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haoxi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把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得出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应用从一般到特殊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应用有关化学原理来判断:推理得出物质具有何种特征,发生何种变化。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以思维。思维总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埋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造成连续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内驱力,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样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二、采用多种形式训练思维能力
  
  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手段,是思维运动通向客观真理的途径和桥梁。科学史上大量的事实证明,没有正确的思维往往就没有科学上的新发现:没有分类法和归纳法,就没有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没有理想实验方法和演绎法就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模型方法就没有原子世界微观结构的发现,没有类比和模拟法,就没有维纳的控制论。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并实际运用于认识和实践,就能使我们的主体思维能力发生层次的飞跃。
  1.基本思维方法的训练
  1)分析、比较思维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新知识不断地涌现.新概念不断的引入,这些知识和要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师应经常将易混淆的概念有意识地提出来让学生展开思索,进行比较,注意抓住某些模糊或有错误的认识,加以分析,使学生掌握概念的精髓,将错误扼杀在萌芽之始,这样才能使学到的知识正确可靠.而且思路正确,并提高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
  2)抽象、概括思维的训练
  信息的输入诱发了思维,引起了质疑。从而产生了问题.提出问题总是希望解决问题,实际上是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对一个问题的解决有时需要几分钟或稍长时间,有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学生的认识过程大部分属于前者,课堂教育更是如此。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对若干对象的认识过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认真探讨点拨的最佳时机.选择最优的知识媒体。
  3)推理能力的训练
  推理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它可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即从个别的特殊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到特殊,即从一般原理到个别特殊事例的推理。在化学教学中应经常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演绎推理,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学生立体思维训练
  立体思维是在基本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以智慧为轴心,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打开一个又一个的空间。变点为线的思维为立体思维,变静态思维为动态思维。培养多系统、多方位、多功能、多角度、多途径的高效率的思维方式,提高思维的品质,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开启智慧的大门,打破传统和习惯的思维,产生大量的创造性思维。
  1)整体思维。整体思维就是思维的广阔性、高度性和整体性。站得高,看得远,既有广阔的视野又有把握全局的能力。
  2)动态思维。就是用动态平衡的观点观察现象,理解概念,探究物质的性质,掌握物质的制备原理,分析反应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逆向思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了7种元素,这在元素发现史上是罕见的.那么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就在于他运用了逆向思维。1990年意大利科学家伏特发现了伏特电池,第一次将化学能变成了电能。化学家戴维则思其反,进行了电化学研究.用电解法制取物质。1907年,他选用电解熔融的苏打和苛性钠制得了钠,同年用电解硼酸制出硼,1908年用电解法制备的汞齐加热制得钙、锶、钡、镁等碱土金属。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从事物的相反功能去探索、质疑,不仅加深了知识理解,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也有利于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甚至会发现令人惊奇的新天地。
其他文献
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平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反思。新课程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的互动,使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创新意识,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教育改革中教师是关键,学生是主体。同时,教师能力的提高及学生能力的提高,都是在实践的探究中逐步确立。
期刊
【摘要】 教学细节往往蕴涵着科学的素养。作为一线美术教师我们应善于发现,善于捕捉教学细节。往往课堂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包含着大智慧。关注教学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新课程教学改革最终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上实践与体现。成就精彩课堂,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有效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需要我们从关注细节开始。  【关键词】关注 教学细节 课堂 活力     课堂教学要整体把握,细节
期刊
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见概念。公式、定理,不看课本,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例如: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他们分不清哪个概念是探讨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形状关系,哪个图形是探讨图形本身的特殊形状;同时他们也不懂图形的对称方式。   2、学生自学能力差: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回答教材中叙述的问题,说不清楚
期刊
初中语文探究教学把学生学习的过程看作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语文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世界,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惟一标准。然而,如果不加强个体间的交流与合作,这种见解很容易陷入“盲人摸象”的片面性悲剧之中,因为有些探究活动决不是个人所能完成的。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自己的见解更加深刻与完善,也使自己逐步成为一个学会合作与交流的社会主体。  (一)
期刊
随着新教材在全国各地的应用,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大的平台。经过自己的应用,我觉得这套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内容新颖、体裁广泛,语言地道并且生动活泼。编者非常重 视中国学生学习语言的习惯,注意语言环境设计的形象性、趣味性和科学性;融丰富的知识于生动的语言场景 之中,并且牢牢地把握住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阶梯性原则、温故而知新的原则;无论是教 者或学者,只要遵循编者的指导思想,认真地投入角色
期刊
在广大农村,由于环境闭塞,导致信息交流相对延宕,使得初中语文字词的教学方法因袭和陈旧,字词学习只是投注于音、形、义的记忆,组词造句的训练,学生感觉枯燥繁琐,教师感觉厌倦无效。这样,再要让字词教学唱响课常乃至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变得相对困难。而且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农村的初中语文教育也在谋求一种变革,语文教学的方向也在发生着变化。总的来说,就是由原来的“重语言”转变为“重人文”;从课堂形态看,由
期刊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教会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会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能力。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和提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激发中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兴趣,学生就会自觉地、主动地乐意地阅读更多的英语文章。适当鼓励是提高英语阅读的非智力因素。鼓励
期刊
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有目的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中学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任,推进创新教育责无旁贷。那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实行创新教育呢?     1.转变教育观念,做“创新型”教师     前苏联教育家沙塔诺夫指出:“教育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学生思维能力的强
期刊
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使学生具有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品质。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是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开展素质教育就必须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相配套,在素质教育主渠道中得到落实。    一、 教师课堂教学观念要迅速转变    为迎合应试教学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物理课堂教学中,
期刊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就新形势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创新教育谈一孔之见。     一、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素质    教师加强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