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改革随之而来,打造新课改下的和谐课堂也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打造和谐历史课堂的前提,课堂教学的空间充满着无形的但又是最敏感的人为因素,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完成的,师生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师生和谐是打造和谐历史课堂的关键。打造和谐的历史课堂,教师就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从现代教育思想来看,不仅要看“教”,还要看“学”。而且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上来看教师怎样“教”。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着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其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比如常见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归纳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结果适得其反,而导学案的应用,可体现以学生学为中心,解决教师包办的问题,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教师以完全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一起寻求答案的过程,只有做到这样的“教”与“ 学”的整合,才能打造和谐的历史课堂。
二、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是这样的:教师一边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一边教给学生答题技巧;对于知识重点多次反复强调,对于知识难点则不厌其烦地说与练;学生会用所学知识解答练习题了,教学任务就算圆满完成。其明显表现为只重视传授知识,忽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这与新课改是相悖的。
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是充满学生成长气息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历史文化、历史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更要促进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
三、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
“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历史基础知识。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一知半解,造成思维断层,降低了教学的质量。
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了解基础知识,概括知识要点,在练习中通过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和谐的历史课堂应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作为认识现实世界、适应未来生活的经验准备。 作为历史教师除了要具备比较渊博的历史专业知识外,还必须认真研究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从教材出发又不完全依赖教材。还需要不断补充更新知识,从课外收集与教材密切相关的知识,尤其是时事新闻中与历史紧密相连的内容,以生活的理念进行历史教学,不仅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更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也使我们的和谐历史课堂得以不断发展和延伸。
总之,和谐是一种能让人身心愉悦的平衡状态,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和谐的历史教学过程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也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从而水到渠成地达到各项教学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打造和谐课堂,让和谐教育结出更丰硕的成果,为和谐社会奠基。
(责任编辑庞丹丹)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打造和谐历史课堂的前提,课堂教学的空间充满着无形的但又是最敏感的人为因素,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完成的,师生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师生和谐是打造和谐历史课堂的关键。打造和谐的历史课堂,教师就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从现代教育思想来看,不仅要看“教”,还要看“学”。而且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上来看教师怎样“教”。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着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其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比如常见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归纳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结果适得其反,而导学案的应用,可体现以学生学为中心,解决教师包办的问题,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教师以完全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一起寻求答案的过程,只有做到这样的“教”与“ 学”的整合,才能打造和谐的历史课堂。
二、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是这样的:教师一边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一边教给学生答题技巧;对于知识重点多次反复强调,对于知识难点则不厌其烦地说与练;学生会用所学知识解答练习题了,教学任务就算圆满完成。其明显表现为只重视传授知识,忽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这与新课改是相悖的。
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是充满学生成长气息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历史文化、历史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更要促进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
三、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
“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历史基础知识。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一知半解,造成思维断层,降低了教学的质量。
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了解基础知识,概括知识要点,在练习中通过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和谐的历史课堂应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作为认识现实世界、适应未来生活的经验准备。 作为历史教师除了要具备比较渊博的历史专业知识外,还必须认真研究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从教材出发又不完全依赖教材。还需要不断补充更新知识,从课外收集与教材密切相关的知识,尤其是时事新闻中与历史紧密相连的内容,以生活的理念进行历史教学,不仅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更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也使我们的和谐历史课堂得以不断发展和延伸。
总之,和谐是一种能让人身心愉悦的平衡状态,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和谐的历史教学过程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也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从而水到渠成地达到各项教学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打造和谐课堂,让和谐教育结出更丰硕的成果,为和谐社会奠基。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