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与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pgre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猪瘟和猪链球菌病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2种主要传染病,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河南省漯河市某猪场的2种疫病感染,采用流行病学、临床诊断、细菌学检查和兔体交叉免疫试验对发病仔猪进行了诊断,确诊为猪瘟和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为猪瘟与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猪瘟;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8.28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183-02
  收稿日期:2014-04-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001086)。
  作者简介:王凤云(1977—),女,硕士,实验师,从事实验技术及管理方面的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通信作者:陈玉霞,硕士,高级实验师,从事兽医药理学与临床诊断方面的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猪瘟病毒(HCV)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该病毒含有单股RNA,粒子大多为圆形,直径为40~50 nm。具有脂蛋白囊膜,在胞浆中复制,通过芽生的方法成熟而释放。猪瘟病毒可通过口、鼻、泪腺、唾液及分泌物、尿和粪便排泄出来,易感猪采食了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或吸入含病毒的飞沫和尘埃时,均可感染发病;而感染猪瘟后,若病程稍长,继发猪链球菌病,则表现出复杂的症状,给诊断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为此,应从多方面给猪场的疫病做进一步的诊断[1-3]。2013年5月,在河南省漯河市某规模化养猪场暴发了以母猪繁殖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该养殖场母猪800头,仔猪发病率15%、死亡率23%,母猪产死胎、木乃伊胎和流产。对送检4头濒死仔猪进行了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通过临床症状及发病情况来观察,从而诊断为猪瘟病及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并通过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使疫情及时得到有效的控制,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主要器材37 ℃恒温箱、微量加样器、冰箱、暗箱、离心机、手术器械、显微镜、血液琼脂平板、普通琼脂平板。
  1.1.2病料濒死仔猪血清4份、濒死仔猪4头。
  1.1.3试验动物健康家兔2只(由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动物房提供)。
  1.1.4试剂革兰氏染色液、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猪瘟病原测试试剂盒(爱德士公司提供)。
  1.2方法
  1.2.1临床诊断在养猪场通过向猪场的养殖人员、技术人员询问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流行情况、疫苗使用情况,并结合该猪场流行病发生情况等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1.2.2动物剖检逐一对4头濒死仔猪的心、肝、肺、脾、肠、喉头和膀胱进行仔细检查,并认真记录观察到的结果。
  1.2.3细菌学检查取每头猪的心、肝、肺的病料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血液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置于37 ℃恒温箱中培养24 h,挑去单个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并进一步做必要的生化试验。
  1.2.4猪瘟病原的ELISA试验(1)每头猪取病变的扁桃体、脾、淋巴结各2 g,用剪刀剪碎、研磨,移至10 mL的离心管中,加入5 mL的样品稀释液,涡旋振荡;在室温下孵育2 h,并不时涡旋混合,然后在1 500 r/min的离心机上离心30 min;取上清液备用。(2)每孔加入25 μL CSFV特异单克隆抗体,在相应的孔中加入75 μL做阳性和阴性对照,注意更换滴头。(3)在其余孔中分别加入75 μL(1)中备好的样品,轻轻吹打酶标版,使样品混合均匀。(4)将其置于室温(18~22 ℃)孵育过夜。(5)甩掉孔中的液体,用洗涤液洗涤5次,每次间隔3~5 min,在每次洗涤时都要将孔加满。将孔中所有的液体甩掉,用力拍打酶标版,使所有的液体拍出。(6)每孔加入100 μL稀释好的酶标二抗,室温下孵育 1 h。(7)重复操作步骤(5)。(8)每孔加入100 μL底物,在暗处室温孵育15 min。(9)每孔加入100 μL终止液终止反应,加入终止液的顺序与上述底物的顺序一致。(10)在酶标仪上测量样品与对照孔在450 nm的吸光度(D),参照阳性对照计算结果。D校正值=D样品值/D阳性对照-D阴性对照(注意:阳性相对照值D>0.500和阴性对照值D<0.150检测有效)。结果判断标准:D校正值≥0300,结果为阳性;D校正值<0.200,则为阴性;0.200≤D校正值<0.300,则为可疑。
  1.2.5兔体交叉免疫试验取濒死猪的脾5 g,灭菌生理盐水50 mL悬液,加入青霉素、链霉素各1 000 IU/mL,4 ℃冰箱过夜;接种3 kg重的健康家兔,每只家兔肌肉注射脾组织悬液上清液3 mL,观察7 d后再与对照组家兔分别静脉注射 1 ∶20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接种后24 h开始测温,6 h 1次,连续测3 d。
  2试验结果
  2.1临床诊断
  病猪外观消瘦,被毛粗乱,精神不振,不愿意活动。如果强制使猪站起,个别猪呈弓背姿势。病猪食欲减退,体温升高至 40.5~42 ℃,稽留热;病猪有结膜炎、便秘、腹泻,皮肤有紫色或出血,指压部褪色。大多数3~6 d即可出现死亡现象;仔猪出现磨牙、运动障碍、痉挛和后驱麻痹等神经症状,常喘气。
  2.2动物剖检
  病死猪颌下和腹股淋巴结发黑,切面为紫黑色(4/4);心内膜有少量的针尖状出血点(3/4);肺脏心叶、尖叶和小叶气肿、虾肉样肉变,胸部腹水增多(3/4);血液凝固不良,呈紫黑色(4/4);脾脏边缘梗死,呈黑色,中间有黑色梗死斑(4/4);胃底黏膜有少量针尖状出血点(1/4);肾脏呈褐色,黏膜有弥漫性针尖状出血点(4/4);肠系膜淋巴结呈棕黄色,回盲口处有钮扣样坏死灶,膀胱黏膜有少量出血点(1/4)。   2.3细菌学检查
  普通琼脂中生长有灰白色、半透明、露滴状菌落;直径为1~2 mm;血液琼脂中形成光滑、边缘整齐、半透明、露滴状细小菌落。挑取单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成对或短链状或长链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菌体 0.5~1 μm。对分离出来的细菌进行生化试验,结果该菌发酵甘露醇、水杨酸、山梨醇、乳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不发酵木糖、阿拉伯糖,判定该菌为链球菌。猪瘟病原的ELISA试验结果见表1。
  表1猪瘟病原的ELISA试验结果
  原始编号试验编号D校正值试验结果110.63+220.27±330.46+440.48+注:阳性对照组D校正值=1.230,阴性对照组D校正值=0.110。
  从表1可见,送检的4头仔猪中,3头已经感染上猪瘟,1头可疑。
  2.4兔体交叉免疫试验
  接种脾组织病样的家兔和对照家兔体温均升到41~415 ℃,并持续48 h,与4头仔猪的结果相同。可以证明其已经感染上猪瘟。
  3讨论与小结
  根据临床诊断、动物剖检、细菌学检查、猪瘟病原的ELISA试验和兔体交叉免疫试验结果,充分证明仔猪为猪瘟和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
  第一,该猪场是在引进外来猪后发生本病的。因此,要坚持自繁自养,若必须由外地引进新猪,应该到无病区和无病猪场选购;同时注意调查了解猪群的免疫情况和抗体水平,再决定是否引进。猪购回后必须隔离饲养1个月,并经临床检查、血清学检测,确认健康无病,方可进入生产区饲养。第二,该猪场未坚持用链球菌疫苗,同时接种猪瘟疫苗后的抗体水平也不足以抵抗病毒的侵袭,造成疫病流行。在此提醒,规模化养猪场对传染病的防治方面,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后应该严格按照防疫程序进行全面预防接种,注射剂量、途径必须确实,决不能造成漏防和防疫失败。第三,应建立健全的免疫检测制度,加强抗体水平检测,定期进行抗体检测,至少每隔半年进行1次免疫,以便根据抗体检测结果,及时进行实时免疫和采取其他相应措施,防止疫病发生。第四,规模化养猪场必须建立健全兽医卫生防疫制度,严格控制监督执行。预防接种不是万能的,一定要结合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消毒、药物预防等综合防治措施,才能避免疫病的侵入。目前,规模化养猪场的疾病情况日趋复杂多样化,往往是2种或2种以上的疾病同时感染,作为养猪场的经营管理者,必须了解国内外疫情的流行动态及发展趋势,熟练掌握新的防治措施,才能做到防病于未然[4-5]。
  目前主要采取以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疫措施来控制疾病,建议以后要合理制定免疫程序和治疗方案,主要有以下方面:
  (1)猪瘟的预防。常规预防: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用法:非流行区,在仔猪60~70日龄时免疫接种1次;流行区,仔猪20日龄第1次接种,60日龄再补防接种1次,种猪群每年加强免疫1次;母猪在临产前20~30 d再注射1次。
  紧急接种:对疫区的健康猪和受威胁猪,应立即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剂量可加大2~3倍,但注射针头应该一猪一消毒,以防人为传播;对有体温升高症状的病猪可用 10~30 倍的剂量进行肌肉注射,剂量视病情和体重酌情加减,同时配合使用抗生素药物(在100 kg饲料中添加罗生素20 g、诺信20 g、百热定20 g、维生素C 10 g,混匀全天喂,连用 5 d,加 50 g 多维更佳。此配方由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禽病研究所提供)。
  (2)链球菌病的预防。预防接种是防治猪链球菌病的重要措施。不论大小猪一律肌肉注射猪链球菌多价浓缩灭活疫苗 3 mL/头。
  (3)猪瘟的治疗。处方1:抗血清25 mL,硫酸庆大霉素16万~30万IU;用法:一次肌注或静脉注射,1次/d,连用 3 d。处方2:仙人掌疗法:仙人掌5片(去皮、捣碎)、蚯蚓 25条、白砂糖200 g、麸皮(少许即可)。用法:取蚯蚓放入白砂糖的容器中,加入仙人掌再放麸皮少许拌匀,每天早晚各 1剂,3 d后即有明显的疗效。
  目前猪瘟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可选用高免血清进行治疗,但又很不经济,而该猪场又继发了猪链球菌病,所以在临床上采用对症治疗和控制继发感染,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和退热药联合使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此病之所以流行很广、危害极大,主要原因:(1)猪瘟和猪链球菌病流行很广,在很大程度上是养殖户对病猪的处理不当所致,不是采取深埋或焚烧,而是随处丢弃,甚至充当健康猪肉,在市场上流通,必然会扩大该病的流行区域,这也是这2种病很难控制的主要原因。(2)在市场上猪瘟疫苗和猪链球菌疫苗的混乱,加剧了该病的传播,特别是不合格的疫苗和假疫苗的出现,使猪注射过疫苗后半个月仍不产生抗体,起不到预防作用。(3)疫苗使用知识缺乏。在紧急接种时,选用1个针头注射多头猪,若有病猪,会造成人为传播,扩大疫情。(4)对该病诊断错误,按其他类似传染病进行治疗,结果无效[6-7]。由此可见,必须充分了解猪瘟和猪链球菌病的相关知识,根据其病原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等作出判断,必要时通过实验室诊断来进一步确诊。
  参考文献:
  [1]王林云,张金枝. 现代中国养猪[M]. 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554-557.
  [2]陈溥言. 家畜传染病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210-217.
  [3]杜向党,李新生. 猪病类症鉴别诊断彩色图谱[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48-53.
  [4]张旭东. 猪瘟的综合防治技术[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10):96-96.
  [5]栾培贤,肖建华,赵靓,等. 猪瘟国内外流行情况概述[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44(9):155-160.
  [6]王义. 浅析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存在的问题[J]. 中国科技博览,2013(20):561.
  [7]马小明,吕翠,常凯,等.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与对策[J]. 湖北畜牧兽医,2013,34(8):85-87.冯秀娟,李忠生. 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对靶动物犬的安全性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185-188.
其他文献
摘要:对贵州省罗甸县培育的一年生大果木姜子播种苗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采用主成分、“x±s”和逐步聚类分析法对其质量评价和苗木分级标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评定大果木姜子苗木质量应以地径(D)、苗高(H)、侧枝数、叶片数为主要指标,主根长、侧根数为重要指标,并辅以高径比作为辅助参考指标。提出了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该树种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并得出大果木姜子苗木的3级分级标准,即Ⅰ级苗,H>93.3 cm,D>
期刊
摘要:以菌丝生长速率、长势、生物转化率及菌袋污染率为评价指标,对以废弃油樟叶渣作为主要栽培料的平菇生产培养基进行配方筛选。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废弃油樟叶渣68%、棉籽壳20%、麸皮10%、石膏1%、石灰1%;使用该配方生产平菇,菌丝生长速率及生物转化率提高,污染率下降。  关键词:油樟叶渣;平菇;栽培料;配方  中图分类号: S646.1+40.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
期刊
摘要:以3年生“奥斯特”北美冬青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生根剂种类和不同生根剂浓度2种因素对北美冬青嫩枝扦插繁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因素的不同处理均对北美冬青嫩枝扦插生根有显著影响,最佳处理组合为一年生插穗浸于浓度为500mg/L的IBA溶液,生根率高达97.69%。  关键词:生根剂;嫩枝扦插;生根质量;北美冬青;规模生产;标准化生产  中图分类号: S687.04+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
期刊
摘要:2010—2012年跟踪调查了长白山区典型的4条公路,对其路域范围的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统计和性状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区路域常见野生花卉有18科45种,种类比较丰富;部分路域野生花卉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可用作公路景观绿化;野生花卉进行公路绿化应从安全、栽植方式、色彩搭配等方面满足公路特点。利用野生花卉进行公路绿化具有很好的景观价值和生态效益,但是目前相关的基础研究还非常缺乏。  关键词:长白
期刊
摘要:以市售月饼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月饼卫生质量状况的检测,设计和实施辐照处理及贮藏试验,再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确定月饼辐照杀菌的工艺剂量,当菌落总数小于1万CFU/g,大肠菌群小于300 MPN/100 g,霉菌小于1 000 CFU/g,采用3~6 kGy剂量辐照处理,可使辐照后的月饼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规定的卫生要求。  关键词:月饼;辐照;工艺剂量;霉菌  中图分类号: TS205.9文献标
期刊
摘要: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101头长白猪NCOA-1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与繁殖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NCOA-1基因AA、AB、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00、0.335、0.165;NCOA-1基因中BB型在窝产仔数和窝产仔活数、初生窝重和断奶窝重与AA型、AB型有显著性差异(PAB>BB,优势基因型频率为AA,达到0.500;基因频率A>B。表1NCOA-1基因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期刊
摘要:为优化超高压提取红枣多糖工艺条件,以多糖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多糖得率的超高压压力、保压时间、粉碎度、固液比(g ∶mL)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压提取红枣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高压压力420 MPa、保压时间4.5 min、粉碎度60目、固液比1 g ∶14 mL,在该提取条件下,红枣多糖得率可达471%。超高压提取红枣多糖是较为适宜的方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以液压冷榨油后的核桃饼粕为原料,综合单因素试验分析,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获得胰蛋白酶酶解核桃蛋白的优化条件:酶解温度37 ℃、底物质量浓度31 g/L、反应时间125 min、加酶量[E] ∶[S]=3.2 ∶100,各因素对核桃蛋白酶解的影响顺序为酶解时间>加酶量>底物质量浓度。通过验证试验表明,利用优化的酶解条件,核桃蛋白利用指数可达47.25%,效果较好。  关键词:胰蛋白酶;酶解条件
期刊
摘要:采用蔗糖水解液与肉脯中蛋白质发生美拉德反应的产物替代亚硝酸钠在肉脯中发色,并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发色工艺进行优化,以期为无硝肉脯的生产提供指导。选用糖水比、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和蔗糖水解液添加量4个反应因素,以发色效果红度a*为响应指标,在单因素工艺试验的基础上,通过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无硝肉脯的发色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的无硝肉脯发色工艺为糖水比2.67 g ∶1
期刊
摘要:对北五味子营养枝和结果枝新梢实施不同强度修剪,研究修剪强度对新梢萌发和生长的影响。营养枝和结果枝从第4、第5节位重剪,枝条存活率分别达到61.5%、54.2%和46.2%、24.0%,营养枝作为更新母枝应为预更新枝量的2倍,结果枝不作为更新母枝;营养枝从第6~8节位修剪,结果枝从7节位以上修剪,枝条存活率分别达到1000%和72.0%,萌芽枝率分别达到35.7%~75.9%和32.0%以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