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眷恋一茶一饭的光辉

来源 :精品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m_72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喜欢的八个字是:“一切有情,依食而住。”
  在我们生命中,一切美好的回忆似乎总与食物相伴。并非当时的食物多么美味,但如果没有食物,总不够圆满。就像想起父母,想起老家,印象中都是各种食物塞得满满:极小的时候春游,妈妈给我做了三层的便当,震惊全校;寒假补课,天寒地冻回家,爸爸做了一个麻辣火锅,又暖又美;每次离家,妈妈照例炸茄盒炸藕盒炸满一大盒,其实软冷之后都不如刚出锅,但是在异乡小窝,打开冷吃,还感觉甜美;过年就不必说了,卤猪脚猪耳猪尾巴的卤锅昼夜不息,那股浓香翻腾在小屋中,偷吃时总被妈妈发现,嚷着家里来了两条腿的黄鼠狼;记得最真的是,不爱写功课的大多数日子,做饭时分是我偷懒的时机,缠着爸爸在厨房里忙前忙后,就这么耳濡目染,学会了收拾鸡鸭鱼肉,甚至学会了收拾肥肠和肝肺。
  什么是最忠实的?不是我们的心,是我们的肠胃。在深夜想家的时候,老老实实给爸爸发短信:“我想吃蒜苗煎豆腐炒老腊肉。”爸爸居然给我回了,说:“知道了,馋猫。”每个月的那几天,酸痛难忍,想念妈妈做的一碗热气腾腾的桂花酒酿红糖小丸子汤。也是不知不觉发现,自己慢慢地学会了做饭,热爱厨房,喜欢在盆碗灶台之间耽溺一个个黄昏和夜晚,喜欢在饭桌边拢住一堆朋友和亲人,喜欢煮好一锅汤的时间,也许就为了,给客居的自己,找到一点家的感觉。还有什么声响,比这些更像一个家?“厨房里的人在切菜的咔咔声,洗菜的哗哗声,下锅的滋滋声,聊天叫唤声,在大城市的黑夜降临时,这些声音都让人感到安全和舒心。”
  但是,总有些时刻,“像个家”满足不了你,你想真的回家,和家人一起吃一顿晚饭。于是我回家了,不是节假日,也没有特殊的理由,就为了一顿晚饭。知道消息的时候,他们照例是高兴的,问都不问一句,为什么回来?对他们来说,理由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孩子回家了,要吃一顿晚饭。这件事比天还要大。
  那天,爸爸和妈妈早早就起了,出外买菜。还没醒,就迷迷糊糊听见妈妈在外屋打电话:“徐螃蟹啊,你家的螃蟹今天怎么样?”妈妈的手机上存了很多小贩的电话,“徐螃蟹”“赵大虾”“黑妹子水果”,只要一接电话,他们都知道,是我回来了。上午十点,厨房地板上已经摆好了战利品,新鲜的海螺,大虾,螃蟹和鱼。宰杀的活鸡,爸爸取下胸脯最鲜嫩的两块肉,入菜。这道菜是我们的家传菜,据说曾祖父是一方名厨,这道菜是看家本领,叫做“六月雪”。做起来极其费事,不厌其烦。做法如下:先将嫩鸡胸脯肉取下,用刀背细细斩剁成泥,用鸡蛋清洗鸡肉泥,细细过滤,鸡肉渣滓都弃去不用,只要肉浆。起一个猪油锅,将鸡肉浆在油锅里爆炒,炒出来一片片洁白松软。看似简单,特别考究火候,火候不够,炒出来成汤成水,不行,火候老了,炒出来结块成团,也不行。
  从小到大,只有过年爸爸才肯下厨一做。如今我回来的机会少了,他不再推托,反而老能吃到这道菜。听见爸爸在厨房乒乓乓乓剁菜板的声音,就知道要吃“六月雪”了。我有心想学这道菜,把家传小菜谱继承下去,却没有这个本领。食谱就是家谱,一道道菜,经由曾祖父,祖父,爸爸,一代代流传下来,就像一棵巨大的树,有无数个枝桠分岔,最后汇总到一棵主干。也许会遗失改良,也许会融合变化,但是流传了下来。我想继承这些味道,并且经由我的手,我的心,我的味觉,把这些味道也一一的流传下去。
  
  终于开饭了。舅舅一家也在。摄影师给我们拍照。原本我还担心,拍照会让家人不自在,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是的,也许和平时吃饭略有不同。妈妈对着镜头摆出灿烂的微笑,抱怨着说:“你看你炒的娃娃菜,挂太多浆啦!”爸爸也一脸笑容,反驳说:“这样上镜!你不懂!”舅舅也是个实在人儿,对着妈妈说:“妹子啊,不是我说你,你在镜头前真不好看……”摄影师无法阻止他们随意的起立穿梭各种穿帮,场面一片欢乐。我笑着在一旁偷吃,心里想,是啊,其实各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吃饭了。
  有些话,似乎只有在饭桌上会说。有些话,似乎总在饭饱后才会讲。一边收拾,一边和妈妈说体己的话。那些话,是平时问候电话里不会说的情绪。平时电话里,我们都是生活的形象大使,都在努力装出幸福快乐积极向上让亲人安心。只有此时此刻,一边清洗盘碗,一边收拾垃圾,妈妈才会对我敞开心扉。抱怨也好,牢骚也好,都是真实的,都是生活的。我知道我不需要说什么,只要听着就好。有些心情,就跟着厨余垃圾一起被清扫一光。而饭后几个小时,爸爸忙着做老家的炒面儿。把燕麦,芝麻,花生,核桃一起炒熟,然后打成面儿,饿的时候兑上热水一搅,异常香甜。一边做,一边听爸爸唠叨的家务事儿版本乙。那些烦心琐事,也和芝麻们一起被搅拌打碎了吧?做完了炒面儿,爸爸舒坦多了。我珍惜那些饭桌上的时光,也珍惜此时此刻,饭桌下的时光。
  带着炒面儿,炸好的藕盒和酥肉,带着回家一顿饭长出的新肥肉,我又坐上回北京的飞机。“如果你三十岁,你父母六十岁,每年春节才回家和父母一起呆七天,那么,假设你的父母能活到九十岁,那么你也只能和父母在一起吃一百二十次晚饭了。”是的,最初,就是这道简单的数学题打动了我。
  我为我偷到的,多出来的这一顿晚饭,感到庆幸。
其他文献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年度大学排名较早前出炉,让我大吃一惊的是,哈佛和普林斯顿并列第一,接着是耶鲁,然后是哥伦比亚大学。  不是说普林斯顿不是伟大的大学。但是,你真的能准确地说出普林斯顿如何“好于”哥伦比亚?麻省理工学院(第6)好于加州理工学院(第10)?塔夫茨大学(第28)好于布兰戴斯大学(第33)?当然不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喜欢说,它使用了一套严格的方法。但坦率地讲,排名无非是一帮杂志
期刊
他们行色匆匆,奔向城市的高楼大厦,女子妆容精致,男子西装革履。他们和电脑、电话在一起的时间,要比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多很多。在竞争残酷的现代社会,他们是城市的中坚力量。他们很忙,他们挣得也不算少。  从伦敦到纽约,从东京到悉尼……在发达国家的所有大城市里,都能看到这样一群人。  这个阶层被称为“白领”。他们过着令很多人羡慕的生活,但其中的艰辛,冷暖自知。  伦敦:工作十年买不起房  英国的“白领”不
期刊
深 圳南山区前海学校每个班级都“潜伏”着两名“余则成”。这些小“余则成”为学校工作,他们从各自班级收集信息,在学习之余要观察同学情绪和心理变化,发现早恋、逃学、自卑、娇气、起外号等现象,定期向老师提供情报,以便老师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心理辅导等。  深圳前海学校的“余则成”们其实是小小心理情报员,直接对“上级”心理学老师负责,如今他们已经“潜伏”三年了。学校之所以在各个班级安插“余则成
期刊
央视关于“幸福”的调查节目,正在持续引起全社会关注,随着调查的进一步延续,思考“幸福”问题的公众,神经再次被工资收入之类的字眼挑起。近年来,月薪、收入之类的字眼久居高点击率,实际上深刻地反映了收入与个体生活状况的密切关系。  多少人拿着“安全感工资”?  就目前阶段而言,在城市社会中,收入是衡量工薪阶层的“幸福”感一个最重要的依据。这是因为收入的多寡直接影响到个体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的屡次“幸福
期刊
关于吃秋这件事,南、北方的人理解不同。北方人叫“贴”秋膘,几场秋雨把盛夏脾胃里的倦怠一扫而光,讲究点的老北京,主妇们隔个三五天就要拎上一块带皮的后臀尖,扔进十三香、盐、糖、酱油、大料和桂皮的卤水里酱,四九城的云淡天高里都弥漫着酱肉的香味。南方的老饕在乎“滋”,秋天时日短,生果蔬菜却最多。蟹脚刚爬上餐桌,住在林子里的农妇就开始了每年的采菌,家里来了客人,从柜子里取出一碗黄的绿的各色杂菌,割点灶台上的
期刊
伴随着现代社会版权意识的增强和信息流通的日益顺畅,文学作品中借用或抄袭别人思想或段落的行为,现已成为一个相当复杂和敏感的问题,很多国外作家也常常陷入被质疑的纠葛中。从“英国戏剧之父”莎士比亚到创作《静静的顿河》的肖洛霍夫,再到近年来世界畅销书《达·芬奇密码》、《哈利·波特》等的作者,都被质疑过代笔或剽窃,包括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杰作——《小地》、《复兴》和《处女地》三部曲也曾经被认为是代笔而成
期刊
办公室,可能许多人待的时间比在家还长。这个每天朝夕相处的地方,尽管有清洁工打理,空调造就的凉爽干燥也不是细菌的理想居所,但科学家们还是发现,它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洁净。  洗手间?盥洗盆?还是杂物间?你的脑子可能已经转开了。美国卫生用品巨头金佰利克拉克公司资助的一项调查则发现:最脏的,往往是你猜不到的地方。  调查人员挑选了美国约3000名员工使用过的办公楼,共5000个区域进行了测试。这些办公楼包
期刊
前几年,有朋友送我一盒台湾“鹿谷茶梅”。图案很有趣,一碟茶梅,两片鲜叶,衬着茶园——剪成梅花的形状,有趣在我粗看细看,无论我怎么看,剪成梅花形状的茶园都像是几棵青菜。我就把这包装盒留下了。  “鹿谷茶梅”的原料:信义风柜斗青梅、鹿谷冻顶乌龙茶梅、茶汁、果糖、盐和甘草天然合成香料。  包装盒上还有一首诗,有两句是“一夜东风吹石裂,伴随风雪度关山”。我觉得“一夜东风吹石裂”这句写出了冻顶,我就是这样想
期刊
据报道,在第32个“世界粮食日”来临之际,国家粮食局倡议粮食行业干部职工自愿参加“24小时饥饿体验”。这一倡议得到了湖南省粮食局长、成都市粮食局长等官员的响应,却也遭到不少网友的质疑,认为这是“作秀”。  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通过节制进食,体验一下饥饿的感觉,从而增强节约粮食的意识,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创意。  现在的人多的是餍足感,很少再有饥饿感了。特别是城市里一些生活条件相对优渥的人群,每天津津乐
期刊
朋友从杭州带了一块金华火腿。我盘算怎么吃时,脑子里突然想起一篇文章,叶圣陶的《潘先生在难中》。情节印象不深,独独记得一个场景。潘先生家的孩子咬着指头说:“我要吃火腿汤淘饭。”潘先生现了点窘态偏装作没事的样子说:“只消来两客蛋炒饭。”火腿汤淘饭,会比扬州蛋炒饭更好吃吗?当时就颇好奇这食物的滋味。  令我垂涎的还有鲁迅先生的文章。不提别的,单单《社戏》里几个少年简单煮的罗汉豆,在水乡豆麦和蕴藻的香气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