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尔玛拉·卡鲁匹娅和她的《捕捉暮光》
小小的场地来人不多,大部分是外国友人,气氛安静而轻松。尼尔玛拉·卡鲁匹娅女士穿着被唤做“巴汝古隆” 的传统马来西亚服装:紫罗兰渐变色的宽大罩衫,下摆刺绣着精细的图案,脖子上随意地搭着同色纱巾,一件素雅的黑色的外套,下身是长过脚面的灯笼裤,简单的鞋子和发型,看起来随意而亲切。
在一番简短的介绍过后很快进入正题。《捕捉暮光》是摄影师尼尔玛拉·卡鲁匹娅的纪录片处女作,拍摄于2010年马来西亚盂兰盆节庆典期间。它通过一位年长的女主演蔡女士的表演,描绘了粤剧的色彩、动作、思想和舞台准备的仪式以及具有强烈个人艺术热情的瞬间。这部影片的摄影是卡鲁匹娅本人,用的器材是一部操作简便的手动尼康家用DV,镜头手法略显稚拙,制作简单,但充满了浓烈的主观情感和作者意识。
十几分钟的影片片段很快放完,卡鲁匹娅面对观众站在投影仪前,把自己对作品的阐述轻声跟大家交流。“蔡女士虽然已经年逾古稀了,但是仍然能够胜任几乎所有的角色,很厉害,她的人生充满坎坷,也许将会是马来西亚最后一个粤剧大师了。”卡鲁匹娅这样娓娓道来的时候,话不多,但说得很质朴、自然、生动,语速慢而温柔,充满了感情,很打动人心。她口中的那些点滴细节,镜头内外,生活里的人和物件,非常熟稔,仿佛就像是昨天才拍的一样。
蔡女士其人
在片中,主角蔡女士的声音听起来很像男人,沙哑而又沧桑。片中她自述是因为当时条件艰苦,没有话筒这些必要的设备,表演的时候必须扯着嗓门硬喊。加上平时的训练十分严格和劳累,所以经年累月,喊坏了嗓子。好在父亲一直很支持她,建议她学习乐器,还带她拜在诸多乐师门下学习。后来她从吉隆坡到香港发展,追求自己到演艺事业和梦想。
那时候,她也仅仅只是十四、五岁的小姑娘。
蔡女士现已77岁高龄,是马来西亚最年长的粤剧女主演之一。丰富的阅历和深厚艺术造诣使得她的个人魅力在岁月面前有增无减,引人入胜。
她七岁起学习粤剧,本名叫做Choy Leong Ngam,后来因为工作的关系有过三个艺名,她最终选择了Choy YimHeong。蔡女士一生命运曲折:七岁时日军入侵马来西亚,父母带着她从吉隆坡逃到安邦,战争爆发后,他们又逃到了相对比较安全的文冬。在文东,他们受雇成为了粤剧团的演员和工作人员。因为那时没有其他娱乐活动,粤剧很热门,也很受欢迎,观众很多,收入不错。但战争结束之后,日元贬值,生活一时陷入困顿,母亲也心脏病发作病倒了。于是一家人又回到安邦让母亲养病。父亲告诉蔡女士,既然战争已经结束了,一段时间内粤剧不再适合作为谋生的行当,并询问她想干什么。蔡女士选择了读书。但对于蔡女士来说,去学校读书是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她已经习惯了剧团的生活,习惯了自己身边的语言环境。而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大多数都是印度人,几乎没有华人,和他们交流很困难。蔡女士艰难地上了三个月的学之后,母亲劝她放弃读书,重新加入她所在的剧团。而父亲强烈反对放弃受教育,他一定要蔡女士继续读书。说来也巧,当时那个剧团里有个中国演员因为战争的问题不能返乡,干脆选择留下来当老师。家人干脆让她跟着那个中国老师学习,从此她再也没有离开过剧团。
触摸暮光的下午
卡鲁匹娅初次见到蔡女士是在2010年。
一切都发生在盂兰盆节的那个下午。卡鲁匹娅开始拍摄在节日庆典做表演的粤剧团,因为会说一点粤语,所以语言交流的障碍不大,拍摄进行得很顺利,她也得以观察和记录精心准备粤剧的仪式,包括服装和化妆,以及实际的演出。她说,所有照片都拍摄于一天,午夜的演出,从中午的准备活动就开始跟拍,仅用了12个小时左右就完成了全部拍摄,而她和蔡女士的第一次相遇,也在影像中被捕捉下来。后期的剪辑制作等她请了朋友代劳。同年年底,卡鲁匹娅的摄影作品也被编入她在吉隆坡表演艺术中心的展览“捕捉暮光”中。
沙龙现场除了影片的片段放映外还有同系列的摄影作品展示。有人问她,为什么会选择拍摄这个人物,她说因为自己从小生活在华人社区,对华语戏曲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对这群人感兴趣,而蔡女士已经参与戏剧表演71年,她认为这种行为本身就很值得人关注。
在这部作品中,卡鲁匹娅通过对蔡女士表演和生活的记录,展现了她对华语戏曲这一古老艺术的初步探索和颂赞。也向蔡女士和其他从事这一表演艺术的人表示了敬意,为他们献身于保持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活力致敬。
艰难维生的马来粤剧
马来西亚作为全世界华人人口比例仅次于新加坡的海外国家,是华语戏曲艺术流播和发展的重镇。所谓“华语戏曲”是对所有“海外版”的中华戏曲的统称,泛指在中国本土之外用华语(包括普通话和中国的各种方言)创作、演出、观赏、评论的所有戏曲活动。
马来西亚华语戏曲的“根”在中国,虽然华语戏曲在当代语境下仍维系着,而且成为马来西亚传统遗产的基本部分存在,但在马来西亚却已然成为一种濒临绝迹的表演艺术。
素有“南国红豆”美誉的粤剧,曾是中国广东省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从明初渐趋形成以来,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随着广东人在各个历史时期源源不断地移居马来西亚,粤剧在马来西亚获得了生存传播的深根厚土,并且曾在戏剧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但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带来了人们审美要求的变化,各种现代的艺术形式和娱乐方式从四面八方向粤剧发出挑战,特别是电影、电视、舞厅、时尚表演、家庭影院、多媒体、电脑等大量占据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传统戏曲文化娱乐世界的时代,似乎已成为过去,粤剧在马来西亚生存的深重危机急遽到来。
随之而来的,马来西亚当地的专业粤剧团体锐减,大多局限在华侨的民间活动中演出。现在的马来西亚,台前冷落是司空见惯的,甚至整场演出没有一个观众也是不足为奇的事了。旧的观众群日益减少,新的粤剧爱好者群体尚未形成,没有了观众,也就没有了粤剧,其他戏曲剧种在马来西亚也是一样的境遇。
中国政府在学校向年轻一代积极推广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但是完全相反,在马来西亚中国戏剧却慢慢陷入边缘地带。而卡鲁匹娅的影片和摄影作品恰恰突显了这一传统的价值以及对其加以保护的重要性。
目前,少数像蔡女士一样尚健在的老一辈表演者还在尽心竭力为传承这一传统而努力,但是如果没有采取有力措施来保护这一古老而珍贵的艺术,它将面临失传,永远退出历史舞台。对此,卡鲁匹娅在她的片中表现出了某种忧虑与惋惜。
尾记
接近暮色时沙龙也近尾声,主办方细心地准备了风味点心和饮料,卡鲁匹娅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红茶,大家围在她身边,久久不愿散去,保持着手中红茶一样的温度,热烈而又醇厚。
卡鲁匹娅充满遗憾地说自己想要继续拍下去,为蔡女士拍一部电影,因为现在这样的人已经太少太少了。正如像她说的那样,目前造成粤剧生存危机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渐趋浓厚的商业化倾向,一些演员为了收入,不再视艺术为生命,弃艺术传统于不顾,失去了艺术个性,也就失去了粤剧自身的魅力。
笔者认为作为一种移民文化,一百多年来,粤剧以其独特的魅力顽强地生长,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或多或少成为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随着岁月的更替,粤剧必须因时因地制宜,不断强化艺术个性,探索人性最本质的话题,寻找发自心灵深处的足以震慑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区域人们的艺术因子,把古典和现代相结合,这样,才不至于在中国本土以外的地方走向消亡。唯愿像尼尔玛拉·卡鲁匹娅女士期待的那样,粤剧以及其他的华语戏曲能够在马来西亚得足够的重视,找到自己的复兴之路,并且成为该国现代文化园地中特异的一枝文化奇葩源远流长地发展存在下去。
[责任编辑:石文燕]
小小的场地来人不多,大部分是外国友人,气氛安静而轻松。尼尔玛拉·卡鲁匹娅女士穿着被唤做“巴汝古隆” 的传统马来西亚服装:紫罗兰渐变色的宽大罩衫,下摆刺绣着精细的图案,脖子上随意地搭着同色纱巾,一件素雅的黑色的外套,下身是长过脚面的灯笼裤,简单的鞋子和发型,看起来随意而亲切。
在一番简短的介绍过后很快进入正题。《捕捉暮光》是摄影师尼尔玛拉·卡鲁匹娅的纪录片处女作,拍摄于2010年马来西亚盂兰盆节庆典期间。它通过一位年长的女主演蔡女士的表演,描绘了粤剧的色彩、动作、思想和舞台准备的仪式以及具有强烈个人艺术热情的瞬间。这部影片的摄影是卡鲁匹娅本人,用的器材是一部操作简便的手动尼康家用DV,镜头手法略显稚拙,制作简单,但充满了浓烈的主观情感和作者意识。
十几分钟的影片片段很快放完,卡鲁匹娅面对观众站在投影仪前,把自己对作品的阐述轻声跟大家交流。“蔡女士虽然已经年逾古稀了,但是仍然能够胜任几乎所有的角色,很厉害,她的人生充满坎坷,也许将会是马来西亚最后一个粤剧大师了。”卡鲁匹娅这样娓娓道来的时候,话不多,但说得很质朴、自然、生动,语速慢而温柔,充满了感情,很打动人心。她口中的那些点滴细节,镜头内外,生活里的人和物件,非常熟稔,仿佛就像是昨天才拍的一样。
蔡女士其人
在片中,主角蔡女士的声音听起来很像男人,沙哑而又沧桑。片中她自述是因为当时条件艰苦,没有话筒这些必要的设备,表演的时候必须扯着嗓门硬喊。加上平时的训练十分严格和劳累,所以经年累月,喊坏了嗓子。好在父亲一直很支持她,建议她学习乐器,还带她拜在诸多乐师门下学习。后来她从吉隆坡到香港发展,追求自己到演艺事业和梦想。
那时候,她也仅仅只是十四、五岁的小姑娘。
蔡女士现已77岁高龄,是马来西亚最年长的粤剧女主演之一。丰富的阅历和深厚艺术造诣使得她的个人魅力在岁月面前有增无减,引人入胜。
她七岁起学习粤剧,本名叫做Choy Leong Ngam,后来因为工作的关系有过三个艺名,她最终选择了Choy YimHeong。蔡女士一生命运曲折:七岁时日军入侵马来西亚,父母带着她从吉隆坡逃到安邦,战争爆发后,他们又逃到了相对比较安全的文冬。在文东,他们受雇成为了粤剧团的演员和工作人员。因为那时没有其他娱乐活动,粤剧很热门,也很受欢迎,观众很多,收入不错。但战争结束之后,日元贬值,生活一时陷入困顿,母亲也心脏病发作病倒了。于是一家人又回到安邦让母亲养病。父亲告诉蔡女士,既然战争已经结束了,一段时间内粤剧不再适合作为谋生的行当,并询问她想干什么。蔡女士选择了读书。但对于蔡女士来说,去学校读书是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她已经习惯了剧团的生活,习惯了自己身边的语言环境。而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大多数都是印度人,几乎没有华人,和他们交流很困难。蔡女士艰难地上了三个月的学之后,母亲劝她放弃读书,重新加入她所在的剧团。而父亲强烈反对放弃受教育,他一定要蔡女士继续读书。说来也巧,当时那个剧团里有个中国演员因为战争的问题不能返乡,干脆选择留下来当老师。家人干脆让她跟着那个中国老师学习,从此她再也没有离开过剧团。
触摸暮光的下午
卡鲁匹娅初次见到蔡女士是在2010年。
一切都发生在盂兰盆节的那个下午。卡鲁匹娅开始拍摄在节日庆典做表演的粤剧团,因为会说一点粤语,所以语言交流的障碍不大,拍摄进行得很顺利,她也得以观察和记录精心准备粤剧的仪式,包括服装和化妆,以及实际的演出。她说,所有照片都拍摄于一天,午夜的演出,从中午的准备活动就开始跟拍,仅用了12个小时左右就完成了全部拍摄,而她和蔡女士的第一次相遇,也在影像中被捕捉下来。后期的剪辑制作等她请了朋友代劳。同年年底,卡鲁匹娅的摄影作品也被编入她在吉隆坡表演艺术中心的展览“捕捉暮光”中。
沙龙现场除了影片的片段放映外还有同系列的摄影作品展示。有人问她,为什么会选择拍摄这个人物,她说因为自己从小生活在华人社区,对华语戏曲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对这群人感兴趣,而蔡女士已经参与戏剧表演71年,她认为这种行为本身就很值得人关注。
在这部作品中,卡鲁匹娅通过对蔡女士表演和生活的记录,展现了她对华语戏曲这一古老艺术的初步探索和颂赞。也向蔡女士和其他从事这一表演艺术的人表示了敬意,为他们献身于保持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活力致敬。
艰难维生的马来粤剧
马来西亚作为全世界华人人口比例仅次于新加坡的海外国家,是华语戏曲艺术流播和发展的重镇。所谓“华语戏曲”是对所有“海外版”的中华戏曲的统称,泛指在中国本土之外用华语(包括普通话和中国的各种方言)创作、演出、观赏、评论的所有戏曲活动。
马来西亚华语戏曲的“根”在中国,虽然华语戏曲在当代语境下仍维系着,而且成为马来西亚传统遗产的基本部分存在,但在马来西亚却已然成为一种濒临绝迹的表演艺术。
素有“南国红豆”美誉的粤剧,曾是中国广东省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从明初渐趋形成以来,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随着广东人在各个历史时期源源不断地移居马来西亚,粤剧在马来西亚获得了生存传播的深根厚土,并且曾在戏剧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但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带来了人们审美要求的变化,各种现代的艺术形式和娱乐方式从四面八方向粤剧发出挑战,特别是电影、电视、舞厅、时尚表演、家庭影院、多媒体、电脑等大量占据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传统戏曲文化娱乐世界的时代,似乎已成为过去,粤剧在马来西亚生存的深重危机急遽到来。
随之而来的,马来西亚当地的专业粤剧团体锐减,大多局限在华侨的民间活动中演出。现在的马来西亚,台前冷落是司空见惯的,甚至整场演出没有一个观众也是不足为奇的事了。旧的观众群日益减少,新的粤剧爱好者群体尚未形成,没有了观众,也就没有了粤剧,其他戏曲剧种在马来西亚也是一样的境遇。
中国政府在学校向年轻一代积极推广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但是完全相反,在马来西亚中国戏剧却慢慢陷入边缘地带。而卡鲁匹娅的影片和摄影作品恰恰突显了这一传统的价值以及对其加以保护的重要性。
目前,少数像蔡女士一样尚健在的老一辈表演者还在尽心竭力为传承这一传统而努力,但是如果没有采取有力措施来保护这一古老而珍贵的艺术,它将面临失传,永远退出历史舞台。对此,卡鲁匹娅在她的片中表现出了某种忧虑与惋惜。
尾记
接近暮色时沙龙也近尾声,主办方细心地准备了风味点心和饮料,卡鲁匹娅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红茶,大家围在她身边,久久不愿散去,保持着手中红茶一样的温度,热烈而又醇厚。
卡鲁匹娅充满遗憾地说自己想要继续拍下去,为蔡女士拍一部电影,因为现在这样的人已经太少太少了。正如像她说的那样,目前造成粤剧生存危机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渐趋浓厚的商业化倾向,一些演员为了收入,不再视艺术为生命,弃艺术传统于不顾,失去了艺术个性,也就失去了粤剧自身的魅力。
笔者认为作为一种移民文化,一百多年来,粤剧以其独特的魅力顽强地生长,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或多或少成为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随着岁月的更替,粤剧必须因时因地制宜,不断强化艺术个性,探索人性最本质的话题,寻找发自心灵深处的足以震慑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区域人们的艺术因子,把古典和现代相结合,这样,才不至于在中国本土以外的地方走向消亡。唯愿像尼尔玛拉·卡鲁匹娅女士期待的那样,粤剧以及其他的华语戏曲能够在马来西亚得足够的重视,找到自己的复兴之路,并且成为该国现代文化园地中特异的一枝文化奇葩源远流长地发展存在下去。
[责任编辑: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