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我公司在乳胶漆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方面长期实践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分析了乳胶漆生产废水的水质特点,对我们进一步改进的混凝-SBR生化-微滤三级深度处理工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处理后出水水质COD、悬浮物、色度、PH和石油类等指标均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的相关规定,实现了企业生产废水的中水回用和“零排放”。
关键词:乳胶漆生产废水 深度处理 中水回用 零排放
近年来,房地产建筑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随之,建筑乳胶漆的用量也逐年增长。因此,各种规模的乳胶漆企业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但限于生产工艺的落后和环保意识的薄弱,乳胶漆生产废水的处理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1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652.1亿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2499.9万吨,“十二五”期间,缓解水污染现状、实现节能减排的形势十分严峻。早在1994年,日本就提出了“零排放”概念,是指无限地减少污染物和能源排放直至到零的活动。作为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生产企业,我们在乳胶漆生产废水处理及回用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乳胶漆废水的特点
乳胶漆废水主要来源于冲洗生产设备,管道和车间地面,主要含有乳液、乳化剂、助剂、色浆、颜填料等化学物质,化学耗氧量(COD)的平均浓度在2000mg/L,PH6~7,呈弱酸性,色度和悬浮物也很高。废水用量不大,间歇式排放。针对这些特点,结合本厂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我们引进并精心改造了一套完整的乳胶漆废水处理及回用工艺设备。
二、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车间产生的废水通过厂区排水管道自流进入污水处理站的隔油调节收集池,池中配有水位探头和报警装置,高水位时提升泵自动启动,将废水提升至间歇反应池。废水在该池中进行处理。首先,投加氢氧化钠溶液将废水PH调节至9左右,自动化控制投入一定量的PAC和PAM。经絮凝搅拌后废水静置沉淀。充分沉淀后的上清液通过提升泵泵送至PH调节池,调节PH值中和碱性后泵至SBR生化系统。间歇反应池产生的污泥泵送至压滤机脱水处理,滤液回流至隔油调节收集池循环处理,泥饼外送专业单位处理。SBR生化系统充分反应后,废水上清液通过提升泵泵至后道保护系统(砂滤+炭滤)。出水进排放池后达标排放。处理好的废水可以满足车间冲洗及厂区草坪浇灌的需要,实现“零排放”的环保目标。
三、结果与讨论
我们采用容量较大的废水收集池,一周之内的废水混合后集中处理,削弱了批次间的成分差异,相对减少了因频繁调整用药量而带来的工作量。絮凝剂的选择方面,根据多年实际经验,我们采用最常用的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和聚丙烯酰胺(PAM)助凝剂相结合的方案。投加顺序为先投加PAC后投加PAM处理效果最佳。经气浮搅拌处理后,废水中悬浮胶体、粉剂、油类物质等大部分得到处理,出水顏色清亮透明。跟踪监测数据显示,COD去除率达到85%以上。
化学沉淀池中污水经絮凝沉淀,底层污泥泵送至压滤机脱水处理后泥饼外送专业单位进行处理。上层清液则输送至SBR生化池做进一步处理,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生化池的活性污泥中存在大量的好氧菌,这些微生物有分解代谢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在曝气量充足的条件下,微生物群落迅速繁殖,曝气时间一般控制在15小时,使污水中的COD被处理掉,水质得到净化。通过静置以后,抽取上部清液。如表2,抽样检测显示,水质进一步得到改善。微生物的活性受PH影响较大,所以沉淀池中的水送至生化池之前要先进入PH值调节池将PH调整到合适的氛围。微生物的反应活性也因温度高低有所不同,夏天反应活性高,冬天污染物的降解效果不甚理想,所以要注意SBR生化池的保温措施。
表1 化学沉淀池处理结果
表2 SBR生化池处理结果
为了实现生产污水的“零排放”和保证处理水质的稳定性,我们增加的砂滤和碳滤装置对污水做深度处理。砂滤的机理主要是阻力截留、重力沉降和接触絮凝。污水通过石英砂过滤器,其中残留的悬浮颗粒和胶体被截留在滤料表面和内部空隙中,水质进一步纯净澄清。活性炭是多孔性物质,可以吸附液体中的微细物质。常用于水处理中的脱色、脱臭、脱氯、去除有机物及重金属物质,并且可以吸附杀死水中的大肠杆菌及其它致癌物质,COD去除效果显著。
表3 综合处理后水质
四、结论
乳胶漆生产废水经过一级混凝沉淀处理,二级SBR生化活性污泥处理,三级微滤处理的全套处理过程,水质完全可以达到回用的标准。
在国家环保法规越来越严厉的今天,在水资源日趋匮乏的华北地区,节能减排是所有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工业企业都应当高度重视的,这不仅仅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显著的社会效益。我公司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投入资金上马并精心改造的这一套污水处理设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信对其他企业的污水处理工作开展具有现实的指导示范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雪,陈志根,刘峰,马三剑 曝气生物滤池在处理涂料废水中的应用[J]。涂料工业,2007(12)
[2] 张汉兴,姚际衡,葛梅 涂料废水工艺研究[J]。上海化工,2005,30(7)
[3] 郭慧,郭兆学 活性炭处理工业废水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1)
关键词:乳胶漆生产废水 深度处理 中水回用 零排放
近年来,房地产建筑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随之,建筑乳胶漆的用量也逐年增长。因此,各种规模的乳胶漆企业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但限于生产工艺的落后和环保意识的薄弱,乳胶漆生产废水的处理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1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652.1亿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2499.9万吨,“十二五”期间,缓解水污染现状、实现节能减排的形势十分严峻。早在1994年,日本就提出了“零排放”概念,是指无限地减少污染物和能源排放直至到零的活动。作为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生产企业,我们在乳胶漆生产废水处理及回用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乳胶漆废水的特点
乳胶漆废水主要来源于冲洗生产设备,管道和车间地面,主要含有乳液、乳化剂、助剂、色浆、颜填料等化学物质,化学耗氧量(COD)的平均浓度在2000mg/L,PH6~7,呈弱酸性,色度和悬浮物也很高。废水用量不大,间歇式排放。针对这些特点,结合本厂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我们引进并精心改造了一套完整的乳胶漆废水处理及回用工艺设备。
二、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车间产生的废水通过厂区排水管道自流进入污水处理站的隔油调节收集池,池中配有水位探头和报警装置,高水位时提升泵自动启动,将废水提升至间歇反应池。废水在该池中进行处理。首先,投加氢氧化钠溶液将废水PH调节至9左右,自动化控制投入一定量的PAC和PAM。经絮凝搅拌后废水静置沉淀。充分沉淀后的上清液通过提升泵泵送至PH调节池,调节PH值中和碱性后泵至SBR生化系统。间歇反应池产生的污泥泵送至压滤机脱水处理,滤液回流至隔油调节收集池循环处理,泥饼外送专业单位处理。SBR生化系统充分反应后,废水上清液通过提升泵泵至后道保护系统(砂滤+炭滤)。出水进排放池后达标排放。处理好的废水可以满足车间冲洗及厂区草坪浇灌的需要,实现“零排放”的环保目标。
三、结果与讨论
我们采用容量较大的废水收集池,一周之内的废水混合后集中处理,削弱了批次间的成分差异,相对减少了因频繁调整用药量而带来的工作量。絮凝剂的选择方面,根据多年实际经验,我们采用最常用的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和聚丙烯酰胺(PAM)助凝剂相结合的方案。投加顺序为先投加PAC后投加PAM处理效果最佳。经气浮搅拌处理后,废水中悬浮胶体、粉剂、油类物质等大部分得到处理,出水顏色清亮透明。跟踪监测数据显示,COD去除率达到85%以上。
化学沉淀池中污水经絮凝沉淀,底层污泥泵送至压滤机脱水处理后泥饼外送专业单位进行处理。上层清液则输送至SBR生化池做进一步处理,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生化池的活性污泥中存在大量的好氧菌,这些微生物有分解代谢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在曝气量充足的条件下,微生物群落迅速繁殖,曝气时间一般控制在15小时,使污水中的COD被处理掉,水质得到净化。通过静置以后,抽取上部清液。如表2,抽样检测显示,水质进一步得到改善。微生物的活性受PH影响较大,所以沉淀池中的水送至生化池之前要先进入PH值调节池将PH调整到合适的氛围。微生物的反应活性也因温度高低有所不同,夏天反应活性高,冬天污染物的降解效果不甚理想,所以要注意SBR生化池的保温措施。
表1 化学沉淀池处理结果
表2 SBR生化池处理结果
为了实现生产污水的“零排放”和保证处理水质的稳定性,我们增加的砂滤和碳滤装置对污水做深度处理。砂滤的机理主要是阻力截留、重力沉降和接触絮凝。污水通过石英砂过滤器,其中残留的悬浮颗粒和胶体被截留在滤料表面和内部空隙中,水质进一步纯净澄清。活性炭是多孔性物质,可以吸附液体中的微细物质。常用于水处理中的脱色、脱臭、脱氯、去除有机物及重金属物质,并且可以吸附杀死水中的大肠杆菌及其它致癌物质,COD去除效果显著。
表3 综合处理后水质
四、结论
乳胶漆生产废水经过一级混凝沉淀处理,二级SBR生化活性污泥处理,三级微滤处理的全套处理过程,水质完全可以达到回用的标准。
在国家环保法规越来越严厉的今天,在水资源日趋匮乏的华北地区,节能减排是所有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工业企业都应当高度重视的,这不仅仅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显著的社会效益。我公司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投入资金上马并精心改造的这一套污水处理设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信对其他企业的污水处理工作开展具有现实的指导示范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雪,陈志根,刘峰,马三剑 曝气生物滤池在处理涂料废水中的应用[J]。涂料工业,2007(12)
[2] 张汉兴,姚际衡,葛梅 涂料废水工艺研究[J]。上海化工,2005,30(7)
[3] 郭慧,郭兆学 活性炭处理工业废水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