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功能齐全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本文通过阐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四个特点即水平荷载成为决定因素、轴向变形不容忽视、側移成为控制指标、结构延性是重要设计指标。以及结构设计的结构选型、地基与基础设计、结构计算与分析等不同方面来介绍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结构选型
前言:
随着高层建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建筑类型与功能的愈来愈复杂,结构体系的更加多样化,同时高层建筑由于高度、规模、投资与复杂性等逐步增大,结构设计所面临的对象及其所处环境、需考虑解决的问题即所用的知识日趋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难度与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大、建筑耗费的人力、财力、物力也同等增加。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通常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它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结构设计、外在美观设计、建筑施工的要求,而且要从建筑设备安装、结构选材方面进行考虑。最后还需考虑各种结构设计实现的综合经济指标。因此,分析现代高层建筑发展给结构设计带来的新困难与新要求,要求我们重新认识结构设计问题的本质与规律,进一步明确结构设计的必要性与复杂性特征,体现现代高层建筑建设实践的要求。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1.1水平荷载成为决定因素。一方面,因为楼房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向构件中引起的轴向和弯矩的数值,仅与楼房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构件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向构件中引起的轴力。是与楼房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某一定高度楼房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1.2轴向变形不容忽视。高层建筑中,竖向荷载数值很大,能够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从而会对连续梁弯矩产生影响,造成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还会对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影响,要求根据轴向变形计算值,对下料长度进行调整;另外对构件剪力和側移产生影响,与考虑构件竖向变形比较,会得出偏于不安全的结果。
1.3側移成为控制指标。与较低楼房不同,结构側移已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随着楼房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側移变形迅速增大,因而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側移应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内。
1.4结构延性是重要设计指标。相对于较低楼房而言,高层建筑结构更柔一些,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更大一些。为了使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避免倒塌,特别需要在构造上采取恰当的措施,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2.高层建筑通用结构设计体系
2.1框架一剪力墙体系。当框架体系的强度和刚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往往需要在建筑平面的适当位置较大的剪力墙来代替部分框架,变形成了框架一剪力墙体系。在承受水平力时,框架和剪力墙通过有足够刚度的楼板和连梁组成协同工作的结构体系。在体系中框架体系主要承受垂直荷载,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剪力。框架一剪力墙体系的位移曲线呈弯剪型。剪力墙的设置,增大了结构的侧向刚度,使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减小,同时框架承受的水平剪力显著降低且力沿竖向的分布趋于均匀,所以框架一剪力墙体系的能建高度要大于框架体系。
2.2剪力墙体系。当受力主体结构全部由平面剪力墙的构件组成时,即形成剪力墙体系。在剪力墙体系中,单片剪力墙承受力全部的垂直荷载和水平力。剪力墙体系属刚性结构,其位移曲线呈弯曲型。剪力墙体系的强度和刚度都比较高,有一定的延性,传力直接均匀,整体性好,抗倒塌能力强,是一种良好的结构体系,能建高度大于框架或框架一剪力墙体系
2.3简体体系。凡采用简体为抗测力构件的结构体系统称为简体体系,包括单简体、简体一框架、筒中筒、多束筒等多种形式。简体是一种空间受力构件,分实腹筒和空腹筒两种类型。实腹筒是由平面或曲面墙围成的三围竖向结构单体,空腹筒是由密排柱和窗裙梁或开孔钢筋混凝土外墙构成的空间受力构件。简体体系具有很大的刚度和强度,各构件受力比较合理,抗风、抗震能力很强,往往应用于大跨度、大空间或超高层。
3.建筑结构的控制设计
理论和试验研究均表明,并经震害实践证明,如果要求建筑结构在遭受地震作用时不破坏或不倒塌,至少应具备下列两个条件之一:结构的主要部位有足够的强度储备,结构的主要部位对地震作用下的强追变形有充分的适应能力,如单纯满足前者,往往需要耗用过多的材料,且若遭受强烈地震作用,结构仍可能破坏或倒塌,从而提出抗震结构按两阶段设计,即在弹必阶段按强度控制,在弹塑性阶段按变形控制,这样设计的结构,既有一定的强度,又具有较大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能一定程度地适应强烈地震结构产生的强迫变形。
3.1结构控制
在分析框架和抗震墙结构的倒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对破坏结构进行控制,使之发生期望的结构形式,达到即具有足够延性的目的,实现途径是在结构的特定位置一定数量的人工塑性铰,对塑性程度即区域进行控制,使得结构在强震时能形成最佳耗能机构,对于一个实际的多层,高层建筑结构,如何实现机构控制,即人工铰的构造,布置和出现顺序的确定,是一个尚待深入研究的课题,且是此方案能否真正实现的关键。
3.2梁的延性
在梁的端部位位置特殊腹筋,可以增强梁端的抗震性能,特别是对于剪跨比小的梁,延性和耗能均有大幅度的提高,用作抗震墙墙肢间的普通连梁和刚性连梁的延性和延性和耗能特赶对整个抗震墙结构的工作影响极大。
3.3柱的延性设计:
虽然不希望塑性铰发生在柱上,但是它们仍需要具有一定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才能保证大震时不倒。试验表明,采用螺旋箍筋能较大程度地提高柱的延性和后期抗轴压能力,螺旋箍筋分为矩形箍和圆形箍,单旋箍和复台箍,其中复合螺旋箍效果最好,圆形箍比矩形箍要好。 4.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1结构选型
4.1.1结构的规则性问题。新旧规范在这个方面的内容出现了较大的变动,新规范在这个方面增添了相当多的限制条件,例如:平面规则性信息、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信息等,而且,新规范采用强制性条文明确规定“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因此,结构工程师在遵循新规范的这些限制条件上必须严格注意,以避免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的被动。
4.1.2结构的超高问题。在抗震规范与高规中,对结构的总高度都有严格的限制,尤其是新规范中针对以前的超高问题,除了将原来的限制高度设定为A级高度的建筑外,增加了B级高度的建筑,因此,必须对结构的该项控制因素严格注意,一旦结构为B级高度建筑或超過了B级高度,其设计方法和处理措施将有较大的变化。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出现过由于结构类型的变更而忽略该问题,导致施工图审查时未予通过,必须重新进行设计或需要开专家会议进行论证等工作的情况,对工程工期、造价等整体规划的影响相当巨大。
4.2地基与基础设计
在地基基础设计中要注意地方性规范的重要性问题。由于我国占地面积较广,地质条件相当复杂,作为国家标准,仅仅一本《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无法对全国各地的地基基础都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规定,因此,作为建立在国家标准之下的地方标准。地方性的“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能够将各地方的地基基础类型和设计处理方法等一些成熟的经验描述和规定得更为详细和准确,所以,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一定要对地方规范进行深入地学习,以避免对整个结构设计或后期设计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
4.3非结构构件的计算与设计
在高层建筑中,往往存在一些由于建筑美观或功能要求且非主体承重骨架体系以内的非结构构件。对这部分内容,尤其是高层建筑屋顶处的装饰构件进行设计时,由于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和风荷载均较大,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新规范中增加的非结构构件的计算处理措施进行设计。
5.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建筑结构设计面临更严峻的要求。在设计中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计算理论,加强计算机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加快新型优质建材的研究与应用,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安全、适用、可靠、经济。在结构设计实践中我们的概念上要打破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墨守成规,充分发挥结构工程师的创新能力,设计创造出更多的优质美观的建筑。近些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建设发展迅速。但从设计质量方面来看,并不理想。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工程师不能仅仅重视结构计算的准确性而忽略结构方案的具体实际情况,应作出合理的结构方案选择。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掌握的知识处理实际建筑设计中遇到了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黄东升。建筑结构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GB50068—2001,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s】
【3】梅洪元、付本臣。中国高层建筑创作理论发展研究【R】。高层建筑与智能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结构选型
前言:
随着高层建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建筑类型与功能的愈来愈复杂,结构体系的更加多样化,同时高层建筑由于高度、规模、投资与复杂性等逐步增大,结构设计所面临的对象及其所处环境、需考虑解决的问题即所用的知识日趋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难度与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大、建筑耗费的人力、财力、物力也同等增加。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通常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它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结构设计、外在美观设计、建筑施工的要求,而且要从建筑设备安装、结构选材方面进行考虑。最后还需考虑各种结构设计实现的综合经济指标。因此,分析现代高层建筑发展给结构设计带来的新困难与新要求,要求我们重新认识结构设计问题的本质与规律,进一步明确结构设计的必要性与复杂性特征,体现现代高层建筑建设实践的要求。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1.1水平荷载成为决定因素。一方面,因为楼房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向构件中引起的轴向和弯矩的数值,仅与楼房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构件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向构件中引起的轴力。是与楼房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某一定高度楼房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1.2轴向变形不容忽视。高层建筑中,竖向荷载数值很大,能够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从而会对连续梁弯矩产生影响,造成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还会对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影响,要求根据轴向变形计算值,对下料长度进行调整;另外对构件剪力和側移产生影响,与考虑构件竖向变形比较,会得出偏于不安全的结果。
1.3側移成为控制指标。与较低楼房不同,结构側移已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随着楼房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側移变形迅速增大,因而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側移应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内。
1.4结构延性是重要设计指标。相对于较低楼房而言,高层建筑结构更柔一些,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更大一些。为了使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避免倒塌,特别需要在构造上采取恰当的措施,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2.高层建筑通用结构设计体系
2.1框架一剪力墙体系。当框架体系的强度和刚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往往需要在建筑平面的适当位置较大的剪力墙来代替部分框架,变形成了框架一剪力墙体系。在承受水平力时,框架和剪力墙通过有足够刚度的楼板和连梁组成协同工作的结构体系。在体系中框架体系主要承受垂直荷载,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剪力。框架一剪力墙体系的位移曲线呈弯剪型。剪力墙的设置,增大了结构的侧向刚度,使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减小,同时框架承受的水平剪力显著降低且力沿竖向的分布趋于均匀,所以框架一剪力墙体系的能建高度要大于框架体系。
2.2剪力墙体系。当受力主体结构全部由平面剪力墙的构件组成时,即形成剪力墙体系。在剪力墙体系中,单片剪力墙承受力全部的垂直荷载和水平力。剪力墙体系属刚性结构,其位移曲线呈弯曲型。剪力墙体系的强度和刚度都比较高,有一定的延性,传力直接均匀,整体性好,抗倒塌能力强,是一种良好的结构体系,能建高度大于框架或框架一剪力墙体系
2.3简体体系。凡采用简体为抗测力构件的结构体系统称为简体体系,包括单简体、简体一框架、筒中筒、多束筒等多种形式。简体是一种空间受力构件,分实腹筒和空腹筒两种类型。实腹筒是由平面或曲面墙围成的三围竖向结构单体,空腹筒是由密排柱和窗裙梁或开孔钢筋混凝土外墙构成的空间受力构件。简体体系具有很大的刚度和强度,各构件受力比较合理,抗风、抗震能力很强,往往应用于大跨度、大空间或超高层。
3.建筑结构的控制设计
理论和试验研究均表明,并经震害实践证明,如果要求建筑结构在遭受地震作用时不破坏或不倒塌,至少应具备下列两个条件之一:结构的主要部位有足够的强度储备,结构的主要部位对地震作用下的强追变形有充分的适应能力,如单纯满足前者,往往需要耗用过多的材料,且若遭受强烈地震作用,结构仍可能破坏或倒塌,从而提出抗震结构按两阶段设计,即在弹必阶段按强度控制,在弹塑性阶段按变形控制,这样设计的结构,既有一定的强度,又具有较大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能一定程度地适应强烈地震结构产生的强迫变形。
3.1结构控制
在分析框架和抗震墙结构的倒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对破坏结构进行控制,使之发生期望的结构形式,达到即具有足够延性的目的,实现途径是在结构的特定位置一定数量的人工塑性铰,对塑性程度即区域进行控制,使得结构在强震时能形成最佳耗能机构,对于一个实际的多层,高层建筑结构,如何实现机构控制,即人工铰的构造,布置和出现顺序的确定,是一个尚待深入研究的课题,且是此方案能否真正实现的关键。
3.2梁的延性
在梁的端部位位置特殊腹筋,可以增强梁端的抗震性能,特别是对于剪跨比小的梁,延性和耗能均有大幅度的提高,用作抗震墙墙肢间的普通连梁和刚性连梁的延性和延性和耗能特赶对整个抗震墙结构的工作影响极大。
3.3柱的延性设计:
虽然不希望塑性铰发生在柱上,但是它们仍需要具有一定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才能保证大震时不倒。试验表明,采用螺旋箍筋能较大程度地提高柱的延性和后期抗轴压能力,螺旋箍筋分为矩形箍和圆形箍,单旋箍和复台箍,其中复合螺旋箍效果最好,圆形箍比矩形箍要好。 4.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1结构选型
4.1.1结构的规则性问题。新旧规范在这个方面的内容出现了较大的变动,新规范在这个方面增添了相当多的限制条件,例如:平面规则性信息、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信息等,而且,新规范采用强制性条文明确规定“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因此,结构工程师在遵循新规范的这些限制条件上必须严格注意,以避免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的被动。
4.1.2结构的超高问题。在抗震规范与高规中,对结构的总高度都有严格的限制,尤其是新规范中针对以前的超高问题,除了将原来的限制高度设定为A级高度的建筑外,增加了B级高度的建筑,因此,必须对结构的该项控制因素严格注意,一旦结构为B级高度建筑或超過了B级高度,其设计方法和处理措施将有较大的变化。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出现过由于结构类型的变更而忽略该问题,导致施工图审查时未予通过,必须重新进行设计或需要开专家会议进行论证等工作的情况,对工程工期、造价等整体规划的影响相当巨大。
4.2地基与基础设计
在地基基础设计中要注意地方性规范的重要性问题。由于我国占地面积较广,地质条件相当复杂,作为国家标准,仅仅一本《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无法对全国各地的地基基础都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规定,因此,作为建立在国家标准之下的地方标准。地方性的“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能够将各地方的地基基础类型和设计处理方法等一些成熟的经验描述和规定得更为详细和准确,所以,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一定要对地方规范进行深入地学习,以避免对整个结构设计或后期设计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
4.3非结构构件的计算与设计
在高层建筑中,往往存在一些由于建筑美观或功能要求且非主体承重骨架体系以内的非结构构件。对这部分内容,尤其是高层建筑屋顶处的装饰构件进行设计时,由于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和风荷载均较大,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新规范中增加的非结构构件的计算处理措施进行设计。
5.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建筑结构设计面临更严峻的要求。在设计中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计算理论,加强计算机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加快新型优质建材的研究与应用,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安全、适用、可靠、经济。在结构设计实践中我们的概念上要打破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墨守成规,充分发挥结构工程师的创新能力,设计创造出更多的优质美观的建筑。近些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建设发展迅速。但从设计质量方面来看,并不理想。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工程师不能仅仅重视结构计算的准确性而忽略结构方案的具体实际情况,应作出合理的结构方案选择。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掌握的知识处理实际建筑设计中遇到了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黄东升。建筑结构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GB50068—2001,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s】
【3】梅洪元、付本臣。中国高层建筑创作理论发展研究【R】。高层建筑与智能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