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有声音的,“听”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人们根据自己所了解的语言知识、语义和语法三方面的潜力,从语流中获得信息的积极活动,是获得有声信息的活动能力,也是一种交际能力。而学习语言首先就是要听懂别人说话。因此,“听”是至关重要的。中学生学习英语首先就应当从听开始,这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教师把听、说放在教学的首位,强调听、说英语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英语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听力教学,注重全面提高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注重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此,听力测试已成为中考和高考的重要检测内容,也是学生容易失分的地方。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是英语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现就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探索,与同仁一道商榷。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多数学生在中学开始接触听力课,由于能听懂的内容少,便会产生紧张、急躁的情绪,于是导致越紧张就越听不懂。这时,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造成一些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不浓。所以,教师应给学生重点讲解练习听力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听力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练功夫的过程,除了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外,还应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不可急于求成,要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树立自信心。
二、突破语音障碍
掌握基本的语音知识是学好听力的基础。英语语音知识主要包括六方面的内容: 不完全爆破、意群、连读、音的同化与失音、句子重音及语调等。由于我国学生受汉语发音习惯的影响,在发音时,不注意长短音,开口的大小,口形的圆扁,舌位的高低。汉语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说话时每个字都读得很清楚,轻重音不像英语那么明显。因此,其训练方法是: 认真听,注意模仿,用心记忆,坚持反复训练。另外,连读、爆破音、句子重音、音的同化与失音都要一一给学生讲清楚,并逐一分类训练。
三、增强悟义能力
在听的过程中,学生不可能听懂所有的单词,这没关系,要提醒学生不要紧张,担忧,更不要停下来,要放松,要继续往下听,要学会根据所占有的语言知识,也就是上下文关系,文化背景知识,充分利用想象、推测、猜测,综合分析及概括能力,积极思维,进而理解整篇语言内在含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如,听到文章的题目可以判定文章的体裁; 听到开头几句话可以得知文章的背景和叙述范围等。这种悟义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在实践中逐渐养成的。
四、选好课堂听力材料
语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表现手段。因而,教师所选的听力材料应尽可能多地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富含人们口头语言的素材,要注意孩子学习语言的天性和习惯。由于受中考、高考甚至是一些权威性的考试模式的影响,目前英语听力教学中练习和测试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即模仿考试形式的练习模式,再加之教师的教学受考试这种定势思维的影响,造成了语言操练与语言能力培养相互脱节的状况。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不仅仅是帮助学生通过各类听力测试,还应该是为学生日后奠定英语环境下的语言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了解学生特点和要求,做到所选的材料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词到句,再到文章的训练。听力材料内容除教材上提供的练习,教师还应以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学习动机为出发点,以贴近实际生活,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五、注意训练技巧
训练听力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注意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1.听前阅读听力材料,提出关键性问题。由于每道听力题之间间隔的时间很短,而有的选项又较长,可采用竖读的方法,尽量先找出各选项中相同的和不同的词和短语,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大概猜出谈话内容。另一方面,在听的过程中,听到这些词时,就容易听懂和理解听力材料的意思。
2.图式基础理解法。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图式是认知框架,人以图式的形式储存记忆,在语言活动中,每个图式可以被某个词汇或提示所激活,于是该图式与它联接的其他图式处于活动状态,这就是“联想”。教师可通过事先提出或解释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或话题,让学生进行词汇、情景、文化几方面的联想和设想,形成对英语理解的图式。
3.教师要求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要对关键词做标记。就是捕捉重点,获取特定信息。听力课本身就是要听懂,不仅要听懂中心内容,还要听懂引起学生兴趣的事实、要点和细节。如特定人物、场合、事件、数字、时间、肯定和否定,有时碰到数字还需要计算等。如听议论文,应注意开头和结尾处的主题句;故事性的短文,要搞清楚“Who,When,Where,What,Why,How”等五W和H的内容。由于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划下或写下与听力内容相关的关键词,就容易搞清楚听不同的文章应注意不同环节,这对做题有很大的帮助。弄清楚这些细节和要点之后,有助于理解整篇材料。
4.把听说、听写结合起来。听与说是不可分割的,教师要利用课内外一切机会说英语,用英语来表达自己。课堂上让学生听懂课堂教学用语,多开展一些口语会话训练,问题讨论,通过说能促听,听能带动说。把听和写结合起来就是听写,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写句子,写短文大意,课堂记笔记,记录关键信息等,这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有利于学生提高听力,巩固听力内容。
六、注重课堂专项技能训练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给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专项听力技能训练。
1.辩音、模仿能力训练。辩音指辨别音素等语言特征的训练。要学生特别注意连续音流中音素的连读、弱读、不完全爆破、口语缩略等现象以及重音、节奏和语调等。模仿练习不仅要求学生在重复时能跟上说话者的正常语速。而且要模仿所听到的主意语调,反复模仿对比,养成听话、听音的习惯,以达到提高听力。
2.听与说、读、写、译结合。听说结合,在听力活动中,多开展口语会话训练、演讲比赛、问题讨论; 听读结合,要求学生多读有关英语资料,若能熟读成诵,训练听的效果更明显; 听写结合,在听力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写短文大意,纪录相关信息,这样有利于巩固听力内容; 听译结合,听写一篇短文后记录和复述的训练。记录能帮助学生理解材料和区分有用与无用的信息,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记录关键词、短语和句子,在记录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听的主要内容复述出来,或者能根据问题来复述听力材料。这样可以检验学生是否听懂,强化学生记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是一项长期的练功夫的过程,绝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教师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听力教学规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多数学生在中学开始接触听力课,由于能听懂的内容少,便会产生紧张、急躁的情绪,于是导致越紧张就越听不懂。这时,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造成一些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不浓。所以,教师应给学生重点讲解练习听力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听力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练功夫的过程,除了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外,还应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不可急于求成,要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树立自信心。
二、突破语音障碍
掌握基本的语音知识是学好听力的基础。英语语音知识主要包括六方面的内容: 不完全爆破、意群、连读、音的同化与失音、句子重音及语调等。由于我国学生受汉语发音习惯的影响,在发音时,不注意长短音,开口的大小,口形的圆扁,舌位的高低。汉语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说话时每个字都读得很清楚,轻重音不像英语那么明显。因此,其训练方法是: 认真听,注意模仿,用心记忆,坚持反复训练。另外,连读、爆破音、句子重音、音的同化与失音都要一一给学生讲清楚,并逐一分类训练。
三、增强悟义能力
在听的过程中,学生不可能听懂所有的单词,这没关系,要提醒学生不要紧张,担忧,更不要停下来,要放松,要继续往下听,要学会根据所占有的语言知识,也就是上下文关系,文化背景知识,充分利用想象、推测、猜测,综合分析及概括能力,积极思维,进而理解整篇语言内在含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如,听到文章的题目可以判定文章的体裁; 听到开头几句话可以得知文章的背景和叙述范围等。这种悟义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在实践中逐渐养成的。
四、选好课堂听力材料
语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表现手段。因而,教师所选的听力材料应尽可能多地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富含人们口头语言的素材,要注意孩子学习语言的天性和习惯。由于受中考、高考甚至是一些权威性的考试模式的影响,目前英语听力教学中练习和测试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即模仿考试形式的练习模式,再加之教师的教学受考试这种定势思维的影响,造成了语言操练与语言能力培养相互脱节的状况。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不仅仅是帮助学生通过各类听力测试,还应该是为学生日后奠定英语环境下的语言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了解学生特点和要求,做到所选的材料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词到句,再到文章的训练。听力材料内容除教材上提供的练习,教师还应以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学习动机为出发点,以贴近实际生活,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五、注意训练技巧
训练听力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注意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1.听前阅读听力材料,提出关键性问题。由于每道听力题之间间隔的时间很短,而有的选项又较长,可采用竖读的方法,尽量先找出各选项中相同的和不同的词和短语,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大概猜出谈话内容。另一方面,在听的过程中,听到这些词时,就容易听懂和理解听力材料的意思。
2.图式基础理解法。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图式是认知框架,人以图式的形式储存记忆,在语言活动中,每个图式可以被某个词汇或提示所激活,于是该图式与它联接的其他图式处于活动状态,这就是“联想”。教师可通过事先提出或解释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或话题,让学生进行词汇、情景、文化几方面的联想和设想,形成对英语理解的图式。
3.教师要求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要对关键词做标记。就是捕捉重点,获取特定信息。听力课本身就是要听懂,不仅要听懂中心内容,还要听懂引起学生兴趣的事实、要点和细节。如特定人物、场合、事件、数字、时间、肯定和否定,有时碰到数字还需要计算等。如听议论文,应注意开头和结尾处的主题句;故事性的短文,要搞清楚“Who,When,Where,What,Why,How”等五W和H的内容。由于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划下或写下与听力内容相关的关键词,就容易搞清楚听不同的文章应注意不同环节,这对做题有很大的帮助。弄清楚这些细节和要点之后,有助于理解整篇材料。
4.把听说、听写结合起来。听与说是不可分割的,教师要利用课内外一切机会说英语,用英语来表达自己。课堂上让学生听懂课堂教学用语,多开展一些口语会话训练,问题讨论,通过说能促听,听能带动说。把听和写结合起来就是听写,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写句子,写短文大意,课堂记笔记,记录关键信息等,这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有利于学生提高听力,巩固听力内容。
六、注重课堂专项技能训练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给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专项听力技能训练。
1.辩音、模仿能力训练。辩音指辨别音素等语言特征的训练。要学生特别注意连续音流中音素的连读、弱读、不完全爆破、口语缩略等现象以及重音、节奏和语调等。模仿练习不仅要求学生在重复时能跟上说话者的正常语速。而且要模仿所听到的主意语调,反复模仿对比,养成听话、听音的习惯,以达到提高听力。
2.听与说、读、写、译结合。听说结合,在听力活动中,多开展口语会话训练、演讲比赛、问题讨论; 听读结合,要求学生多读有关英语资料,若能熟读成诵,训练听的效果更明显; 听写结合,在听力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写短文大意,纪录相关信息,这样有利于巩固听力内容; 听译结合,听写一篇短文后记录和复述的训练。记录能帮助学生理解材料和区分有用与无用的信息,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记录关键词、短语和句子,在记录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听的主要内容复述出来,或者能根据问题来复述听力材料。这样可以检验学生是否听懂,强化学生记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是一项长期的练功夫的过程,绝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教师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听力教学规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