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过低,有没有特效“升压药”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ujia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血压指血压<90/60毫米汞柱,伴或不伴不适症状,如头晕、头疼、乏力、怕冷、消化不良等,嚴重时可发生昏厥,可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原因造成。值得重视的是,长期慢性病理性低血压的老年人,易发生脑梗死、心肌梗死和老年痴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预后不良。
  生理性低血压
  生理性低血压多见于部分体型瘦弱的年轻妇女,或从事较大体力劳动者或运动员,对这类人群而言,低血压不是病。虽然他们的血压偏低,但人体各脏器尚未出现明显的缺血、缺氧状态,不影响正常生活。有的人有时会有轻微症状,如早起乏力,早餐后感到头晕、精神不振,饮茶或咖啡或早餐后平卧休息片刻后,症状可缓解。由于低血压引起血流缓慢,故这些人常感四肢冷、麻木、皮肤苍白等。与体质差、身体虚弱有关,有的低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1.没有特效“升压药”
  从中医理论看,低血压是脾肾阳气亏损所致,应温脾肾、升阳气,尤其是在冬季和夏季。夏天气温升高、血管扩张,低血压症状会更明显;冬季,体质差、四肢冷、麻木等症状会加重。可适当食用人参(生晒参、红参)、红枣、黄芪、五味子、灵芝等。但是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注意合理营养、不偏食,荤素搭配、常吃大枣、桂圆、莲子、枸杞、核桃等食物有益。冬季可适当多吃牛羊肉。每天喝适量(50~100克)葡萄酒或黄酒也是有益的。研究发现:女性饮酒比男性更能降低动脉僵硬度。
  2.晨起饮温开水或咖啡
  有人认为,低血压患者应每天早起饮盐水。当然,早起饮少量0.9%生理盐水并没有什么大的危害,但若每天晨起摄入300毫升生理盐水,相当于摄入了2.7克左右的盐,约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每天盐摄入量(5~6克)的一半。低血压患者虽然不宜过度限盐,但也不宜摄盐过多。低血压患者平时可养成早起多饮咖啡、茶的好习惯,有助于提高中枢神经兴奋性,改善血管收缩功能,甚至有利于升高血压,改善临床症状。最近有一项有趣的研究,将高血压患者(56.7岁)分2组,一组在运动前喝3杯白水,另外一组在运动前喝3杯咖啡。运动后,喝咖啡组血压上升4.3/7.7毫米汞柱,喝白水组下降8.4/5.6毫米汞柱。可见,常喝咖啡者,运动不仅不会使血压下降,反而可能有上升。
  3.适度体育锻炼
  长期坚持运动,对生理性低血压、高血压患者都有益。生理性低血压患者常心脏收缩功能降低,全身动脉壁紧张度下降,这种下降在坚持运动后会得到改善。但运动不要过量。一般运动时,收缩压会升高约20~30毫米汞柱,停止后,血压会比运动前降低。下蹲运动会压迫下肢血管,突然站起后,可造成突然下肢血管血流量增加,心排血量减少,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故生理性低血压患者尽量不要选择下蹲过久的运动。
  病理性低血压
  1.治疗原发疾病
  正常人从卧位到起立时,或饱餐后,依靠自主神经(植物神经:交感,副交感)的相互调节,周围血管会马上收缩,维持一定的心输出量,使血压处于稳定状态。但一些长期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窦房结、主动脉弓、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功能减退,发生退行性病变,使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血压。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姐妹病”,常同存于老年人。长期高血糖、高血压的患者,心脏自主神经会发生明显病变,出现严重体位性或餐后低血压。最严重的是一种“高血压-低血压综合征”,表现为:平睡时血压明显高于正常,但从坐位到立位逐步下降,甚至不能站立,这种患者治疗困难,预后极差。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警惕餐后低血压
  除体位性低血压还有一种低血压叫餐后低血压: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若餐后,尤其早餐后,有头晕等症状,应自测血压,发现收缩压比用餐前下降≥20毫米汞柱,应注意少量多餐。
  2.合理用药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多种降压药后可能发生低血压。例如,在服用较大剂量的利尿剂基础上服用替米沙坦,会发生过度降压的低血压反应;少数初发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短效硝苯地平片,也会发生低血压反应。老年人,当血容量不足时,服大量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速尿),偶有低血压发生等。少数高血压患者首次服用B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美多心安会有低血压反应;比较常见的是a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的“首剂综合征”。因此,通常首次服用半剂量、睡前服,起夜时动作宜慢。此外,酒精与某些药物会发生相互不良反应,如服用沙坦类、硝酸类药物后饮酒会出现血管过度扩张的低血压反应。
  堅持监测血压 无论是生理性低血压,还是病理性低血压,患者首先必须掌握自我监测血压的技巧。清晨起床时,若感到头晕、站不稳,应马上自测血压。体位性低血压需要靠自己来发现,可以在清晨未起床时,先自己测量卧位血压,后在起床直立3分钟内再测量血压,若3分钟内血压下降>20/10毫米汞柱,可认为有体位性低血压。对早餐后头晕加重者,应测量餐前及餐后血压。若有明显异常,应去医院检查原因,及早治疗原发病,如采取措施控制血压、血糖等。
其他文献
2016年年初,我们在杂志中刊登了《大众医学》组建“中药园”微信群的消息,邀请读者参与。时过半载,“中药园”微信群不断壮大,记载了许多群友发现的“疑似中药”,指导老师悉心解答为群友解惑。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中草药被群友发掘,其中有一类颇受欢迎——亦食亦药的中草药。是啊,“民以食为天”,我们何曾忽略过近在眼前的美食原料。部分可食用的食材也可入药,药食两用,身兼二职。  引起争论的“荠菜”  @无牙-上
随着科技腾飞,我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匆忙,各式家用食品加工机应运而生。商家打着“方便、快捷、有营养”“最大化利用食物营养素”等旗号销售着各式各样的食品加工“利器”。消费者面对越来越多的机器,渐渐不知该如何选择。  因此,我们特地请来食品加工小家电界的“四大天王”——普通搅拌机、榨汁机、原汁机、破壁机,通过比拼赛的方式决一胜负,让大家了解“四大天王”之间的区别,从而明智地选出满足自己需求的那一款。  参
人的听觉是怎样产生的?声音以声波的形式通过耳廓和外耳道传到中耳,再经过中耳内一些结构的机械运动将声波传到内耳,内耳的毛细胞再把它变为神经冲动传给听神经,后者再传给颅内的听觉中枢,使我们感觉到声音。这条传导通路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出了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人对声音感知能力的下降,即耳聋。笔者按声波的传入路径,从外耳道、中耳,到内耳和听觉中枢,分别介绍容易引起听力下降的疾病及相应处理办法。  先天性发育异常 
中医养生素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进入秋冬季节,应以滋润肺肾为先。但是,秋冬气候干燥,人们容易因肝火旺盛而心浮气躁。同时,天气慢慢转凉,气温常常会突然下降,人体免疫功能会进入一个相对抑制的阶段,抵抗力随之下降。此时,不少肝病患者的病情会复发或加重,特别是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因此,在秋冬季节,养肝护肝就显得尤为重要。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黄帝内经》中讲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
礼物,没有大小、贵重之分,有的只是爱和感动。或许是情人节的一束玫瑰,或许是结婚典礼的一枚钻戒,更或许是送给长辈们的《大众医学》合订本?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TA最爱的礼物。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众医学》粉丝们心中的最好礼物吧!  陈喆焱  我最爱的礼物是我考上大学的暑假里,妈妈买给我的一对乌龟——“小冬瓜”和“小西瓜”。到今年夏天正好养了十年,它们陪我度过本科、研究生和初入职场的岁月。我开心或不
TA的擅长  变应性鼻炎、听力重建、中耳炎、耳部先天畸形的诊治。  TA告诉患者的话  咽部淋巴滤泡,没什么好怕的  很多患者对咽部的淋巴滤泡很恐惧,欲“除之而后快”。其实,除非是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正常人或多或少都有滤泡,它们是咽喉“要道”的“哨兵”。咽部如果白白光光的,一般都是贫血患者。我常告诉患者:别纠结了,我的滤泡比你还多。  一掏耳朵就咳嗽,这不是病  常有患者有此困惑:怎么一掏耳朵就咳
美国:抗击耐药细菌刻不容缓  美国政府近日公布国家行动计划,计划大幅度降低抗生素的不当使用,以应对紧迫而严重的细菌耐药问题。这份行动计划指出,自1928年发现青霉素以来,抗生素拯救了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生命,但现在细菌耐药性的出现正在“逆转”这一奇迹,细菌感染的治疗药物选择日益有限和昂贵,某些情况下甚至无药可用。行动计划目标包括:到2020年,把门诊和住院患者抗生素不当使用数量分别减少50%和20%
如今,膏方进补越来越热,大众对于膏方的疑问越来越多。很多人奇怪,膏方不是冬天的“专利”吗,为何其他季节也可服用膏方?小包装膏方看似便捷,但是否靠谱?为何很多年轻人逐渐加入膏方进补“大军”?  除了疑问,还有不少误解和顾虑。有人认为,“膏方是体弱者的专属品”“吃了膏方,就可以不吃药了”;有人想让孩子进补膏方,却有种种顾虑;有人认为清膏、素膏不如含名贵中药的膏方有用;还有人相信,网购膏方同样有效。本刊
作者简介  朱惠莉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副院长、呼吸内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科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呼吸专科分会委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组长,上海市康复学会呼吸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主攻方向为慢性气道疾病、肺癌和呼吸危重症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310万人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
一般地说,无严重并发症的脂肪肝患者均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适的运动。目前认为,运动疗法最适合伴胰岛素抵抗和体重超重的脂肪肝患者。单纯饮食控制时,机体的基础代谢率降低,热量消耗减少;若辅以体育锻炼,则可使热量消耗增加。同时,运动还可减少单纯低热量饮食造成的机体蛋白质丢失,促使更多的脂肪分解,使机体的构成发生有益的变化。在减肥的同时,也增强了体质,还有助于控制血糖、降低血脂和血压,并促进肝内脂肪沉积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