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高效课堂要通过课堂重构及转变质量增长方式来实现。导学练案介入课堂是很好的突破方式。“导学练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基于导学练案的小学语文课堂必须保证“一变”“一不变”。变的是课堂结构、基本策略、导学手段等。不变的是语文课程的特征,语文课堂赋有语文味,需要加强语言文字的必要训练。
关键词:导学练案 问题探究 课堂结构 基本策略
新课改和高效课堂要求我们必须彻底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思维定势,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高效课堂要通过课堂重构及转变质量增长方式来实现。导学练案介入课堂是很好的突破方式。“导学练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实施导学练案的小学语文课堂必须保证“一变”“一不变”。变的是课堂结构、基本策略、导学手段等。不变的是语文课程的特征,语文课堂赋有语文味,需要加强语言文字的必要训练。
一、导学练案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
“导学练案”是教师精心设计的用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实施“导学练案”教学的本质是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语文教学重教轻学,重认知轻体验,重结果轻过程,轻视甚至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意识,有意无意地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的从属地位,绝大多数学生不会主动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不会主动执行学习任务、安排学习内容,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会自主地去解决问题,很多学生处于“不检查不做、不监督不学、不给时间不看、不布置不练”的尴尬状态。这种以被动性、依赖性、机械性为特点的学习方式,会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不断销蚀,严重束缚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发展。因此,推行“导学练案”其首其要任务是变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首先是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模式。语文教师要以 “学生是否独立思考,是否主动探索,是否自由表达,是否善于合作,是否富于想象,是否敢于否定,是否兴趣浓厚,是否积极参与”为立足点来设计“导学练案”。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尊重学生阅读感悟的独特性,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体验性,培养学生在语言运用中的创造性。语文教师要努力优化课堂氛围,把真爱带进课堂,把激励引进课堂,把生活融入课堂,建构一种和谐、民主、开放、高效、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导学案”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讲”堂为“学”堂,变“教本”为“学本”。
二、导学练案课堂必须“始出问题,归于问题”。
1、.课堂应以问题为楔子,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课始,反馈导学练案预习效果。梳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敏锐地提取出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本节课探究的重点。以此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特别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在反复读悟中解决问题。这样既保持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即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发挥了导学练案的导学功能。
2、.课堂呈现的问题应“激兴趣、低起点、层次化、贴生活、重感悟”
。兴趣是生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问题应引起学生探究的渴望,不能深,不能让学生无从“下口”,要有“问题一出来,课堂一锅粥”的热烈探讨气氛。要学生参与程度最大化。围绕教学目标,问题逐渐纵深下去,体现出层次性。要努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
三、导学练案课堂新授课的课堂结构。
(一)第一课时(五环节)
环节一:预习展示,梳理问题。
新授课开始,开展小组互阅互批,小组推荐代表汇报展示预习成果。教师要利用课前对导学案中学生问题情况的掌握,有机调控集中梳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环节二:呈现问题,明确目标。
学生提出的问题大约有不懂的词语、课文主要内容、重点语句的理解。有的问题学生相互能够解决,有的一时半会无法解决,要通过学习课文来解决,如课文的脉络层次、主要内容等,就可以明确为课时目标。重点语句的理解一般放在第二课时。
环节三:梳理课文,初步学习。
先要通過多形式的读整体感知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行探讨,可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形式来解决,结果趋于合理即可,不强调答案的唯一。在理清课文脉络的主要内容后,一般要新授一段,通过语言文字训练以及读悟来捕捉课文内在信息,获取知识,培养思维和能力。
环节四:检测反馈,再次巩固。
依据课时目标检测本课学生所学情况,内容实在,形式多样,有层次性,个别问题有一定的挑战性。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清晰的整理和巩固。
环节五:总结收获,布置预习。
此环节可以小组评价团队学习收获与个体自我评价学习收获结合,小组和个体相互借鉴,促进整体发展。布置预习内容,为第二课时新授课做准备。
(二)第二课时(四环节)
环节一:预习展示,呈现目标(问题)。
第二课时预习问题的设计应围绕课时目标,学生在导学案中自学出的成果可能并不完善甚至不正确,这恰是我们课堂生成的绝佳资源和开展训练的课时目标。
环节二:问题引路,展开自学。
以学生的问题作引子,开展课堂学习活动。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自主学习,教师要融入学生的自学活动中,注意个别交流和观察,做到心中有数,为有效导学和课堂调控奠定基础。
环节三:合作交流,展示矫正。
开展必要的小组合作探究,推荐小组代表发言,采取个体补充和小组相互补充使学生参与面最大化,使问题明晰化。
环节四:检测评价,固学收获。
检测内容丰富,具基础性与思考性,反馈以集中交流、学生自主矫正与教师点拨辅助、评价促进深化进行。学生畅谈收获,巩固学习成果。
四、导学练基本策略。
1、.教学方法
。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前提,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学,自由讨论,自我反思。让每个学生说起来、动起来。注重学法指导,点拨适时恰当。注重学生学习形式的多样。如读,可以轮读、互读、评价读、个人读、小组读等。评价方面,如互评、小组评、全班评、师生共评等。
2.、小组合作
。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宗旨,以形成习惯为本质,发挥团队集体智慧。要在问题受阻时运用小组合作,体现小组合作价值。要在学生互学时、互相批阅导学练案时运用。要明确组长的组织、榜样职责,要激发每个小组成员的参与热情,增强团队荣辱意识。要有小组竞争和考核机制。
3、.评价积极
。以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根本。评价形式多样化,有针对性、激励性。
参考文献:
1、 《基于学案的导学教学模式研究》 李倩 2014
2、 《 小学语文教师》期刊
作者:黄文静 (单位地址 广东省博罗县园洲镇梁契权学校)
13531616368 18003099698 邮编516123
关键词:导学练案 问题探究 课堂结构 基本策略
新课改和高效课堂要求我们必须彻底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思维定势,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高效课堂要通过课堂重构及转变质量增长方式来实现。导学练案介入课堂是很好的突破方式。“导学练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实施导学练案的小学语文课堂必须保证“一变”“一不变”。变的是课堂结构、基本策略、导学手段等。不变的是语文课程的特征,语文课堂赋有语文味,需要加强语言文字的必要训练。
一、导学练案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
“导学练案”是教师精心设计的用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实施“导学练案”教学的本质是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语文教学重教轻学,重认知轻体验,重结果轻过程,轻视甚至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意识,有意无意地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的从属地位,绝大多数学生不会主动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不会主动执行学习任务、安排学习内容,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会自主地去解决问题,很多学生处于“不检查不做、不监督不学、不给时间不看、不布置不练”的尴尬状态。这种以被动性、依赖性、机械性为特点的学习方式,会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不断销蚀,严重束缚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发展。因此,推行“导学练案”其首其要任务是变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首先是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模式。语文教师要以 “学生是否独立思考,是否主动探索,是否自由表达,是否善于合作,是否富于想象,是否敢于否定,是否兴趣浓厚,是否积极参与”为立足点来设计“导学练案”。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尊重学生阅读感悟的独特性,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体验性,培养学生在语言运用中的创造性。语文教师要努力优化课堂氛围,把真爱带进课堂,把激励引进课堂,把生活融入课堂,建构一种和谐、民主、开放、高效、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导学案”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讲”堂为“学”堂,变“教本”为“学本”。
二、导学练案课堂必须“始出问题,归于问题”。
1、.课堂应以问题为楔子,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课始,反馈导学练案预习效果。梳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敏锐地提取出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本节课探究的重点。以此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特别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在反复读悟中解决问题。这样既保持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即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发挥了导学练案的导学功能。
2、.课堂呈现的问题应“激兴趣、低起点、层次化、贴生活、重感悟”
。兴趣是生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问题应引起学生探究的渴望,不能深,不能让学生无从“下口”,要有“问题一出来,课堂一锅粥”的热烈探讨气氛。要学生参与程度最大化。围绕教学目标,问题逐渐纵深下去,体现出层次性。要努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
三、导学练案课堂新授课的课堂结构。
(一)第一课时(五环节)
环节一:预习展示,梳理问题。
新授课开始,开展小组互阅互批,小组推荐代表汇报展示预习成果。教师要利用课前对导学案中学生问题情况的掌握,有机调控集中梳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环节二:呈现问题,明确目标。
学生提出的问题大约有不懂的词语、课文主要内容、重点语句的理解。有的问题学生相互能够解决,有的一时半会无法解决,要通过学习课文来解决,如课文的脉络层次、主要内容等,就可以明确为课时目标。重点语句的理解一般放在第二课时。
环节三:梳理课文,初步学习。
先要通過多形式的读整体感知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行探讨,可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形式来解决,结果趋于合理即可,不强调答案的唯一。在理清课文脉络的主要内容后,一般要新授一段,通过语言文字训练以及读悟来捕捉课文内在信息,获取知识,培养思维和能力。
环节四:检测反馈,再次巩固。
依据课时目标检测本课学生所学情况,内容实在,形式多样,有层次性,个别问题有一定的挑战性。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清晰的整理和巩固。
环节五:总结收获,布置预习。
此环节可以小组评价团队学习收获与个体自我评价学习收获结合,小组和个体相互借鉴,促进整体发展。布置预习内容,为第二课时新授课做准备。
(二)第二课时(四环节)
环节一:预习展示,呈现目标(问题)。
第二课时预习问题的设计应围绕课时目标,学生在导学案中自学出的成果可能并不完善甚至不正确,这恰是我们课堂生成的绝佳资源和开展训练的课时目标。
环节二:问题引路,展开自学。
以学生的问题作引子,开展课堂学习活动。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自主学习,教师要融入学生的自学活动中,注意个别交流和观察,做到心中有数,为有效导学和课堂调控奠定基础。
环节三:合作交流,展示矫正。
开展必要的小组合作探究,推荐小组代表发言,采取个体补充和小组相互补充使学生参与面最大化,使问题明晰化。
环节四:检测评价,固学收获。
检测内容丰富,具基础性与思考性,反馈以集中交流、学生自主矫正与教师点拨辅助、评价促进深化进行。学生畅谈收获,巩固学习成果。
四、导学练基本策略。
1、.教学方法
。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前提,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学,自由讨论,自我反思。让每个学生说起来、动起来。注重学法指导,点拨适时恰当。注重学生学习形式的多样。如读,可以轮读、互读、评价读、个人读、小组读等。评价方面,如互评、小组评、全班评、师生共评等。
2.、小组合作
。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宗旨,以形成习惯为本质,发挥团队集体智慧。要在问题受阻时运用小组合作,体现小组合作价值。要在学生互学时、互相批阅导学练案时运用。要明确组长的组织、榜样职责,要激发每个小组成员的参与热情,增强团队荣辱意识。要有小组竞争和考核机制。
3、.评价积极
。以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根本。评价形式多样化,有针对性、激励性。
参考文献:
1、 《基于学案的导学教学模式研究》 李倩 2014
2、 《 小学语文教师》期刊
作者:黄文静 (单位地址 广东省博罗县园洲镇梁契权学校)
13531616368 18003099698 邮编516123