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一个高效精彩课堂的秘诀

来源 :青苹果·教育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ub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阅读教学;感知;感悟;熏陶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 著名教育专家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翻开《语文课程标准》,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中都非常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读,要贯穿于学习课文的整个过程。古人云:“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阅读教学则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激励他们智慧与潜能的发挥,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教师,要善于在阅读中激发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的能力。质疑,是读出一个高效精彩的阅读课堂的秘诀。
  1 从矛盾处质疑
  有的课文中有些内容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其实这正是作者落墨的着力之处。如果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发现与把握这些文本中的矛盾处,引导学生在这些矛盾处质疑,对帮助学生摸清文本中事情的前因后果。能激发学生阅读探究欲望,能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把课文理解得更深、更透,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讲读《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有这么一个句子: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学生细读这一段文字,并据此引导学生质疑:老奶奶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两个词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各说明了什么?学生又细细品读文本后,领悟到“焦急”反映了老奶奶希望早些见到周总理灵车的心情,而“耐心”表示老奶奶一定要等到灵车的决心。这两个词流露出人们失去总理后的沉痛心情。
  2 鼓励学生在阅读时从字、词、句中质疑
  教师要引领学生仔细阅读,在值得思考、咀嚼的词句上反复朗读,提出疑问。在初读《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时,当教师初次板书课题后,请学生一次次地朗读课题,然后,问大家有没有产生疑。学生纷纷提出疑问:“鱼怎么能游到纸上呢?” 学生从一个“游”字质疑,开启了学生的思维,是智慧的流淌。
  当学生阅读到“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这一句时,教师引导学生:读一读带有“游”字的词语。启发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火眼精金:为什么这句话中出现的是“游鱼”,而不是金鱼呢?学生还有出乎意料的发现,发现整篇文章中,这是唯一一处说“游鱼”,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在“游鱼”的下面画上一个小问号,不仅留下了思考的记忆,还记录下了一种质疑的方法──疑问从词中来。再如,学生阅读课文中最后一句: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引领学生反复阅读这句话后,再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心中有没有产生疑问呢?学生思考片刻,和大家分享道:他为什么说“先游到了他的心里”?又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诞生了,也让我们学习到了另一种质疑的方法──疑问从句中来。
  3 读透文本,联系前后内容质疑
  在初读文本的过程中,特别要重视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不仅要引领学生反复阅读,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前后内容联系起来,并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在朗读与思考中,有深度的、有价值的问题往往就会萌生出来。
  如学生在反复读《夜莺之歌》一文后,发现作者在课文开头和结尾都写“他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河岸边削什么东西”学生提出疑问:“夜莺他在干什么?为什么总是在哪里?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前后内容去思考,是为了证明小夜莺是一个坚守岗位的人。
  又如在阅读《自然之道》这篇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时,教师出示问题:①那天我们上岛时,看到了什么?②向导是怎么做的?
  教师在讲读课文时,教师巧妙地将“我们”看到的内容與向导所说的内容课文内容进行两次整合。
  第一次整合:
  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学生的心中不禁出现了疑问──为什么在这最危急的时刻,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第二次整合:
  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学生的心中不禁又出现了疑问──为什么在这最危急的时刻,向导却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
  由于教师将文本进行重新整合,这是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思考,心中又产生了疑问,这样的疑问,是有价值的,他有助于引领学生深层次地阅读文本,读懂“自然之道”。同时,在这样的阅读中,学生也领悟到了质疑方法──将前后两个句子连在一起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学生的心中自然会产生“为什么”,这个“为什么”必然是有深度的,是智慧的流淌。课堂上,教师富有智慧地教,学生饱含热情地学,这便实现了高质量地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只有积极培养学生学会质疑、善于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精彩高效,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
  (作者简介:康小桃(1971-),女,本科,常德市桃源县文星小学,高级教师。)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红楼梦》中有众多出色的女性形象,林黛玉是其中最出彩的人物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林黛玉的语言风格,接着分析形成这种语言风格的原因,并给出了完整的结论。  关键词:林黛玉语言风格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性格  一、林黛玉的语言风格  林黛玉是一个美丽而才华横溢的少女,天生的聪明、灵性再加上古典书籍的长期熏陶,使黛玉的语言具备了高雅的特点,她语言的一大特色就是经常采用古典著作中的文言成语。黛玉绝顶聪明
随着气温的下降,雾霾天气又成了人们的出行“大患”,口罩、面纱齐装上阵。雾霾到底是什么呢?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霾是指灰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会造成视觉障碍;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会转化为雾。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恶化雾霾的PM2.5  “PM
企业文化是一种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凝结、积淀起来的一种精神力量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动力,强化企业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教材;使用意义;使用方法  1 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教材的重要性  1.1 素质教育的内涵  我国进行新课程改革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如今新课程改革中注重的是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几乎已经成了新课程改革的中心理念。但是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呢?想要提高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在什么呢?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进行素质教育又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  素质教育也就是终身学习的理念。所谓的
如果你的宝宝长到半岁以后,你就要为宝宝的饮食而操心了。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以及如何搭配更合理等等,这些都是做父母的功课。这是因为,在婴儿的饮食上的确有很多学问,我
摘要:2015年,某县供企业第一党支部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容为首要学习任务,始终围绕提高班组管理水平和提高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公司党委的指导下,全面推进支部各项建设。支部以公司的各项活动为契机,按照“抓住安全不放松,围绕中心不动摇,强化基础不懈怠,务实创新不停顿”的工作思路,结合一支部一线生产人员较多、工作量较大的实际情况,
在当今市场经济化的影响下,如何适应高铁建设,作为国有企业的基层项目部如何加强党组织建设,适应时代要求,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0~3月宝宝首先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物,是任何其他食物无法代替的。对3个月的宝宝而言最好的食物是母乳。  母乳营养丰富  含有6个月以下宝宝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同时营养成分比例适宜,容易消化、吸收,易被宝宝有效利用。由于婴儿的肠胃消化及肾脏排泄功能还没发育完全,无法承受过量的蛋白质与矿物质。母乳中的蛋白质与矿物质含量虽不如牛乳,却能调和成利于吸收的比例,使婴儿的营养吸收得到,却不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