直线AB倾斜角为?
通过以上结论及其所举例题,可以明确问题所考察的内容,包括抛物线、曲线切线、直线的知识点,所涉及的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的解题技巧。学习这两个结论,有助于锻炼学习者的化归和转化的数学思维、运算求解能力,从而站在更广阔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并尽心解答[1]。
二、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思路分析
通过以上两个结论比较,可以看出它们的共同点有以下几点:1、给定的焦点弦为y2=2px(p>0),结论一是将焦点坐标设为F(P/2,0),当AB不垂直于x轴时,得出直线AB的方程。结论二是通过设A为(x1,y1),B为(x2,y2),由此得出直线AB的公式:设AB:y=k(x-P/2)。2、第二个相同点是两个结论,所解决的问题相近,主要是如何通过切线平分角,从而确认直线与焦点的关系。通过历年的高考数学真题以及其他模拟试卷,都可以发现许多类似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都主张采用函数表达式解答。这样的解题方法,对于学习者而言思路更加开阔。
基于以上分析,求解抛物线焦点弦最为常用的解题方法,就是通过设置焦点坐标,然后再利用导数表示斜线AB的斜率,设斜线方程并与抛物线方程所联系,从而利用判别式y2=2px(p>0)铺展开解题思路。求直线防尘采用斜截式,以韦达定理列出直线、抛物线方程的焦点坐标,几何意义的待定系数利用导数推出。通过导数确定斜线的斜率以及直线与抛物线方程位置关系[2]。
三、抛物线结论推导过程解析
上文提到两个抛物线结论,都是利用导数来推导出问题的几何意义,从而将焦点坐标列出。
(一)第一结论的推导过程
若是AB是抛物线方程y2=2px(p>0),通过以上关系,可以了解该抛物线是过焦点的弦,从而可以证明坐标为F(P/2,0),通过进一步的证明过程,可以确认AB不垂直于x轴,设置的AB方程为y=k(x-P/2)。
例题:已知直线AB是过抛物线,过焦点的弦条件为y2=2px(p>0),根据以上条件求出1/丨AF丨+1/丨BF丨为定值。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设立设置AB直线的抛物线方程y2=2px(p>0),因为AB不垂直于x轴,射出直线AB的方程y=k(x-P/2)。从而可以得出y=k(x-P/2),y2=2px,共同得出ky2-2py-kp2=0。因为y1y2=-p2,可以设为以下公式x1x2=y12/2p·y22/2p=p4/4p2=p2/4。
根据以上条件,当直线AB垂直于x轴时,直线方程可以列为x=p/2,从而y1y2可以列为y1=p,y2=-p,所以y1y2=-p2,基于以上关系x1x2=p2/4。证明过程如下:
设A(x1,y1),B(x2,y2),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以知道丨AF丨=x1+p/2,丨BF丨=x2+p/2,又因为丨AF丨+丨BF丨=丨AB丨。根据以上关系,x1+x2=丨AB丨-p,由此得出结论x1x2=p2/4。
基于以上关系可列为:1/丨AF丨+1/丨BF丨=丨AF丨+丨BF丨/丨AF丨·丨BF丨=丨AB丨/(x1+p/2)(x2+p/2)=丨AB丨/x1x2+p/2(x1+x2)p2/4=丨AB丨/p2/4+p/2(丨AB丨-p)+p2/4=2/p(常数)
(二)第二结果推导过程
若AB是抛物线,过焦点的弦为y2=2px(p>0),AB倾斜角为α,则可以判定丨AB丨=2p/sin2α(α≠0),过焦点且垂直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弦最短。证明过程:
(1)设A为(x1,y1)B为(x2,y2),直线AB:y=k(x-P/2);根据设定的条件,y=k(x-P/2) y2=2px;ky2-2py-kp2=0,从而得到y1+y2==2p/k,y1y2=-p2;根据以上条件,验证公式为丨AB丨=1+1/k2丨y1y2丨=1+1/k2(y1+y2)2-4y1y2=1+1/k2·1+1/k2·2p1+k2/丨k丨=2p(1+k2)/k2=2p(1+tan2α)/tan2α=2p/sin2α
(2)通过条件(1)可以确定AB为通径时,α=90°,sin2α值最大,丨AB丨值最小。
例题:已知抛物线为y2=9x,其过焦点的弦AB长为12,求直线AB的倾斜角。
这道问题的解法,可以采用结论二的方法,12=9/sin2α(其中α为直线AB的倾斜角),基于此条件sinα=± /2,所以直线AB倾斜角为π/3或2π/3。第二种结论的验证方法,相比其他验证方法,其应用优点表现在斜率不存在时也能够成立。
在解题过程中,部分学者对于导数几何意义不够了解,因此忽视了导数在解决函数问题的作用。此外,部分学习者由于缺乏数学思维,在分析问题时没有考虑到问题的变量关系以及其他复杂的关系式,从而不知道从何推算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全局把握问题,预先规划解题步骤,从中找寻最佳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结论:综合上述,本篇文章基于两个抛物线结论,提出了两种解题方案,主张采用导数来推出几何意义,然后列出函数方程。这种解题方法的应用难点,在于学习者没有以數学思维考虑问题,从而忽视了变量以及关系式的复杂性。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杨玲.高中数学有效思维课堂的构建——以《抛物线的焦点弦性质探究》一课教学为例[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2(01):138-140.
[2]刘娟.高中数学实施“同课异构”的反思——以北师大版“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为例[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07):64-65.
关键词: 高中数学;抛物线;推导过程
前言:抛物线有一些结论,能够帮助学习者在面对选择题、填空题,快速地完成解题,同时帮助他们打开解题思路。相比起传统解题方法,利用抛物线的两个结论能够节省许多的时间,特别是对于卷面分值较小的选择、填空题,采用这个方法既保证答题正确,又节省更多时间用于其他类型问题的解答。
一、抛物线的两个结论
结论一:若AB是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弦(过焦点的弦),且A(x1,y1),B(x2,y2),则:x2y2=p2/4,x1y2=p2
例题:已知直线AB是过抛物线y2=2px(p>0)焦点F,求证1/丨AF丨+1/丨BF丨为定值。
结论二:若(1)若AB是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弦,且直线AB的倾斜角为α,则丨AB丨=2P/sin2α(α≠0)。(2)焦点弦中通经(过焦点且垂直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弦)最短。
例题:已知抛物线y2=9x过焦点的弦AB长为12,则直线AB倾斜角为?
通过以上结论及其所举例题,可以明确问题所考察的内容,包括抛物线、曲线切线、直线的知识点,所涉及的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的解题技巧。学习这两个结论,有助于锻炼学习者的化归和转化的数学思维、运算求解能力,从而站在更广阔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并尽心解答[1]。
二、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思路分析
通过以上两个结论比较,可以看出它们的共同点有以下几点:1、给定的焦点弦为y2=2px(p>0),结论一是将焦点坐标设为F(P/2,0),当AB不垂直于x轴时,得出直线AB的方程。结论二是通过设A为(x1,y1),B为(x2,y2),由此得出直线AB的公式:设AB:y=k(x-P/2)。2、第二个相同点是两个结论,所解决的问题相近,主要是如何通过切线平分角,从而确认直线与焦点的关系。通过历年的高考数学真题以及其他模拟试卷,都可以发现许多类似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都主张采用函数表达式解答。这样的解题方法,对于学习者而言思路更加开阔。
基于以上分析,求解抛物线焦点弦最为常用的解题方法,就是通过设置焦点坐标,然后再利用导数表示斜线AB的斜率,设斜线方程并与抛物线方程所联系,从而利用判别式y2=2px(p>0)铺展开解题思路。求直线防尘采用斜截式,以韦达定理列出直线、抛物线方程的焦点坐标,几何意义的待定系数利用导数推出。通过导数确定斜线的斜率以及直线与抛物线方程位置关系[2]。
三、抛物线结论推导过程解析
上文提到两个抛物线结论,都是利用导数来推导出问题的几何意义,从而将焦点坐标列出。
(一)第一结论的推导过程
若是AB是抛物线方程y2=2px(p>0),通过以上关系,可以了解该抛物线是过焦点的弦,从而可以证明坐标为F(P/2,0),通过进一步的证明过程,可以确认AB不垂直于x轴,设置的AB方程为y=k(x-P/2)。
例题:已知直线AB是过抛物线,过焦点的弦条件为y2=2px(p>0),根据以上条件求出1/丨AF丨+1/丨BF丨为定值。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设立设置AB直线的抛物线方程y2=2px(p>0),因为AB不垂直于x轴,射出直线AB的方程y=k(x-P/2)。从而可以得出y=k(x-P/2),y2=2px,共同得出ky2-2py-kp2=0。因为y1y2=-p2,可以设为以下公式x1x2=y12/2p·y22/2p=p4/4p2=p2/4。
根据以上条件,当直线AB垂直于x轴时,直线方程可以列为x=p/2,从而y1y2可以列为y1=p,y2=-p,所以y1y2=-p2,基于以上关系x1x2=p2/4。证明过程如下:
设A(x1,y1),B(x2,y2),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以知道丨AF丨=x1+p/2,丨BF丨=x2+p/2,又因为丨AF丨+丨BF丨=丨AB丨。根据以上关系,x1+x2=丨AB丨-p,由此得出结论x1x2=p2/4。
基于以上关系可列为:1/丨AF丨+1/丨BF丨=丨AF丨+丨BF丨/丨AF丨·丨BF丨=丨AB丨/(x1+p/2)(x2+p/2)=丨AB丨/x1x2+p/2(x1+x2)p2/4=丨AB丨/p2/4+p/2(丨AB丨-p)+p2/4=2/p(常数)
(二)第二结果推导过程
若AB是抛物线,过焦点的弦为y2=2px(p>0),AB倾斜角为α,则可以判定丨AB丨=2p/sin2α(α≠0),过焦点且垂直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弦最短。证明过程:
(1)设A为(x1,y1)B为(x2,y2),直线AB:y=k(x-P/2);根据设定的条件,y=k(x-P/2) y2=2px;ky2-2py-kp2=0,从而得到y1+y2==2p/k,y1y2=-p2;根据以上条件,验证公式为丨AB丨=1+1/k2丨y1y2丨=1+1/k2(y1+y2)2-4y1y2=1+1/k2·1+1/k2·2p1+k2/丨k丨=2p(1+k2)/k2=2p(1+tan2α)/tan2α=2p/sin2α
(2)通过条件(1)可以确定AB为通径时,α=90°,sin2α值最大,丨AB丨值最小。
例题:已知抛物线为y2=9x,其过焦点的弦AB长为12,求直线AB的倾斜角。
这道问题的解法,可以采用结论二的方法,12=9/sin2α(其中α为直线AB的倾斜角),基于此条件sinα=± /2,所以直线AB倾斜角为π/3或2π/3。第二种结论的验证方法,相比其他验证方法,其应用优点表现在斜率不存在时也能够成立。
在解题过程中,部分学者对于导数几何意义不够了解,因此忽视了导数在解决函数问题的作用。此外,部分学习者由于缺乏数学思维,在分析问题时没有考虑到问题的变量关系以及其他复杂的关系式,从而不知道从何推算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全局把握问题,预先规划解题步骤,从中找寻最佳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结论:综合上述,本篇文章基于两个抛物线结论,提出了两种解题方案,主张采用导数来推出几何意义,然后列出函数方程。这种解题方法的应用难点,在于学习者没有以數学思维考虑问题,从而忽视了变量以及关系式的复杂性。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杨玲.高中数学有效思维课堂的构建——以《抛物线的焦点弦性质探究》一课教学为例[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2(01):138-140.
[2]刘娟.高中数学实施“同课异构”的反思——以北师大版“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为例[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07):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