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谨”是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吴海燕在VC风投圈的名片。从2004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投资圈至今,她在这个行业里沉淀了14年,见证了中国VC风投行业的兴起和爆发。
华创资本也从一家依靠自有资金投资的小投资公司,发展成今天掌管80亿元人民币规模基金的机构,成为金融科技和消费领域的专业投资机构。作为一家本土投资机构,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生存下来,并获得长远的发展?吴海燕和华创资本摸索到了独特的方法论。
低调、踏实、不追逐热点是吴海燕身上显著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在华创资本创始人唐宁身上也能够看到。北京大学毕业的唐宁和清华大学毕业的吴海燕,同为理工科“学霸”,共同的气质推动华创资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气势和风格。
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吴海燕一开始并没有想到有一天会踏入风投圈。大三做毕业设计时,她的研究方向是同位素分离研究;大四毕业时,她得到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所的工作机会,继续从事同位素分离研究。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吴海燕并没有选择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我自己相对来讲比较愿意去尝试一些新的事情。”
留在北京找工作的时候,有朋友介绍她给唐宁投简历。当时,唐宁从亚信投资部出来,正在创业。吴海燕投去簡历后,唐宁第一时间约吴海燕见面。唐宁毕业于北大,吴海燕毕业于清华,对自己的母校都有很深厚的感情和文化认同感。
唐宁在创业道路上有一个12字箴言一“把手弄脏”、“弯下腰来”、“趴在地上”,非常接地气。从创立华创资本时起,唐宁就一直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告诉吴海燕的。
当时华创资本的办公室在北京朝阳区建国门国际俱乐部。在创业早期,唐宁每天从五道口坐地铁13号线到东直门倒2号线,再到建国门。对于唐宁来说,他不是没有钱。完全可以配一辆好车、雇一个司机,但是他更情愿保持一个创业者的心态,低调、内敛,踏实去做事,而不是把钱浪费在不必要的开销上。
吴海燕第一次与唐宁打交道就体会到了这种强烈的创业者风格。唐宁约吴海燕在五道口地铁站见面,然后,两个人在地铁上,一路聊到建国门地铁站,出站后,两个人继续边走边聊,一直到国际俱乐部的办公室。
唐宁身上务实的气质打动了吴海燕。唐宁随手拿起办公桌上的一瓶矿泉水,问吴海燕,“什么是投资?”那时候的吴海燕对商业、投资都没有概念。唐宁继续告诉她,“投资就是这瓶水,成本就一毛钱,咱们要给它一个品牌,一个保障,给它重整,最后它在市场上就值一块钱了,你要提升它的价值,这样推向市场的时候就更值钱了,中间价值提升,这就是投资。”
基于对未来的憧憬,吴海燕毅然决定加入公司追随唐宁,成为华创资本的第三个员工。
吴海燕误打误撞进入vC创投圈时,正好是起风的季节。中国本土VC风投行业的发展大致在那个时期起步。她的职业生涯与行业发展大势重合在一起了。
2001年,美国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全球风投进入寒冬期,中国本土创投业也在漫长的黑夜里等待曙光初现。2004年,Google的成功上市为投资者带来高达1500倍的回报,红杉资本、KPCB成为硅谷投资界最耀眼的明星,美国风投业复苏了。
与此同时,中国的风投市场也开始出现曙光。2004年5月,国务院批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中小企业板块;2005年4月,中国证监会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
中国本土创投机构最头疼的募资和退出问题得到解决,行业的春天来临。2006年6月27日,A股IPO在暂停一年后重启,同洲电子作为第一批全流通发行上市的公司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达晨创投作为早期投资方,在此投资项目上赚了40倍;深创投获利近32倍。
美国风投圈也开始关注中国本土市场的发展。2004年夏天,硅谷银行组织红杉资本、KPCB、Accel Partners、NEA等美国顶尖VC机构到北京和上海考察,美国风投机构开始纷纷在中国建立投资机构;2005年9月,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成立,携程创始人沈南鹏和全球创业投资基金亚太区主管张帆成为红杉中国双核心;2006年8月3日,DCM募集5亿美元资金投向中国市场,原新浪网共同创始人和首席运营官林欣禾出任DCM中国合伙人;2007年,KPCB通过与华盈基金合作,进入中国市场,成立了凯鹏华盈中国,汝林琪、徐传隍、钟晓林和周志雄成为合伙人。
而华创资本在创业起步阶段,主要是通过自有资金做投资。“那时候国内本土的基金是很少的,”吴海燕说,“作为一个本土机构,我们很难去募 美元基金,我们肯定不认识LP(limited partner,有限合伙人,仅出资,不参与公司管理),因为美元基金的LP都在境外”,“用自有的钱去做很早期的投资,做中晚期(投资)你的钱也不够。”
在钱少、资源少的情况下,华创资本只能自创打法。它既是创业公司的天使投资人,也是公司的管理咨询顾问。相当于把投资公司和麦肯锡这样的管理咨询顾问公司角色糅和在一起,为创业公司提供智力支持,“我们自己从第一个投资人起,再帮它做Stategy、做Team building、做BD,然后后面又帮它引入后续投资人。”
这种投资风格更追求投资的质量,而不是简单追求投资的数量。华创资本在市场里深耕细作,2012年之前,他们手里积累的案子还不到20家。但是他们投出了达内科技、敦煌网、亿美和易才等公司。
吴海燕一开始的工作是做执行,深度介入到每一家被投公司的日常运营中去。“比如说我们要去投敦煌网,到底该不该投,你得去做尽职调查,得有人帮它把财务模型做出来,敦煌网和易才到现在为止的模型都还是我当年打的底子。” 2008年1月,吴海燕到敦煌网担任CEO助理,这是华创资本比较经典的一个投资案例。“我们的理念是投完要做(创业公司)的合作伙伴。天使投资公司在公司董事会里都有席位,他们创造了一个席位叫董事会秘书,”吴海燕当时就是敦煌网的董事会秘书,“(还是)亿美、易才的董事会秘书”,“我们也会去帮创业者准备开董事会的资料。”
敦煌网在2005年获得华创资本天使轮投资,“(我会参加)它每一次周会、季会”,吴海燕去担任CEO助理的时候正好是敦煌网在做B轮融资,“过去是站在外面帮它。后来在里面帮它。
”吴海燕代表敦煌网与投资人进行沟通,“我们更偏向于创业者这一边,其实是站在创业者这边帮他做很多沟通,而不是站在投资人这边去参与。”
唐宁希望吴海燕和同事们在帮助创业公司与资本对话的同时,也要积极向创业公司学习做业务。所以,吴海燕在担任亿美、易才和敦煌网的董事会秘书的时候学习到了很多业务知识。
在易才时,吴海燕对易才的财务系统和全国二十多家分公司都非常熟悉,“董事会有定期的资料汇报,每到他们报董事会资料的时候,我就要跟所有的业务和财务人员坐在一起打电话给他们,我们要什么样的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易才很多人跟吴海燕至今还保持很好的朋友关系,“这个过程中其实你是跟着很多优秀创业者一起成长的,看到他的业务可能从刚上线每天有几个订单、刚开始服务几千个人,到服务几十万人。”
在敦煌网工作的经历,则让吴海燕加深了对跨境电商行业的理解,她还担任了敦煌网两个具体业务部门的职务。帮助敦煌网到华东地区去组织供应链,介入业务非常深。而这段经历为华创资本在2014年投资美国移动跨境电商Wish打下了基础,“我们投的时候它只有两亿多美金,现在估值已经到了90亿美金”,取得了非常丰厚的回报。
华创资本早期投资的达内、亿美软通、易才和敦煌网都带来了很好的回报。2014年3月,达内科技(TEDU)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华创资本作为天使投资人,不但取得了很好的财务回报,而且从投资达内这个案例中孵化出了宜信。2015年12月,宜信旗下的宜人贷(NYSE:YRD)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网贷第一股;2010年,亿美软通被美国三大征信机构之一的Experian收购;2016年,华创也从易才退出。获得丰厚回报。
2014年是华创资本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公司开始到市场里进行募资。“(2014年)之前做的事跟之后做的事是不一样的,之前是天使投资、孵化很慢也不要紧,反正自己的钱也不需要跟LP有一个交代,亏就亏了,成就成了,赚了是自己的,亏了也是自己的,”但2014年1月开始,“募了LP的钱一定要给他回报。”吴海燕从这时开始更系统化地去思考投资这件事,包括华创资本作为一家投资机构本身应该具备的品牌价值、形象和风格。
华创资本开始进行公开募资源于唐宁对市场的判断。当时,随着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双创成为政策推动方向,大量风投机构在这个大背景下兴起。到2013年下半年,唐宁认为华创资本应该告别小打小闹,到市场里去进行募资,走向机构化和正规化。他的理由是,经过八年的积累,华创资本已经有了足够的历史记录。另外,随着2012年原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合伙人熊伟铭等人陆续加入,华创资本的团队更加完善。有钱、有历史记录、有团队,募资的条件成熟了。
吴海燕说,华创资本第一期人民币基金募集了1亿元人民币,第一期美元基金募集了1亿美金,到现在,“我们是一个有8期基金、管80亿人民币总额的一个有点历史的VC了。”
在募资过程中,吴海燕和团队克服了很多困难。“2014年这个时间点其实跟红杉2005年(成立)的时间点,跟经纬2008年(成立)的时间点,跟IDG1994年(成立)的时间点是不太一样的,”此时,中国VC市场相对比较成熟,基金数量也很多,而且从业人员的经历都很丰富,在这个时候成立一家新的基金公司,必然面临激烈竞争,这个时期有大量新基金成立,“(其中)有1个亿人民币规模的小天使基金非常多。两三千万美金,或者几个亿人民币这样的基金也挺多。”
据智研咨询集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产业投资基金行业市场运行态势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2013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各类机构数达到1408家,2014年新成立基金305支,共计机构1713家。
华创资本的美元基金从2014年6月开始募集,直到2015年4月才募集完毕。对吴海燕来说,第一步很难,“募资是要有跟踪记录的,(华创)当时的跟踪记录不那么丰富;2012年、2013年投了将近30家公司。再加上早年投资的十多家公司,一共就投过三四十家公司,好多公司还处于初创阶段,(我们)还没有寻找到那么强的公司。”
在美元募资过程中,吴海燕只能“一边募一边投,一边投一边募,在投的过程中不断证明自己,才能说服别人,可以管好这只基金”。吴海燕认为,募资过程也是对华创资本重塑的过程,“开始做自己的基金了,开始作为VC的定位、品牌和策略了,其实跟早年的历史是完全不一样的。”
华创资本机构化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到目前为止,当初一起成立的很多基金已经被淘汰出市场,而华创资本成为创业者心目中“那个Tierl(一级供应商)的基金”。
吴海燕常常想,“我们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机构,要有什么样的战略,怎么去做事情,怎么去选择创业伙伴,我们与别的机构投资人有什么区别,对这个市场增加了什么价值?”
唐宁大学时曾去孟加拉实习,接触过格莱美银行小额信贷的模式,后来在华尔街做基石投资者和企业债,回国后又加入亚信,亚信是中国第一家纳斯达克上市的高科技企业,汇聚了国内最早的一批互联网人和技术牛人,积累了大量资源。
仔细梳理了公司的资源禀赋和团队成员的经验优势后,华创资本决定把投资方向聚焦在金融科技、企业服务和消费三大块。“我们不想去投所有的事情,”比如吴海燕至今坚持的一点是,“华创所有的投资项目中,一直没有游戏公司,也没有陌陌、探探这类的公司。”
长期坚持后,华创资本在創业者心目中形成了一种固定认知,这种群体性认知给公司带来了更多机会,“这个领域的行业顾问也好,行业创业者也好,都愿意主动来找华创聊一聊,而不只是你主动跑去找他。”
更重要的是,在专业化投资背后,可以形成专业化的增值服务能力。创业者看到华创资本有这样的能力,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增加对华创资本的依赖性。良性循环一旦形成,资源的雪球只会越滚越大,吴海燕意识到,“当你手里积累的行业资源越来越多,企业和企业之间的Project的Synergy(协同)是越来越强的。”
华创资本在各个细分领域内已经投出了一些价值项目:金融科技领域的同盾科技、铜板街、老虎证券、量化派等;企业服务领域的别样红、二维火、PingCAP等;消费升级领域里的什么值得买、每日优鲜、客路旅行等。
项目名单对吴海燕而言只是一个量化指标。她看到的,是把一家本土机构变成一家专业化投资机构,以及这背后那曾经模糊的愿景已经越来越清晰。
华创资本也从一家依靠自有资金投资的小投资公司,发展成今天掌管80亿元人民币规模基金的机构,成为金融科技和消费领域的专业投资机构。作为一家本土投资机构,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生存下来,并获得长远的发展?吴海燕和华创资本摸索到了独特的方法论。
低调、踏实、不追逐热点是吴海燕身上显著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在华创资本创始人唐宁身上也能够看到。北京大学毕业的唐宁和清华大学毕业的吴海燕,同为理工科“学霸”,共同的气质推动华创资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气势和风格。
从清华物理系高材生到华创资本创始成员
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吴海燕一开始并没有想到有一天会踏入风投圈。大三做毕业设计时,她的研究方向是同位素分离研究;大四毕业时,她得到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所的工作机会,继续从事同位素分离研究。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吴海燕并没有选择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我自己相对来讲比较愿意去尝试一些新的事情。”
留在北京找工作的时候,有朋友介绍她给唐宁投简历。当时,唐宁从亚信投资部出来,正在创业。吴海燕投去簡历后,唐宁第一时间约吴海燕见面。唐宁毕业于北大,吴海燕毕业于清华,对自己的母校都有很深厚的感情和文化认同感。
唐宁在创业道路上有一个12字箴言一“把手弄脏”、“弯下腰来”、“趴在地上”,非常接地气。从创立华创资本时起,唐宁就一直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告诉吴海燕的。
当时华创资本的办公室在北京朝阳区建国门国际俱乐部。在创业早期,唐宁每天从五道口坐地铁13号线到东直门倒2号线,再到建国门。对于唐宁来说,他不是没有钱。完全可以配一辆好车、雇一个司机,但是他更情愿保持一个创业者的心态,低调、内敛,踏实去做事,而不是把钱浪费在不必要的开销上。
吴海燕第一次与唐宁打交道就体会到了这种强烈的创业者风格。唐宁约吴海燕在五道口地铁站见面,然后,两个人在地铁上,一路聊到建国门地铁站,出站后,两个人继续边走边聊,一直到国际俱乐部的办公室。
唐宁身上务实的气质打动了吴海燕。唐宁随手拿起办公桌上的一瓶矿泉水,问吴海燕,“什么是投资?”那时候的吴海燕对商业、投资都没有概念。唐宁继续告诉她,“投资就是这瓶水,成本就一毛钱,咱们要给它一个品牌,一个保障,给它重整,最后它在市场上就值一块钱了,你要提升它的价值,这样推向市场的时候就更值钱了,中间价值提升,这就是投资。”
基于对未来的憧憬,吴海燕毅然决定加入公司追随唐宁,成为华创资本的第三个员工。
自成一派的投资风格
吴海燕误打误撞进入vC创投圈时,正好是起风的季节。中国本土VC风投行业的发展大致在那个时期起步。她的职业生涯与行业发展大势重合在一起了。
2001年,美国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全球风投进入寒冬期,中国本土创投业也在漫长的黑夜里等待曙光初现。2004年,Google的成功上市为投资者带来高达1500倍的回报,红杉资本、KPCB成为硅谷投资界最耀眼的明星,美国风投业复苏了。
与此同时,中国的风投市场也开始出现曙光。2004年5月,国务院批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中小企业板块;2005年4月,中国证监会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
中国本土创投机构最头疼的募资和退出问题得到解决,行业的春天来临。2006年6月27日,A股IPO在暂停一年后重启,同洲电子作为第一批全流通发行上市的公司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达晨创投作为早期投资方,在此投资项目上赚了40倍;深创投获利近32倍。
美国风投圈也开始关注中国本土市场的发展。2004年夏天,硅谷银行组织红杉资本、KPCB、Accel Partners、NEA等美国顶尖VC机构到北京和上海考察,美国风投机构开始纷纷在中国建立投资机构;2005年9月,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成立,携程创始人沈南鹏和全球创业投资基金亚太区主管张帆成为红杉中国双核心;2006年8月3日,DCM募集5亿美元资金投向中国市场,原新浪网共同创始人和首席运营官林欣禾出任DCM中国合伙人;2007年,KPCB通过与华盈基金合作,进入中国市场,成立了凯鹏华盈中国,汝林琪、徐传隍、钟晓林和周志雄成为合伙人。
而华创资本在创业起步阶段,主要是通过自有资金做投资。“那时候国内本土的基金是很少的,”吴海燕说,“作为一个本土机构,我们很难去募 美元基金,我们肯定不认识LP(limited partner,有限合伙人,仅出资,不参与公司管理),因为美元基金的LP都在境外”,“用自有的钱去做很早期的投资,做中晚期(投资)你的钱也不够。”
在钱少、资源少的情况下,华创资本只能自创打法。它既是创业公司的天使投资人,也是公司的管理咨询顾问。相当于把投资公司和麦肯锡这样的管理咨询顾问公司角色糅和在一起,为创业公司提供智力支持,“我们自己从第一个投资人起,再帮它做Stategy、做Team building、做BD,然后后面又帮它引入后续投资人。”
这种投资风格更追求投资的质量,而不是简单追求投资的数量。华创资本在市场里深耕细作,2012年之前,他们手里积累的案子还不到20家。但是他们投出了达内科技、敦煌网、亿美和易才等公司。
吴海燕一开始的工作是做执行,深度介入到每一家被投公司的日常运营中去。“比如说我们要去投敦煌网,到底该不该投,你得去做尽职调查,得有人帮它把财务模型做出来,敦煌网和易才到现在为止的模型都还是我当年打的底子。” 2008年1月,吴海燕到敦煌网担任CEO助理,这是华创资本比较经典的一个投资案例。“我们的理念是投完要做(创业公司)的合作伙伴。天使投资公司在公司董事会里都有席位,他们创造了一个席位叫董事会秘书,”吴海燕当时就是敦煌网的董事会秘书,“(还是)亿美、易才的董事会秘书”,“我们也会去帮创业者准备开董事会的资料。”
敦煌网在2005年获得华创资本天使轮投资,“(我会参加)它每一次周会、季会”,吴海燕去担任CEO助理的时候正好是敦煌网在做B轮融资,“过去是站在外面帮它。后来在里面帮它。
”吴海燕代表敦煌网与投资人进行沟通,“我们更偏向于创业者这一边,其实是站在创业者这边帮他做很多沟通,而不是站在投资人这边去参与。”
唐宁希望吴海燕和同事们在帮助创业公司与资本对话的同时,也要积极向创业公司学习做业务。所以,吴海燕在担任亿美、易才和敦煌网的董事会秘书的时候学习到了很多业务知识。
在易才时,吴海燕对易才的财务系统和全国二十多家分公司都非常熟悉,“董事会有定期的资料汇报,每到他们报董事会资料的时候,我就要跟所有的业务和财务人员坐在一起打电话给他们,我们要什么样的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易才很多人跟吴海燕至今还保持很好的朋友关系,“这个过程中其实你是跟着很多优秀创业者一起成长的,看到他的业务可能从刚上线每天有几个订单、刚开始服务几千个人,到服务几十万人。”
在敦煌网工作的经历,则让吴海燕加深了对跨境电商行业的理解,她还担任了敦煌网两个具体业务部门的职务。帮助敦煌网到华东地区去组织供应链,介入业务非常深。而这段经历为华创资本在2014年投资美国移动跨境电商Wish打下了基础,“我们投的时候它只有两亿多美金,现在估值已经到了90亿美金”,取得了非常丰厚的回报。
华创资本早期投资的达内、亿美软通、易才和敦煌网都带来了很好的回报。2014年3月,达内科技(TEDU)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华创资本作为天使投资人,不但取得了很好的财务回报,而且从投资达内这个案例中孵化出了宜信。2015年12月,宜信旗下的宜人贷(NYSE:YRD)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网贷第一股;2010年,亿美软通被美国三大征信机构之一的Experian收购;2016年,华创也从易才退出。获得丰厚回报。
走向机构化和正规化
2014年是华创资本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公司开始到市场里进行募资。“(2014年)之前做的事跟之后做的事是不一样的,之前是天使投资、孵化很慢也不要紧,反正自己的钱也不需要跟LP有一个交代,亏就亏了,成就成了,赚了是自己的,亏了也是自己的,”但2014年1月开始,“募了LP的钱一定要给他回报。”吴海燕从这时开始更系统化地去思考投资这件事,包括华创资本作为一家投资机构本身应该具备的品牌价值、形象和风格。
华创资本开始进行公开募资源于唐宁对市场的判断。当时,随着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双创成为政策推动方向,大量风投机构在这个大背景下兴起。到2013年下半年,唐宁认为华创资本应该告别小打小闹,到市场里去进行募资,走向机构化和正规化。他的理由是,经过八年的积累,华创资本已经有了足够的历史记录。另外,随着2012年原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合伙人熊伟铭等人陆续加入,华创资本的团队更加完善。有钱、有历史记录、有团队,募资的条件成熟了。
吴海燕说,华创资本第一期人民币基金募集了1亿元人民币,第一期美元基金募集了1亿美金,到现在,“我们是一个有8期基金、管80亿人民币总额的一个有点历史的VC了。”
在募资过程中,吴海燕和团队克服了很多困难。“2014年这个时间点其实跟红杉2005年(成立)的时间点,跟经纬2008年(成立)的时间点,跟IDG1994年(成立)的时间点是不太一样的,”此时,中国VC市场相对比较成熟,基金数量也很多,而且从业人员的经历都很丰富,在这个时候成立一家新的基金公司,必然面临激烈竞争,这个时期有大量新基金成立,“(其中)有1个亿人民币规模的小天使基金非常多。两三千万美金,或者几个亿人民币这样的基金也挺多。”
据智研咨询集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产业投资基金行业市场运行态势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2013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各类机构数达到1408家,2014年新成立基金305支,共计机构1713家。
华创资本的美元基金从2014年6月开始募集,直到2015年4月才募集完毕。对吴海燕来说,第一步很难,“募资是要有跟踪记录的,(华创)当时的跟踪记录不那么丰富;2012年、2013年投了将近30家公司。再加上早年投资的十多家公司,一共就投过三四十家公司,好多公司还处于初创阶段,(我们)还没有寻找到那么强的公司。”
在美元募资过程中,吴海燕只能“一边募一边投,一边投一边募,在投的过程中不断证明自己,才能说服别人,可以管好这只基金”。吴海燕认为,募资过程也是对华创资本重塑的过程,“开始做自己的基金了,开始作为VC的定位、品牌和策略了,其实跟早年的历史是完全不一样的。”
华创资本机构化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到目前为止,当初一起成立的很多基金已经被淘汰出市场,而华创资本成为创业者心目中“那个Tierl(一级供应商)的基金”。
吴海燕常常想,“我们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机构,要有什么样的战略,怎么去做事情,怎么去选择创业伙伴,我们与别的机构投资人有什么区别,对这个市场增加了什么价值?”
唐宁大学时曾去孟加拉实习,接触过格莱美银行小额信贷的模式,后来在华尔街做基石投资者和企业债,回国后又加入亚信,亚信是中国第一家纳斯达克上市的高科技企业,汇聚了国内最早的一批互联网人和技术牛人,积累了大量资源。
仔细梳理了公司的资源禀赋和团队成员的经验优势后,华创资本决定把投资方向聚焦在金融科技、企业服务和消费三大块。“我们不想去投所有的事情,”比如吴海燕至今坚持的一点是,“华创所有的投资项目中,一直没有游戏公司,也没有陌陌、探探这类的公司。”
长期坚持后,华创资本在創业者心目中形成了一种固定认知,这种群体性认知给公司带来了更多机会,“这个领域的行业顾问也好,行业创业者也好,都愿意主动来找华创聊一聊,而不只是你主动跑去找他。”
更重要的是,在专业化投资背后,可以形成专业化的增值服务能力。创业者看到华创资本有这样的能力,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增加对华创资本的依赖性。良性循环一旦形成,资源的雪球只会越滚越大,吴海燕意识到,“当你手里积累的行业资源越来越多,企业和企业之间的Project的Synergy(协同)是越来越强的。”
华创资本在各个细分领域内已经投出了一些价值项目:金融科技领域的同盾科技、铜板街、老虎证券、量化派等;企业服务领域的别样红、二维火、PingCAP等;消费升级领域里的什么值得买、每日优鲜、客路旅行等。
项目名单对吴海燕而言只是一个量化指标。她看到的,是把一家本土机构变成一家专业化投资机构,以及这背后那曾经模糊的愿景已经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