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独立学院的不断发展,在校生不断增加,学生公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区域,本文以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为例,分析了大学生公寓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探讨在立德树人指导下,如何构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学生公寓管理模式。
关键词:立德树人;独立学院;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构建
党的十七大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就高校党建工作也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独立学院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寓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是高校育人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矛盾和安全事故的易发地。因此,在进行独立学院学生公寓管理工作时,要与时俱进,要认真研究独立学院学生公寓管理的规律,探索公寓管理的育人新模式,构建学生公寓管理的新机制。
一、独立学院学生公寓管理的问题
1.管理观念陈旧,重管理而轻服务
学生公寓管理人员认为学生都是成年人,公寓的管理就是负责学生在公寓的安全和卫生,只要学生在公寓里安全了就算完成任务了,轻视了公寓管理的服务功能。
2.文化内涵建设落后
很多独立学院认为认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在公寓以外的区域进行即可,因此忽视了学生公寓的文化建设工作,导致了在指导思想、工作安排和资金投入方面的不足。
3.防控体系不够严密
目前,有些独立学院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对接,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关于学生公寓安全事件的预防、报告和应急处置机制。
4.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
学生在公寓里的行为表现没有纳入到系部对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导致学生在公寓里的行为失控,系部老师只能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情况评价学生。
5.尚未形成科学高效的学生公寓管理队伍
部分独立学院成立了公寓管理队伍,但缺乏正式的组织与规范的管理,管理人员教育方式方法单一,缺乏服务意识。
二、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公寓管理的重要性
1.是独立学院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
独立学院学生公寓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为独立学院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供必要条件。学生公寓成为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第二课堂。
2.是学生公寓文化内涵建设的需要
学生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场所文化。是高校学生在宿舍内以价值观为核心,是长期形成的有特色的宿舍规章、宿舍精神、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的总和。建设和谐、乐观、积极、健康的公寓文化对于学校的“育人”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为了加强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创新工作,从1999年至2002年先后四次召开全国性的高校后勤工作会议,推进了高校学生公寓建设和管理的迅速发展。
三、独立学院学生公寓管理育人模式的思路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自2009年以来,构建了以系为主体的学生公寓教育管理责任制,将系党总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宿管员有机结合起来,成立了学生公寓教育管理工作小组。
1.多部门形成联动机制,保障校园和谐稳定
高校学生有2/3的时间在学生公寓度过,因而学生公寓是学校安全事故的多发区,也是独立学院安全管理的重点。学院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学生处、保卫处和各学生公寓管理小组形成联动,保障校园和谐稳定,多措施并举,确保学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2.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制度,责任落实到人
旧的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容易造成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情况,因此,必须建议健全有效的管理机构。我院组建了以学院院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为副组长,学生处、保卫处等职能负责人为成员的学院学生教育管理领导小组,将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纳入学院重要议事日程。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各部门落实人员、统一协调、分块管理,形成合力,综合治理。
加强建章立制的工作以适应新的管理模式,逐步完善并出台了《学生公寓管理办法》、《学生请销假制度》、《辅导员值班制度》、《宿管员查宿制度》、《辅导员工作条例》等十余项管理制度,并坚持辅导员和宿管员的培训制度。
构建了以系为管理主体,学生按自然班级住宿的17个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小组。各系党总支书记和团总支书记担任工作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是实施学生公寓教育管理责任制的第一责任人;辅导员负责学生公寓值班,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宿管员负责学生在公寓的各项具体事宜,从而形成了系领导、辅导员和宿管员有机结合,多位一体的学生公寓教育管理体系。
3.党团工作进公寓,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在学生公寓建立党团组织,是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公寓的组织保证。每个学生公寓建立临时党支部,设立党小组、团小组。每个党支部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每个党员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个团小组都充分发挥党的助手的作用,积极开展活动,加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党团员成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4.加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培育科学文明的学生公寓精神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公寓氛围是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院团委、学生处和公寓管理小组定期开展公寓文化建设活动,各学生公寓充分利用宣传设施、活动室、学习室,加强公寓文化环境建设,将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有机融合,营造高雅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5.构建学生自律组织,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
各学生公寓成立学生自律委员会,参与公寓管理小组的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反映学生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将学生公寓建成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场所。
四、小结
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创新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和机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营造良好的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氛围,融合学生公寓管理和服务职能是独立学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任静等.浅谈如何将立德树人融入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才智,2004,04
作者简介:
张群慧(1980~ ),男,湖北武汉人,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任静(1980~ ),女,陕西铜川人,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研究。
关键词:立德树人;独立学院;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构建
党的十七大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就高校党建工作也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独立学院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寓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是高校育人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矛盾和安全事故的易发地。因此,在进行独立学院学生公寓管理工作时,要与时俱进,要认真研究独立学院学生公寓管理的规律,探索公寓管理的育人新模式,构建学生公寓管理的新机制。
一、独立学院学生公寓管理的问题
1.管理观念陈旧,重管理而轻服务
学生公寓管理人员认为学生都是成年人,公寓的管理就是负责学生在公寓的安全和卫生,只要学生在公寓里安全了就算完成任务了,轻视了公寓管理的服务功能。
2.文化内涵建设落后
很多独立学院认为认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在公寓以外的区域进行即可,因此忽视了学生公寓的文化建设工作,导致了在指导思想、工作安排和资金投入方面的不足。
3.防控体系不够严密
目前,有些独立学院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对接,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关于学生公寓安全事件的预防、报告和应急处置机制。
4.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
学生在公寓里的行为表现没有纳入到系部对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导致学生在公寓里的行为失控,系部老师只能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情况评价学生。
5.尚未形成科学高效的学生公寓管理队伍
部分独立学院成立了公寓管理队伍,但缺乏正式的组织与规范的管理,管理人员教育方式方法单一,缺乏服务意识。
二、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公寓管理的重要性
1.是独立学院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
独立学院学生公寓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为独立学院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供必要条件。学生公寓成为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第二课堂。
2.是学生公寓文化内涵建设的需要
学生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场所文化。是高校学生在宿舍内以价值观为核心,是长期形成的有特色的宿舍规章、宿舍精神、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的总和。建设和谐、乐观、积极、健康的公寓文化对于学校的“育人”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为了加强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创新工作,从1999年至2002年先后四次召开全国性的高校后勤工作会议,推进了高校学生公寓建设和管理的迅速发展。
三、独立学院学生公寓管理育人模式的思路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自2009年以来,构建了以系为主体的学生公寓教育管理责任制,将系党总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宿管员有机结合起来,成立了学生公寓教育管理工作小组。
1.多部门形成联动机制,保障校园和谐稳定
高校学生有2/3的时间在学生公寓度过,因而学生公寓是学校安全事故的多发区,也是独立学院安全管理的重点。学院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学生处、保卫处和各学生公寓管理小组形成联动,保障校园和谐稳定,多措施并举,确保学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2.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制度,责任落实到人
旧的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容易造成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情况,因此,必须建议健全有效的管理机构。我院组建了以学院院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为副组长,学生处、保卫处等职能负责人为成员的学院学生教育管理领导小组,将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纳入学院重要议事日程。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各部门落实人员、统一协调、分块管理,形成合力,综合治理。
加强建章立制的工作以适应新的管理模式,逐步完善并出台了《学生公寓管理办法》、《学生请销假制度》、《辅导员值班制度》、《宿管员查宿制度》、《辅导员工作条例》等十余项管理制度,并坚持辅导员和宿管员的培训制度。
构建了以系为管理主体,学生按自然班级住宿的17个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小组。各系党总支书记和团总支书记担任工作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是实施学生公寓教育管理责任制的第一责任人;辅导员负责学生公寓值班,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宿管员负责学生在公寓的各项具体事宜,从而形成了系领导、辅导员和宿管员有机结合,多位一体的学生公寓教育管理体系。
3.党团工作进公寓,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在学生公寓建立党团组织,是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公寓的组织保证。每个学生公寓建立临时党支部,设立党小组、团小组。每个党支部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每个党员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个团小组都充分发挥党的助手的作用,积极开展活动,加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党团员成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4.加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培育科学文明的学生公寓精神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公寓氛围是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院团委、学生处和公寓管理小组定期开展公寓文化建设活动,各学生公寓充分利用宣传设施、活动室、学习室,加强公寓文化环境建设,将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有机融合,营造高雅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5.构建学生自律组织,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
各学生公寓成立学生自律委员会,参与公寓管理小组的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反映学生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将学生公寓建成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场所。
四、小结
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创新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和机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营造良好的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氛围,融合学生公寓管理和服务职能是独立学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任静等.浅谈如何将立德树人融入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才智,2004,04
作者简介:
张群慧(1980~ ),男,湖北武汉人,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任静(1980~ ),女,陕西铜川人,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